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國崛起1857》第199節 成親
有人感慨說中國王朝總是把自己的女人送給一個個遊牧部落,換取苟延殘喘的機會,真的是奇恥大辱。

其實這是純粹的農耕文明觀點,對遊牧民族來說,這種送女人聯姻的方式根本就不是什麽事,西方國家王室之間的聯姻傳統就是從這裡來的,因為每一個國家都是從羅馬時代的蠻族發展來的。

反倒是正統的中原王朝,其實很少用聯姻這種辦法,宋朝是公認的軍事弱國,但翻開宋朝的歷史,基本上看不到公主外嫁的例子,宋朝的公主都是下嫁給宋朝的臣子,比如陳世美或者沙井陳家這樣的。

漢代倒是有過和親,但被漢武帝視作奇恥大辱,導致最後的漢匈大戰。

真正樂於、善於利用和親拉攏周邊民族的中原王朝,其實就一個唐朝,但唐朝皇室李世民家族身上流淌著的是鮮卑血統。

堅持不和親的明代之後的清朝人也是把一個有一個公主塞到蒙古人的懷中,清朝的公主就是用來安撫拉攏蒙古人的。

說句不好聽的,正統中原王朝之所以覺得和親是一種羞辱,還是出於農業社會的文化,但如果撇開尊嚴問題,用女人解決問題,其實永遠比用戰士來解決問題成本要低得多。

所以方山覺得這是一筆好買賣,娶了張家的女兒,就能讓張千山退兵,立馬就能夠掌控廣州城,他知道朱敬倫太需要一個暫時安穩的時間來夯實基礎了。

至於朱敬倫委屈不委屈的問題,方山根本就沒考慮過,因為他覺得這玩意對男人來說算不上什麽委屈,雖然張家的女兒有些大,聽說還是一個寡婦,但這有什麽。

可沒想到還扯進來一個客家人,客家人竟然也想到用女人來拴住朱敬倫,那麽這樣一個大小問題,可就真的是一個問題了。

兩個無恥之徒密謀了一夜,最終還是覺得,誰大誰小都不合適。

這是一個相互利用的問題,客家人和張千山都希望聯姻結盟,對於盟友最好不要分出親疏來。

因此倆人協商認定,不分大小,兩頭一邊大,男人三妻四妾,如果是兩個妾的話,那就無所謂大小了。

這一點方山認定張家和客家都不會有意見,客家人是求著朱敬倫納妾的,而張千山的女兒是寡婦,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讓朱敬倫明媒正娶當正妻,那樣就不是聯姻,而是侮辱人了。

但又有一個先後的問題,先娶誰,後娶誰,論資排輩之下,到時候依然會讓他們感覺到親疏。

最後商量決定,先娶張千山的女兒張柔,因為讓張千山從廣州退兵更急切,同時他們委屈不起張千山,但是客家人還是可以委屈一下的,因為張千山只是為了一個安心,擔心朱敬倫打他,他對朱敬倫別無所求,客家人可是等著朱敬倫帶兵幫他們奪回土地呢,他們的兵力能衝破山口就已經很難得了,去收復他們的土地,跟土人團勇再次逐地廝殺,他們還力有不逮。

客家人當然不滿意了,盡管方山已經安撫過他們,但是張寶銘的臉色依然不太好,高三的妹妹是故人之後,將她交給朱敬倫做妾,第一是給客家人找一個強烈的奧援,第二也是給她找一個歸宿,做妾本就有些委屈,但他們也想過朱敬倫大概不可能娶一個客家女人為妻,老實說客家人這個時代在對上廣府人是有一些自卑心態的,更不用說朱敬倫還是當官的,現在又要扯旗造反,一旦成功那就是皇帝,或者各據一方的諸侯豪強,給他做妾也不算委屈,但做妾還只能做低人一等的妾,張寶銘心裡不可能好受。

但就像方山說的,朱敬倫現在能讓客家人委屈一下,

他心裡不好受也只能受著。客家人可以委屈,在方山看來就不該有問題了,結果偏偏就在最不該發生問題的人身上,問題來了。

誰都沒有把女人當回事,可這次偏偏是女人出事了,張家大小姐張柔拒絕嫁人。

她已經嫁過兩次了,兩次丈夫都意外身亡,所有人都說她克夫,因此她死都不願意嫁人。

誰說都沒用,他爹帶兵在城外,在事情確定之前,他都不敢進城,因此勸和的工作就是方山請來的幾個媒婆來做,但這些媒婆一個個都說管不了,好幾個去了都挨打了,張柔功夫很好,當年一個人就能撂倒四個英國士兵可見一斑,哪怕四個英國兵是見色起意,沒有防備之下被偷襲,張柔的戰鬥力和火爆脾氣依然讓人驚歎。

連媒婆都打,一時間都沒人敢上門了。

這時候朱敬倫才摸清楚一些張家的事情。

張家本是康熙平三番那會從西北調來的邊軍,祖上是明代邊軍,降清後,被編入了漢八旗,到了張千山手裡,已經出旗為民,但是祖父那一輩積攢了一點家業,有房有地,可是張千山年輕時候不學無術,賭錢輸光了家當,還被債主找上門來,他一個人跑了,留下妻兒老小被人追債,逼急了老婆上吊了,一兒一女流落街頭。

張家祖輩當兵,有一些家傳功夫,張千山的兒子張磐自幼練武,流落江湖的時候,就帶著妹妹在大街上賣藝為生,後來跟妹妹加入了一個戲班,這才得以有口安穩的飯吃,張柔的功夫除了走江湖時候,跟哥哥學了一些防身的黑手之外,主要的還是在戲班裡學的,但是戲班也不好混,因為廣東爆發天地會起義,其中很多粵劇伶人參加了起義,葉名琛竟然直接禁止了粵劇演出,他們的戲班偷偷摸摸的演了幾年後,也支持不住散班了。

倆人又到廣州街頭賣藝,巧的是,那一回就在街上碰上了張千山,當時張千山已經因為鎮壓天地會立功榮升把總了。

張把總當年跑了之後,混跡江湖混的也是不如意,經朋友介紹直接參軍,跑去跟天地會作戰,因為身上有武藝,加上有股子愛玩命的精神,竟然給他立下不少功勞,玩命是張千山的本性,或者叫做賭性,奇怪的是,當了軍官之後,他竟然在軍隊中力行禁賭,對手下賭博問題看的很重,他本人更是一次都沒有再賭過錢了。

找回兒女之後,張千山不久將女兒嫁給一個老遊擊做妾,結果還沒過門,老遊擊就因為葉名琛清查軍務,被查出克扣太狠,直接罷免,老頭氣不過死了。但這還只是第一次,過了不久,張千山又把女兒嫁給了一個八旗都統家一個老包衣的兒子。

這一次嫁女,徹底激怒了張千山的兒子張磐,從此張磐開始混跡青樓,成了一個紈絝子弟。

具體情況,方山也打聽清楚了,原因是那個老包衣頗有能量,長期給一些權貴當掮客,張千山把女兒嫁給了老包衣的兒子,換來他升任千總。但是那老包衣的兒子卻是個肺癆鬼,又抽大煙,還好男風,一身的病不說,當時已經病倒,人說活不了多久,老包衣想給兒子衝衝喜,才要了張家的女兒。

賣女求榮,讓張磐對他爹產生了強烈的怨恨,這才導致心性大變。

這種事還是很附和張千山這種賭徒的性格的,朱敬倫相信這些消息很準確。

但他根本不在乎,至於張家的女兒不肯嫁,朱敬倫倒是沒想到那個小丫頭有那麽倔強。

張柔在他印象中並不深,主要還是張柔救過他一次,還因此惹上了四個洋兵,並把四個洋兵給綁了,最後牽出了一大堆事來,但朱敬倫還真的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以身相報娶這個救命恩人。

努力回憶一下,這種大戶人家的姑娘,真的很少露面,朱敬倫見過的她的次數也不多,一次是他做了洋人的翻譯之後,她突然跑進來似乎有話要說,但什麽都沒說,最後紅著臉在地上啐了一口,還有一次,是自己幫助收復了廣州城,沉冤得雪,張千山巴結自己,請他吃飯,讓張柔見了一次,那一次張柔依然好像有話要說, 最後還是紅著臉,但是笑了一下。

想一想這些女兒心態,朱敬倫也覺得有點意思。

另外張柔的長相還是相當不錯的,畢竟能讓他得賣女求榮,如果長得對不起人,老包衣倒是不在乎,畢竟只是為了衝喜,但那老遊擊卻未必會願意娶她為妾,畢竟納妾納色,老婆可以不漂亮,小妾是一定要漂亮點的。

還有張柔的年紀不小了,第一次嫁人的時候,是十四歲,第二次是十五歲,之後一直守寡了八年,都已經二十四了。

朱敬倫這個身份的年齡,其實一點都不大,他第一次見張柔的時候才十七歲,現在也才二十一歲,倆人相差了三歲。

方山說,女大三抱金磚,還說他算過倆人的生辰八字,八字很配,一點問題都沒有。

方山是算命先生,他是不是騙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拿出來一套理論,這套理論拿來忽悠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人並不難。

所以讓方山又扮了一次算命先生,不但解釋了倆人生辰八字有多麽相合,絕對不會出現相衝,也就不會再有克夫那種事發生,又用朱敬倫是張柔所救,怕是老天安排之類的說辭遊說之後,張柔就已經猶豫了。

之後方山又指導張柔親自操作,請下了一個碟仙來問,結果張柔跟他的小丫頭倆個人,親自動手,手托著一個瓷盤,當瓷盤自己動起來,然後用綁在上面的毛筆卸下來一個“嫁”字的時候,張柔這才答應了,羞答答的說“一切由父親做主”,接著就閉門謝客突然間變成了一個深閨小姐了。
瀏覽閱讀地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