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之趙武天下》第55章 楚國回師
“將軍,我軍離開陽城已經一日了,距離韓國的葉邑也只有半天路程。末將已經安排人繼續去探路了。”

 昭陽騎在馬上,對他點點頭。“命令探馬向魯陽方向搜索,遇見問題,提前來報。若是韓國人,告訴他們我軍是北上函谷前線的,請他們務必放行,萬萬不可魯莽行事,否則軍法處置。”

 “是。”來人恭敬行禮,根據昭陽的安排去執行了。昭陽則在馬上眯著眼,心裡想著心事。

 楚國的體制和其他國家相比,還是有所區別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楚國的縣製。楚國應該說是在眾多諸侯國中最早實行縣治的國家。但是楚國的縣不同於其他諸侯國的郡縣。譬如對於其他國家實行的郡縣製,縣是由縣丞負責縣內具體事務的,而且每個官吏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實行這樣的制度,是為了替代分封製對中央的威脅,就像如今的周天子一樣。當初實行分封,想要做的是護衛周天子,結果隨著禮崩樂壞,各路諸侯群雄並起,造成了如今的亂世局面。

 從某種意義上說,楚國的縣也頗有些分封的味道在裡面。楚國大多是滅國製縣,就是吞並這個國家後,不但重設宗廟,而且還任用當地的貴族或者從楚國宗室中選擇賢能者一二人充任縣公。縣公在基本保留了被滅國時的區域前提下,擁有了軍政大權,儼然一方諸侯。雖然這樣做的目的,是出於緩解楚國國內複雜的民族矛盾和換取對楚國的認同,但是也正是這樣的制度,讓公族勢力迅速崛起。楚國幅員遼闊的國土之下,恰恰孕育的是公族宗室日益膨脹的惡果。

 面對這樣的境況,楚國的大王們也並非無動於衷,楚莊王也曾為此做出努力,然而這種勢力一旦形成,是無法予以快速撼動的,特別是楚國的縣公又多有戰功,隨便處置,反而會引起內亂,是以楚王們能做的也是盡量通過換血,對這種勢力進行打擊。

 昭陽的是楚昭王的後裔,屬於熊姓的旁支,和屈氏、景氏一樣,是屬於宗室貴族。昭氏家族大約在楚惠王時期成為縣公,後來就發展成為楚國重要的貴族,雖然說對於楚王不能完全擺布,但是說他的家族能夠影響整個楚國的政策,是毫不誇張的。

 但是從昭陽的心思來看,他是反對出兵函谷關的。原因倒也簡單,除了楚王獲得了其他國家的讚賞之外,這些貴族們實質上能夠獲得的利益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佔領了函谷關,對於楚國來說,獲得了聲譽,卻不會獲得土地和錢糧的周轉。昭陽已經是令尹,軍功再大也已經沒有升遷的可能。與其如此周折,何必要圖這麽一個虛名呢?

 怪隻怪那個陳軫,還有唐昧,兩個人一個鼓吹楚王的偉大和函谷之戰的意義,一個希望楚王能夠對自己這樣的貴族予以排斥,就像當年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一樣。陳軫的意思很簡單,如今五國聯軍共同攻打秦國,楚國國力最勝,又是縱約長,一旦能夠率領諸國踏平函谷關,定然會取得其他國家的認可,聲望之隆,無以複加。即使能和秦國相持下去,也能夠贏得在諸國國君心中的感激之情。這對希望開創楚國大業,成為一代雄主的楚王熊槐充滿了誘惑力。

 而唐昧對於自己這些公族宗室,宗室充滿了戒心,以為正是他們讓楚悼王的改革夭折,也是他們阻擋了楚國強大的去路,只有掃除自己這些人的影響,方能讓楚國順利實現變法革新。正好這個時候函谷關之戰開打,楚王熊槐又十分熱衷,就將自己這個朝中數一數二的令尹派了出來,好讓他們的變法少了一大障礙。昭陽沒有辦法,只能帶兵出征。

 再加上前不久魏國的惠施又來督促,楚王終於下令,征調大軍,由令尹昭陽為將,率軍北上函谷關,帶領五國聯軍攻打秦國。

 “希望到達函谷關的時候,公孫衍能夠帶領其他聯軍,已經拿下了那裡。某到了之後也就轉轉回來吧。難道還真以為秦國是泥捏的,能夠一舉摧毀不成?笑話。”昭陽冷笑著說道。

 從楚國到達函谷關,最近的路線,自然是從宛城出發,東北行到陽城之後,出長城到韓國的葉邑,然後西北向魯山進入東周國境內,再轉向崤函道進入函谷關。就在昭陽的前鋒部隊剛剛出了楚國長城,快要到達韓國葉邑的時候。突然一份十萬火急的命令送達到了昭陽的面前。

 昭陽不疾不徐的鑒定火漆,確認無誤後拆開,只見上面寫著:“秦出武關,穰邑告危!”他臉上微微一驚,繼而有些高興,卻看到傳令兵還在眼前,遂問道:“如今穰邑情況如何了?”

 “回稟將軍,如今秦軍兵鋒已經逼近穰邑,宛城也在旦夕之間。大王令您先行回兵增援宛城,確保城池不失。北上之事,暫且擱置。”

 “知道了,你火速回到郢都,告知大王某已經知之,必將力保宛城不失。”昭陽說道。傳令兵聽完,趕緊上馬折回郢都,向已經著急跳腳的楚王報信去了。昭陽也立刻下令,所有士兵由副將指揮,向宛城進發。自己則率領騎兵部隊先行趕去。

 穰邑位於楚長城西南,緊靠著湍河而建。若是想要進攻楚國,繞過楚國長城的話,必然是要經過此地。是以每次秦軍出武關,都要先攻打此城,而楚國想要守住宛城不失,也必須守住穰邑。兩國在此地大大小小戰役無數。最重要的是,若是秦人攻打了穰邑、宛城,就斷了昭陽大軍北上的糧道,就無法再函谷關前持續作戰。是以楚王才命令昭陽先行前往穰邑救火。

 昭陽看了一眼正在修整的隊伍,又眺望了一眼西北的天空,眼神不知道是慶幸還是召集。猛的拍了一下身下的坐騎,帶著楚國騎兵先行前往穰邑去了。

 秦軍攻擊武關,昭陽不得不回師南下的消息率先傳達到了虎牢關,當此時,樂毅正和尉繚兩人暢談,就見龐蔥和趙渴急急忙忙的打開房門,將昭陽回師的消息遞給了樂毅。

 “秦人果真是狡猾的很,趁著楚軍北上的間隙出兵攻打楚國,迫使楚國不得北上,讓五國聯軍陷入了被動之地,真是該死。”趙渴氣狠狠的說道,好像秦人如果站在自己面前,就要生吞了他們一般。

 “唉,說到底,還是楚國人自己的問題。”龐蔥也忍不住歎道,“若是楚國人早早出兵,先行一步到達函谷關,兵甲雲集,眾將一心,恐怕函谷關此刻已經盡入我等手中,怎麽會出現糧道被斷,大軍不得北上之事呢?”

 樂毅看著情報,久久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對於楚國的重要性,他是非常清楚的,前幾日的戰況傳來,他並不意外,因為函谷關若是可以輕易佔領,秦國也不會如此強大,所以他才告訴公孫衍,這一戰定然是曠日持久的,希望他和前面奮戰的諸位將領能夠做好這種準備。

 而這場戰役,也暴露了公孫衍在戰役指揮上的不足,這當然不是公孫衍的問題,而是軍中陋習,非一個公孫衍可以解決。然而公孫衍始終無法將聯軍捏合在一起,就無法發揮聯軍的戰鬥力,如此拖延下去,士氣早晚會受到影響,到那個時候,恐怕就算楚軍來了,都無力回天了。楚國其實是聯軍的最佳領袖,奈何關鍵時刻,出了這種事情。

 “此事雖然看起來是楚國的問題,實際上則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戰略問題。”尉繚冷笑道。

 “公孫衍組織五國聯軍,卻讓五國聯軍各自為戰,猶如一把竹筷,一根根掰斷輕而易舉,五根一起就要費些力氣。五國聯軍格格都是驕兵悍將,各懷異心。韓國雖然出兵最多,那是因為近年來多次被秦國打敗,若是此舉不能打敗秦國,日後定然會被報復;魏國自然是魏王年輕氣盛,希望能夠打敗秦軍,為自己剛剛繼位博一個好彩頭;而燕國、楚國在兩可之間,是以並不是那麽熱衷,而趙國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如此五國聯軍,五條異心,即使兵多將廣,如何能夠齊心破敵?”

 “凡兵,製必先定。製先定則士不亂,士不亂則形乃明。五國聯軍,五國悍將,如果不能齊心協力,定然也就不能形成統一的軍令,統一的紀律,那麽也就無法形成統一的戰鬥力,這樣的部隊,如何能夠成事呢?”

 “其三,善用兵者,能奪人而不奪於人。孫武子也曾言說,致人而不致於人。其理一也。既然是作戰,定然要有先手之權,要能料敵先機,也要掌控全局。善禦敵者,正兵先合,而後扼之,此必勝之術也。公孫子卻將兵力集中於函谷關一處,只有正兵,而沒有奇兵,正兵被阻,戰事就此告破。 若是令楚國先期在武關一線活動,迫使秦軍分兵而治,雖然不敢言勝,但是秦國戰事緊張,定然不敢於我做持久之爭,稍有懈怠,便是我等的可乘之機。”

 “如今將不和,兵不嚴,先手已失,若是想要獲勝,恐怕難上加難了。”

 尉繚子的分析的確是切中肯綮,將五國聯軍的弱點暴露了出來,這其實也是樂毅和龐蔥都曾探討過多次的問題。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尉繚提出的楚國不北上而是在秦國武關活動的方案,似乎有很大的可行性,這是之前兩人都未曾考慮到的,可見此人的大局觀是非常強的。

 樂毅等人更不會想到的是,大約一百多年後,也有一支部隊,趁著另外一支友軍猛攻函谷關的時候,從武關率先進入了關中,佔領鹹陽。雖然其經歷頗多幸運成分,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一方案的正確。這個人就是建立漢朝的漢高祖劉邦!

 就在眾人圍繞著尉繚的話討論的時候,樂毅突然猛拍了一下腦子,喝道:“不好,秦軍有詐,某要速速提醒犀首大人。”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