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工程師》第584章 優惠
三月初一,在嶽父崔文定的推薦下,李植和崔文定一起去找據說是天津最好的銀票匠人,錢老二。

 崔文定騎馬和李植並肩而行,走在半路,崔文定有些唏噓地看著李植華麗的儀仗,說道:“國公爺,我還記得當初你到我家來提親時候的樣子哩,那時你還是一個副千戶。誰知道一晃幾年過去,國公爺已經成為我大明的津國公了。”

 李植聽崔文定的話裡有話,笑了笑沒有說話。

 崔文定見李植沒搭這句話,想了想,直接說道:“國公爺,如今崔昌武都已經是正三品的衛指揮使了,整日烏紗帽戴著,一身大紅官袍穿著,十分地威風。我在他面前,都有些拿不住架子哩!”

 李植看了看崔文定,猜到了崔文定的意思崔文定如今五十歲不到,身體很好,還想做官。

 崔文定見李植還不說話,無奈只能毛遂自薦地說道:“國公,什麽時候有合適的崗位,你也讓我到你麾下做事,如何?”

 李植問道:“嶽丈的生意不做了?”

 “生意小事,讓崔合的弟弟,我側室生的兒子崔學聖去做便是,他也二十五歲了。別人一聽說他是國公夫人的弟弟,一個個都畢恭畢敬的,沒一個人敢騙他!”

 李植笑了笑,點頭說道:“好,以後有合適的職位,我便讓嶽丈來做,讓嶽丈也當一當官。”

 崔文定聽到最後一句話,哈哈大笑,輕輕將手拍在李植的肩膀上,連拍了好幾下。

 見李植答應了自己的要求,崔文定心情很好,舉手說道:

 “國公,我給你介紹的這個錢老二據說祖傳了一副做水印的本事,專門為天津的各大錢莊製作銀票用的紙張。經過錢老二手上做出來的紙張上面有各式水印,對著光看就能看到。所以錢老二的印刷作坊生意是否好,據說做一張銀票錢老二要收一分銀子,一個月能淨賺六、七兩銀子。”

 李植找錢老二,自然是為了印製鈔票的事情。只要李植願意下本錢,奸人偽造鈔票的成本就會大大提高,出現假鈔的概率就會下降。鈔票要防偽,自然需要使用特殊的材料製作,需要使用水印技術。

 李植隨著崔文定走進印刷巷子,看到那巷子兩邊都是佔地頗大的印刷作坊。在那巷子最大的一間院子裡,李植找到了錢老二。

 錢老二是個三十歲出頭的中年人,正在院子裡生產銀票用紙。看見李植來了,他帶著全部員工跪在了院子門口。不過這錢老二雖然跪在地上,態度卻十分市儈,一邊跪著一邊拿眼睛上下打量李植。

 李植也打量了一番錢老二,見他腳上光著腳丫,頭上貼著一塊狗皮膏藥,形象實在不雅。

 李植虛虛揮了揮手,讓錢老二站起來。

 崔文定大聲說道:“錢老二,國公爺來找你,是商量印刷一種新式銀票的事情。你做銀票這麽多年,在防偽手段上想必有些研究?”

 錢老二爬了起來,看了看崔文定,又盯著李植看了一會,似乎在琢磨李植要印什麽銀票,這才說道:“國公爺,這防偽的事情,就看你願意花多少錢。只要願意下本錢,這銀票防偽裡面大有文章。如果國公爺本錢下足,一般的偽造者是不可能花那麽多錢搞出一套偽造設備來的。”

 “比如說呢?”

 “比如官府印刷的寶鈔,就是沿用元朝的方法,采用桑皮紙作為鈔紙主料,並大量添加廢棄的公文紙打成紙漿作為配料。這樣做出來的鈔紙顏色呈特有的青灰色,紙張極其敦厚,重量雖重一些,卻難以仿造。”

 “再比如如今這天津各錢莊的銀票,都是讓我用楮皮製作帶水印的底票。我做好空白底票後,送到別的作坊印刷圖案,印好後再蓋上錢莊的大印,錢莊掌櫃的私印,便讓偽造者無從仿製。”

 “若是國公爺願意下本錢,還可以去京城找劉名濤,找他製作雕刻極為精細的雕版。這劉名濤雕工厲害得緊!他雕出來的鉛板在半個巴掌大的紙面上能印幾十個小字,一般的偽造者無論如何花不起那麽大的本錢做這種精細的雕刻。”

 錢老二說完這句話,從旁邊一個學徒手上取來一張有水印的空白紙張。

 “國公爺看看,這是我做的水印紙。”

 李植接過那張紙對著天空看了看,看到紙張裡面印著“展氏錢莊”四個水印字。

 李植看著錢老二,點了點頭,說道:“好,錢老二,我有意雇你做造幣廠的主管,負責生產帶水印的桑皮紙銀票紙張出來,一個月我給你十兩銀子月錢,如何?”

 錢老二聽到李植雇他,眼睛一亮。他這才對李植恭敬起來,把頭上的狗皮膏藥撕掉了,朝李植做了個揖說道:“好咧!那還用想?跟著國公爺做事是有官做的,只要國公爺看得起錢老二,錢老二那是沒有二話的!”

 李植見這錢老二一上來就隱晦地跟自己要官做,心裡對這個錢老二的市儈作風有些不滿。然而技術人才難得,李植也不可能要求一個技術員大公無私胸懷天下。

 李植淡淡說道:“若是做一、兩年不出錯,一個百戶是逃不掉的。”

 ####

 三月十五,李植津齊銀行的第一家分行在范家莊開張了,開始行鈔票。

 李植的鈔票最小面值為一分銀子,一分上面有五分銀子、一錢銀子、五錢銀子和一兩銀子。一共五種面值。

 為了宣傳這家銀行的開張,天津日報進行了整整五天的預熱,從各個角度分析了這家銀行的鈔票的便利性,鼓勵百姓把銀子存入津齊銀行換取鈔票。

 當然,僅靠便利性是無法讓百姓養成使用鈔票作為貨幣的習慣的。天津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李植為了推廣鈔票使用的大殺招市民如果使用津齊銀行的鈔票繳稅,面額一兩的鈔票可以抵充一兩二分銀子的稅收。

 也就是說,如果把銀子存入津齊銀行換來鈔票,就可以節省百分之二的稅收。

 這可是白撿的便宜。 百分之二的稅收優惠雖然算不上一筆大錢,但簡單把銀子往銀行裡一存就能拿到這樣的優惠,這樣的好事哪個會不乾?范家莊的百姓們擁到了李植的第一家銀行裡面,排隊等待換鈔票。

 就連范家莊附近的其他商販,甚至天津衛城的商販都來了。這些商販都是要交商稅的,一個個在銀行門口排起了長隊。

 然而銀行的櫃台有限,換鈔票的度有限,不少商販看著那在馬路上蔓延的長長排隊隊伍,知道不花個半天是換不到鈔票的,都知難而退了。

 雖然這些商販沒有換到鈔票,但津齊銀行鈔票的稀缺性卻深深印入了這些商販的腦海中。以後的日子裡,要是客人買他們貨物時候使用津齊銀行的鈔票,這些商販那是一百二十個高興。哪怕就是客人拿一兩銀子的鈔票來充一兩一分銀子買貨,這些商販也願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