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工程師》第727章 時機
王承恩轉了轉眼睛,拱手說道:“回皇爺,奴婢不知。奴婢只知道忠孝仁義那是做人的良心,但津國公的公德,奴婢卻不太明白。”

 王承恩前半句雖然說他不明白,但後半句卻說得明白,他是個信奉忠孝仁義的人。對於公德,王承恩顯然了解不多。

 朱由檢看著乾清宮的大門,思考了一會,歎了口氣。

 “正如津國公所說,忠孝仁義是私德。講究忠孝仁義,則國家的各個地方都會穩定。因為歸根到底所有的權力都是皇家的,官員的一切都是皇家給的。官員私德好,就會對皇家感激,皇家的利益就會穩固。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家,都極為看重儒家。”

 “所謂科舉,考的就是儒家的忠孝仁義,也就是從民間選拔私德最好的人,把高爵厚祿都給他。希望他能感恩戴德,拱衛皇家的利益。”

 聽到天子的話,王承恩感覺天子似乎對儒學開始不滿了,竟把聖人大道說得這麽赤裸裸。不過王承恩臉上不敢表現出驚訝,只是拱手說道:“皇爺聖明!”

 “然而這樣的道德,卻控制不了朝綱的敗壞。儒生出身的官員知道忠孝仁義,但卻絲毫沒有公德心。在地方上巧取豪奪,在朝廷上結黨營私,拿熟人的好處欺壓不相熟的人都是家常便飯,只要不違反忠孝仁義,這些官員破壞起規矩來毫無負疚感。”

 “時間一長了,整個國家規矩敗壞,士紳魚肉鄉裡。底層百姓被欺負得活不下去了,就只能揭竿而起了。”

 “這就是在河南和湖廣發生的事情。”

 王承恩聽到天子的話,若有所思。

 天子又說道:“公德則恰恰相反,公德不講究禮尚往來,只要求為政者做對家國有益的事情。這樣一來,官員對主家的忠心就沒有那麽堅固了,如果主家不能在能力和道德上出類拔萃,不能造福國家,官員甚至會對主家不滿。”

 “隻講公德,會讓當權者的處境十分艱難,讓主家的地位不穩定。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家,沒有一個提倡公德的。”

 王承恩恍然大悟,拱手說道:“皇爺明鑒!”

 “但是講究公德,可以富強國家,讓百姓豐衣足食啊。保護百姓的合理利益變成道德,貪腐納賄破壞規矩就變得令人不齒,國家上上下下都會秩序井然欣欣向榮。”

 朱由檢頓了頓,說道:“朕日日看《天津日報》《山東日報》,知道這就是在天津、山東和關外三省發生的事情。”

 王承恩見天子說得如此言之鑿鑿,不禁動容。他想了想,說道:“皇爺,那若是如今在天下推崇公德,會不會對平賊形勢有所助益。”

 朱由檢苦笑了一聲,沒有說話。

 許久,他才說道:“積重難返啊!”

 “如今天下名為朕一人所有,其實都掌握在士紳手中。朕若是突然祭出公德,恐怕不但不能形成風潮,反而會激起士紳的怒火。南方若是抗稅,北方的邊軍如何維持?”

 王承恩聽到朱由檢的話,不知道說什麽好。

 朱由檢搖頭說道:“只有像津國公這樣和士紳搏命,才有可能以公德為綱。”

 朱由檢吸了口氣,不再討論這個話題,而是又舉起了河南巡撫張仁桂的奏章。

 “闖賊要攻陝西,陝督孫傳庭何言?”

 王承恩從旁邊的一堆奏章裡抽出孫傳庭的奏章,說道:“皇爺,孫傳庭說闖賊如今氣勢如虹,如果讓闖賊進入陝西,則陝西全境必然糜爛一片。孫傳庭願以陝兵六萬出潼關,攜黃河以北的十萬剿賊邊軍在河南圍剿闖賊。”

 朱由檢聽到王承恩的話,沉吟了許久。

 然後他說道:“善!加孫傳庭兵部尚書,總督陝西、山西、南直隸三省兵馬戎政。從內庫銀中撥五十萬兩給孫傳庭做軍資,讓他出關剿賊。”

 ####

 朝鮮漢城昌德宮洗馬殿中,朝鮮國王李倧焦慮地坐在王座上,有些坐立不安。

 李植派人送來了新的命令,要朝鮮舉國上下興建三百間小學,在小學中傳授漢字書寫和算術。再建一百五十所中學,在中學中教授公德課,教授中國歷史。

 李倧當然不願意按照李植的要求去做。

 如今朝鮮國已經被李植剝奪了全部的軍隊,可謂是一個光杆國王。如今李倧所有的,只剩下李氏朝鮮立國幾百年形成的威望而已。

 現在朝鮮已經有了李植設立的《朝鮮日報》。但是識字的兩班貴族排斥這種報紙,不識字的百姓看不懂報紙,報紙的影響力不大。總體來說,目前的朝鮮人還是只知道朝鮮國王。

 但是學校就不一樣了。如果學校大規模鋪開,孩子們就全部識字了,報紙的影響力就會深入各家各戶。而且如果讓李植的老師在學校裡對少年人洗腦,要不了幾年恐怕朝鮮人就要變成明國的一部分了。

 如果朝鮮完全被李植吞並,恐怕李倧這個國王也當不了了。傳承幾百年的李氏朝鮮,將滅亡在李倧手上。

 洗馬殿並不是大殿,只是一個辦公的房間, 此時房間裡隻站著三個人。議政府領議政樸大景看到李倧在王座上的焦慮模樣,拱手說道:“殿下,我以為情況並未到了那麽差的時候。”

 李倧抬頭問道:“如何?”

 樸大景看了看左右,小聲說道:“殿下,李植雖強,但他的敵人實在太多。大明的士紳,大明的流賊,西洋的荷蘭人,甚至東洋的日本人都是李植的敵人。”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李植是和以前任何人完全不同的一個勢力。他是要徹底改變這個天下的。李植每強大一分,其他勢力的生存空間就會被壓製一分。”

 “大明的士紳,那麽糜爛的一群人,在李植的壓力下也不得不勵精圖治,練出十六萬江北軍出來。”

 “即便是烏龜急了也要咬人。我看再過些時候,只要有一個契機,恐怕李植四面八方的所有敵人會聯手起來攻打李植。到時候即便以李植之強,恐怕也無力招架。”

 “我們朝鮮,只需要靜待那個時機便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