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工程師》第54章 試槍
  不過李植不需要他們明白,只要他們照著圖紙打造就可以了。五個鐵匠在李植的指導下,按照圖紙打製部件,又花了十天,各自造出了五個拉床。  每台拉床上面都固定著一個鐵杆子,杆子上鑄有螺紋,杆子前後運動時候螺紋必須通過拉床上一個固定死的卡門,杆子在螺紋和卡門的作用下就能勻速旋轉。杆子最末梢鑲著一個鋼球伸進槍膛裡,鋼球下面可以墊多層厚紙片,一點點加厚紙片,就能夠逐漸抬高鋼球的突出度磨槍管內膛,在槍管裡一點點磨出旋轉的膛線。

  這種拉床對精度要求不高,只要拉出來的膛線能迫使子彈旋轉就可以了。即便是後世十九世紀的槍匠,也是用純手工打造這樣的拉床。

  李植之所以要造五個拉床,是因為他不知道米尼槍內膛膛線旋轉的角度多大為好。五個拉床螺紋旋轉的角度不一樣,李植可以最後選出效果最好的一個。

  拉膛線並不需要多少時間,八月中旬,匠人們就打造出這個時代第一批五把米尼式步槍。五人又按照李植的設計圖製造鑄模,用鉛造出了幾百發尾部中空的米尼子彈。

  試射的那天,米尼彈的效果讓五個工匠差點驚掉了下巴。

  李植在范家莊外面的沙地上豎好一人高的木靶子,分別放在兩百米、三百米、四百米、五百米的位置。

  五把米尼步槍分別試射,最差的一把也一次次命中了兩百米外的靶子,把那一寸厚的木靶子打出一個個窟窿出來。

  這樣的成績,已經讓工匠們大呼神奇了。要知道他們熟悉的大明鳥銃最多能打五十步,打一百步外的目標命中率只有兩、三成。打一百四十步,或者說兩百米左右的靶子,那純屬亂打,十槍能中一槍都要燒高香。

  而五把步槍中最差的一把,也能夠穩穩的擊中一百四十步外的靶子,這是何等的神奇。他們簡直覺得自己半輩子的鳥銃都白做了,到今天才有撥雲見日的感覺。

  步槍試射的時候,范家莊不少軍戶也跑出來看熱鬧,當他們看著火槍一次次打穿兩百米外的木靶,也一個個都興奮地眼睛發亮。

  而試射中表現最好的一把米尼步槍,就更讓這些鐵匠和軍戶們目瞪口呆了。

  這把表現最好的米尼槍不但能擊中兩百米的靶子,還能準準的一次又一次地命中兩百步、或者說三百米外的靶子,把那個厚厚的木靶子打成了篩子。不僅如此,這把槍更能在四百米外擊中目標靶子、命中率也有六成,堪堪能打穿木板。甚至五百米外的靶子,這把槍也能打中,命中率足有三成。

  要知道四百米外,五百米距離上射擊,這根本就不是槍是否有準頭的問題了,而是對於那麽遙遠的目標射手能不能瞄準的問題了。換句話說,如果射手處於完美狀態瞄得精確,這把槍擁有五百米以上的理論射程!

  五百米,那可是一裡路。冷兵器時代的步兵在一裡外還沒準備好衝鋒,這邊已經一槍崩掉你了。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這五個匠戶哪裡敢相信這樣的步槍是他們親手打造出來的。

  就是圍觀的群眾,看到這一幕也一個個大眼瞪小眼,驚訝得連驚歎聲都發不出了。幾百步外取人性命,這是什麽概念?說書人講的故事裡也不敢這麽吹啊!看到後面,軍戶們仿佛看到神兵下凡,一個個大氣都不敢出。

  不但如此,這種米尼步槍還不用點火繩,用燧發槍機。以前鳥銃射手瞄準時候時刻防備著被火繩燒眼睛眉毛的情況改變了,

槍手可以穩穩地瞄準了。而且用燧發槍機,射擊時候就不用裝火繩,點火繩,吹底火盤,試火繩,省掉了幾個步驟,射擊速度也大大提高了。  匠戶們終於明白了為什麽百戶大人那麽強調保密,這種步槍是前所未有的神器。一切現有的火器,在這把米尼步槍的前面只有俯首認輸的份。用這樣的武器武裝起來的軍隊,那得多強大?

  獨有這樣的米尼步槍武裝軍隊,那百戶大人的前途豈不是。。。五個工匠被米尼步槍的效果震撼到,在肚子裡想了一通,看向李植的目光裡滿是崇拜和尊敬。

  看到米尼步槍的效果,李植也很高興。這是穿越以來,他成功打造的第一件武器。有了這種強大武器,自己未來的事業前途光明。

  不過秉著精益求精的想法,李植又讓匠戶們調整五台拉床的螺紋角度,在效果最好的那台拉床角度附近微調,力爭作出角度最完美的膛線拉床。

  李植不知道,他試射米尼步槍的威風,改變了范家莊裡很多人的心理。

  范家莊的莊兵蔣充這天上午結束了操練,百無聊賴的站在自家院子門口,卻看到發小華彰走了過來。華彰看到蔣充,走上來一拳打在蔣充的胳臂上。

  “你姨父答覆你沒有!”

  蔣充看了華彰一眼,淡淡說道:“還沒消息!”

  華彰眨了眨眼睛,問道:“還沒消息?不會是他們不想你去,故意拖著不給消息吧。”

  蔣充和華彰商量的, 是蔣充逃亡離開范家莊,去興濟縣投奔他姨父去的事情。

  軍丁的日子太苦了:雖然名義上天津鎮的營兵都有二兩銀子月餉,可這錢根本就是一個虛幻的大餅。朝廷給餉本來就不足,各級官員還要層層盤剝,每個月發下來到手的不到五錢。而且這還是好的月份,有時候官員們貪得急了,月餉根本就不發。

  不等到上陣打仗拚命的時候,這大明朝的官員們是不會足額把月餉發下來的。有時候就算要開拔上陣了,餉銀還是不發,導致士兵毫無鬥志一觸即潰。

  本來明末各鎮訓練廢弛,本地的士兵們雖然拿不到餉銀,但還可以在訓練之余回家種田養家。可是各地的軍官們卻不肯輕易放過軍丁們,他們紛紛役佔士兵,白天逼士兵在軍官的私田裡勞動,讓士兵們只有晚上才能忙碌自家的田地。官家的活自家的活,軍士們一天要乾十幾個小時的活,這樣的辛苦日子也只是混一口飯吃,媳婦都娶不起。

  因為如此窮苦,所以范家莊有男丁其中男子二百多人,女子卻只有一百六十人,幾十個老男人找不到老婆。

  莊裡身強力壯有出路的,基本上都逃走了。剩下的不是年老體衰不敢遠行的,就是蔣充和華彰這樣無處投奔的。蔣充想投奔唯一一個家境較好的姨父,托人傳了話,卻等了幾個月都沒有答覆。華彰就更沒有去處了,他家三代單傳,連個能投靠的親戚都沒有,只能守在范家莊裡受軍官盤剝。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