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工程師》第267章 木橋
豪格不屑地看了看杜度,說道:“杜度,你是被李植打怕了,那李植野戰厲害,守城不一定厲害。 ≈≈≥≤”

 杜度慌張說道:“我們可以放棄青山口,攻擊其他的長城關口!從其他關口出塞去!”

 聽到杜度的話,眾貝勒都有些輕蔑,覺得杜度真是被李植打垮了。

 臨時去攻擊其他關口,談何容易?大明經營長城幾百年,長城的各大關口都是高牆深壕,嚴陣以待。清軍歷次入關,都是要細作配合,在各個長城關口中仔細偵查,知道哪個關口防守空虛,才能強攻。

 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夠攻陷,還要細作配合,等待天時地利的良機,才能破關。比如這次入關,就是在細作偵探得到情報,在大明總兵吳國俊前往祝賀監軍鄧希詔生辰,喝得大醉時候,突然起攻擊才得手。

 有時候京畿附近的邊牆防守嚴密,無懈可擊,清軍為了入關甚至要繞道幾千裡到宣府、大同甚至山西,才能從某個防守空虛的要塞破關。可見破關的艱難。

 只要防守稍微嚴密的長城關口,都不是多爾袞可以攻破的。清軍的攻堅能力並不強,只要不是明軍太弱,清軍一般對於堅城都是無可奈何。濟南城上只有一千弱兵,這一次多爾袞幾萬大軍圍了濟南兩個月,也沒能拿下。

 此時多爾袞在大明境內,遍布大明各地的滿清細作對皇太極匯報,多爾袞一時之間得不到情報,根本不知道明軍長城各關口的虛實,根本無法破關而出。硬攻防守嚴密的關口,是白白把大清勇士的性命送給明軍做戰功。

 如果因為李植的四道壕溝,就放棄青山口去攻擊其他高牆深壕的長城關口,無疑是棄易求難。

 阿巴泰根本不理睬杜度的話,而是對豪格說道:“用巨木做木橋跨過壕溝,倒是可以一試,只要衝過這四道壕溝,我們七萬人就可以打敗李植的一萬人!”

 豪格點頭說道:“奉命大將軍,我們可以試一試,如果七萬人因為四道壕溝就放棄青山口,以後我們的勇士哪裡還敢和李植碰面?那我們的勇士還怎麽入關劫掠?”

 豪格說的是正理,冷兵器時代的戰鬥最講究士氣。如果七萬大軍因為幾條壕溝就逃了,以後遇上李植,清軍只能一見面就逃跑了。

 多爾袞想了好久,轉身看了看身後。

 多爾袞的身後,七萬清軍士兵列在中軍之後,仿佛一片如火如荼的鐵甲海洋。七萬人立在山谷中,鋪滿了山谷的每一個角落,看上去無邊無際。那幾萬勇士頭盔上的纓穗隨風甩動,看上去就像是春天山谷裡開滿的花朵,令人目眩。勇士們背上插著的旗幟,連成了一片又一片的雲彩。七萬人浩浩蕩蕩,讓人感覺無堅不摧。

 這樣的大軍,豈能因為李植一個小小寨壘就止步不前?

 多爾袞大聲說道:“就按豪格說的,做木橋!”

 眾將領大聲唱喏,各自帶人下去扎營,生火造飯,準備去附近山上砍伐樹木做木橋了。

 ####

 李植親自爬上了望杆車,用望遠鏡觀察著前面的敵人。

 清軍的人數太多了,足有七萬人,那浩浩蕩蕩的氣勢令人望而生畏。再加上劫來的二十多萬大明百姓,清軍的隊伍一直鋪到了十幾裡外的山谷外面。從望杆車上望過去,清軍給人感覺就像是佔據了整個大地的一片螞蟻,無邊無垠。

 天地之間,仿佛都充滿了清軍的大軍。

 李植吸了一口氣,用望遠鏡仔細觀察那浩蕩清軍的細部。

 李植仔細看過去,隻覺得清軍號令有方,布置合理。各個旗的戰士分批在谷中扎營,專選那地勢較高,又容易取水的地方,安排得井井有條。清軍中軍旁邊的輜重車前面等著推著小車的輔兵,一個個肅然站立,沒有明軍分糧時候的擁擠喧鬧,顯然清軍軍中軍紀嚴密。二十萬大明百姓被分成二十個大群,安排在清軍的腹部。雖然押著二十多萬大明百姓和十幾萬牲畜,但清軍的陣中絲毫不亂。

 清軍的遊騎和哨兵密布在營寨外面的兩裡范圍內,阻攔盤查任何試圖進入營寨的人。雖然李植的兵少,清軍還是在營寨外面挖了兩條拒敵的壕溝。作為戰爭民族的建州女真,打起仗來絲毫沒有漏洞。

 此時的大清士兵,放在全世界范圍做比較,也是一支精銳的兵馬。要不是李植掌握了遠過這個時代的武器,又豈敢和這樣的敵人硬碰硬。

 即便是在寨壘前布滿了各種工事,防守嚴密,然而此時親眼看到清軍的浩蕩聲勢,李植還是為那氣勢所攝,有些緊張起來。

 李植又看了看自己寨壘前面的各種嚴密布置,才稍微心安了一些。

 此次清軍以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有八旗滿洲的正白、鑲白、正紅、鑲紅、鑲藍五旗兵馬。八旗蒙古的各旗則是傾巢而出,全部參戰。經過幾個月的戰鬥,明軍已經基本搞清楚了清軍的配置。這七萬人中,大概有八旗滿洲的戰兵二萬五千, 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的兩萬戰兵,另外還有二萬多的輔兵雜役。

 這樣浩蕩的一支大軍,足以擊敗十幾萬明軍。所謂投鞭斷流,無外如是,李植卻要憑借一個寨壘阻住他們。

 李植又仔細檢查了一遍自己的陣前布置,反覆設想哪裡有漏洞。

 ####

 二月十六日早上,李植正在馬上用望遠鏡觀察清軍,卻看到清軍營寨中中門大開,清軍士兵舉著巨大的木橋走出了營寨。那些木橋一台一台地被舉了出來,列在陣前。每個木橋下面都站著二、三十個清軍。

 李植用望遠鏡觀察,現那些木橋都是三米來寬,六米多長。每個木橋都是用三根六米多長的巨木做龍骨,然後在龍骨上面鋪著密密麻麻的小木頭做橋面,用繩索固定。不但如此,木橋的前面還搭著一個木頭做的遮障,類似一個木頭盾牌耷拉在木橋的前方,大概是用來防范李植軍步槍的射擊的。

 李植仔細看了看那些木橋,現清軍三天之內,竟做了一千座木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