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1629》第381章:大同士馬甲天下
 見蕭亦臉色鐵青,黃陽等人也是十分不解,等蕭亦將邸報傳閱各員後,看過後的將官無不是義憤填膺,怒罵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天籟小說Ww『W.⒉

   不過憤怒過後大家還是要繼續商議的,鎮城諸事才是他們的當務之急。

   放下邸報,蕭亦微微平靜心神,朝左側道:“上次查抄的豪族府邸應該所獲不小吧?”

   聞言,諸人都將目光看向史路,那豪族府宅的查抄所獲能否彌補兵亂後用以恢復之所需,這才是各人現在最關心的。

   史路露出少有的微笑,抱拳道:“稟將軍,何止是收獲不小,末將簡直意想不到。”

   “哦?”

   蕭亦聞言也是用好奇的目光看過去。

   只聽史路繼續道:“上次查抄豪族府宅,僅我陷陣二營負責的彭、祝、登等十幾家,宅內現銀便有近兩萬兩之巨,田畝初步估計至少要有四千余畝之多,這還不算其他的珠寶、字畫等宅內物事!”

   說到這裡,史路忽的面露難色道:“只是…那些仆人如今也無法安置。”

   蕭亦聽後道:“工坊與被服各廠可需幫工?”

   劉勝接話道:“將軍,飛騎營弟兄哨探這數月以來,與一些當地老鄉混的熟絡了,也知曉許多此處的事,可喜的是僅在我鎮城周邊,各式鐵礦便有數處。”

   說著,劉勝走到沙盤邊上,用手指著一處山坳道:“此處當地人稱栲栳山,據說常年聚集著一夥山賊,人數約在千人左右,內有步賊數百,聽從許家莊趕來鎮城的難民講,這栲栳山中有著一處上佳的赤鐵礦,含量難以估量。”

   “離我鎮城較近的還有那雷公山、白登山、錦屏山三處賊匪數目較多,各自都在千人以上。”

   蕭亦點點頭,指著雷公山幾地,說道:“據文冊所記,此處有一賊自稱雷公的,聚齊大小山賊馬幫兩千余人,糜爛鄉裡、搶劫村堡無惡不作。”

   聞言,劉勝憤憤道:“此鎮河堡防守許弋衛飛騎營弟兄曾聽難民講過,此人畏賊如虎,根本不顧百姓死活,從無出堡剿賊一事,這才致於此處賊匪做大!”

   王大勇點點頭,指著白登山道:“此地聚齊的賊人也要有一千余人。”

   聚落所城乃是所城,守備包炳倒是率軍去剿過幾次白登山的賊匪,不過現軍伍不振情形可不只是鎮河堡一地。

   包炳帶出的官兵人數加起來還沒有賊匪多且又無馬兵,賊匪卻是馬步成群,佔據地利以抗,官兵遂數次皆敗,賊匪聲勢大振。

   守備包炳見賊匪愈加猖狂,遂向鎮城求兵,但文書卻都被蔡佳禾壓了下來,此事也便不了了之。

   劉勝冷哼一聲:“這白登山的賊匪敗了幾次官兵後更加囂張,居然自號浪裡白條,當是狂妄自大。”

   說到這,黃陽諸人皆是走到沙盤前,細細端詳著鎮城周圍的地形繼續商議著什麽,而蕭亦則是負手於沙盤前,凝神回想著前些日自己看過的文冊。

   洪武二年左副將軍常遇春攻取大同後,洪武四年置大同都衛沼白關城。

   洪武七年改大同路為大同府,隸屬山西行中書省,洪武八年改為山西行都指揮使司。

   洪武九年又改為承宣布政使司,轄渾源、應、朔、蔚四州,大同、懷仁、馬邑、山陰、廣靈、靈丘、廣昌七縣,宣寧縣並入大同縣。

   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先派十三子朱桂於洪武二十五年十月就藩大同,成為九塞王之一。

   洪武二十九年置公守冀北道駐大同,嘉靖年間冀北道移駐朔州。

   蕭亦作為大同鎮守總兵官,率永安軍駐大同鎮城,下轄共十三衛所,八百二十三堡寨,三百零七座墩台。

   此外,大同鎮又為陽和道、分巡冀北道、大同左衛道、分守冀北道分理,下轄九路參將,新坪路、東路、北東路、北西路、中路、威遠路、西路、井坪路、不屬路,四員遊擊將軍,以下便是各地守備、操守、防守等。

   大同鎮自建成以來便為京西重鎮,素來享有“巍然重鎮”、“北方鎖鑰”之譽,兵鋒最盛時多達十三萬余員入冊戰兵,戰馬六萬余匹。

   所以時人有“大同士馬甲天下”之稱。

   蕭亦自從到任後,便日夜不停的將這些文冊典籍統統看了一遍,雖然到現在還沒有看完,不過許多基本的分配都已經了然於胸。

   石剛聽了劉勝的話後顯得十分興奮,說道:“將軍,不若就讓俺率陷陣三營去平了那栲栳山,一來將如此巨礦收入囊中,二來也好為民除害!”

   蕭亦點點頭,但卻並沒有直接下令,看向距栲栳山較近的許家莊堡,問道:“此處操守為何人?”

   許家莊堡於嘉靖三十九年夯土建城,萬歷二十九年外甲包磚,據文冊上記載現許家莊應是內駐操守一員,官軍五百八十一名,馬騾一百五十三匹頭,只是不知這操守為何人。

   這時劉勝抱拳道:“該地操守官名為馮諶杵,做了五年多的操守,倒也沒傳出什麽為禍之言。”

   點點頭,蕭亦道:“讓鎮河堡防守徐一飛、聚落所守備包炳、許家莊堡操守馮諶杵來鎮城見本官。”

   當日從大同鎮城,三名標營手持文書與軍令,疾馳出城後,分奔三路。

   ……

   一日後,聚落所守備包炳由於距離較近,率先趕來鎮城。

   還沒到鎮城中,包炳便感覺到這裡與往常的不同,平日懶懶散散的守門軍戶不見了,卻而代之的是挺立在城門外與城牆上的鐵甲士卒,個個都是神采奕奕,哪有原來官兵的萎靡之色。

   守門軍士沒有因為其是守備便放任不管,仍是嚴格查驗了包炳的軍籍路引後才將其放入城中,在經過甕城城門與城牆時,包炳更加驚訝。

   大同鎮城的破爛木門不知何時已經悄然換成了硬木包銅綴釘大門,而城牆上的那些破爛殘缺之處也修補好。

   馬道之內原是終日臭氣熏天,從這裡經過時包炳已經準備好習慣性的捂住口鼻,卻見到馬道十分的乾淨整潔,居然還有頂盔貫甲的騎兵從中緩緩而過,不斷環繞著城牆巡哨。

   既然已經在期限內到達,包炳也便沒有路上那麽著急,在鎮城緩慢步行。

   這一趟的所見讓包炳感到眼睛都有些不夠用,每一處都在忙活著,包炳第一次見到官兵與百姓在協力搭建民居,歡笑不懼。

   第一次見到那些個平日裡懶散傲氣的文員,在幾個永安軍兵士的‘親密配合’下,坐在路邊簡易搭建的木棚中奮筆疾書,這些吏員的眼前是排著長隊的軍戶百姓,他們皆是一臉的期待神色。

   包炳好奇的往那邊伸長了脖子,正疑惑這些人在幹什麽時,聽到遠處一名身披鐵甲的官兵喊道。

   “來來來,入了戶籍的,戶在二口以上的跟我來,到庫房中可以租借耕牛、種籽,與田地了,人人都有!”

   聽到這話, 讓包炳更是驚的下巴都要掉下來,這這這…這還是他印象中的那個大同鎮城嗎,今日經歷的這一切都彷如夢中。

   正此時,一陣甲葉子相交的錚然聲響傳來,包炳看過去,只見一隊約莫十幾人的永安軍士卒踏著整齊的步子,從他身邊巡街而過。

   其余的百姓見到如此情景居然仍是往事如常,甚至有人親切的打著招呼。

   “這不是前不久剛過去一隊,怎生又來了一隊…?”

   包炳在鎮城流連忘返,甚至忘了此行前來的目的,當夜他在鎮城一家客棧中輾轉反側亦無法入眠,還是想不通,這蕭亦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僅僅到任數月,這大同鎮城就如徹頭徹尾的換了個地方一樣。

   想到這裡,馮諶杵豁然起身。

   穿戴好衣甲,不顧外面夜色至深,急急走出客棧便往總兵府邸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