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1629》第208章:獻捷京師 朝堂爭議
捷報從代州出後,時任振武衛城指揮使趙庚聞報大喜,當夜遣人報往兵備,兵備又報往巡撫、知府,這樣一級級呈報上去,就在蕭亦在桃花堡轟轟烈烈準備開展事務的時候,捷報已經出了太原府,飛報京師。

 崇禎三年七月十九日,蕭亦率軍回到桃花堡的後兩日,捷報經由各地,飛報往京師。

 這一日一大早,京師大風呼嘯,烏雲密布,遠處揚起滾滾塵煙,一騎自遠處狂奔進京師永定門。

 一路上這名騎兵手中高舉一份自太原府來的捷報,直吼得聲嘶力竭,手中揮舞著大叫道:“大捷,大捷,太原府剿賊大捷,斬流寇一千八百零二級……”

 這一次蕭亦沒有隱瞞,他將全部的斬級數量都讓純縣的知縣呈報上去,他料想京師定會引起一場轟動。

 他這一路本來,由外城直入內城,自內城奔入皇城,又送進宮城,交予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之手,王德化的手都在顫抖。

 “這這這,大捷?!”

 這時候的京師吵鬧的最凶的事就是袁崇煥的處置方式,,外面農民軍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遼東戰局似如危卵。

 但朝堂之上這幾月以來卻是為如何處置袁崇煥是爭吵不休,整日搞的是烏煙瘴氣,喧嘩不已,終於於前幾日決定下來。

 朝堂意見統一,袁崇煥其罪當誅,崇禎也別無他法。

 崇禎親言袁崇煥條條大罪:“謀叛欺君,結奸蠹國。斬帥以踐虜約,市米以資盜糧。既用束酋,陽導入犯,複散援師,明擬長驅,及戎馬在效,頓兵觀望,暗藏夷使,堅請入城,意欲何為?致廟社震驚,生靈塗炭,神人共忿,重辟何辭!”

 不明所以的百姓得知後紛紛以為袁崇煥就是奴賊入京的罪魁禍,去年那次後金糜爛京畿之地,他們的家人產業都有很多損失,朝廷都說袁崇煥是奸細。

 沒有判斷能力的百姓自然紛紛對其報以恨意,有些不明真相的窮苦百姓甚至恨不能食其肉,以報家人被韃子擄掠之苦。

 將於本年八月對其處以磔刑,袁崇煥宿命已然注定。

 皇極殿,這日朝會如常舉行。

 各地饑荒、災害不斷,遼東戰局自孫承宗繼任督師以來仍不是很明朗,大勝沒有,小敗一堆,總的來說雖在去年將奴賊趕出京畿之地,但遼東戰局明軍仍在守勢,孫承宗已在醞釀重修大凌河城。

 崇禎三年是崇禎比較煩躁的一年,這一年後金略邊剛剛過去,各地呈報損失之巨已令其煩擾不止,而陝西境內的農民軍仍是如火如荼,官兵小捷不斷,但大局卻沒有任何改觀,各處仍是糜爛。

 所以今年七月,經過朝堂商議,令曹文詔率三千關寧軍入關剿匪,曹文詔勇猛敢戰,任延綏東路副總兵,洪承疇經略有方,任延綏巡撫,兩人配合各地官兵協從作戰,崇禎對其抱以很大的期望。

 但歷史上曹文詔進入山西的初年並無大功,剿滅的只是牛皮小盜,和農民軍的主力根本沒有接觸,直到四年才開始和王嘉胤接觸,剿滅王嘉胤後累功升任臨洮總兵官,後才不斷傳出捷報。

 所以蕭亦斬級近兩千的捷報在此時應是獨一份,當王德化欣喜雀躍的將捷報呈上時,崇禎握著這張小小的紙片手都在抖動,這這這,難道是曹文詔的捷報來了。

 兩側溫然而立的諸臣皆是一副歡欣的樣子,這時內閣輔成基命出列說道:“恭賀皇上,曹總兵剛到任便傳來捷報,想必那些流寇已然到了末路,我大明萬世昌盛!”

 “大明萬世昌盛!”

 朝臣紛紛伏跪,朝堂之上滿是恭賀之聲。

 這時崇禎打開捷報,緊接著他一擺手。

 成基命等人都詫異的看著崇禎,不是捷報嗎,皇上為何一副疑惑的樣子?

 只見崇禎細細的看完捷報後猛地從龍椅上起身,在階上來回踱步,後崇禎忽然問道:“蕭亦是何人?”

 諸臣皆啞然,蕭亦這個名字大家聽都沒聽過,就連一旁的王德化都一聲不吭。

 崇禎對這個名字很陌生,看到諸臣竟然沒有人聽過也很是好奇,這蕭亦究竟是何人,竟然能以六百人殲滅王子猛?

 剛上任的吏部尚書崔子奇出列將蕭亦官職等一說,諸人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蕭亦竟然只是大同東路桃花堡防守官,在桃花堡境內剿匪立功不久前提為千戶,只是崇禎事情多那裡管的上一個小小的千戶防守。

 群臣之中寂靜許久,忽然一人出列,原來是那個都察院禦史李邦華,只見他出列大聲說道:“蕭亦獲此大捷是天佑大明,但其罪行卻不能不問!”

 “蕭亦出境作戰乃是大罪,功不抵罪,當貶!”

 議郎蔡中正道:“念其斬獲有功,可令其將王子猛級呈報京師,功過相抵!”

 其後又有諸多的官員出列,個個怒斥蕭亦的行為,說的蕭亦好似亂臣賊子一般,原本的報捷竟然成了問罪。

 原來蕭亦帶兵是本地的操備官兵,操備官兵沒有兵部調令擅自出境乃是大罪,但蕭亦已經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點,他所利用的是曹文詔。

 崇禎看了一眼李邦華,淡淡道:“李愛卿不必擔憂,此事曹文詔已向朕報過,諸位愛卿不必再提。”

 李邦華吃了一個癟,沒想到這蕭亦竟然是打著曹文詔的旗號,這條罪名倒是行不通了,他和其他人交換個眼色。

 他仍然說道:“皇上,…”

 崇禎煩躁不已,蕭亦如此一個小人物他們竟然也要錙銖必較,他擺擺手說道:“愛卿不必多言!”

 聽出崇禎言語之間的煩躁之意,內閣輔成基命出列怒斥李邦華,道:“李禦史!蕭亦奮勇作戰立此大功,臣提議當嘉勉蕭亦,若是問罪,豈令忠勇將士寒心!”

 崇禎點頭說道:“閣老所言與朕同,就提為蔚州城操守如何?”

 “不可!”

 崇禎的話讓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一輪當中,吏部主事元正氣出列道:“皇上,蕭亦不久前才提為千戶,這次又提為操守,恐怕人心不服。”

 這時議郎董詠出列緩緩道:“蕭亦去年曾在盧象升所部,隨之保衛京師頗有斬獲,到任永安堡後政績名列大同各堡之,此次更是剿賊大勝,並無不妥!”

 隨後又是一陣爭吵,直吵鬧近一個時辰之久。

 蕭亦的捷報給崇禎不小的激勵,蕭亦僅是一個防守官尚能用六百人斬級近兩千,若是提為操守呢,會不會傳來更大的捷報?

 朝堂之上爭吵不休,最後崇禎欽命:“蔚州富饒, 大同為京師藩屏,系桃花堡防守蕭亦忠勇果敢,楊武峪剿賊兩千得勝,官升兩級,提為該地操守!”

 十七日,一名太監手持聖旨,在三名錦衣衛的護送下出東便門,直奔大同。

 …….

 大同東路,蕭亦外出作戰斬獲之大已經傳到了州城,州城境內鬧得是沸沸揚揚,時操守白崇安樂的嘴都合不攏了,他料想蕭亦會立功,但卻沒想到蕭亦立下如此驚世大功,他竟然剿滅了王子猛。

 王子順在太原府境內鬧出的動靜可是不小,人數上萬,糜爛數路,官兵往往都是追擊不及,而地方鎮守的官兵遇到大隊流寇都不能抵抗,這樣一來就造成王子順聲勢愈壯大。

 蕭亦率六百人直接殲滅了王子順的前鋒營,這還是太原府對抗農民軍的場大勝,自己作為蕭亦的直屬上官也有察人清明等功,想來此次升入衛城是板上釘釘了。

 他心情極好,當日便叫來徐峰和李二牛,準備前往桃花堡犒勞慰問一下蕭亦。8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