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揚明》第890章 大將軍
溫體仁一看這君臣二人的臉色,就知道點中了其死穴,再也硬不起來了。

所謂通虜叛國、暗中資敵當然只是夏天南的構陷而已,楊嗣昌不過是打算議和,暗中對夏天南動了些手腳,絕無通敵的可能。問題是,有了焚毀糧倉、放過阿巴泰的人證,加上楊嗣昌一而再再而三無緣無故對付立下大功的夏天南,從常理上說不過去,所有人的想法就很容易被引導往這方面想,而楊嗣昌又不方便把議和的計劃說出來,此消彼長,這個通敵的罪名就扣上去了。

楊嗣昌思來想去,除非告訴所有人,自己要與韃子議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顧全大局,否則這盆髒水還真沒法躲開。一個兵部侍郎背負了私通韃子、暗中資敵的罪名,最好的下場也是政治生命宣告終結,黯然隱退。當然,如果皇帝願意給他的行為背書,攬下責任,則另當別論,問題是,這可能嗎?他悄悄觀察了一下崇禎的神情,暗中搖頭,打消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而崇禎此刻心裡想的卻是,絕不能將議和之事曝光,抹黑自己的形象。

權衡一番後,崇禎站了起來,說:“長卿和文弱跟我來,其余人留在殿中等候。”

溫體仁心想,這是要開小會了,看樣子皇上動搖了。

偏殿中,崇禎對二人說:“你們給朕想個法子,既不能讓夏天南胡言亂語,又不能全盤答應他的條件,該如何做?”

溫體仁早就打好了腹稿,說:“陛下,夏天南這次是破釜沉舟,不打算回頭了,如果不答應他,恐怕很難收場。畢竟他剛立下大功,不但沒有敘功封賞,還差點死在大炮之下,從鬼門關走了一圈,換成誰都不會善罷甘休。臣認為,朝廷理虧在先,加上大兵壓境,還是答應他為好,先把這個難關度過去再說。”

崇禎不甘地說:“本朝的藩王都沒有這麽大的權力,就算是永樂朝以前,藩王也不過是管轄封地的軍務。若是答應了他,朕有何顏面面對列祖列宗?”

“陛下不如換個角度來想。如果以區區總兵之職干涉地方軍、政事務,確實讓朝廷顏面無存,天下人都知道是朝廷奈何不了一個地方武將。可是為什麽不反其道而行之,給他一個足夠的名份呢?”

崇禎有些茫然,“名份?什麽名份?”

溫體仁正色道:“臣認為,陛下可將夏天南論功行賞,並公告天下,授權其節製三省兵馬並協管政務,樹立為抵禦韃子和流寇的典型,號召天下文武官員以其為楷模,鞭策自己,勠力同心,共抗外誨,中興大明!如此一來,朝廷便可化被動為主動,從被脅迫變成了主動封賞功臣,保住了朝廷的顏面。”

崇禎聽得一愣一愣的,這番話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丟了裡子,卻保住了面子,不過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他下意識地問:“已經擬封其為平南侯加太子少傅了,還怎麽封賞?你說的名份到底是什麽?”

“陛下,可效仿漢朝古製,封夏天南為大將軍!”

“大將軍?”崇禎和楊嗣昌都愣住了。

“正是。漢朝時為牽製相權,大將軍戰時可以領舉國之兵征戰,平時可以上朝輔政,實為朝中百官領袖。當然,陛下設這一職位,可以隻仿其表,不統領全國之兵,也無須上朝,命其以大將軍之名義掌管三省之地便可。”

楊嗣昌忍不住駁斥:“閣老此言差矣,所謂大將軍一職,讓他名正言順割據地方、擁兵自重,這豈不是更助長了夏賊的氣焰,助紂為虐?”

溫體仁攤開雙手,回答:“不然呢?你我都無法說服其退兵,

難道等著他殺進金鑾殿,手刃‘叛國佞臣’,指責陛下為昏君,讓陛下與朝廷的顏面掃地?或者更有甚者,其凶性大發,屠戮百官,血洗皇宮,以下犯上,另立新皇?”崇禎聽得不寒而栗,擺手製止溫體仁繼續說下去:“不要再說了。”這個可能性實在太可怕,他不敢去想。可是一旦讓夏天南帶兵衝入金鑾殿,極度膨脹之下,加上之前遭受的種種不公平待遇,確實什麽事都乾得出來。

溫體仁與楊嗣昌都停了下來,望著崇禎,等待他的決定。

崇禎閉目想了很久,然後睜開眼睛,對溫體仁說:“便依長卿所說,你先出去,代朕擬一份聖旨……”

溫體仁心中長舒一口氣, 恭敬地回答:“臣遵旨。”然後退出了偏殿。

楊嗣昌不甘心地問:“陛下,難道真要向夏賊服軟,還要這麽徹底?”

“不這麽做,怎麽化解今日的局面?是讓他上殿指責你叛國資敵,還是說朕是識人不明、袒護佞臣的昏君?又或者把金鑾殿殺個血光衝天?”崇禎恨恨地問,“要不是你昨晚辦事不力,沒有一炮炸死他,事情又怎麽會變成這樣?”

楊嗣昌辯解道:“臣冤枉啊!原本事情都在掌握之中,可是坤興公主忽然冒出來,手執陛下的手諭進了大營,之後被夏賊挾持,大軍投鼠忌器,這才讓夏賊逃出生天……”

“手諭?”崇禎愣住了,他想起了昨晚朱媺娖來討取手諭的一幕。現在回想起來,朱媺娖的出現和所作所為似乎有些突兀,再與楊嗣昌所說的情形聯系起來,一個可怕的念頭浮現在腦海中:難道夏天南的手已經伸到了宮內,連公主都被他蠱惑了?

想到這裡,崇禎對偏殿門口的王承恩說:“王伴伴,等城外退兵之後,派人將坤興給朕找來。”

王承恩應下:“奴婢遵旨。”

溫體仁的辦事效率很高,等崇禎回到金鑾殿時,代擬的聖旨已經寫好,只等他過目了。

崇禎瀏覽了一遍,基本上就是剛才溫體仁的那些建議,給夏天南一個大將軍的職位,將被脅迫之舉粉飾成了朝廷主動封賞功臣,保住了自己的面子。他歎了口氣,讓王承恩取玉璽來用印。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印章蓋上去之後,意味著這場逼宮危機即將和平化解,也見證了一個明朝從未有過的大將軍誕生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