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揚明》第906章 米尼彈
夏天南理解了他的意思:“我能不能這麽理解,榴霰彈最大的作用就在一千米以內打一打高速接近的騎兵了?打步兵還不如用更加穩定實用的實心彈和霰彈?”
“沒錯,打步兵遠距離可以用實心彈,近距離可以用霰彈。步兵的速度慢,從實心彈換霰彈也來得及,而且不存在引爆率的問題。”
“難怪之前一直不見你上這幾樣裝備,原來可靠性和通用性差了點意思。”
林偉業攤開手:“所以,整個滑膛炮時代,看起來技術含量較低的實心彈和霰彈一直是陸戰中的主力,榴彈、榴霰彈都只是配角。當然,在特定的條件下,後兩者可以發揮發揮非常出色的作用。”
演示完手雷和榴霰彈,接下來就是壓軸的武器登場了。
林偉業舉起一把外表看起來與瓊海式步槍差不多的槍,介紹道:“時間比較急,沒有專門打造一支壓縮了口徑的線膛槍,而是直接在滑膛槍的基礎上拉了膛線,演示線膛槍的原理足夠了。”
他取出一顆與傳統鉛彈不一樣的錐形子彈,塞入槍管中,然後用推彈杆推進去,舉槍瞄準三百多米外兩人高的一棵樹。瞄了半天之後,他扣動了扳機。
“呯”的一聲清脆的槍響,樹乾明顯顫動了一下,樹葉紛紛落了下來。
“我靠,這麽厲害,這麽遠都能打中?”夏天南興奮起來。
林偉業吹了吹槍口冒出的煙,得意地說:“這還只是滑膛槍改裝的,射程縮水了,專業的、縮小口徑的線膛槍有效射程接近500米,比這還要遠。”
夏天南回憶道:“我記得你說過:線膛槍有膛線,子彈要嵌入,裝填很困難,甚至要用小錘子來敲擊推彈杆,怎麽這個去不用錘子呢?”
“沒錯,線膛槍必須保證槍管和子彈之間的遊隙很小,這樣才能緊密契合,讓子彈在螺旋膛線的作用下旋轉前進,就能飛得更遠。如果遊隙過大,子彈就沒法旋轉。錘子是早期線膛槍部隊的標配。不過,米尼彈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線膛槍裝填困難的問題。”
林偉業舉起一顆錐形子彈,“你知道叢林部落吹箭的原理嗎?米尼彈就是從吹箭那裡得到的靈感。看,錐形子彈的尾部挖了一個圓錐形的空洞,再塞入一個木塞,發射時燃氣壓迫木塞擠進空洞,迫使彈底膨脹,緊貼膛線,封閉住彈頭和槍膛之間的空隙,使燃氣無法外泄,就可以使彈頭在膛線壓迫下高速旋轉。在這樣的原理支持下,米尼彈可以造得比槍管略小,並不要求太精確的遊隙,這樣裝彈的難度大大降低,更接近於滑膛槍。而射程,卻比滑膛槍提高了四五倍,而且能做到指哪打哪。”
夏天南有些鬱悶地說:“這樣的好東西,可是你好像說過無法大規模量產……”
“是的。影響它大規模量產的有幾個原因。第一,精度。雖然遊隙控制的要求比其他線膛槍要低,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小說網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薦閱讀: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那也是相對的,而手工打造的槍管和子彈很難保證公差在一定范圍之內。也就是說,不同的工匠打造出的槍管和子彈無法保證互換,理論上一支槍就只能配備同一個工匠打造的子彈……”
夏天南無語了,一個工匠又造槍又造子彈,無法流水線作業,生產效率可想而知。
“第二個原因,成本和壽命。

因為工藝更複雜,一支線膛槍的成本大約是三支滑膛槍的總和,雖然我們財大氣粗不差錢,可以忽略成本問題,但是使用壽命的問題則無法回避。在發射了一定數量的子彈後,膛線會磨損,精度和射程就會逐漸下降,最後效果還不如滑膛槍。而同樣材質的滑膛槍使用壽命可以達到線膛槍的幾倍。綜上所述,線膛槍加米尼彈目前隻適合少量精兵部隊,而主力部隊的線列步兵還是必須使用滑膛槍,戰場上永遠是廉價的NP容易形成規模!”
“也只能如此了。”夏天南鬱悶地說,“那麽什麽部隊適合米尼槍呢?”
“個人建議近衛營、特戰隊和籌建中的陸戰隊配備這種武器,其余部隊的裝備維持不變——這幾支部隊都是特種作戰,彈藥消耗量遠不如普通線列步兵,即使手工專人打造槍、彈也能保證供應——當然,特戰隊以執行特殊任務和突襲為主, 手銃比長槍更合適,給他們的手銃拉上膛線,射程也可以輕易超過普通的滑膛槍了。”
“就這麽辦。”夏天南拍板,“近衛營和未來的陸戰隊裝備米尼槍,而特戰隊就用手銃版。”
林偉業意猶未盡:“我得找喬治神父繼續幫忙,弄個原始版的槍用瞄準鏡出來,這樣在幾百米遠的距離可以玩狙殺了,想想就興奮!”
夏天南眼睛一亮,讚道:“這個可以有。要是兩軍對陣,一槍崩掉對方的首領,是多麽嗨皮的事情啊?”
林偉業繼續擴大腦洞:“培訓幾個靠譜的狙擊手,潛入敵方城池,就能搞暗殺了,比如皇太極之流,只要出宮,都有機會乾掉!”
“哈哈哈……”兩人沉浸在意淫中,相視大笑。
新裝備的驗收通過了,接下來的設計定型、調整改進就交給林偉業了,然後負責軍需的孫元化就會跟進,按照需要的數量安排兵工廠生產,最後交付給相關部隊。軍工生產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夏天南並不需要事必躬親,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所有人都被召集到南園開會,人員是近兩年來最齊整的一次。
夏天南首先給會議定性:“今後只要沒有戰事,這樣的大會定期舉行。我們的掌控的地盤越來越寬,軍民人數越來越多,事情也越來越繁雜,依靠原來單人負責的簡單模式已經無法有效管理,需要群策群力、各管事、機構之間通力配合。”
司馬德、孫元化心想,這樣的會議模式和朝廷的朝會差不多了,看來將軍是為了將來登鼎大寶未雨綢繆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