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揚明》第57章 鄉勇
  技術問題找林偉業,官面文章找錢師爺,這是夏天南的辦法。  輕車熟路找到錢師爺,夏天南也不客套,直接問:“錢師爺,我與攻打澄邁縣的亂民結下了梁子,與其等他今後打上門,不如趁他現在攻打縣城損耗實力時,背後給他來一下,來個內外夾擊,以絕後患。有什麽辦法可以讓我光明正大的去澄邁縣?”

  錢師爺與夏天南有過數次愉快的合作,這次對方突然跑來沒頭沒腦拋出這麽一個問題,他也不介意對方的唐突,邊喝茶邊說:“莫急莫急,不就是一個暴亂的黎人寨子嗎?辦法可以慢慢想,只是對方現在勢大,據澄邁縣求援的信中說,有兩千人之多,你才幾個鹽丁,這麽跑去不是雞蛋碰石頭嗎?”

  兩千人?肯定是為了澄邁縣為了求援誇大敵人的數量。上次戰後審問重傷的土兵,斬腳峒不過六百土兵,折損了一百多,頂多湊齊五百人攻打縣城,就算糾集了其他寨子的土兵,充其量也是打醬油的。

  若是真有兩千精兵,就瓊州府這地方的縣城城牆,靠人堆都能堆上去,還能等到他發出求援信?

  夏天南嘿嘿一笑:“不瞞師爺,為了保護紡織廠和造船廠,在下現在有三百青壯,名曰護衛隊,訓練頗有時日。上月曾與那黎人六百土兵打了一場,打的他們丟盔棄甲而去。”

  錢師爺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夏天南震驚了,心理素質頗有加強,可是這次還是被夏天南再次震住了。他呆滯地重複:“三……三百青壯?打敗六百黎人土兵?”

  這個夏天南,居然悄無聲息訓練了這麽多青壯,而且能以少勝多,打敗六百土兵,細思極恐啊,錢師爺強裝鎮定,腦中飛速思考。

  這次暴亂的黎人他頗有耳聞,叫斬腳峒,曾經幫助澄邁縣鎮壓了縣內其他兩個峒的暴亂。該峒土兵經歷多場戰事,極其悍勇,加上糾集了不少其他寨子的黎人,恐怕衛所官兵來鎮壓也非一日之功,打上幾個月也屬平常。

  這麽悍勇的黎人,居然以多打少都敗給了這個夏天南,如果屬實,那麽這三百青壯戰力何等強悍,只要他願意,打下臨高縣城都只是等閑。

  想到這裡,錢師爺不由得重新審視這個多次合作的商人——他自稱是商人,也開著工坊,織布賣去廣州——究竟他的真實面目是什麽?聚集這麽多青壯,想造反嗎?

  一想到對方可能會造反,錢師爺覺得不寒而栗,若真如此,自己數次為其出謀劃策、提供方便,認真追究起來,自己跑不掉一個勾結反賊的罪名。

  他忍不住問道:“你聚集青壯三百之多,意欲何為?若有不軌之心,勸你早日回頭是岸,朝廷大軍一到,汝等定成齏粉!”

  看樣子嚇到錢師爺了,居然以為自己要造反!其實嚴格說起來,造反是遲早的事,但不是現在。

  夏天南笑嘻嘻地說:“師爺寬心,在下隻為求財,什麽賺錢做什麽,造反這種殺頭的買賣是不做的。真要造反,我會把實情告知師爺你嗎?”

  這麽說來也有道理,歷來造反都是暗地裡積蓄實力,時機成熟突然起事,哪有把自己的底牌透露給官府的道理?

  錢師爺稍稍放下心來,接上了打斷的話題:“如此甚好,如今朝堂聖天子在位,鏟除閹黨,整頓吏治,中興指日可待,與朝廷為敵殊為不智。至於你說要去澄邁打那黎人,其實也簡單,把你名下青壯編為本縣村鎮鄉勇,平時耕田做工,縣衙征召時才聚集聽令,眼下就可以以鄉勇名義去支援澄邁縣,

由縣尊出具文書即可。”  夏天南要的就是一個名義,鄉勇應該和後世的民兵類似,他對這個名義比較滿意,便催促道:“既然有這法子,趕緊求縣尊出具文書,我們就以臨高縣鄉勇的身份開拔。”

  錢師爺遲疑道:“臨高物產不豐,縣尊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開拔銀子和安家費?”

  “我知道縣尊的難處,還請師爺稟明縣尊,給幾石糧食就成,開拔銀和安家費,看著給點就行,幾百兩不嫌多,幾十兩不嫌少。余下的空缺由我承擔。”

  錢師爺立即爽快答應:“夏老弟深明大義,我這就去稟報縣尊,你明日來聽信。”

  夏天南答應了,回去做動員了。

  等到他出門,錢師爺剛才的笑臉立馬垮了下來。他陰沉著臉去找吳縣令,茲事體大,不可小視,雖然夏天南口口聲聲說不會造反,可是治下有這麽一隻武力存在,換做誰都無法安心。

  “你是說,那夏姓商人聚集了三百青壯,而且能打敗六百土兵?”聽令錢師爺的稟報, 吳縣令眯著眼反問。

  “東主明鑒,這夏天南說是為了護衛工坊,名曰護衛隊,可是臨高縣窮鄉僻壤,連土匪都沒有,他拉起這麽一支隊伍,防的是誰呢?雖說他主動告知縣衙,不太像造反的樣子,但是人心會變,東主不可不防。”

  “那依你的意思,可有計策應對?”

  錢師爺冷冷一笑,“不如來個將計就計,他口口聲聲說與那暴亂的黎人有舊仇,要去攻打,要求縣衙給他一個鄉勇的名義,我們就不如給他這個名義,讓他去。”

  “這麽做,本縣有何好處?”吳縣令撚了撚胡須。

  “一來,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無論勝敗,這所謂護衛隊實力必定大損,將來為禍的可能就小了幾分;二來,臨縣有難,本縣主動派鄉勇襄助,無論是否打退黎人,東主都能贏得美名,知府大人那裡定會給你記上一功,將來考績,說不定能有晉升的機會。”

  吳縣令祖籍江西撫州,科考名次不佳,加之不善鑽營,才被丟到這瓊州來。本來已經斷絕晉升的念頭,打算熬完這一任,就告老回鄉。聽師爺這麽一分析,有幾分道理,不管成與不成,死馬當作活馬醫,反正又不費本錢,還可以削弱潛在的威脅,實在是一石二鳥的良計。

  他笑了起來,“寶山大才,得你相助,實乃本官之幸。”

  錢師爺恭敬地回答:“學生能為東主效力,也是學生之福。”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