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世揚明》第276章 求和
那邊官軍在百姓身上泄憤,這邊夏天南回到了棱堡。

此戰基本上已經宣告結束,官軍雖然保留了幾千兵力,但是鬥志全無,不大可能卷土重來。除了在土堡下擊斃了兩千多人,海上做掉了四千多人,俘虜了火器營七百余人,加上羅鬥沙島上的七百多人,一共俘虜了一千五百人左右,多數為火器營士兵。

此次圍剿,一萬五千官軍浩浩蕩蕩渡海而來,最終只剩下不到七千人,兵力折損過半,一名遊擊將軍戰死,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場足以震動朝野的大敗。

官軍禍害完澄邁後,返回了瓊山。瓊山縣又免不了一番雞飛狗跳。總算瓊山是府城,好歹還有一名五品知府坐鎮,能夠向製台大人遞得上話,眾將領收斂了一些,沒有放開手腳搶,除了官府和大戶被勒令“支應”官軍“開拔銀子”和“馬料錢”,倒也免去了妻兒受辱、家破人亡的慘劇。

在瓊山安定下來後,經過郎中悉心照料,何如賓總算蘇醒過來。仗是打敗了,如何體面一些收場就成了關鍵。幕僚建議招撫,這樣就能掩飾大敗的事實,頂多是戰損兵力多了一些而已。

何如賓有苦說不出,招撫與否,不是他能夠決定的,只有兩廣總督才有這個權力,但如果王製台這麽輕易就肯招撫賊人,就不會有這次渡海圍剿了。要想說服他,就只能如實稟報戰果,那麽接下來不管是不是招撫賊人,自己總兵的位置只怕不保。

童以振、嚴遵誥等將領都勸說他先退回廣州再說,要麽請求總督招撫對方,要麽繼續動員兩廣的兵力甚至是廣西狼兵,卷土重來。

何如賓氣的摔了杯子,大聲呵斥:“真真是無知!這一兩萬人打不過,再湊一兩萬人就能打得過嗎?藩庫還拿得出銀子嗎?別的不說,渡海時怎麽避過對方的堅船利炮?還說甚麽卷土重來,有賊人的戰船一旁窺視,我們這幾千人能不能順利渡海回到廣東還難說。”重生之情聖系統

眾將領被罵得灰頭土臉,想到對方海上壓倒性的優勢,都沒了主意。既然對方能夠在渡海而來時襲擊船隊,就能在返回廣東時故技重施。如果再來這麽一出,那麽這剩下的幾千人恐怕全都要見龍王。

沒想到打了敗仗不說,連安全撤回廣東都成了奢望,眾人氣餒不已。

知府秦秉嚴因為被要求支應官軍糧餉供給,也參與了軍議。聽聞官軍不能撤回廣東,他心下大急。

為了籌糧供應大軍,瓊山縣已經刮地三尺,不堪其擾,澄邁縣更是被糟蹋得殘破不堪,如果大軍不走,民心不穩,再出了什麽岔子,他這個知府也做到頭了。當初本地衛所軍平亂失敗,他一度期望省城來的大軍,可是真的來了之後,對瓊州府的禍害遠大於那些老實呆在臨高一隅之地的亂民,他又期盼著大軍早日返回廣東,送走這尊瘟神。

情急之下,他也顧不得規矩了,插話道:“鎮台,本官與賊人打過交道,不妨去勸說一二,看能不能讓大軍平安渡海返回廣東。”

何如賓勉強打起精神:“也罷,那就勞煩秦知府。”瓊州府能不能勸說賊人他不知道,但死馬當做活馬醫,去試試總比困在瓊山進退不得要好。

知府衙門派人送信到臨高時,正逢夏天南聚集眾人在南園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官軍果然被打的沒脾氣了,再來進攻已經不敢,就連返回廣東也畏手畏腳,哈哈!”夏天南笑著把知府衙門送來的書信傳給眾人看,內容大意是請求這邊看在瓊州百姓份上,不要阻擾官軍渡海,免得大軍繼續禍害百姓。

司馬德看了書信後啞然失笑:“官府勸反賊放走官軍,以保地方平安,真是怪哉。到底誰是兵,誰是匪?”

眾人聞言紛紛笑了起來,這種奇葩事倒是第一次聽說。魏連橫歎了口氣:“老百姓常常說,賊過如梳,兵過如篦,其實若論禍害百姓,官軍的潰兵往往比蟊賊更厲害。”災變入侵

“既然知道了官軍的底牌,那麽我們就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做了。”夏天南問司馬德,“這一場敗仗,能不能讓王尊德馬上倒台?”

“吃了這一場敗仗,王尊德的仕途已然走到盡頭,去職離任板上釘釘。不過畢竟是二品的總督,朝廷總有個流程要走,若朝堂之上無人為他說話,兩三個月這事就定下來了;若是有人撐腰, 半年都未必定的下來。”司馬德推測。

夏天南搖搖頭,其它的事他信任司馬德的推斷,但司馬德在南京的職司太低,遠離朝堂,在這類事情上面沒有摸準崇禎的性子。崇禎剛愎自用,性格又急躁,連內閣首輔都走馬燈一樣的換,何況一個兩廣總督。

“此言差矣!”有人開口說道。眾人一看,卻是孫元化。

官軍打來之前,孫元化一直沒有參與議事,雖然他不能阻止什麽,但夏天南擔心他影響備戰氣氛,索性沒有叫他參與。現在大局已定,便讓他參與議事,出謀劃策。

孫元化雖然管中窺豹,從護衛隊的武器和素質看出了其強大之處,但其以海陸兩路區區兩千多人、五艘船的力量,乾脆利落地擊潰了廣東一兩萬大軍——而且不是腐朽不堪的衛所軍,是精銳營兵——還是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之前商議如何應對官軍,夏天南刻意避開了他,他也知道,但無力阻止。眼下官軍已經敗了,無法挽回,自己能做的就是引導夏天南接受朝廷的招撫,避免其成為後金韃子、中原流民之後的第三害。

“當今聖上雖然勵精圖治,但是性子偏急。楊鶴貴為三邊總督,招撫流賊失敗,說斬就要斬,幸好還有個好兒子楊嗣昌,保住了性命。王尊德不過是兩廣總督,一意孤行集廣東全省之力妄動刀兵,卻一敗塗地,命都未必保得住,革職更是轉眼之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