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揚明》第479章 半塘街
所有人都不拒絕去風月場所放松放松,唯獨慕容龍城婉拒了,他選擇一人獨自留在客棧休息。?夏天南也沒有勉強他,不去更好,大家組團逛窯子,如果有這樣一個顏值太高的人在場,吸引大部分異性的注意力,會影響大家的興致——這種心情,在大學與女生宿舍搞聯誼時就有過深刻的體會,更別說酒吧泡妞了。

一行人安步當車,沿著街道慢慢走。一路上司馬德介紹道:“自古以來,江南出美女,最美數姑蘇,史上許多著名的女子,都是出自蘇州。春秋時期有以身許國的西施,秦時有烈女孟薑女,漢時有西楚霸王的愛妾虞姬、漢成帝時的趙飛燕姐妹,南齊時的蘇小小,隋末的紅拂女,唐朝的真娘……”

聽到他歷數各朝各代出自蘇州的美女,饒是夏天南興致不高,也聽得津津有味,這些人大多都聽過,在後世個個都是耳熟能詳的名字,沒想到都與蘇州有關。

林偉業插話道:“前面的都聽說過,可是這個真娘,著實沒印象。”

司馬德介紹道:“真娘乃蘇州名妓,本命胡瑞珍,出生於書香門第,從小聰慧、嬌麗,擅長歌舞,工於琴棋,精於書畫,為了逃避安史之亂,隨父母南逃,路上與家人失散,流落蘇州,因其才貌雙全,很快名噪一時。但她隻賣藝,不賣身,守身如玉。其時,蘇城有一富家子弟叫王蔭祥,人品端正,愛上真娘,想娶她為妻,真娘因幼年已由父母作主,有了婚配,隻得婉言拒絕。王蔭祥還是不罷休,用重金買通老鴇,想留宿於真娘處。真娘覺得已難以違抗,為保貞潔,懸梁自盡。王蔭祥得知後,懊喪不已,悲痛至極。斥資厚葬真娘於名勝虎丘,並刻碑紀念,載花種樹於墓上,人稱“花塚”,並誓永不再娶。現在真娘墓已是蘇州一景,文人雅士每過真娘墓,對絕代紅顏不免憐香惜玉,紛紛題詩於墓上。”

夏天南沒想到古代的妓女居然會為了保住貞潔自盡,瞠目結舌:“妓女不都是迎來送往,夜夜做新娘嗎?”他覺得古代的妓女和現代應該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操持皮肉買賣,出賣**罷了。

司馬德呲之以鼻:“將軍說的那是娼,不是妓。”

林偉業也疑惑不解:“娼妓娼妓,不都是一回事嗎?”

“娼者,不過出賣皮囊,人盡可夫的庸脂俗粉罷了;妓者,自幼習得琴棋書畫,其中不乏佼佼者,吟詩作對、揮毫潑墨,才學不亞於科考中舉的士子。”

林偉業閉上了嘴,很為自己的淺薄而羞愧。

夏天南想起了河上偶遇的那名女子,試探地問道:“這些名妓是否隻賣藝不賣身?”

“這樣的人很多,她們清高自傲,看不上你,縱使你一擲千金,也難以留宿一晚;而才學人品足以打動其芳心,即使一名不文,也能成為入幕之賓。”

夏天南若有所思,看來,古代的名妓更類似於現代的明星,而不是普普通通的失足女。

一行人穿過蘇州繁華的商業區閶門,來到了司馬德口中的半塘街。這條街道沿河而建,通過一座座石橋與對面的街道相連,店鋪、住家鱗次櫛比,街道呈水6並行、河街相鄰的格局,建築精致典雅、疏朗有致,街面店肆林立,會館集聚,房屋多為前門沿街,後門臨河,有的還建成特殊的過街樓,當真是朱欄層樓,柳絮笙歌。河上裝載著茉莉花、白蘭花及其它貨物的船隻來來往往,遊船畫舫款款而過。

幾人四處張望,尋找傳說中的青樓。夏天南和林偉業二人左看右看,牌匾上處處可見“雲良閣”、“松竹館”之類的名字,

就是不見“怡紅院”、“麗春院”這樣耳熟能詳的名字。林偉業迷糊不已:“不是說這裡是能與秦淮河相提並論的紅燈區嗎?都在哪呢?”

司馬德神秘一笑,指著這些用詞文雅的牌匾,“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些都是啊!”

夏、林二人大吃一驚,還以為這些名字都是些書院、茶館之類的地方,沒想到都是妓院。正如夏天南對林偉業說過的那樣,古代妓院有點像現代的會所,承擔了高級社交場所的功能,完全不是林偉業想象中的那樣,僅僅只有錢色交易。

司馬德領著幾人來到一棟樓下,牌匾上寫著“樂雲樓”三個字。

“就是此處了。這裡有一位才色雙絕的奇女子,本是姑蘇人氏,曾經名動秦淮,後來因故回到了半塘,現如今是蘇州數一數二的風流人物,今日若能得見,就算不虛此行了。”

聽司馬德說的神乎其神,幾人將信將疑跟著他進了樂雲樓。他們幾人衣著光鮮,又非熟面孔,很快就有鴇母親自出來迎接。

“幾位客官,可有相熟的姑娘?”

司馬德直截了當地問道:“你家董姑娘可在?我家老爺今日誰都不見,就挑她。”

司馬德本是南京也是官身,又是留都六部出身,成為夏天南手下後隱然為席智囊,見識過諸多大場面,總督巡撫見得也不少,現在還與前巡撫共事,所謂居移氣養移體,自然有一股上位者的氣度。

鴇母閱人無數,眼睛毒的很,見這樣一位人物還只是隨從,可見他口中的老爺非富即貴。她迅鎖定了站在人群正中的夏天南,眼見此人高大俊朗,顧盼自雄,心中一喜,這可是條大魚。

“幾位原來是為董姑娘而來,真是不巧,姑娘昨日才陪客人遊玩歸來,身體抱恙,要休養幾日才能見客……”

司馬德知道妓院老鴇通常喜歡玩欲擒故縱的把戲,尤其是當紅的頭牌姑娘,不多花點銀子,等閑難以見到。他哼了一聲,取出一百兩銀子:“休得囉嗦,我家老爺不缺銀子。這些銀子拿去,做個花頭,別的清倌人也不用,隻點董姑娘一人。”

鴇母一看,來了豪客,眼睛亮:“唉呀,諸位真是有誠意,那我去問問董姑娘。”

鴇母來到樓上一間垂掛紗簾的房間門前,小心詢問:“女兒,媽媽知道你現在倦的很。可是有幾個客人鐵了心要見你,媽媽也很為難啊,要不……”

房間裡一個年輕女子回答:“恐怕是那撥客人出價很高,讓媽媽你很為難吧?”

鴇母尷尬陪笑,沒有正面回答,算是默認。

過了一會,那女子說道:“總不能讓媽媽有銀子不賺,傳出去還說女兒不懂孝敬媽媽。只要他們答應我一個條件,我便過去。”

鴇母大喜:“行行行,你說什麽條件,我去跟客人說。”

“女兒外出遊歷歸來,憔悴不堪,不願此刻見客,若非要見,中間掛上一張珠簾,女兒便陪他們說說話,唱唱曲。”

樓上雅間。

夏天南等人坐在外間,一張珠簾懸掛在裡間的門口,擋住了女子的容貌,只能透過縫隙依稀看到她窈窕的身影。

看到她的身影,夏天南不由得回憶起昨日河上所見的女子,似乎兩者的身影有相似之處。很快他就搖搖頭,肯定是自己想多了,世上哪有如此湊巧之事。

裡面的董姑娘輕聲說道:“多日奔波勞累,容貌憔悴,只能以此法子見客,還請見諒。”

司馬德倒沒什麽,他擔心夏天南不高興。轉頭看了看夏天南的表情,似乎在思考什麽事情,沒有露出不悅的神色,便松了口氣,代為回答:“便依董姑娘。”

“多謝客人體諒,不如先給諸位彈唱一曲吧?”

董姑娘說的曲,是指昆曲。從元朝末年起,起源於蘇州昆山的昆曲開始在蘇州一帶流傳,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余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所以也叫昆山腔。昆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隻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歷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歷末年還流入北京。

司馬德擔心夏天南沒聽過昆曲,會覺得無聊,便建議道:“姑娘昆曲自然是造詣極高的,但久聞姑娘才學更是卓絕,何不賦詩一讓我等開開眼界。”

董姑娘沒料到這夥出手闊綽的客人居然會主動談論詩詞,倒是讓人刮目相看。她沉吟一番, 說到:“小女子沒有這等急智,倒是有一舊作還算應景,請諸位指點。”

她頓了頓,輕聲低吟:

病眼看花愁思深,

幽窗獨坐撫瑤琴。

黃鸝亦似知人意,

柳外時時弄好音。

夏天南對詩詞研究不多,但這詩用詞簡單易懂,寥寥幾句就將一個身體微恙、靠窗輕撫瑤琴,彈奏“清微淡遠”靜心之韻的女子形象勾勒了出來。

“好詩!黃鸝尚且知人意,可曾有人懂你?”

董姑娘愕然不已,這舊作名喚,是寄托她少女心思的作品。以前也曾在諸多才子面前吟誦過,但那些才高八鬥的讀書人除了讚歎一句青樓中人也能做得一手好詩,給她安上了“才色雙絕”的名頭外,並沒有人深究詩中蘊藏的心意。這是第一次有人通過詩窺視到她的內心深處的想法。

“公子對詩詞頗有造詣?”

夏天南搖搖頭:“我欣賞詩詞佳作,但不會作詩,也不會填詞。國泰民安時,詩詞可用來怡情養性。可當今天下狼煙四起,北有韃虜、西有流寇,遼東和中原民不聊生,大丈夫理當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又怎能將精力放在詩詞這種小節上?”

董姑娘沉默片刻,讚歎道:“大丈夫當如是也!”

她站起身來,伸手去掀珠簾:“想來此等人物,不會在意小宛此刻妝容是否憔悴罷?小女子倒想一睹尊駕的風采!”

夏天南一怔,小宛?這個名字好耳熟。

等珠簾掀開,他頓時呆住了,那名自稱小宛的姑娘也怔住了。8

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亂世揚明最新章節,歡迎收藏!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