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揚明》第808章 地頭蛇
夏天南反問道:“對啊,怎麽,徐指揮使以為我在說謊?”
徐忠哆嗦了一下,連忙解釋道:“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消息太過驚人,下官一時失態。火然文`大人驍勇善戰,天下皆知,既然連高迎祥都能生擒,想必擊敗阿巴泰也不是不可能……”話雖這麽說,但他其實是不信的,大明和韃子打了幾十年仗了,屢戰屢敗,別說殺幾千韃子,能與韃子正面對陣全身而退就很不錯了,要是運氣好砍下幾個真韃子的首級,那就是了不起的功勞,可以吹噓好多年了。
夏天南回頭吩咐左右:“隨便取一個首級讓徐指揮使看看。”
昌邑之戰後,在司馬德的建議下,凡是後金士兵和蒙古人的首級都砍了下來,除了被炮彈打得稀爛無法辨認的,勉強保持頭顱完整的後金士兵首級有八百多顆,蒙古人一千三百多顆,至於漢兵和包衣就更多了,不過不太值錢,就順手埋了,沒有割下帶走。
一個木盒子遞到徐忠面前打開,一個面目憎獰的後金士兵首級呈現在所有人面前。徐忠顧不得盒中散發出來的血腥味和石灰味,湊過去仔細參看。這個頭顱留的是典型的金錢鼠尾辮,頭皮光滑,不是新剃,面部皮膚黝黑,牙口也和漢人截然不同,一看就是真韃子,絕非殺良冒功偽造的首級。
徐忠連連點頭:“果然是真夷,沒有半點假,大人真是當朝名將,吾輩武人之楷模。”在他看來,就算斬殺幾千韃子的戰績有水分,但是能夠砍下百八十個韃子首級,已經是幾十年未曾有過的光輝戰績,這個平南伯這麽能打,以後肯定還會步步高升,自己一定不能得罪,得好好巴結。
夏天南笑道:“徐指揮使過獎了。既然驗證了首級,證明咱們是真的來打韃子的,不是來打秋風的,還請徐指揮使幫幫忙,給咱們安排個地方休整。”
徐忠連忙說:“大人嚴重了,下官哪敢稱驗證首級,不過是瞻仰貴部的戰功罷了。安排地方沒問題,我立刻吩咐下去,在衛所軍營騰出地方,如果不夠,再和左、右衛商量商量。”天津三衛各有指揮使,但是天津衛比天津左衛和右衛成立時間早,資歷更老,地位明顯高一截,徐忠要是開口,左衛和右衛的指揮使一般不會拒絕。
夏天南很高興,這徐指揮使會來事,倒給自己省了不少事。他順理成章提出了第二個要求:“我部長途奔襲,糧草補給不便,可否調撥部分糧草應急,兵部的手續再去補辦?”
在他看來,既然徐忠好說話,這第二個要求應該也不難辦。各地衛所、營兵日常糧餉都有定額,是兵部核定撥付,而戰時的糧餉、開拔銀子等都是另行開支,只要瓊海軍先斬後奏,這次軍事行動得到了兵部的追認,那麽補辦手續、撥付糧餉是順理成章的,從徐忠手中借糧草應急,可以看做是借支,事後再歸還,對徐忠並沒有實質影響。
誰知道徐忠露出了為難的表情:“大人有所不知,天津衛設有兵備道,掌管薊鎮、遼東和天津三衛的糧草轉運、撥付,這糧餉給多少、什麽時候給,都得聽他們的。咱們天津三衛雖然背靠糧倉,不像其他地方的衛所要忍饑挨餓,但是這糧餉卻是按月撥付,全卡在兵備道手中,沒有余糧。所以……”
夏天南聽明白了,天津衛這地方,糧餉的事情兵備道說了算,看來糧草的事情不會太順利。雖然這次出征做了充足的準備,船上的糧草夠一萬多大軍吃上一陣子,但是這場仗不知道什麽時候結束,

能夠就地補給,不動用船上的儲備糧最好,免得萬一出了什麽意外,大軍陷入斷糧的困境。
他問道:“天津衛兵備道叫什麽,我去會會他。”
“兵備道名叫潘達,原本是兵科給事中,到天津已經三年了。”
天津衛本質上是一個衛城,雖然因為碼頭和港口的便利,商業發展很快,人口也迅速增加,但是畢竟建城只有一兩百年的歷史,行業發展相對單一,多為依靠漕運的商棧,底蘊無法和蘇杭這樣千年古城相比,也無法和同樣為港口城市的泉州等地相比,倒是和山東重鎮登州相差仿佛。
在滿大街樸實的店鋪和破舊的民居之間,一座衙門格外引人矚目,高牆深院,黑瓦紅門,處處顯得莊嚴肅穆。這就是天津衛兵備道衙門。衙門的主人潘達此刻正在後院閉眼假寐,一名小妾給他捶腿,一名小妾給他揉肩,愜意地很。
兵備道往往是由都察院派出的按察使和按察副使擔任,在某一地只需要對當地的總兵負責,管的多,又沒什麽製約,權力很大。在這天津三衛之地,漕運樞紐,各地的糧草分發轉運給薊鎮、遼鎮,甚至還有京營、宣府的一部分需要,兵備道衙門的權責在同類衙門中也算是極重的。
潘達是以按察使司副使的身份擔任此職,是正四品的階級,在這天津三衛之地,堪稱是一言九鼎。
他本是兵科給事中,雖然只有七品,但是清貴無比,前途無量,若是按正常的晉升途徑,若是外放本來至少是個布政使,運作好一點巡撫也不是不可能。現在被打發到天津衛擔任兵備道,朝野上下普遍認為他是明升暗降,得罪了人才會如此。
事實上,他確實是得罪人了。
崇禎三年,時任兵科給事中的潘達接受當時首輔周延儒的拉攏,成了其黨羽,在周延儒的示意下,向次輔溫體仁派系的大臣發動彈劾。當時周延儒被溫體仁步步緊逼,被抓住不少把柄往死裡彈劾,焦頭爛額,眼看首輔之位岌岌可危,急需扳回局面,於是拉攏以潘達為代表的一群言官發動反擊。
只可惜潘達站錯了隊,周延儒不是溫體仁的對手,隻當了四個月的首輔就敗下陣來,告病回鄉。溫體仁當上首輔後,第二年起就大肆清算周延儒的黨羽,潘達也未能幸免,被逼離開了京城。
:,,gegegengxin!!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