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揚明》第772章 1意孤行
噶爾圖再次回到阿巴泰身邊,帶著哭腔請罪:“貝勒爺,屬下沒用,又吃了敗仗……請貝勒爺懲治我吧,吃鞭子還是吃板子,屬下絕無怨言,就算砍了腦袋,也是罪有應得。”
阿巴泰陰沉著臉揮了揮手,示意噶爾圖閃一邊去,眼下他還沒有從剛才的打擊中回復過來,又哪來的心思追究責任。
他看著前方狼狽不堪撤下來的士兵,心裡鬱悶之極。堂堂大金的饒余貝勒,老汗的兒子,南征北戰,戎馬生涯二十余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沒想到陰溝裡翻了船,在這小小的登州境內吃了徹頭徹尾的敗仗。
阿瑪,兒子給您丟臉了,阿巴泰心裡苦澀地想。
恍惚間,他仿佛看到了萬歷三十九年,只有23的自己初授台吉,第一次奉父命率軍遠征,領兵一千人討伐東海女真中的烏爾固宸和穆棱兩個部落,大獲全勝,被父汗親自嘉獎勉勵的情景,當時的自己是何等的意氣風發。誰會想到,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統率近兩萬大軍的自己會被一個小小的石堡弄得灰頭土臉。
阿巴泰騎著馬原地轉著圈。他從老汗時期自己頗受器重,一直回憶到皇太極時期自己被邊緣化的過程,心中一個聲音在不停地呼喊:我,愛新覺羅·阿巴泰,努爾哈赤第七子,從寧古塔到山海關,四處征戰,戰功赫赫,不應該是如今這個樣子,一個可有可無的貝勒。在大金的朝堂上,應該有我的一席之地,我本應該是一旗之主,而不是屈身於侄子豪格之下,手頭只有少得可憐的五個牛錄。
可是,原本就不受皇太極待見的自己,如果違背原定作戰計劃,擅自領兵深入山東,莫名其妙和明軍打了一仗,還大敗而歸,這五個牛錄和貝勒的封號都未必保得住。
阿巴泰不禁有些後悔,早知如此,就裝作沒看到之前那支騎兵部隊就好了,這樣也不會使命感爆棚,一路追到登州了。但是世上沒有後悔藥,現在攻了兩輪,損兵折將,騎虎難下,如果就這麽灰溜溜地撤兵,回到盛京,等待自己的很有可能是剝奪封號和牛錄,直接降為貝子——不能讓這一切發生,得想個法子彌補才行。
他轉了幾圈後,勒馬停下,對戰戰兢兢的噶爾圖說:“派人去四周搜集糧食,安營扎寨。我要圍困這個小小的堡壘,直到他們彈盡糧絕為止。”打不過,就困死你,諒你一個小小的堡壘,除非未卜先知,否則離登州這麽近,絕不會存儲太多糧草,說不定三五天就吃光了。只要餓得對方沒力氣,士氣低落,然後再攻城,定然可以一鼓而下。
噶爾圖吃了一驚,貝勒爺這是和對方杠上了嗎?他第一反應就是勸說阿巴泰放棄這個愚蠢的想法,可是自己連敗兩陣,沒臉為貝勒出謀劃策,隻好悶聲應下,令人四處搜尋糧草。
一個牛錄章京小心翼翼地問:“貝勒爺,如果打算圍困,是不是要派人扼守東面?登州城好像離這裡不到十裡,小心城內出兵增援,夾擊我軍。”
阿巴泰不屑地回答:“我畏懼的不過是石堡內的這支部隊,其余明軍不過是土雞瓦狗爾。登州明軍要出城增援最好不過,順手滅了就是,龜縮在登州城裡我反而不好打。”
作為一個崛起過程中的政權,後金軍隊的軍紀嚴明、執行力很強——這個時空整個亞洲大陸也只有瓊海軍能與之相比甚至超過——不管對阿巴泰一意孤行的命令是否有疑問,但是一旦命令下達,一萬多大軍分別行動,征糧的征糧、扎營的扎營、警戒的警戒,

有條不紊,並沒有因為剛才的慘敗而一蹶不振。
棱堡城頭,林偉業、蘇粗腿、馬威等人驚訝地望著對面的動靜,林偉業目瞪口呆地問蘇粗腿:“如果我沒看錯,韃子這是要扎營,和我們杠上了?”
蘇粗腿臉色沉重,點點頭:“好像真是這樣。”
林偉業想到一事,慶幸不已:“幸好我們儲存了足夠一個月吃的糧食,暫時不會有事。就是不知道韃子會打算圍困多久。”
馬威想了想,說道:“韃子入寇隻為劫掠,一般不會在一地久留,以免被斷後路。雖然不知道這股韃子是怎麽想的,但是山東不是遼東,他們孤軍深入,不會駐留太久,一個月絕無可能,撐死也就五六天, 不會超過十天。”
正在他們猜測韃子的意圖和圍困的期限時,一名韃子將領領著幾名甲兵策馬來到城牆附近,拚命揮手,示意不要開槍,似乎有話要說。
蘇粗腿下令士兵們不要開槍,看看他們要做什麽。韃子將領來到城下,仰頭說:“我們貝勒爺讓我來問兩句話:第一句話,你們這支部隊比他見過的所有明軍都強,卻從未聽說過,究竟是哪個將軍的手下?”
林偉業正猶豫著是報登州總兵的名號還是瓊海軍的名號,擔心報後者的名號會不會對夏天南低調滲透山東的計劃有影響時,蘇粗腿已經毫不猶豫地開口了。
“我們是瓊海鎮平南總兵官、龍虎將軍、五軍都督府右都督、平南伯夏天南手下的一支偏師,駐扎登州協助防務。”
“瓊海鎮?夏天南?”這名將領苦苦回憶一番,似乎記憶裡沒有這個邊鎮和總兵的名字。瓊海鎮從建立到現在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又遠在廣東,離遼東太遙遠,後金不熟悉也正常。不過從今日起,瓊海鎮和夏天南的大名就深深刻入他的腦海了,這一仗的慘敗就算十年、二十年都難以忘記。
這名將領記下這個名字後,繼續說:“第二句話,仗打輸了我們認,不過這些屍首和傷兵能不能讓我們拉回去?”
後金軍隊的人口並不算多,對戰鬥傷亡的減員很敏感,所以打仗時,只要戰況允許,一般都會把傷兵帶回去,而且屍首也不會給明軍留下,免得頭顱被割去充當邀功請賞的戰利品,這對於自負的後金軍隊來說是莫大的恥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