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揚明》第710章 風雲突變
司馬德輕輕笑了一聲:“關寧軍乃邊鎮第一強軍,舉足輕重,自然不是無足輕重的小卒子,這個我們自然省的。不過先皇雖歿,卻並非後繼無人。實不相瞞,我們派出了人手,和宮中的重要人物聯手,在亂軍之中保住了太子,眼下藏在一個安全的所在。”

“太子沒死?”吳三桂一凜,這個籌碼很重,足以改變這場劇變的走向。作為名正言順的儲君,其代表的政治意義,傻瓜都能掂量出輕重。

“正是。”司馬德說,“可能平西伯尚不知道京城的局勢:現在大順軍倒行逆施,派劉宗敏‘拷餉’,用刑逼迫文臣武將、皇親貴胄繳納銀子作為大軍糧餉,已經讓不少人傾家蕩產,甚至有幾十名六品以上官員慘死在酷刑之下,平民百姓亦不能幸免,家中糊口的薪米也被充作軍資,家家無米下鍋。從官吏到百姓,對大順軍萬般不滿,不過是懾於淫威,敢怒不敢言而已,只要大軍入城,打出太子的旗號,登高一呼,必然眾山響應,驅逐甚至剿滅大順軍只是遲早的事。”

吳三桂剛到通州,還真不知道大順軍在京城內的所作所為,聽聞李自成及其手下這般“拷餉”,頓生兔死狐悲之感。關寧軍佔據遼東膏腴之地,坐擁萬畝良田,還有朝廷源源不斷的糧餉,已經形成了一個擁兵自重的既得利益集團,對於這種剝奪財富的手段有天然的抵觸。李自成既然能對付京城的權貴,只要騰出手來,難保不會對付財大氣粗的關寧軍,所謂拉攏封賞,想必只是緩兵之計罷了。

他聞言大怒,拍案而起:“這般倒行逆施,豈能得人心?吳某身為大明武將,既然太子尚在,自然是要擁立太子繼位,義不容辭!”

司馬德笑道:“不愧為先皇委以重任的臣子,平西伯這話可謂擲地有聲,先皇要是泉下有知,想必也是甚為欣慰。”

吳三桂表明了立場之後,話鋒一轉:“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吳某身為大明臣子,可以粉身碎骨以報君恩,但是手底下這些將士們的前程,也是要考慮的。他們都是上有老下有下的人,總不能靠忠義當飯吃,等到闖逆潰敗之後,不知道平南侯如何安置吳某這些兄弟?”

司馬德自然清楚吳三桂這是在試探己方的底細,話說的大義凜然,看上去是關心部下,不過是托辭罷了,實際上就是想知道瓊海軍能開出什麽價碼。

“臨行前,將軍有過交代:只要平西伯配合我軍撥亂反正,恢復大明正朔,等局勢穩定之後,會向新皇建議,追封平西伯的爵位,任命你接任遼東前鋒總兵官,掛征遼前鋒將軍印,世代鎮守遼東。”

吳三桂聞言大喜,相比於大順軍使者提出的條件,顯然這個價碼更合自己胃口,個人的好處要大得多。他假意躊躇:“現任遼東總兵官是吳某的舅舅,並無過失,貿然取而代之,似乎不妥。”

司馬德“義正言辭”地回答:“祖總兵雖然功勞顯赫,但畢竟年事漸高,給年輕人讓路也是理所當然。朝廷也不會虧待他,屆時會調他入京,擔任大都督之職,加太子太保,榮享天年,想來也不會有什麽意見吧?”

吳三桂放下了心,“平南侯考慮周全,吳某還有什麽可說,唯有鞠躬盡瘁,為新皇登基效力。”雖然對方言語中已經“代替”朝廷作出了決定,可是吳三桂一點也不覺得違和。手握強兵,還有太子這個籌碼,把持朝政、掌控話語權是水到渠成之事。

價碼談攏,兩人對視一眼,開懷大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接下來就是商議細節,司馬德低聲對吳三桂說:“平西伯不需要真動刀槍,

只需如此……”吳三桂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平南侯算無遺策,吳某一切照做便是。”

而紫禁城中的李自成並不知道這一切,他接到使者的回報後,便安心等著吳三桂那邊的消息。在他看來,只要穩住了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亦敵亦友的瓊海軍就好對付多了。於是他命令加緊籌備登基大典的進程,只要生米煮成熟飯,造成既定事實,想必夏天南也不會大費周章來爭這個皇位,多半會乖乖地撤回長江以南, 雙方進入之前說好的“劃江而治”的模式。

只是世事不遂人願,僅僅一天之後,廣渠門守將急報:接到城外北面探馬回報,原本駐扎通州的關寧軍開始向京城運動,而且派出大批遊騎遮蔽戰場,一言不合就斬殺了不少大順軍的探馬,完全不是和談的模樣,倒像是要開戰。

“怎麽回事?”李自成大怒,摔了幾個乾清宮中的珍貴瓷器,大聲說,“不是說以十日為期,回復消息嗎,怎麽就動上手了呢?”

接到消息緊急入宮的眾將領們個個面面相覷,他們也回答不出這個問題。

人群中的宋獻策思索了一會,越眾而出,“皇上,此事有蹊蹺。如果吳三桂打定了主意要與大順為敵,就不會約定十日之期;就算是錦州的祖大壽讓吳三桂改變主意,這時間也對不上,兩天之內,除非插上翅膀能飛,否則不可能從通州到錦州跑個來回……”

“宋先生的意思是?”

“有可能是瓊海軍從中作祟,不知道給吳三桂灌了什麽**湯,讓吳三桂反水。”

李自成沉默了。如果真是這樣,那麽對大順軍很不利,同時面對名震邊關的關寧鐵騎和從無敗績的瓊海軍,壓力太大。

有段日子沒有在宮中露面的劉宗敏站了出來,大喇喇地說:“怕個求!皇上,咱們二十萬大軍又不是擺設,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兩夥人就算真的聯手,咱們打過去便是。從河南一直打到京城,大順軍怕過誰來著?”

高一功冷不丁來了一句:“既然劉將軍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不如勇挑重擔,領兵出城擊潰這兩支大軍,替皇上分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