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揚明》第163章 吳橋兵變(2)
吳橋縣外濃煙衝天,無數叛軍在城外的街巷穿行,身上背著大包小包的物品,他們憋屈了多日的怒火洶湧而出,將吳橋城外能找到的一切東西搶劫一空,吳橋城外迅速化為地獄,而軍隊一旦搶發了性,也就根本不在孔有德等人控制之內了。

 但這樣的情形正對生性凶殘的李九成胃口,此時的他擰著大刀站在吳橋城外,周圍傳來的慘叫哭喊聲如仙樂一般動聽。

 吳橋縣城沒有任何防備,城頭上只有少量戰戰兢兢的鄉勇,沒有撞杆檑木夜叉拍這樣基本的守城工具,前幾日亂兵殺了王家的家仆後,呆在城外沒動,知縣也未預料到他們會造反,隻往布政司和山東巡撫衙門發了文書,還等著孔有德來求他饒命,沒想到轉眼就成了一場大亂。

 李九成身後是一千多名士兵,他們趕製了大量的登城梯。叛軍個個眼睛發紅,手中拿著長短不一的倭刀,他們裝備了近兩千把倭刀,此時用作雲梯刀來攻打這類不堅固的城池倒很合用。

 吳橋縣地處運河沿岸,城外的富庶已經讓他們大開眼界,李應元光是在一個縉紳的地窖中,便發現了三萬兩現銀,城中的財富自然是隻多不少。

 李九成手一揮:“攻城!退後者死!打下來分錢分娘們了!”

 密密麻麻的叛軍呐喊一聲,隨即蜂擁而上,一排排登城梯搭上城頭,前段的木鉤牢牢掛住牆頭,一些凶悍的士兵把倭刀咬在口中,攀著梯子蟻附而上。

 城頭丟下稀落的石塊,隻砸倒幾人便被數名凶悍的叛軍登上城頭,城牆上的鄉勇一哄而散,城門很快打開,上千的叛軍從城門湧入,大呼小叫著揮刀砍殺看到的人,背著口袋的士兵沿街一一破開店鋪,翻箱倒櫃的尋找財物,城中陷入一片大亂,到處哭聲震天。

 十一月二十四日,濟南巡撫官署中,山東巡撫余大成拿著一封急信,是山東巡按王道純派人送來的,孔有德作亂之時,王道純正巧在平原縣公乾,第二日就得到了吳橋兵變的消息。

 平原縣離吳橋隻數十裡路程,離陵縣二十余裡,得到的信息十分詳實,他的信中講訴了孔有德部攻克吳橋之事,同時估計他會繼續攻擊附近的陵縣、臨邑和平原,德州也處境危險,需要早作防備。

 余大成看到信末尾的“發兵力剿”幾個字,手微微發起抖來,他雖然貴為巡撫,但是沒有直接參與過戰事,膽子甚小。

 自家事自己知,他知道山東的軍力虛弱到了何種地步,由於多年未經戰事,全省的營兵只有數千,還有部分是漕運兵,根本不足以作戰。如果一旦作戰失敗,自己的官位便難保,最好是這些叛軍搶掠一番就退走,德州在山東邊上,興許這些叛軍直接就去北直隸了,自己便可以不及調兵為由推卸責任,轉而彈劾孫元化便可。

 所以他思索一番,兵暫時不能調,他叫來師爺捉筆寫,斟酌後開口道:“先給登萊巡撫孫大人去信,講明叛軍在吳橋作亂,再給兵部上題本。”

 師爺知道王道純的來信,轉頭問道:“撫台,巡按大人所言甚急,是否要先回復一下。”

 “不回,對外面就說我病重,暫時不能視事……”余大成考慮一會,覺得還是該有所準備,對師爺道,“讓標營做好準備,隨時待命。”

 孔有德吳橋兵變,整個大明北方的局勢都被牽動,駐守山海關的川兵也被命令隨時準備調防京師。朝廷收到消息後,崇禎氣急敗壞,關外大凌河之圍未解,山陝流寇猖獗,現在居然又在京畿附近多出一股亂軍,而且還是年費九十萬白銀的登萊鎮。

 皇帝大發雷霆,兵部尚書梁廷棟隻得趕緊想辦法,但大軍都被牽製在各處,兵部一時不及調動兵力,只能命令山東巡撫和登萊巡撫合兵夾擊,盡速消除亂局。

 孔有德和李九成久經戰陣,對與軍隊指揮頗有一套,知道自己沒有穩固地盤,必須在朝廷反應過來之前脫離陌生的地區,速度是最要緊的一環,現在的吳橋一打,造反事實已成,必須撈夠就跑。

 與他們來時的拖拖拉拉不同,叛軍回去時行動疾如烽火。他們嘗到了攻擊城池的甜頭,不再在沿途浪費時間,而是直撲下一個城池。十一月二十一日破吳縣,搶掠兩天后放了一把火,隨即往東退走,二十四日抵達陵縣,陵縣同樣戰備松弛,一天就被攻破,叛軍大肆搶掠,又打開囚牢,裡面的囚犯全部成為了叛軍的新鮮血液。

 他們離開陵縣之時,行軍隊列已經是原來兩倍,其中多出了許多搶來的牛馬車,用於運載搶掠所得,他們的收獲越來越多,原來他們十分稀罕的棉布早已經看不上眼,不斷被丟在路途上, 轉而裝滿絲帛和銀兩。

 大軍在陵縣隻搶掠一日,便繼續出發,二十七日破臨邑,二十九日破商河,十二月初一分兵破德平,初五再次合兵後破青城,這些經過遼東戰事洗禮的叛軍一路所向披靡,搶掠所得極為豐厚。

 沿途小縣城久不經戰事,根本談不上戰備,城中也沒有強有力的駐軍,加之叛軍來得迅速,基本都是一鼓而登城。濟南府北部一片殘破,其余各處縣城風聲鶴唳,特別是處於叛軍東歸線路上的州縣,他們都估計叛軍會在返回登州的途中,順路就把自己打了,求救的文書雪片般發往山東巡撫官署。

 余大成期待叛軍劫掠完便離境的願望落空,眼看叛軍攻陷的城池越來越多,如果他再不有所作為,丟官也是遲早的事,當下顧不得再害怕,馬上命令標營開赴鄒平長山一線。

 讓朝廷始料未及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叛軍接連攻克州縣的同時,與孔有德交好的東江鎮旅順副將陳有時和廣鹿島副將毛承祿也起兵響應,該部一舉發展為七八千人的大軍,一度割據半個東江鎮,企圖與山東叛軍南北呼應,總兵黃龍一時間居然只剩下皮島一島之地和幾個遊擊苦苦支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