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揚明》第930章 帶路黨
艦隊只動用了卡隆炮,一輪齊射之後,十三艘龜船就被打殘了。這還是在沒有動用轟擊炮的情況下,如果動用了這種大殺器,就龜船那小體格,渣都剩不下。

 那名喊話的官員命大,在炮擊中沒有喪命,還及早跳進了海水裡保住了一塊木板,被發現後打撈了上來。

 慕容龍城親自審問:“朝鮮不是奉明國為宗主國嗎,怎麽還敢攻擊明國的船隊?”

 官員渾身濕漉漉地打著冷顫,結結巴巴地回答:“閣下……有……有所不知。幾個月前,清帝皇太極……率……率十萬大軍禦駕親征,十二天內就攻到京城,炮轟城內,並遣……遣睿親王多爾袞攻破江華島,俘虜王妃、王子、宗室76人作為要挾,仁祖無奈只能出城求和,築壇盟誓,廢……廢明朝年號,繳納明朝所賜誥命敕印,奉清朝正朔……”

 “不就是向韃子投降嗎,還什麽求和盟誓,明明就是城下之盟。”慕容龍城不屑地評價,然後問,“然而這和皮島又有什麽關系,你們為什麽要攻擊我們?”

 “皇太極班師途中,命武英郡王阿濟格率部大舉進攻皮島,自守將沈世魁以下,軍民數萬人全部被屠。清廷命仁祖廢皮島之名,恢復原本椵島(注1)的名字,而且水師要定期巡邏,禁止……禁止上國船隊進入這一帶……”

 “原來如此。”慕容龍城明白了,現在朝鮮已經成了皇太極的跟班小弟,放棄了原來的宗主國明王朝,順帶把原東江鎮駐地變成了軍事禁區,這才有了主動攻擊瓊海軍艦隊的一幕。這麽重要的消息,居然在朝廷的邸報上看不到,估計朝廷也不想讓這麽恥辱的事情公布天下。

 雖然慕容龍城對明王朝及皇帝非常仇視,但是現在瓊海軍披著明朝官兵的皮,他暫時也只能站在明王朝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他想了想,對那官員說:“我們是大明平南侯、瓊海鎮總兵的人馬,來皮島有要事在身,沒空和你們朝鮮水師糾纏,就只能送你和你的部下上路了,那些剩下的龜船,就只能鑿沉了……”

 那官員大吃一驚,“撲通”一聲跪下,哀求道:“原來是上國天兵!求將軍看在兩國歷來交好的份上,饒下官一命。”

 慕容龍城不置可否:“你們已經侍奉韃子為宗主,兩國交好之類的話休得再提。另外給我一個不殺你的理由。”

 那官員擦了擦腦門上混合著海水的汗珠,眨巴了幾下眼睛,試探地問:“敢問這位將軍,上國朝廷是否要收復皮島,重建東江鎮?”

 “何出此言?”

 “如果不是收復皮島,如此強大無匹的水師又怎麽會無緣無故出現在這裡?下官鬥膽猜測,將軍是要效仿毛文龍,以皮島為依托,攻擊旅順、金州、複州一帶……”

 慕容龍城笑了笑,這廝倒是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他說:“然後呢?就算我們有這想法,與是否殺你有和乾系?”

 “只要不殺下官,下官願意說服平安道水軍節度使停止派船巡邏皮島,並向上國天兵提供糧秣補給——將軍可能不知道,皮島遍地麻岩、沙石,無法耕種,全靠島外補給。”

 “呵呵,你們這些小舢板,來再多也無濟於事。至於補給一事對我部而言,並非難事,登州離皮島不遠……”

 這官員插嘴道:“登州再近,往返也是數百裡,而平安道平壤府轄地離皮島、身彌島只有一江之隔,最窄處不到5裡,哪邊更便利,一目了然……”

 慕容龍城哼了一聲,抽出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你以為我會信你的鬼話?既然你們已經向韃子屈服,又怎麽可能給我們提供糧秣,只怕是前腳敷衍了我們,後腳就向韃子報信吧?胡話連篇,一刀砍了乾淨。”

 “下官萬萬不敢!實不相瞞,鄙國不管是王上還是文武兩班(注2)對清帝都是敢怒不敢言,王上曾言‘寧獲過於大國(指滿清),不忍負皇明’,希望上國能發兵救援,可惜遠水解不了近渴,虛以委蛇,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早點派這樣的水師過來,清兵又怎麽攻得下皮島?有了牽製,鄙國的京城也不會輕易陷落了……”

 朝鮮向來以“小中華”自居,仰慕中華文化,與明朝關系緊密,這一點慕容龍城也知道,這番說辭聽上去還是有幾分道理的。他收回了刀,問:“口說無憑,你有什麽辦法讓我相信你?”

 聽見對方松了口,這名官員暗喜,自己的項上人頭能保住了。他諂笑道:“下官有個主意:請天兵水師駕臨南浦,讓平安道觀察使和兵馬節度使瞻仰天兵的威儀,他們自然會知道怎麽做了,說不定還會上書給王上,請求王上暗中支持天兵攻打旅順、金州、複州一帶……”

 見慕容龍城皺起眉頭,沒有接話,官員“體貼”地解釋:“南浦是鄙國西邊最大的海港,也是京畿道以北水師的駐地。觀察使和兵馬節度使則是平安道最高的文武官員,相當於上國的布政使和衛指揮使……”

 慕容龍城眉頭舒展開來,去展示一下肌肉,震懾朝鮮地方文武官員,免得他們在背後給捅刀子,對自己襲擾韃子的計劃大有裨益。

 “既然你這麽有誠意, 就不妨去南浦一趟。對了,你叫什麽名字?”

 官員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諂媚無比:“下官金南鬥,忝為平安道水軍同僉節製使……”

 雙方達成一致意見,一個朝鮮帶路黨就這麽產生了。

 ————————————————————

 注1:朝鮮半島有兩處“椵島”,一處位於平安南道龍崗郡海域,一處位於平安北道鐵山郡海域,明朝將領毛文龍進駐的是後者。據說毛文龍上島後,因自己姓毛,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故將該島改稱“皮島”,還有一種說法是“椵”字的朝鮮話發音是“pi”,所以簡稱為皮島。1636年丙子胡亂後,清軍征服朝鮮,勒令朝鮮派兵聯合攻陷該島,該島回歸朝鮮,皮島的名稱也不複存在。

 注2:“兩班”一詞指朝鮮上朝時,君王坐北向南,以君王為中心,文官排列在東邊,武官排列在西邊,即“文武兩班”,之後,兩班專指上朝會的官員延伸到兩班官員的家族及家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