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揚明》第623章 墾荒與軍屯
這一道聖旨,就決定了各人的命運。

 朱大典對自己的前程預料得非常準確,虛銜升了一級,留任山東巡撫;謝三賓如願以償,從巡按禦史連跳三級,直接登上了登萊巡撫的位置;關寧軍諸人也各有封賞,祖大弼已經是遼東副將,總兵是他大哥祖大壽,官職沒法升,封了個從二品的定國將軍,吳三桂則從遊擊被擢為前鋒右營參將。

 最鬱悶的當屬夏天南了,原本以為板上釘釘的總兵,一眨眼老母雞變鴨,成了副將,雖然加廣州都督,可這不過是個虛銜,與原本預計的天差地遠。

 “這就相當於一個廣州軍區司令,變成了副司令兼軍分區政委,一把手變副職,你說可惡不可惡?”

 南園議事廳內,夏天南衝著林偉業抱怨。

 林偉業冷靜地說:“淡定,你又不差這點俸祿。再說你說的也不對,就算按你設想的那樣,在瓊州設立軍鎮,那也最多是個海南軍分區司令,和廣州大軍區是兩碼事,你別偷換概念。”

 夏天南鼓著眼睛望著老搭檔:“我說過是為了俸祿嗎?十年的俸祿趕得上博輔稅關一天的流水嗎?有了更高的官職,在體制內我行事就更加方便,受到的掣肘也更少,你懂不懂?”

 “好啦好啦,我怎麽會不懂,不過是安慰一下你啦。”林偉業勸道,“再說,你從一個籍籍無名的瓊州參將,一下子變成了廣東副將,還多了個廣州都督的頭銜,也算不錯了。”

 夏天南歎了口氣,抽出了一張信紙,說道:“如果加上這封信,其實我也沒什麽好抱怨的,事情已經比我想象的要好了。”

 林偉業不解地問:“什麽意思?這封信是誰給你的?”

 “這是我的未來老泰山、新任登萊巡撫謝三賓派人送來的信。信中說,如果不是內閣首輔溫體仁從中斡旋,崇禎就要把我調去神機營當大頭兵了,真要這樣,我要麽乖乖去京城束手待斃,等著那群官二代折磨死我,要麽就只能抗旨不尊,扯旗造反了。相比之下,給個縮水的封賞算是不幸中之萬幸了。”夏天南慶幸道,“幸好那一萬兩銀子送的及時,要不然,崇禎給我來這一招,我的所有計劃就全打亂了——現在公開造反,並不是好時機。”

 “那倒也是。”林偉業點點頭,然後問道:“你今天把我叫來,不是光為了抱怨吧?這麽多難民入境,你應該忙得腳不沾地才對,哪有閑工夫在這跟我矯情?”

 “饑民的事情,早就安排好了,墾荒、軍屯、按照特長進行人員分流,早有預案,按部就班做就是。如果事事都要我來過問,那我就不是一個稱職的老板。”夏天南說,“今天叫你來,是為了和關寧軍的軍火交易。”

 “這個我聽說了,火器換戰馬是不是?”

 “沒錯,可是我不希望把看家的裝備賣給那群軍閥。這些人都是些既得利益者,將來就算不與我們正面為敵,也絕不是我們的盟友,所以,你得想想辦法,弄出些猴版的家夥出來,但是又不能讓他們一眼看出來——我需要戰馬,眼前只有關寧軍這一個靠譜的渠道,表面上的和諧還是要維持的。”

 “你的要求還真多。”林偉業沉吟起來,“山地炮倒是好辦,就跟當初糊弄鄭芝龍一樣,弄些白口鐵鑄炮就是,十幾炮之後就容易炸膛。倒是步槍有些棘手,槍管本身就是低碳鋼打製,硬度偏軟,如果再從材料上動手腳,還沒開兩槍就變形、炸膛,傻子都能看出有問題。改換擊發方式怎麽樣?把燧發槍改成火繩槍。”

 “這個恐怕不行。我們和李九成對陣,步槍短時間內連射的特點早就被關寧軍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他們拿到槍,原本一分鍾三槍變成了一分鍾一槍,射速降低三倍,一定跟咱們急。”

 “槍管材料不能動手腳,擊發方式也不能改……有了,咱們把刺刀的材料改了,這個一定看不出來。”

 夏天南想了想,“你是說,把刺刀改成又硬又脆容易斷的那種?”

 “沒錯。咱們的刺刀使用了滲碳工藝,外表是高硬度的高碳鋼,內芯是高柔韌度的低碳鋼,保證足夠堅硬,又不會輕易斷裂。”林偉業解釋道,“給關寧軍的刺刀,就直接上高碳鋼,外表堅硬異常,可是很脆,拚刺的時候很容易斷。”

 “這樣啊……”夏天南想了想,“也算一種折中辦法吧,至少讓關寧軍的火槍兵沒法成為遠近一體的全能兵種,也就是加強版的鳥銃而已。那就這麽定了。”

 夏天南在南園和林偉業討論軍售的問題時,臨高南部的丘陵地區,移民大墾荒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

 讓山東饑民們擔心的騙局終究沒有出現, 官府兌現了所有諾言。凡是能夠活著到到臨高的移民都得到了五兩銀子的安家費,並發給了一定的口糧,保證在墾荒耕種收獲之前不會餓死;每三人可以共用一頭耕牛,雖然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但是也能極大提高墾荒耕種的效率。周圍的黎族原住民都已經被驅散,要麽遷移到更遠的深山老林,要麽就死在官兵的刀槍之下,留給移民的,是文瀾河灌溉的平原和降雨量充足的丘陵。

 瓊州營上下的人力都投入了這場移民墾荒運動。按照原定計劃,易於開荒的平原地區交給了年紀偏大的移民,這些人按照宗族等關系形成了新的村落;開荒難度大的丘陵地區則劃為軍屯田,身強力壯的青壯們不管願不願意,都被編入了屯軍,他們在山坡上開辟出了大片的梯田,但是這些田並不是他們的,而是屬於瓊州營。

 古代農民對於土地的執著是深入骨髓的,青壯們最初並不能完全接受這樣的安排,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想侍弄幾畝良田,過上農夫山泉有點田、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辛辛苦苦墾荒得到的良田,到頭來卻不是自己的,屬於“官田”,多少讓人有些氣餒。不過,瓊州營很快就改變了他們的想法,屯軍的青壯們領到了第一個月的餉銀——屯軍參照正規軍中列兵的標準發放餉銀。種地不用管賦稅,還有銀子拿,青壯們立刻笑逐顏開,貌似這樣也不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