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顧盼成歡》第七十章 說服
顧青未還記得前世的情況。八一中 文網 √★ √ √

 秦家由秦朗踏出了第一步,秦朗還中了探花,後來人們提起秦家,都道是出了個探花郎的秦家。

 有了秦朗作為開始,之後的四十年,秦家先後湧出許多優秀子弟通過科舉進入朝堂,家族勢力不僅沒有因為改朝找代而漸弱,反而更顯幾分昌盛。

 反觀顧家和五姓七望的其余幾家,固守著世族的驕傲,將族人圈在自己畫出來的往昔輝煌裡,雖然靠著祖輩存下來的底蘊不至於現出頹勢,但與有興盛之象的秦家相比,卻是差了不少。

 後來其他幾家也醒悟過來,不再死守著無用的驕傲,可到底已經落後了這麽多年,想要追趕上秦家,又豈是一時之間就能辦到的。

 顧青未也是到那個時候才明白過來,既然大環境已經變了,顧家堅持不改變自身又有何用,只有更好的融入新朝,才能給顧家帶來展的力量。

 那時候,有頗受皇室重用的定國公府這門姻親,顧家本可以先行一步的,只不過……

 暗暗搖頭,將那些不愉快的回憶甩開,顧青未又道:“父親,秦朗表哥明年也不過十八歲,若明年表哥真的中了進士,便可入朝為官,十八歲就入仕,便是從前世族大興之時,又有幾人能越過他去?”

 “而且,三哥自幼就喜歡讀書,沒有名師教導都能中了秀才,若是父親您願意給他這個機會,說不定,三哥就能像秦朗表哥這樣,走出另一條路呢?”

 “將來大哥掌家,三哥六哥總是要分出去的,幾代之後,顧家仍在,但哥哥們除了有個顧氏旁枝的身份,還能剩下什麽,他們的子孫後代又能有什麽?既然如此,為何不讓哥哥們有走另一條路的可能?這條路若是可行,以咱們顧氏的底蘊,族中子弟自然不用為讀書的花費犯愁,只要顧氏子弟自己肯努力,何愁此路不通?到時候百花齊放,顧氏一族何愁不興?”

 ……

 顧青未說了許多。

 顧錦源的面色凝重中帶著些複雜。

 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被不到十歲的女兒說得有些動搖。

 世族已經走完了最好的時代,雖然過程緩慢,但若無其他變化,顧家也真的只能一點點走向衰亡。

 顧錦源自接掌顧家起,就一直在思索著要如何重振家族的聲威,但現在,他的小女兒,將這法子送到了他手上。

 他從前不是沒有想過科舉這條路,只是他是顧家掌舵者,世族子弟的驕傲早已鐫刻進他的骨血裡,想讓他低下昂起了近四十年的頭顱,確實無比艱難。

 “父親,所謂的世族的驕傲,前提是世族真的強大到讓人心折,若咱們最終只能走向末路,就算守著那驕傲,又能得到什麽結果?走科舉這條路並不意味著向任何人低頭,畢竟,規則已經改變,適應規則,並利用規則替家族求得不滅的生機,才是最重要的。”顧青未說得不疾不緩。

 她前世做了幾十年的國公夫人,往來的俱是大周朝的頂級權貴,即使是這樣,她也是花了四十余年的時間才悟出了這些。

 所以,她是真的想說服父親,讓她的家族比前世提前幾十年邁開這關鍵的一步。

 顧錦源低下頭,看著女兒面上的堅定之色,“歡姐兒……”

 雖然早在前段時間從常家回來之後就知曉自己的女兒並非不知世事的閨閣千金,可一直到現在,他才真正明白,在他不知道的時候,在他印象中嬌軟懵懂的女兒,已經成長到了讓他都覺驚歎的程度。

 能接掌這偌大的顧家,顧錦源並不是一個能被輕易說服之人,但說出這話的是顧青未,這讓他覺得,連一個小女孩兒都能看出這其中的關鍵點來,他這個做父親的,難道真的只能做一個頑固守舊之人?

 “歡姐兒,你如何會突然提出讓你三哥參加科舉的?”他問。

 只聽顧錦源這話,顧青未便知道父親已經有些意動了,她笑著抱住顧錦源的手臂,“父親,方才秦朗表哥向您討教時,女兒就看著三哥很是羨慕的樣子,再加上三哥自幼就喜歡讀書,想必十分希望能通過讀書來走出自己的路。”

 顧錦源見顧青未流露出這等小女兒情態,輕輕點了點她的鼻頭,一時間卻有些感慨:“你三哥素來聰慧,就是這性子太過沉悶了些,連你都知曉有事與父親直說,他明明有這樣的想法,卻隻暗自悶在心裡。”

 顧青未抿唇一笑。

 三哥哪裡是沉悶,他只是有些畏懼父親罷了。

 也許父親自己不曾察覺,父親每日裡忙著族裡的事,就算是在三個哥哥面前,也總是板著一張嚴肅的臉,長久下來,別說是幾位哥哥了,就是前世最受寵愛的自己,不也一樣有些不敢與父親親近嗎?

 衝顧錦源燦爛一笑,顧青未道:“那這樣說,父親是同意了?女兒這就去把這個消息告訴三哥,父親放心,這次女兒不再從中傳話,一定讓三哥自己來與父親說。”

 然後也不等顧錦源反應,匆匆施了禮就趕去追幾位兄長了。

 看著女兒的背影,顧錦源笑著輕輕搖了搖頭,然後暗暗下定了決心。

 連九歲的女兒都能想得這般透徹,他身為人父,又決定著顧家的未來,又怎麽能讓家族耽於自己那無謂甚至有些可笑的自尊與驕傲?

 大舅兄既然能讓秦朗走出這一步,那他,自然也能讓安哥兒跨出這一步。

 就如歡姐兒所說,只要安哥兒在科舉上有了建樹,自然多的是想要效仿的顧氏子弟,待朝廷之中重新有了顧氏子弟的聲音,顧氏又何愁不能興盛?

 想到這些,顧錦源完全沒有了以往對科舉制度的抗拒,隻覺心中一陣輕松。

 他是顧家的掌舵者,他所做的任何一個決定,自然要先考慮家族的利益,只要家族能興盛,他個人的這點子喜惡又何足掛齒?

 就這樣罷。

 顧錦源想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