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顧盼成歡》第二百三十章
兩位老國公之間的兄弟情深,就連太祖皇帝都曾在公開場合盛讚過,還曾以兩位老國公為例,教導如今的元昌帝與康王定要兄弟敦睦。

 老定國公與老安國公之間有著這種經歷過生死考驗的兄弟情,他們的後代雖只是堂兄弟,但也遠比尋常高門大宅裡的親兄弟還要來得親密。

 但兩府之間亦有著很大的不同。

 老定國公只有寧景昌一個兒子,後宅裡也只有老定國公夫人這一位發妻。

 而老安國公則不同,老安國公在女色上並不像老定國公那般克制,除了貧寒時娶的發妻,從開始征戰天下漸漸發跡起,就沒少往後院裡抬人,到大周朝終於定了天下時,安國公府早已妻妾、兒女成群。

 兩位老國公連命都可以互換,旁的東西自然更不在意,曾經老安國公還曾笑言,道是兄長只有一個兒子實在是太少了,要是願意,他可以送個兒子給兄長。

 這本只是一句玩笑話。

 老定國公雖然只有寧景昌這一個兒子,但正因為如此,自來對寧景昌要求十分嚴格,而且寧景昌自幼也聰慧好學,無論文采武功都是當時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反觀安國公府,老安國公在打仗上勇武不凡,但在管教子女上卻顯然有些力不從心,而老安國公夫人本就是老安國公微末之時娶的,無論是家世還是見識都很有限,即使後來成了顯赫的國公夫人,讓她管教這滿府的姬妾以及成打的庶子女,自然有些力不從心。

 所以,比起定國公府的清淨與乾淨,在這種情況下的安國公府甚至算得上是烏煙瘴氣,尤其在子嗣上,隻寧景昌一人便足以將安國公府那成打算的兒子給壓下去。

 正因為這樣,無論是老定國公還是老安國公都沒將這玩笑話當真。

 但從後面事情的發展來看,這句話卻一語成讖。

 寧景昌與安平長公主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兩人長到適婚年齡時,身份卻比幼時有了極大的改變,一個成了太祖唯一的掌上明珠、新生的大周朝獨一無二的公主,另一個則是深受太祖倚重的定國公的獨子,亦被封了定國公世子。

 從身份上來看,兩人無疑是極為般配的。

 但橫在兩人中間的,仍有著不小的阻礙。

 按大周朝的禮製,尚了公主就只能掛個駙馬都尉的閑職,更不允許在朝中任重要官職。

 所以當時的安平長公主尊貴歸尊貴,這滿京城的權貴,卻是幾乎無人願意與皇室結親,更唯恐家中頗具潛力的兒子被太祖皇帝看中要招了做女婿。

 說句大實話,當初安平長公主嫁到定國公府時,京城許多人都是松了一口氣的,更有不少人在暗自慶幸太祖皇帝只有這麽一個女兒。

 同時,也有不少人在心裡為老定國公感到可惜。

 好不容易養了這樣一個出色的兒子,卻因為娶了公主就不得不掛個閑職。

 當時的定國公府正是最煊赫之時,更可以預見的是,必定會成為下一任皇帝的左膀右臂。

 可寧景昌在這時候尚了公主,自然無法再繼承定國公府,而老定國公又隻得這麽一個兒子,拿命拚來的富貴,豈不是就要面臨無人繼承的可悲局面?

 老定國公一生忠耿,倒也沒想過憑著自己與太祖之間的君臣之情去求太祖,而是想到了當初老安國公的那句玩笑話。

 送個兒子給他……

 因為與老安國手足情深,老定國公向來是將弟弟的子女都當作自己的子女來看待的。

 憑心而論,他自然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他的衣缽,但在寧景昌已經娶了安平長公主的情況之下,從安國公府過繼一個兒子來,卻無疑也是個好辦法。

 老定國公與老安國公通過氣之後,就一直暗暗在物色人選。

 老安國公有九個兒子,七個女兒,再加上六個姨娘,以及幾個年長的兒子娶的媳婦,若不是太祖皇帝賜下來的國公府十分寬敞,只怕都要住不下這麽多人。

 老安國公這九個兒子之中,排行前三的是老安國公夫人所出的嫡子,後面幾個則出自幾個姨娘的肚子。

 既是想過繼一個兒子來繼承衣缽,老定國公自然只會在幾個嫡子之間考慮,作為安國公府嫡長子、那時已經是安國公世子的寧景昱不可能被過繼,於是就注意到了安國公府的二兒子寧景泰。

 寧景泰比寧景昌還要大上兩歲,雖然比不上寧景昌出色,但在安國公府的幾個兒子之中,卻也算是很出挑的,而且那時候的寧景泰不僅已經成親,還有了兩個兒子,如果真將他過繼到定國公府,將來至少再不用擔心子嗣的問題。

 老定國公與老安國公心裡有了打算,便也沒刻意瞞著這件事。

 做安國公府的次子,還是過繼到定國公府去,將來成為下一任的定國公,只要是對自己的現狀稍有些不滿的人都知道怎樣選是對自己最有利的。

 寧景泰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得知自己竟然被挑中了,那段時間寧景泰走路都是用飄的,更是不只一次的設想過, 等將來他成了定國公,要如何善待寧景昌與安平長公主夫婦。

 他想,到那時,他們兄友弟恭,也必定會像父輩那樣成為一段佳話吧。

 安國公府那麽多兒子,卻唯有寧景泰有如此好運入了老定國公的眼,安國公府情況那樣複雜,寧景泰難免就得了那些庶出兄弟的嫉恨。

 於是,在事情尚未完全定下的時候,這件事就已經傳遍了全京城。

 所謂三人成虎,一件事經過無數人口耳相傳之後必定會變得面目全非。

 老定國公會想著過繼侄子繼承家業,雖然心裡稍有些遺憾,但也僅止於此了,但在那些已經傳遍的流言之中,卻成了老定國公心中有多無奈酸楚,卻又礙於朝廷禮法不得不含恨作了如此選擇。

 流傳出去的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加工的故事,聽在耳裡那可真是聞中傷心見者落淚。

 然後,這流言甚至還傳到了太祖皇帝耳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