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宰執大宋》第175章 朝廷的決策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楊懷玉聽了鍾浩的易卜之言,讓楊義回麟州送信,囑咐父親要提早準備南下平叛之事,以免到時太倉促,不能準備妥帖。

 當然,雖然楊懷玉對自己父親說得很是鄭重,但楊文廣信不信就不知道了。

 雖然楊懷玉對鍾浩的易卜之言深信不疑,但隻憑鍾浩的易卜之言就大動乾戈,作為一個鎮守一方、成熟穩重軍事將領,楊文廣必定會認為有些兒戲。

 不過,鍾浩覺得只要楊文廣稍加上心就行了,畢竟朝廷到時就算調兵遣將,也肯定會給西軍留下準備時間的,也不必非要如今就大動乾戈的準備。

 楊懷玉讓楊義回麟州送信,至於他自己,則要陪著鍾浩去並州。

 本來鍾浩是去並州看望自己泰山老丈人,是不用楊懷玉陪著的。

 可是,楊懷玉卻道:怕是朝廷不日就會定下范公的諡號,到時並州必定有公祭大會,遙祭范公。他們麟州頗受范公恩惠,自然要派人去,這事情便由他代表了。

 鍾浩一想也是,若是范公的諡號和封贈定下的早,自己也會在並州參加完公祭再回來,和楊懷玉同行,倒是正好。而且楊家在並州也有不少產業,正好可以跟著楊懷玉在那邊吃住的舒服些。

 並州也算跟楊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畢竟幾十年前,楊業曾經在這裡扶保了北漢許多年。後來降宋後,楊業也一直是在河東抗擊契丹,因此楊家在並州有許多產業也就不足為怪了。

 ………………

 到了並州後,楊懷玉帶著鍾浩和一眾中營的隨從到楊家在並並州購置的一處宅第安頓下來。

 安頓好後,鍾浩自去州衙拜見富弼。

 鍾浩在州衙見到富弼時,發現他又多了幾分滄桑,可見富弼對於范仲淹的去世還是很是傷感的。

 鍾浩進來之前,富弼正在回憶以前的和范仲淹並肩戰鬥的情形。

 富弼記得九年前,他正值年富力強,入朝為執政,那時意氣風發,跟隨著希文兄的腳步,和一眾志同道合的朝臣,吹響“慶歷新政”的號角。

 可是,僅僅過了一年,新政便黯然失敗,一眾君子當人被貶出京。他自己和希文兄在此後的這八年,再也沒有踏進京城一步。

 富弼心中發苦:希文兄已經再也沒有機會踏入中樞,完成他的政治理想了,自己還有機會去完成這個理想嗎?

 鍾浩進來時,富弼有些發苦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的笑容,讓鍾浩坐下來聊天。

 兩人聊天的內容自然離不開如今正在發生的嶺南之亂和范仲淹的逝世。

 對於嶺南之事,鍾浩倒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廣南東西兩路的大部分地區官府統治已經糜爛,而兩路的軍隊怕是也不堪為用,鍾浩是主張盡早出動西軍南下平叛的。

 富弼對鍾浩的看法倒是頗為讚同,只是他如今不在朝廷中樞,話語權有限。除了上書陳述一下自己觀點外,並沒有什麽辦法影響朝廷決策。

 如今夏竦雖然於年初去世了,但是如今的首相是受他薦舉過的龐籍,怕是對君子黨人的意見,也不會多加理睬,而另外兩名宰相陳執中和梁適,並無多大話語權。所以,富弼就算上奏折,也基本沒什麽作用。

 兩個人除了對嶺南之事紙上談兵一番,並無好的辦法。不過,鍾浩卻向富弼表達了,萬一日後西軍真得南下平叛,他想帶平西軍一起參加的事情,希望到時富弼幫忙安排一下。

 富弼對此事倒是頗為讚同,他讓鍾浩負責窟野河畔屯田練兵事宜,這屯田建寨只是攻略橫山的一方面,練兵也是很重要的,攻略橫山的戰略離不開武力的保證,平西軍去歷練一番,或許真得能成為一支可用之軍,到時對推動攻略橫山的計劃,不無好處。

 至於范仲淹去世的事情,鍾浩除了對自己泰山老丈人說幾句聊勝於無的開解話外,也並沒有什麽別的辦法幫助自己泰山老丈人。

 富弼示意鍾浩自己無事,讓他不必擔心。

 和鍾浩聊了一陣後,富弼感覺有些乏了,讓鍾浩自己去後衙見見富若竹。

 鍾浩又去後衙院中和富若竹好一番互訴衷腸,才有些戀戀不舍的離去。

 隨後的幾天,鍾浩每日去和富弼聊聊天,和富若竹談談情,等待著朝廷對嶺南之亂的決策和給范仲淹的諡號和封贈的榮銜。

 雖然鍾浩對自己的記憶還是有幾分確定的,但是還要看看朝廷的具體決策,再定行止。

 若是朝廷並沒有和歷史上一樣先派他人南下嶺南經略平叛,而是直接讓狄青帶領西軍南下,鍾浩會盡快回靜羌寨爭取南下的機會和做好南下的準備。

 當然,若是還如原先記憶中一樣,這次並沒有派狄青領兵南下,鍾浩會在並州等著參加范仲淹的公祭大會。

 ………………

 在並州的消息要比靜羌寨那裡靈通了許多,而楊家的消息傳遞比朝廷的官方信息傳遞又要快上許多。

 畢竟是幾十年的將門世家,楊家在消息傳遞方面還是很重視的。

 楊懷玉拿到東京傳來的消息後,對鍾浩的易卜之術不禁更加信服,因為大宋朝廷果如鍾浩所卜之言,並沒有在第一時間選擇讓狄青領西軍南下平叛,而是啟用了他們楊家人、正在家丁憂的的楊畋為起居舍人、知諫院、廣南東西路體量安撫、經製賊盜,南下統領嶺南平叛之事。

 楊畋在嶺南為官多年, 和那裡的不少南蠻部落都打過一些交道,非常熟悉嶺南之事,是以朝廷將他奪情起複,任為廣南東西路體量安撫、經製賊盜,南下主持嶺南平叛之事。

 楊畋雖然也是楊家將後人,但卻是進士出身,算是儒將、文帥。可見,大宋朝廷還是對武將缺少信任,覺得文帥最為妥帖。

 當然就算是文帥,朝廷也少不了對他進行一些製約,朝廷在下詔啟用楊畋為廣南東西路體量安撫、經製賊盜主持平叛事宜的同時,又啟用同樣在家丁憂的余靖為秘書監知桂州兼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坐鎮後方,主管後勤輜重,協助楊畋平叛。

 在差不多朝廷在任命楊畋為廣南東西路體量安撫、經製賊盜,主持平叛事宜的同時,朝廷對范仲淹的諡號和封贈也定下來了。

 范仲淹的諡號定為文臣中褒獎最高的“文正”,同時贈兵部尚書,追封楚國公,當今官家親自為范仲淹書寫“褒賢之碑”,可謂極盡褒譽。

 既然西軍暫時不會南下,鍾浩也就安心在並州,等著參加范仲淹的公祭大會。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