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宰執大宋》第25章 0裡鏡
  西軍雖然能打,但大部分西軍的軍紀其實都不怎麽樣,這點鍾浩從來得路上便深有體會。

  楊文廣也算是西軍數得著的有名將領了,帶兵也是頗為有方的。而其所帶其這次作為先鋒南下,所挑選也都是鎮西軍和保靜軍的精銳,但一路上這先鋒部隊的軍漢們偷雞摸狗的事情,可是一點也不少。

  楊文廣對這些事情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那些軍漢們不做太嚴重的作奸犯科之事,也就這麽隨他他它過去了。

  西軍雖然為大宋出力最多,但是裝備和待遇卻一直是大宋禁軍三大部分中最差的,西軍的軍漢本身又都是些桀驁不馴的關隴大漢。想要他們出力作戰,有沒法保證最好的待遇,這便難以對他們太嚴厲了。

  不過當鍾浩和楊懷玉隨著楊文廣,在狄詠的帶領下,踏入傍水而扎的灞水大營的營寨時,卻驚訝的發現這裡卻是一派肅穆的氣氛,完全不似平日裡西軍做派。

  灞水大營不僅寨牆外拒馬、壕溝都設置一絲不苟,營內軍帳,更是謹按八卦方位,規規矩矩的設立。營中士卒雖多,卻都無人喧嘩,但有前行,都規規矩矩的自行成伍,絕不侵佔那條供騎兵出入的馳道。

  只是這一點便看出狄青帶兵的本事。能讓這些桀驁不馴的關隴大漢,全都便成了謹守軍紀的老實孩子,沒有兩把刷子是絕對辦不到的。

  鍾浩覺著在這營中行走,都得如履薄冰,凜凜惕惕,還未到中軍帥帳,鍾浩對那狄青狄元帥的敬畏之情,已經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了。

  麟府兩地雖然屬於河東路,並不屬於陝西四路,但卻處在河西之地,位於和西夏交戰的最前線,因此也屬於西軍的編制。

  在所有被狄青點到的南下西軍中,楊文廣所部是離得京兆府最遠的,又是要做先鋒部隊先期南下的,是以楊文廣在路上時,才刻意加快行軍的速度。

  不過楊文廣所部雖然離得雖然最遠,但來得並不算最晚,因為鍾浩發現這灞水大營中,還有許多空地,應該是留給陸續集結前來的西軍其他部隊的位置。

  在離得帥帳還有一些距離的時候,楊文廣已經下馬,鍾浩和楊懷玉也忙隨著下馬。

  三人隨著狄詠進帳拜見狄青。

  三人一進帥帳,鍾浩便見一個頭束黑色青巾,穿半舊黑色蜀錦戰袍腰、束獅吞口腰帶,身長肩闊、劍眉朗目、渾身洋溢著陽剛之美的中年將軍站在帥案前,正望著他們。

  這個中年將軍和狄詠有七分相似,自然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宋戰神狄青狄元帥。

  楊文廣見了狄青連忙行一個標準的軍禮,大聲道:“末將參見元帥。”

  鍾浩和楊懷玉也忙隨著向楊文廣行禮。

  “哈哈,快免禮”,狄青的聲音,爽朗得像這秋日的天空:“老楊啊,可算把你盼來了,快坐!”

  狄青和楊文廣是很是熟絡的,交情也很是不錯。范仲淹主持西北軍政時,楊文廣和狄青曾同在其手下效力,是范仲淹最為倚重的兩員大將。

  楊文廣年紀比狄青大,帶兵的時間也比狄青長,而且出身赫赫有名的將門楊家,狄青對他還是頗為敬重的,對他的能力也很是了解,不然也不會點他做此次南下大軍的先鋒。

  楊文廣對狄青的本事也是極為佩服的,在鍾浩面前一直自稱比起狄青來多有不如。在來灞水大營的路上,楊文廣曾經對鍾浩和楊懷玉說過:狄青堪為帥才,而自己只能算是個將才。也正是因為狄青自己有這等過人的本事,才能在與西夏的作戰中,從一介配軍成長為一名將的。

  “謝元帥”,楊文廣在旁邊一張椅子上坐下。雖然狄青依舊像以前一樣稱呼楊文廣為老楊。但是如今尊卑有別、上下有別,楊文廣自然不好像以前一樣直呼狄青的表字,因此他依舊恭恭敬敬的稱呼狄青為元帥。

  楊懷玉和鍾浩是晚輩,職位又不高,自然沒有資格就坐,只能侍立在一旁。

  “這次南下的先鋒大任就教給老楊你了,一定要打出咱們西軍的威風來!”

  “元帥放心,末將定不墮了咱們西軍的威名來。那些南蠻雖然看著囂張,但其實不過是些土雞瓦狗罷了,咱們西軍一到,必定能勢如破竹,讓他們土崩瓦解!”雖然儂智高軍擊敗自己堂侄楊畋帶領的部隊,但是在楊文廣眼裡那些南方蠻夷軍隊,算不得什麽強軍,只是嶺南的大宋部隊太遜了。

  “若是那些南蠻敢正面當我西軍大軍,定然不堪一戰。但是嶺南地形複雜,水路縱橫,卻很少有適合騎兵作戰的地方,再加上南方毒瘴遍地、役氣叢生,敵人若是不跟咱們正面作戰,而是遊擊糾纏,怕是也是個大麻煩,老楊你萬萬不可大意!”

  “元帥放心,這點末將會在意的,一句話,末將會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狄青聽了,不禁眼睛一亮,對楊文廣道:“這句話說得太是有道理了!老楊你可以啊,這水平越來越高了!”

  “哈哈,元帥容稟,這話是我這行軍司馬說得,可不是我自己想出來的!”說著楊文廣指了指侍立在旁的鍾浩。

  狄青朝鍾浩投來幾許讚賞的目光,朝他點點頭道:“不錯!”

  鍾浩忙行禮道:“元帥謬讚了!”

  狄青和楊文廣是十幾年的熟識了,雖然楊文廣一直恪守下屬的本份,不過狄青卻是頗為和氣。

  兩人攀談中,楊文廣又把鍾浩發明的炒面告訴了狄青,讓他參詳一下,大軍有沒有必要準備一些?!

  炒面這種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作為志願軍的野戰口糧,為志願軍保證戰鬥力發揮了重大作用,也讓它得到廣為推廣。鍾浩在後世時,也是挺喜歡吃呃,炒面裡加上些糖,和上點水拌著吃,味道還是很不錯的。

  抗美援朝戰爭中,因為志願軍沒有製空權,野外生火做飯很容易成為美軍的轟炸目標,所以炒面這種可以即食的野戰口糧,便成了志願軍解決食物問題的首選。

  當然,這次南下大軍並不會遇到被轟炸這個問題,但是楊文廣覺得炒面這種可以即食、味道還不錯,又不易變質的野戰口糧還是有很大優勢的,特別是省了埋鍋做飯的麻煩,可以讓戰士們節省很多力氣。

  起碼這炒面對楊文廣的這隊先鋒騎兵部隊來說,還是很有作用的。這支先鋒騎兵部隊,要求很高的機動性,自然不可能帶太多的輜重,有了這炒面,倒是可以比較簡單的解決吃飯問題。

  若是日後和西夏作戰,遇到騎兵追殺或是逃跑的時候,有這炒面作食物補充能量,倒也是不錯的。

  抗美援朝時,志願中所食用的炒面只是麥子混合少量的玉米或高粱等,炒熟後磨粉,加入一點食鹽所製成。長時間實用容易造成多種維生素缺乏,從而患上嘴角潰爛、夜盲等症狀。鍾浩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因此對這作為野戰口糧的炒面進行了改進。

  鍾浩讓人在麥子加入了一些豬油、肉干、菜乾、鹽巴等,一起磨粉。製作成後,鍾浩嘗過了,覺得味道不錯,而且這種加入了豬油、肉干、菜乾、鹽巴等的炒面,可以給戰士們提供足夠的熱量和補充各種維生素。

  鍾浩完全試驗滿意了,才告訴楊文廣的。

  楊文廣所部這次來灞水大營時的路上,行軍途中都是吃這種炒面的,只有晚上扎營時,才埋鍋做飯。楊文廣所部戰士們的反響還是很不錯的,味道不錯,而且可以在路上省許多時間。

  狄青聽了楊文廣的話,立即讓人去楊文廣軍中拿過一些現成的炒面看看。狄青知道楊文廣為人穩重,必然不會無的放矢,肯定是他覺得不錯,才會提到這炒面。

  狄青對於這種事關戰士切身利益的事情還是很上心的。

  炒面拿來後,狄青親自拌上了一些嘗了一嘗。嘗過之後,點點頭道:“味道不錯,若是在追擊戰或是挺近境外作戰時,這炒面能夠發揮很大作用。那時不便攜帶太多輜重,這炒面可以讓戰士們暫時脫離輜重隊,輕身追敵。我會跟京兆府商量一下,讓他們製作一些。若是南下平叛時,遇到追敵的情況,戰士們可以帶上這炒面,輕身追敵,還是很有用處的!”

  楊文廣見狄青對這炒面頗為讚許,也是很高興,順便把這法子時鍾浩所創的事情告訴了狄青。接著楊文廣又從懷中掏出鍾浩送給他的寶貝拉來,笑道:“元帥你再看看此物,這也是我這行軍司馬發明的,此物可以用來可以用來看遠處暗弱的物事,行軍作戰時,應該會有用處!”

  狄青很是好奇的接過楊文廣遞過來的那根銅管,把玩觀看。“這是什麽個物件?這兩邊鑲嵌的是水晶吧……”狄青還是是識貨的。

  楊文廣朝鍾浩示意,讓他來解答。這也是給他一個在狄帥面前露臉的機會。

  鍾浩見楊文廣朝自己示意,當下開口回答道:“回元帥,這東西叫千裡鏡,是末將發明的小玩意兒。”

  “怎麽用?”

  “一頭放在眼前,一頭朝著你想看的方向,便可以看到遠處暗弱的物事。”

  狄青聽了,當下把那單筒的銅管千裡鏡的一頭靠在眼上,然後把另一頭朝向帥帳外:“唔,不錯,真能看到人呢,呃……不過這人怎麽變小了?”頓了一頓,狄青接著道:“這如此近的距離,這人就這麽小了,要是再遠點,還能看清楚人嗎?這東西真能看清遠處!”不愧是做元帥的,這敏銳的思維確實令人佩服!

  鍾浩聞言不禁望向狄青的手中,原來他拿反了頭,不禁有些無語。

  “回元帥,這個……這個東西看東西時需要大頭朝外。”鍾浩有些怕狄青覺得尷尬,回答有些扭捏。

  “早說……”?狄青倒是絲毫沒有尷尬的意思。他把千裡鏡倒過來,便見大營寨牆上的巡邏兵丁,一下就跑到眼前,看得清清楚,唬得他差點手一哆嗦,撒手把那千裡鏡掉地上。幸虧他定力確實厲害,這才沒有下意識的把這寶貝扔掉。

  “好東西,這絕對是件寶貝啊!”狄青有些愛不釋手的把玩著這千裡鏡,又拿著它向別處看。

  鍾浩看到狄青剛才明顯一哆嗦,不禁心中暗笑,這是大部分看過這千裡鏡的人的第一反應。能讓面對千軍萬馬衝擊而面不改色的狄元帥嚇一哆嗦的事情,怕是真得很少。

  其實這個單筒千裡鏡是可以通過伸縮筒管來調解焦距的,鍾浩剛才有些使壞的故意沒說。他打得小算盤是是為了讓這千裡鏡給狄青留下更深的印象,也讓狄青對對自己留下一些印象。

  “回元帥,這千裡鏡看事物是可以通過伸縮筒管,來調解焦距的。若是看近處的事物,可以適當收縮一下筒管,這樣便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狄青聞言將手中的千裡鏡的筒管收進一些。雖然太不太明白鍾浩口中焦距的意思,但是他的領悟能力還是很強的,立即便明白鍾浩口中的用法。

  果然這次再看寨牆上的巡邏士兵,便不再是那麽大了,也變得更加清晰了。

  鍾浩是在那次用放大鏡查看邵雍的那幅山水畫時, 忽然想到的製作這千裡鏡。

  望遠鏡的原理其實不難,無非是用兩塊透鏡成像的原理。鍾浩記得初中物理課本上就曾經學過,想要得到正立放大的圖像,需要物鏡用凸透鏡,目鏡用凹透鏡。

  既然能製作這放大鏡,做這千裡鏡自然也不是太難,無非是多費些工夫多試驗一下罷了。

  於是,鍾浩和靜羌寨的幾個老工匠用琉璃磨製出凸凹透鏡的鏡片,反覆多次試驗後,得到了最理想的凸凹透鏡弧度。鍾浩隨後讓武器作坊的銅匠打出了可伸縮的鏡筒。

  有了這磨製作好的鏡片和筒管,鍾浩親手組裝出這世上第一具望遠鏡。

  不過這年代的琉璃雜質很多,這琉璃鏡片做得望遠鏡有些差強人意,只能是勉強可用。

  鍾浩於是又想到了透明的水晶,於是他讓人去並州弄了一批水晶,然後精心磨製出透鏡鏡片,果然裝好後,清晰度高了很多。

  既然千裡鏡都造出來,鍾浩覺得似乎眼鏡也不是那麽難了。等日後一定要把這眼鏡研製出來。

  大宋這些文人晚上只能靠點燈照明讀書寫字,很多人都熬得視力很差,到時造出這眼鏡,必然大受這些視力差的文人歡迎。到時自己定然可以奇貨可居,必然會多一條發財之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