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油條和豆漿隔開,把包子、饅頭放一塊兒,薛朗就回去休息了,睡著前還暢想了一下,不知道這一胎包子能生幾隻;包子這是第一次做母親,也不知道它能不能帶好它的孩子們!那麼活潑的包子,感覺難以想象。最新最快更新
胡思亂想中睡去,早晨起來去種植園查看一圈後,又去工坊轉了一圈,實務幫不上忙,督造還是能乾的。
在工坊視察了一下,看萬思明做的不錯,鼓勵了他幾句,薛朗回家用早飯,剛進家門,熱水都沒來得及喝一口,萬福遞上一張拜帖︰“稟郎君,井州長史、汾陰薛智來訪,因郎君不在家,留下拜帖,說於午時再來拜訪。”
井州長史——
柳女官給他科普過,葦澤關地屬葦澤縣,隸屬於井州。葦澤關的治所本是在葦澤縣,不過,公主殿下嫌遠,她品級太高,便把治所從葦澤縣搬了出來。
井州的長史……這是地方官員吧?記得柳女官說過是從五品的官階,沒韓長史的官階高,可人家是地方官員,刺史空缺的時候是可以佐領州牧的。
不過,就是是從五品也比薛朗級別高。但是,並州長史是地方官員,薛朗這個主薄是公主府的屬官,這個要怎麼論?
另外,這位井州長史還把籍貫都報了!跟薛朗一樣姓薛,汾陰……不就是河東薛氏的地盤?
薛朗也姓薛,也曾關注薛姓的資料。河東薛氏乃是關西六大姓之一,有名的望族。歷史上很多著名的姓薛的名人,都出自河東薛氏。比如給了李世民一個大跟頭栽的薛舉,以及以後的歷史名將薛仁貴,都是出自河東薛氏。
河東薛氏的歷史可以上溯到三國蜀漢時期,蜀漢滅亡後,才從蜀中遷到河東,累代仕宦,真正的名門望族。
薛朗的薛是不是出自河東薛氏,薛朗是不知道的,祖籍建康也是聽老爸說的。只是薛朗考據姓氏的時候發現,永嘉之亂的時候,薛姓四散。
薛氏大支聚汾陰自保,於是,薛姓最大的一支就成了河東薛氏。天下姓薛的並不止是河東薛氏,還有其他零散的薛姓族人。
薛朗謀的就是零散裡的,就算是通信發達的現代,都不一定能把所有族人記載清楚,更何況是在兵荒馬亂的古代。
說起來,河東薛氏是非常有自己特色的望族。汾陰薛氏的成員大多是武將,薛氏的門風武勇粗豪,崇尚武功。就算偶爾出幾個文官,作風也是簡單直接,完全沒有文人該有的柔和。
舉個例子,同樣是去做刺史,如果治下出了盜匪,如果是同為關西六大姓的裴氏,裴氏的官員會選擇用感化、寬恕的做法招安盜匪;另一大姓柳氏呢,則會明辨罪行,該抓的抓,該殺的殺,該判的判。
但如果是薛氏的刺史,那就只有一個做法——全部殺了!誰還管你是為什麼做的盜匪,誰讓你要在我的治下做盜匪,該殺!作風簡單粗暴,強勢直接。
以薛氏的繁盛,還不至於為了薛朗一個小小的公主府主簿巴巴的上門。這個薛智是來幹嘛的?總不能是來認親吧?
左右沒什麼急事,薛朗乾脆不出去了,吩咐荷香煮好茶,就留在家裡等著這位河東薛氏的薛智上門。
到了午時,薛智乘坐馬車,準時登門。
接到通報後,薛朗就站在門邊迎客——
本來在側門迎客是非常不禮貌的,不過,薛朗在公主府裡任職,總不能從公主府的正門進,薛智就算是做到刺史,也不到公主府正門進的資格。不過,看薛智的意思,這只是私下的拜訪,也不想驚動公主府。
薛智留著一把美髯,年約三旬左右,比薛朗年長。這個年紀做到長史,發展也算順利,不是庸才,也不是天才。
“薛長史光臨,有失遠迎,今日是薛朗失禮,請進。”
薛智笑道︰“薛主薄客氣。智不請自來,冒昧拜訪,是智失禮才是。”
互相客氣兩句,把人迎進去,在客廳分主賓坐下。薛朗不知薛智為什麼上門,也不急,讓長儉上茶,隨便的扯閑話︰“薛長史請吃茶,我這侍女是公主殿下賜下,有一手煮茶的功夫,請薛長史品鑒。”
薛智道︰“且慢吃茶!”
薛朗疑惑的看著薛智。
薛智道︰“某在井州聽聞有一薛姓異人從異國歸來,心中暗思莫不是我薛姓族人歸來乎!在吃茶之前,先論家譜,序齒之後,才方便交往敘話。智表字顯慧,不知你之表字為何?”
薛朗道︰“我之表字為幼陽。”
“好!你我且先以表字稱之。幼陽,你我二人同姓薛,先論家譜,方便序齒。”
薛智興致勃勃。薛朗默默蛋疼——
薛朗家只是普通老百姓家庭,他爺爺小時候都沒正式的大名,還是參加革命工作後自己取的。爺爺都沒名字,爺爺以前祖宗的名字,以他爺爺大字不識一個的學問,更是問都不用問。
聽到要論家譜,薛朗有點心虛,除了祖籍是真的,其他都是編的!偏偏古人又對家譜認真,這個要怎麼辦?
謊話說多了,圓謊就要付出百倍的精力。薛朗認命了,做出悲憤狀,道︰“我這一支,顛沛流離,幾經遷徙,祖上一度性命不保,族譜早已在顛沛流離中丟失。只是口耳相傳,祖上於永嘉之亂時遷居,遷居前住在建康。不知河東薛氏的族譜上可以記載?”
薛朗做謙虛求教狀。
薛智聽到族譜丟失,嘴角克制不住的抽了一下,但又不好指責薛朗,只能平心靜氣後,道︰“族譜上有無記載,需回去祖宅翻閱永嘉年間的記錄。不過,薛氏乃是大姓,魏晉以前,薛氏並不聚居河東,而是散居各地。我河東薛氏來自於東海相衍公,衍公生子永公,永公隨前蜀主入蜀。蜀漢亡國後,齊公降魏,才從蜀地遷入河東。”
這是給薛朗講上家族史了?!不過,這跟薛朗有什麼關系?!
薛朗不明,安靜的聽薛智講古。
薛智道︰“遷入河東後,世人謂之曰蜀薛,被其他名門望族視為異類,多有看不起。可我薛氏並不氣餒,經過歷代祖先努力,歷經十六國、南北朝、前隋直至如今的唐,我河東薛氏已是關西六大姓之一,經久不衰!”
“先祖之功,薛朗身為後輩,欽佩不已。”
薛朗是真的佩服那些先人。能在古代這樣重視門第的環境中,奮鬥成一個與高門並列的望族,付出的努力是值得所有後人敬仰和欽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