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甲殼狂潮》一百一十六 驅逐計劃
  徐家業的表情有點不自然:“這不還是能過去嗎!”  秦教的目光轉向軍方代表:“我不了解現在的軍事手段,不過監視幾條河不成問題吧?”

  軍方代表遲疑片刻點了點頭:“多派些人手,再增加一些技術手段,沒問題。”

  秦教授授笑了:“只要發現蟻球,一發炮彈完全可以解決問題。”

  徐家業腦中浮現巨大的蟻球被一炮轟散的影像,不由地點了點頭。

  他的軍事知識有限,但是看守河道好歹有個明確的任務目標,總比跑到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到處找螞蟻窩簡單。

  “無知,膚淺!”高亢的聲音再次出現,“你還以為巨蟻是小螞蟻嗎?小螞蟻挖的洞再深再廣也佔不了多大面積,可是巨蟻那麽大,一個蟻巢至少佔地幾平方公裡,完全可以從河底挖洞穿過河道!”

  “從河底挖過河道?”秦教授不禁愕然,隨即露出不屑的冷笑,“我不是學地質的,但是我知道地下水和地表水可以相互補給,想從河底下挖過去不是不可以,不過必須先教會巨蟻潛水!無知膚淺?這幾個字還是你自己留著吧。”

  與會諸人大多露出迷惑神色,秦教授看在眼裡卻絲毫沒有解釋的意思。

  他確實不了解地質方面的知識,但是三十多年前的一件事至今記憶猶新。

  那時秦教授一家還住在一間普通的磚瓦房裡,屋後有一眼兩米多深的汙水井,家裡的生活汙水,全都通過下水道流進這眼汙水井,井中的汙水通過大地的過濾自然淨化,水面常年保持一米多深。

  井中的汙水日積月累,時間久了變得腐臭非常,臭不可聞。

  有一年連下三天大雨,秦家所在的縣城漲了洪水,由於屋高院低,院子裡積水齊膝,秦教授還茫然不知,直至聞到一股刺鼻的汙臭,疑惑地尋找臭氣來源,才發現下水道裡居然泛出黑綠色的汙水。

  秦教授直到這個時候仍然沒意識到汙水倒灌的真正原因,打算到後院看看汙水井,開門看到院子裡渾濁的水流,才知道水已經漲到了院子裡。

  秦教授突然意識到,汙水倒灌的原因不是汙水井出了問題,而是汙水井中的水位高過了屋中的下水道口!

  恍然間,他意識到了地下水與地表水之間的某種關聯。

  如今說出這番話,不是秦教授懂得地下地上兩種水體之間的聯系,而是數十年生活經驗的厚積薄發。(PS:這一段是我本人的真實經歷改編,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我再提醒一遍,就事論事,誰再人身攻擊,別說我不客氣!”徐家業第二次敲了桌子,“秦老,您是說河水會灌進河床下的蟻洞,對吧?”

  “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秦教授說。

  徐家業凝神片刻:“就是說,巨蟻無法越過大江大河,我們只要控制住江河上的橋梁,就能有效遏製巨蟻的擴張……”

  徐家業突然閉上嘴巴,愣愣地看著地圖。

  地圖上水網縱橫不假,但仔細觀察,江河之間怎麽也能找出幾處空當,若是不擋住這些漏洞,巨蟻早晚會從江河組成的圍欄中跳出來。

  唯一的好消息是,大部分空隙都位於黑山山脈南麓的鄰國境內,就算巨蟻通過這些空隙逃出去,也用不著自己來操這份閑心。

  “怎麽都不說話了?”徐家業放緩語氣,“都分析分析秦教授的提議!”

  話說到這份兒上,但凡有點眼力價的人,都看得出徐家業對秦教授的建議很感興趣,

不過搞研究的最不缺沒眼力價的硬脾氣,眾人又是一通七嘴八舌的討論,最後會議達成了幾點意見。  一是加大投入,盡快研究滅殺巨蟻的有效方法。

  二是嚴防死守,嚴密監視蝗群的動向。

  三是竭盡全力,實施北趕蟻群的計劃,重點封鎖橋梁,確保蟻群按既定計劃遷移。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一旦發現蟻群有失控跡象,必須立即予以滅殺。

  然而北驅巨蟻的計劃,前提是必須掌握蟻群的信息素語言,國內雖然有信息素方面的研究,卻沒人有機會研究巨蟻的信息素。

  徐家業當場拍板,由權威專家牽頭,組建信息素研究中心,為盡快拿出實用成果,擬將該中心暫時安置於蟻佔區附近,由軍方保證研究中心的安全,並擔負捕捉巨蟻的重任。

  會議結束後,徐家業迅速上報計劃,北都高層以戰時效率,一路綠燈批準了這個計劃。

  這個計劃看上去確實有些不可思議,北都高層也確實對這個計劃心存疑慮,但是北都方面也拿不出更好的辦法,既然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專家學者最終讚同這個計劃,就說明計劃有其可行的一面。

  反正實施這個計劃也不需要多少資源,總歸是以小博大,如果計劃成功,不光能為國家節約大量資金資源,還有可能為今後的巨蟲防治開拓新的方向!

  自然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雖然昆蟲的巨型化打破了舊有的食物鏈,但新的食物鏈也會在這場變革中重新建立起來,通過技術手段引導昆蟲本身的習性,無疑是一條可行之路。

  消息傳回防治中心,秦教授的地位隨之水漲船高。

  年過古稀的老教授對自己的位置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他知道自己不擅長和人打交道,不適合繼續留在防治中心這種人際關系複雜的地方,思考一番之後,乾脆主動請纓加入信息素研究組。

  北都在研究組的組建上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會議結束後兩小時,便將兩台車載移動實驗室撥付研究組,相當的實驗器材陸續撥付到位,不到二十四小時,兩輛比集裝箱車還要大些的移動實驗室率先出發,隨行的還有各種野外保障車輛,並由軍方派出的裝甲車隊沿途保護,一路換人不換車,預計十四個小時抵達蟻佔區。

  研究組專家、配屬的研究員和實驗人員,將分批次乘坐專機趕往林州省與車隊匯合,盡快展開研究工作。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