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音師》結束了。
可是關於《調音師》的話題,卻才剛剛開始。
網絡上到處都充斥著關於《調音師》的討論。
世間愛若有盡:“臥槽,全程無尿點,沒想到,這麽短的片子,居然比看大片還精彩,那麽問題來了,到底男主角最後有沒有死?”
飛天老鼠王:“肯定死了,開頭的時候,不是有一聲響聲嗎?我覺得那就是釘槍開槍的聲音。”
平凡的我12:“開頭的時候?有響聲?我怎麽沒注意到?”
迷失之隨風:“我覺得沒死,之前那個對門的女人看到了調音師進去,要是死了,那個中年婦女肯定跑不掉!”
唯一真解:“肯定死了,其實從在餐廳裡面的對白就可以看出來,男主角愛吃糖,因為吃糖能讓他心情愉悅,馮剛說吃死了也不管,寓意著糖就像他偽裝成盲人,可以欣賞偷窺到很多東西,但是一次兩次很好,吃多了就會死。所以,應該是死了。”
藍沫曦:“搞什麽啊!這不是個五大三粗四肢健全的漢子麽?又沒真瞎,對方不過是個大嬸,手頭一開始連武器都沒有,後來也拿的不知道是個什麽玩意兒反正不是什麽高級裝備,完全沒有理由這樣坐以待斃啊!還有大嬸去拿衣服的時候幹嘛不乾脆跑掉?感覺好不合理。”
狂野戰車203:“樓上的,此言差矣,我認為這才是整部片子的精髓所在,前面就說過了,男主角一直在練習做盲人,所以整個人都代入其中,試想一下,當我們全心全意去編織自己精致的謊言,有多少時候連我們自己也信以為真?有多少暗示已經深入了骨髓?一個人到底是騙自己容易,還是騙別人?於是,當鋼琴成了主角最後一根稻草,他雖不是瞎子,卻早已忘記了用健康人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了。”
……
誰也沒想到,這麽一部,只有13分鍾的短片,竟然會引發如此之多的爭議。
而很多網友在看了其他網友的評論之後,又發現,好像自己忽略了很多細節,想要再看一遍,可是因為這部短片是在電視上播出,現在想看也看不到,只能等第二輪播出。
於是就越發的讓觀眾心癢不已。
一萬個人心裡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同樣的《調音師》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而劇中,經過細致的分析,很多人驚訝的發現,整部片子,每一句對白,每一個場景竟然都能夠分析出許多不同的寓意。
比如開篇的時候,那一聲被很多人忽略的聲響,不少人認為是開門聲,也有人認為是釘槍的聲音,還有人認為是中年婦女自殺的槍聲。
比如調音師怎麽會聞不到血腥味,這個問題,有人認為是BUG,但是更多的人卻認為,這是正常的。
假設盲了的話其他器官應該很靈敏,而片裡調音師也的確有說到如此的台詞。所以不少人會認為調音師的嗅覺應該可以聞出滿地的血腥所以不解為何女屋主會騙調音師地上的液體是油漆以及調音師為何不提出疑問,認為這是一個bug。
還有人認為,為什麽一定就是真的血?也有可能真的是油漆呢?而且也給出了理由,地上的是油漆,為什麽不能是是女主人為了掩蓋血腥味故意潑在地上的,而且一些細節也說明了,女主人家確實在裝修,裡面有一幕,門的左邊有梯子和一些工具,門的右邊有油漆桶。
還有,畢竟,那個女人的丈夫是死在沙發上的……
還有餐廳裡面的對話,女郎裸身跳舞等等。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部只有13分鍾的短片,卻被解讀出無數個寓意,無數個伏筆和細節。
當然,這些話題和這些細節,寓意,也導致了,無數的觀眾都希望,能夠重新再看一遍這部短片。
綜合一句話,這部短片,太神了。
以往那些正常的長度的懸疑片,也從未有過像這部《調音師》一般的,整部戲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多余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這部戲本身就是濃縮的精華,所以,整部戲13分鍾,每一個地方,都透著伏筆,透著細節,每個人看了都會有自己的感覺。
而最終收視率出來,雖然沒有能夠打破之前的《父親》的記錄,但是38%的總收視率,卻也足夠自傲了。
關鍵是,和《父親》不同的是,這部片子處處充滿了懸疑的色彩。
使得這部片子很多人看完之後,都覺得,自己沒有完全看透,忽略了一些細節,打算第二次播的時候繼續觀看。
而一些沒有看的觀眾,在網絡上話題被引爆之後,也被瘙到了心中的癢處,到底是什麽樣的片子,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
而那些電視台在影片播放之後,當天晚上就接到了不少觀眾打來的熱線電話,詢問,什麽時候再播《調音師》。
就連葉秋也沒想到,這部當年被稱作是最燒腦的懸疑片的微電影,在電視上播出竟然能夠引發如此大的轟動。
觀眾的熱情完全被調度起來,一個個細節,甚至一句話,都能被觀眾解讀出不同的寓意來。很多甚至連葉秋自己都沒有想到。
雖然因為題材的原因和營銷宣傳的原因,這部短片的第一輪播出,收視率不如《父親》,但是從觀眾的反應和話題性來說,這部片子表現的反而更好。
而且, 不像《父親》這部片子,在播出之後,雖然觀眾反應好評如潮,但是專業人士對這部影片卻是罵聲不斷,《調音師》卻是不僅僅在觀眾當中,獲得了巨量的好評,而且,很多專業人士,這一次也難得地給了這部短片好評。
不過想想也就難怪了,《父親》這部片子,可以說劇情很直白,很淺顯,沒有什麽隱喻的似是而非的東西在裡面。
而《調音師》卻是一部,主題雖然很鮮明,但是整部片子當中,可以說到處都是坑,而且都是那種能讓人感覺不明覺厲的味道。
影評人和文藝圈認識,本來就更喜歡這類型的影片。
不僅僅如此,這一次葉秋的演技也獲得了不少人的肯定,而馮剛的這一次的突破性的拍攝這種類型的題材,也的確讓人稱讚不已。
有意思的是,這部片子,吐槽的人,往往很快地就會被其他人用寓意來解讀,頗有種你之糟粕我之精華的感覺。
那麽問題來了,男主角到底死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