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日耳曼人的危機或許並不如我們所想象的那般可怕,事實上,我在凱撒軍團中服役的時候,也曾跟這些野蠻人作戰過,他們雖然嗜血殘暴,但是他們更多的時候其實是單獨行動的,因為日耳曼有許多的部落,他們很少有團結在一起的時候,即便一場大戰團結在一起,戰後依舊分散成一個個部落形態……”
雷必達在眾目睽睽之下發言,裝作一番膽怯而懦弱的樣子,表達了自己不願意前往高盧抵抗日耳曼人的想法。而他越是這樣,屋大維和安東尼便越是要求他前往北方……
“你的意思是日耳曼人的威脅不大?”
安東尼不耐煩的質問到。
“嗯……大體上可以這麽說,他們只會在邊境活動,一旦滲入高盧,他們便會因為各族長的意見不和而停滯不前,我們的駐防軍隊會不斷消滅他們的。”
雷必達緊接著回答到。
“但是事實是,北方高盧的當地守軍在蠻族入侵下幾乎毫無招架之力,日耳曼人正以令人發指的行徑屠戮著邊境的羅馬人。”
安東尼再次不等雷必達說完便插嘴到,他的意思很明顯,要求雷必達離開這裡,去北方……一旦雷必達離開了,這裡便少了一個競爭對手,誰都知道,只要屋大維和安東尼聯盟下去,布魯圖斯終有一天是要失敗的,安東尼和屋大維誰也不想失去這次功績。殺死布魯圖斯可以極大的取悅羅馬平民,並且可以趁勢佔據東方的大片土地。
“雷必達,你必須前往北方,帶著你的軍團,去屠殺那些日耳曼人,不要手下留情。”
安東尼在雷必達“猶猶豫豫”的時候再次開口,讓雷必達直接無言以對,再看看屋大維,那張冰冷的臉上寫著同樣默許的表情。
兩天后,雷必達在眾人的逼迫下,“愁眉苦臉”的集結自己的兵團,前往羅馬,而後從羅馬進軍日耳曼。
……
但是令屋大維感到意外的是,阿庇斯卻留在了希臘,繼續指揮著那少的可憐的一千名士兵幫助安東尼和自己守衛包圍網。
“兄弟們,守住防線!”
陰霾的天空下,阿庇斯站在破敗不堪的柵欄後方,大聲吼叫著指揮著自己的士兵守衛這道防線,這裡,是埃布裡斯河的引流工事,幾天后如果這條運河被成功改道,那麽布魯圖斯的營地內,將無水可用,所以幾天來布魯圖斯和克溫圖斯不斷派出軍隊前來襲擊。
隨著嘹亮的號角響起,上千名布魯圖斯的羅馬軍團步兵開始了衝鋒……
而阿庇斯這邊,高塔上的砲手已經拉緊了皮條,兩米多長的巨型弩箭在垛口上瞄準了下方密密麻麻的軍團步兵。
隨即,在敵方接近的時候,長矛被急速彈射出去,十幾座高塔上的砲手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射,空中出現了一道道華美的弧線。
帶著呼嘯的聲音,長矛飛速刺進前排的布魯圖斯傭兵,而後,強大的穿刺力使得長矛射穿了軍團步兵的盾牌和軀體!
在骨骼的崩塌聲中,十幾名布魯圖斯的軍團士兵被慘烈的射殺。盡管相比於上千人的隊伍來說,這樣的殺傷效率並不高,但是弩砲所產生的恐懼感卻令平地上的士兵們惶恐不安。
隨著布魯圖斯步兵方陣的接近,雙方開始了最傳統的短兵相接。
而後,大量重標槍從阿庇斯軍團步兵的手中拋出,在雙方相距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大量重型標槍在空中飛舞,就像一團飛過的蝗蟲,瞬間遮蔽了兩軍中間的這片天空。
迎面撲來的重標槍帶著強大的重量和貫穿力,即便前排的羅馬士兵已經架起盾牌,有些也無法抵禦,重裝標槍零星的扎入盾牌,將一些士兵的手釘在大盾上,而被長矛刺穿手臂的軍團步兵顯然已經是失去戰鬥力的。並且等待他們的可能是一輩子殘疾的命運。
但是阿庇斯無暇顧及這些,因為很快,雙方便要在這裡進行更加血腥殘酷的肉搏戰。
“吼……”
在一陣鋪天蓋地的嘶吼聲中,布魯圖斯的軍團方陣衝上了阿庇斯這道薄弱不堪的防線。震天的呐喊聲過後,戰線上雙方已經人頭攢動,隔著這道低矮的柵欄互相刺殺。
克萊恩抓過一名雇傭兵的腦袋,順勢用短劍割破了對方的喉嚨。大量鮮血濺射出來,灑在後面衝上的軍團步兵臉上。那名新兵看起來充滿恐懼,卻被後面的人推上來被迫戰門,克萊恩僅僅一個怒吼,布魯圖斯的新兵般畏懼不前,而後,被他面前身材魁梧的克萊恩用戰斧劈開了頭盔……
阿庇斯則躲在盾牌後方,冷靜的抵擋著對方狂亂的兵器打擊,等到對方攻擊間歇的時候,才將短劍從盾牌下方刺出,隔著柵欄,刺進對方的身軀。
更多的士兵們則拿著長矛突刺,像馬其頓騎兵那樣,反握著長矛,隔著柵欄捅殺。
空氣中不斷傳來的呼嘯聲卻令人驚恐, 被阿庇斯安排在高塔上的軍團砲手竭盡全力的操作機械,將一發發長矛和石彈拋射出去,有些石彈飛進人群時擊碎了步兵們的腦袋,一名布魯圖斯傭兵的腦袋被無情的流石擊中,頓時碎成了粉末,腦漿和鮮血灑落一地,那原本包裹著頭顱的頭盔,則完全變形,扭曲成乾癟的形狀,整個士兵無頭的倒下,恐怖的畫面一次次威懾著布魯圖斯軍團。那些士兵甚至顫抖著不願再戰。
直到天黑的時候,這股攻勢才被擋了回去,戰場上留下了密集的屍體帶,全部堆砌在白天兩軍交戰的狹長戰線上,驚恐的布滿了各種殘肢和斷臂。血腸,內髒散落在屍體上面,周圍。有些還連著身體。
濃濃的血腥味引來了眾多腐食生物,而阿庇斯則下令,天黑的時候,將這些屍體全部焚燒,天氣正在轉暖,馬上就要進入夏季,為了防止出現疫情,必須清除一切傳染源,而這些屍體,是的,它們就是病菌寄生的場所和源頭,只是跟這個時代的人解釋不了那麽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