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匡扶大明》第一百二十九章 身陷囹圄
  葉向高沉默片刻,忽然說道:“陛下,罪臣不敢為他說情。微臣只是覺得,向他這樣忠心耿耿、為國效命的賢人,突然被定性為一個奸詐無恥的市井小人,微臣頓感難以置信,心中驚詫,這其中,恐怕有不少的原由,恐怕有人存心汙蔑,打擊構陷。”  天啟冷冷道:“這可是孫越陵的親口供詞,又有誰會構陷他,難道錦衣衛審案人員敢欺騙朕嗎?”

  葉向高接口道:“那是不敢。微臣只是認為,錦衣衛指出的這四大罪狀,其實第三大罪和第四大罪都算不上什麽事情,根本就是捕風捉影穿鑿附會,尤其是孫越陵放走妖首,更是無憑無據無稽之談,禦史黃尊素早就上書駁斥過。”

  頓了一頓,道,“至於第一大罪和第二大罪,孫越陵自然是有欺騙朝廷的嫌疑,但是微臣請陛下仔細想想,一個為大明朝廷遠赴萬裡,襄助朝廷兵馬打下鎮江,來到京師之後,又在‘大明門之變’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扼殺了聞香會攻打皇城陰謀之人,會是一個奸詐無良的小人嗎?”

  這句話提醒了天啟,他凝神想了想孫越陵的所作所為,似乎離一個道德敗壞、奸猾亂性的人很遠,他的種種作為,反而更像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忠義之士,登時心中也是一陣猶豫,道:“但這可是他親口承認的事,難道會有假嗎?”

  葉向高繼續勸諫道:“既然是他親口承認,想來不會有假。但是古語有浪子回頭金不換之謂,也許他以前確實做過一些雞鳴狗盜之事,但可能那時他迫於生計,只能如此存活於市井之間。後來他歷經諸事,漸漸明白了一些為國效命的道理,所以痛改前非,一心為國,成為了一個心懷家國天下的人,也未可知啊!”

  抬頭看了看天啟逐漸變緩的臉色,又道,“自古以來,浪子回頭的事情多不勝數,我大明以寬仁賢德治天下,豈能揪住他人以往的過錯而不放,這樣一來,豈不是寒了天下眾人之心,逼得那些犯過錯誤的人再也沒有回頭之路,只能一條道路走到黑,成為禍患災亂的根源嗎?”

  這句話又捅到了天啟的心窩,天啟雖然有點大智若愚,但終究比較寬厚,只要別人不是觸犯了他的終極利益,他一般也是聽之任之,不加指斥,這一點從他善待那些為他父親泰昌爭取到皇位的東林黨人就可以看出來。再者,天啟捫心自問,他自己也做過許多荒唐胡鬧的壞事,又豈是獨獨孫越陵一個人為之?

  天啟臉色更是變得緩和,看著葉向高說道:“閣老所言,確實言之有理,我大明素以寬容治天下,豈能因為他人的以往過錯,就無視他如今的諸多功績,將其打入死牢之中,朕不是那樣的人!”

  葉向高聽得此言,心中大喜,他的一番說辭終於沒有白費,連忙道:“吾皇聖明,真乃仁德寬厚之君,微臣得以服侍如此君主,真是三生有幸。”

  這一通馬屁沒有白費,天啟聽得笑了起來,道:“閣老大可寬心,朕是不會忘記孫越陵的功勞的,他畢竟還曾救過朕的一命,就憑這一點,朕也不會虧待了他。”

  ……

  孫越陵一案在審理結果出來後,立刻就鬧的朝議紛紛,各黨爭究不休。

  畢竟此事已發,孫越陵不是秀才一事再也不能瞞住眾人,朝廷之上也不能容忍一個非科考出身、混跡在市井間的人來擔當官員。

  但是,支持孫越陵的禦史言官們也不再少數,很多人更是引經據典,大談道理,說既然用了一個人,只要這人能為大明朝廷帶來功績,

就算是出身低微卑賤也未嘗不可,古有匡衡、蘇秦,近有宋濂、顧鼎城,都是出身低微而成就一番事業之人。  當然,這些為孫越陵說好話的大都是東林黨人,在首輔和左都禦史的授意下,故意如此上折言事,為孫越陵將來的復出打好根基,做好鋪墊。

  終於,處置孫越陵的聖旨下到了錦衣衛詔獄,天啟皇帝親自批下了八個大字:褫奪功名,暫押聽勘。對於孫越陵的其余罪狀,則是一字未提。

  天啟皇帝終於在葉向高的勸言之下,沒有對孫越陵做出嚴厲的處罰。但是,仍舊是剝除了他的功名,這樣一來,不僅也可以堵住那些禦史言官的嘴,更可以將這件事可能引發的風波給扼殺於無形。

  消息傳到錦衣衛後,許顯純等人驚詫莫名,心中驚懼,沒想到他們費盡心血,諸般施為,還是不能將孫越陵打入死牢,看來此人在天子眼中依然受寵,身後的東林黨人更是勢力龐大,而他們身後的勳貴內臣一方,還沒有足夠的力量扳倒朝堂上的東林黨人。

  想到這,許顯純就氣憤不已。崔應元卻對他說道:“縱然不能將其徹底打入死牢,但天子畢竟剝奪了他的功名,可見,皇帝陛下也不是全然向著東林黨人,只是在平衡各黨各派,從中調旋,大和稀泥。他日只要東林勢微,我等再從中使力,孫越陵必定死於獄中。”

  許顯純壓不下心頭這口氣,怒道:“還要等到什麽時候?既然天子剝奪了他的功名,那麽,他眼下就是一個白身,我要將他下到詔獄中最陰森黑暗的牢房裡面,三日一打,七日一訊,讓他生不如死,後悔做人。”

  崔應元聞言大驚,連忙說道:“萬萬不可,孫越陵此時聖眷仍在,身後又有諸多勢力,倘若我等貿然行事,恐怕朝廷追究起來,倒霉的反而會是我們。況且,就算在我錦衣衛系統中,戚遼、張應龍等人也與之交往莫逆,要是我們如此施為,恐怕戚遼也會上告我等,此時千萬忍耐,不可因小失大啊!”

  許顯純氣的將手中驚虎膽往地上一摔,罵道:“區區一個孫越陵,就讓我們錦衣衛束手無策,無計可施,這官,當的真他嗎的窩囊……”

  而此時,聽到將自己剝奪功名的孫越陵,心中也是一陣驚訝,萬萬沒想到天啟皇帝對他的懲罰竟然如此輕——他還以為這一次必定難以善終,縱然不死,也要受盡酷刑,流放邊疆了。

  但心中隨即想到,一定又是朝廷上的東林黨人出面為他作保,為他說話,天啟才沒有對他重懲,看來,他搭上的東林黨人這趟車,目前倒是順順利利,一馬平川,遠遠還沒有駛到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地步。

  經過這番較量,雖然他的功名被剝奪了,但其實他心中壓根就沒有太在意,畢竟他本來就不是一個朝廷官員,而是一個布衣平民,正所謂無官一身輕,沒有了這些朝廷桎梏,他有些時候反而覺得更自在一些。

  只是,經過這次案件,又拜許顯純等人所賜,他終於在大明朝廷上擁有了一份正式的戶籍造冊,盡管這份戶籍造冊來的是如此匪夷所思,身份是如此卑微不堪。

  在戶部特意為他行文發往江N縣衙的文書裡,說明了他是一個從小就在金陵城中的長大的孤苦之人,父親是金陵城中的平頭百姓孫十八,母親是一位曾經遊走江湖的奇女子,自小家世微薄,艱難度日,後來父母雙亡之後,無人照料才混跡在市井街坊中,為了糊口過活,不得不做出一些不良於行的事情。

  但這些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後來他醒悟到為人處世的大道理之後,就開始發憤圖強,不僅熟讀了儒家經義,更是大力攻讀兵法韜略,從此成為了一個胸有謀略,學識過人的有志之士,為大明朝廷出力獻策,立下了無數的功勞。

  當然,這些都是東林黨人的運籌之功,孫越陵沒有親眼看到,也不知道這些,倘若他要是見識到了東林黨人為他“做章立傳”、化腐朽為神奇的筆力,恐怕也會被驚得膛目結舌,難以置信。

  本來還是打算在詔獄中呆上個十天半月就出去的,但照目前的情況來看,自己是有段時間不能出去了,非得牢底坐穿不可。

  許顯純雖然沒有再次來迫害他,但為了出心中一口惡氣,仍舊是將他換了牢房。

  雖然不是詔獄中最為陰森黑暗、蟲豸蟑螂滿地爬的那種,但畢竟再也享受不到一開始那種秦城監獄般的待遇了。他現在所處的牢房,是詔獄中最為普通的,牢房不僅不寬闊,而且還陽光不充分, 只有中午的時候才有些微微的亮光照射進來。牢房中也沒有了大床,只有滿地的稻草和一卷裹身的草席。

  “既來之則安之!”孫越陵無法可想,倒頭便睡。

  沒有了熊廷弼在一旁的喧囂聒噪,牢房中似乎顯得特別安靜,他睡起來也似乎格外香甜。

  雖然他身在獄中,但是,朝中的東林黨人,特別是關心堂的兄弟們,還是時不時會來探視他,為他送上一些好酒和衣物。所以,他在獄中的日子過的雖然沉悶了些,但是也沒有什麽危險,只能靜靜地等著出獄的那一天到來。

  春天已經過去,慢慢進入了夏季,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孫越陵穿著一身白色囚衣,盤腿坐在草席上閉目運功。

  長日漫漫,在許多無聊的日子裡面,他反而可以靜下心來專心練習紫微鬥訣第五重心法,而這第五重心法,名稱就是“天牢”,所指的就是自己全身經絡髒腑便是一座囚禁人心和勁氣的大牢,所要修煉的法訣就是如何運勁聚氣,周遊腑穴,突破自己肉體所帶來的種種桎梏和羈絆,達到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界。

  當年厲若冰修煉這第五重心法,花費了整整三年時間方成,如今孫越陵機緣巧合,身陷囹圄,反而摒棄了所有的雜念和欲想,嵌印了這第五重心法的修煉方法和精神修為,靜心練習行之下,感覺修為突飛猛進,體內真氣滾滾,不可衰竭;精神浮遊天地之間,與日月同行。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