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匡扶大明》第二百二十七章 拉攏
俞谘皋一指滿桌的菜肴,笑道:“孫大人,這些可都是福建有名的特色,尤其是這‘扁肉燕’、‘蠣酥餅’,可是太平燕的招牌吃食,你可要好好嘗嘗。天』籟『小說⒉”

孫越陵用筷子夾起一塊蠣餅,放入口中咀嚼,但覺香酥味美,十分爽口,不由讚道:“不錯,果然是美味。”

俞谘皋哈哈大笑,道:“孫大人喜歡就好,喜歡就好。”

笑談之中,眾人紛紛舉筷開吃,觥籌交錯起來。

一番互敬之後,俞谘皋對著孫越陵說道:“大人,前些日子督撫大人說是要禁海,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後,沿海一帶的商販們紛紛叫苦,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啊!”

孫越陵心想果不其然,俞谘皋終於說到正事了。上次在巡撫衙門,俞谘皋就對朱欽相禁海的措施感到不滿,只是沒有當面忤逆,難道這一次他請自己來赴宴,是打算勸喻自己麽?又或者是想通過自己來勸朱欽相?

孫越陵笑了笑,道:“老將軍,禁海一事是朱大人鐵了心要變革的東西,巡撫衙門裡的官員們正在擬定詳細的舉措,相信很快就會公諸於世,這有什麽不好嗎?”

俞谘皋環眼看了看在座的諸人,歎了一口氣,到:“孫大人,你這是有所不知啊。整個福建沿海一帶城鎮的商賈,十有**從事的就是海貿,如果恢復海禁策略,這些商販們恐怕多數要破產,這是其一;其二,督撫大人說是要從商稅、農稅收入來衝抵海稅,可福建一地多山多水,商業全靠海貿帶動,只要海貿一停,商稅隨之減少。再者,福建土地貧瘠,不適合農業生產,所以農夫們少的可憐,本來就收不上什麽稅,如今一旦再向這些農戶收稅,恐怕要引變故。”

說道這裡,頓了一頓,又繼續說道,“第三點,也是最為嚴重的一點,如果這些商販、農戶門難以糊口自足,又要繳納重稅的話,恐怕就會鋌而走險,紛紛轉為私販,更或者是直接淪為海盜,如此一來,整個福建將會大亂,盜賊們剿不勝剿,根本就難以平息。”重重歎了一口氣,道:“如果真到了這個地步的話,恐怕形勢又會成為以前般一團亂象,朝廷沒有公信,百姓肆意而為,成為惡性循環……”

眾人聽他說完之後,都紛紛點頭附和,說起朱欽相這個施政的惡劣之處。

聽得他們議論紛紛,孫越陵心中暗歎。這些日子以來,通過他的一些了解,也確實是感受到了紛紛民意,大多數人都是不讚同禁海的,且依照目前局勢來看,禁海必定會導致福建局面的惡化。可是朱欽相是他頂頭上司,委他以重任,他又怎能在這個關鍵時刻和他作對?

想了想,孫越陵道:“老將軍,你們的意思我明白。本官雖然不才,但也知道如果禁止海貿,恐怕福建的民生要大受影響。”頓了頓,續道,“可朱大人一心如此,我也是丁點辦法也沒有,只能順著形勢展,慢慢勸喻了……”

李旦忽道:“這……要等到朱大人回心轉意,恐怕整個情形已經惡劣到不能挽回。況且朱大人性情孤烈,未必變會改變心意,只會按照朝廷的部署來做決定。”

孫越陵苦笑一聲,道:“如此,我也沒有辦法,畢竟本官乃是朱大人的下屬,又怎能改變他的想法。”

他如此一說,房中諸人都沉默了下來。

許心素笑了起來,對著滿桌之人道:“在下有一個主意,不知道該不該說……”

俞谘皋輕叱一聲,道:“都什麽時候了,有話就說。”

許心素賠著笑臉,緩緩道:“方才諸位大人也都說了,

這禁海一事顯然是對福建百姓不利的,但撫台大人一意如此,我們這些草民也是沒有絲毫辦法。”話鋒忽然一轉,道,“但是,自古以來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朱大人雖然一心要改革海貿,但只要在座諸位大人們精誠合作,想必就是朱大人也將會有心無力……”“你胡說什麽,難道叫我們對抗上命麽?”俞谘皋故作憤怒,大聲喝道。

“小的不敢,小的不敢。”許心素連忙說道,“小的豈敢叫大人們對抗上司,請俞大帥讓小的把話說完。”看著一臉嚴肅的俞谘皋,小心翼翼道:“其實,朱大人既然要禁海,那就讓他去禁好了,他要酌量放船引,也就讓他去放好,跟我們半點關系都沒有。難道朱大人禁海,又控制船引,就能絕了這閩海遠跨東南洋的貿易嗎?”

許心素眼神忽然變得炯炯有神起來,道:“方才諸人大人們也都說了,這顯然是不能的,只會讓私販更為泛濫。既然私販無法遏製,那麽,在下鬥膽,請問諸位大人們一句,如果我們能夠將這些私販們約束起來,讓他們按照我們制定的方式方法來進行遠洋貿易,那麽,這豈不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既不會絕了這些商販們的營生,又能達到維持海貿秩序的作用,更不會導致民眾淪為海賊,簡直就是一箭三雕之舉啊!”

孫越陵聽到這裡,暗暗心驚,沒想到許心素居然有這樣的想法。這分明就是對朱欽相陽奉陰違,雖然表面上答應禁海,可在背地裡卻做著另外一套,縱然沒有直接拆朱欽相的台,可也差之不多,要知道允許那些私販們貿易,本來就是違背了朱欽相的初衷。

福州布政司左參政張汝貞先讚同許心素,拍桌笑道:“這不失為一個好主意啊,當可一試。”

出乎孫越陵意料的是,他的下屬付大鵬居然也附和起來,說這個方法是個好主意,可以施行。

俞谘皋皺起了眉頭,道:“胡說八道,這樣做豈不是違背了朱大人的意思,倘若朱大人知道我等包庇私販,必定會怒不可遏……”

許心素笑了笑,道:“大帥,您這是多慮了。其實嘛,朱大人巡撫一方,無非就是希望建立功勳,他日好上稟天聽。我剛才的主意,並非是叫總兵大人包庇私販,而是說要維持私販的秩序。大人您想想,禁海之後,必定會有許多私販不服王法,肆意亂為,這個時候,只要大人您拿住那些不服管束的私販或海賊,呈於朱大人知曉,朱大人豈會怪罪於您?”睨了孫越陵一眼,續道,“恐怕朱大人還會將大帥的功勳上報朝廷,朝廷知道後,必定有所封賞,為大人們加官進爵。”

俞谘皋沉思起來,點了點道:“你如此一說,倒也有幾分道理。想那督撫大人也只是一個流官,並不是一直在福建久呆,如果我們能拿住一些海盜和私販的話,恐怕確實是足夠讓他向朝廷有所交代。”

孫越陵聽到這裡,心中已是洞若觀火。許心素和俞谘皋一問一答,分明就是在演戲給他看,旁敲側擊地對他進行勸示,畢竟他孫越陵也是一個流官而已,遲早要離開福建,在他們這些當地人眼中,立下功勳奏報朝廷以求封賞,恐怕是這些流官心中的共同期願。

許心素繼續說道:“不僅如此,朝廷要是了解到福建沿海的真實情況後,說不定不會怪罪大人維持海貿秩序,還會對大人的行為讚賞有加,大力褒揚。”

孫越陵猶豫了,許心素的話也確實有些道理。福建沿海一帶私販不絕,朝廷早就是有所了解,正因為私相貿易帶動了整個沿海一帶的大展,極大地促進了民生改善,所以朝廷才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采取放任自主的姿態。更是因為沿海一帶多國勢力角逐,朝廷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管理,只能維持現狀,有些時候還不得不依靠海盜來對付東南洋的外番,企圖通過“以夷製夷”的方式來靖海平寇。

巡撫朱欽相的這個行為,不僅會打亂沿海一帶的原有秩序,恐怕也會使得東南洋的外番惱羞成怒,從而對大明朝刀兵相向,絕對不是一個妥善的方法。

俞谘皋淡淡道:“就因為如此,我等便要對朱大人陽奉陰違麽?約束私販,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靠我們軍隊可做不到,我們何必為此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而得不償失?”

李旦、張汝貞等人點頭附和,許心素卻道:“當然不是,只要我們能控制住這些私販,讓他們通過我們的方式來進行交易,我們自然可以從中抽取部分費用,那麽,自然可以用來犒賞那些出力的將士們了,大人們調度有功,自然是能夠從中賺取一份喝茶的銀子……”

說了這裡,就沒有往下說了,不過在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要說什麽——如果能真控制沿海一帶貿易的話,那麽辛苦所得,豈是單單賺取一份喝茶的銀子費用所比,指不定便要富甲一方,萬金進帳。

“這……”俞谘皋猶豫了,轉向孫越陵道,“孫大人以為如何?”

說了半天,終於拋出了這個橄欖枝,且誘惑力十分巨大,孫越陵頓感心中砰砰直跳。控制了沿海一帶的貿易往來,也將會控制整個東南洋的貿易體系,甚至可以改變大航海時代的世界格局,這對於他這麽一個一心想要改變東林,甚或改變大明運數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好機會。

他到底要如何對答呢?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