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匡扶大明》第八十二章 上元燈會
  “怎麽?你們要留住我嗎?”厲若冰站在門楣下,冷眼掃視全場,回頭緩緩說道。  “你這是……目無法紀!”田爾耕被他的眼神嚇得心中狂跳,但也是憋出了這麽一句。

  “目無法紀?”厲若冰冷笑起來,道,“當日劉朝殺王安的時候,你等為何不說這句話?”

  田爾耕等一乾人看著厲若冰,神情惱怒,卻是沒有一個人敢走上前來。

  厲若冰揚聲道:“給老夫聽著,如果再有人敢誣陷汪文言,休要怪我趕盡殺絕。”事已至此,他乾脆把話說的清楚明白,不如此,不能震懾住這幫朝廷酷吏。

  在錦衣衛的目視當中,三人揚長而去。孫越陵也是心中甚安,幸虧沒有碰到戚遼,不然這眼下的場面,真不知該如何面對。

  出了北鎮撫司大門不遠,卻見十幾人飛奔而來,當先一人來到厲若冰面前施禮說道:“厲老,你來北鎮撫司,為何不通報兄弟們一聲?”看到他們無事,登時一陣心安,又對著汪文言致禮,見他無事也是喜不自勝。

  厲若冰哈哈一笑,道:“些許小事,用不著兄弟們同來。”一指孫越陵,道,“他以後便是我們關心堂的兄弟,他叫孫越陵。”又指著前面二人,對著孫越陵說道:“這兩位便是我們關心堂的東堂堂主劉子孝,北堂代堂主黃天來。”

  孫越陵連忙對著二人拱手見禮。

  汪文言撫掌笑道:“厲老提攜之人,肯定非同一般,看來我們關心堂又添一強援矣。”

  孫越陵一陣尷尬,正不知道該如何說話時,東堂堂主劉子孝突然說道:“這位孫兄弟好面熟啊,似曾在那裡見過一般。”想了片刻,終於想了起來,道,“你不就是當日在我關心堂門外讀門聯之人嗎?”

  孫越陵更是一陣羞愧,啜嚅道:“那日……那****喝醉了。”

  劉子孝顯然不肯罷休,大聲說了起來,道:“我記得你當日,似乎自稱為東江軍千總——戚繼光啊!”

  此話一落,眾人登時一陣大笑起來。

  直笑得這飛雪漫天、淒寒徹骨的長街之上,行人側目、商販回首,驚懼於這群身負兵刃、勁裝裹束的江湖草莽,為何高聲喧嘩於北京城內、長街之上,徜徉在這風雪如誨、雪意未明的長空裡。

  天啟元年終於在風急雲蕩的情勢下落下帷幕,而京師各種勢力在經過一番角逐之後,也暫時得以平息下來。

  魏忠賢等人在經過試探性地對東林黨人發動攻擊後,雖然撲殺了王安,又於此後驅逐了為王安請奏的吏部尚書周嘉謨和禮部尚書劉一燝,但終於也是在內閣首輔葉向高的乾預之下,意識到了東林黨人的強大,轉而對東林黨人進行拉攏勸慰,冀圖共輔朝政。

  此後的一年之內,京師東林黨、齊楚浙黨、內宮、朝廷勳貴等各方勢力達到了一個巧妙的平衡,表面上再沒有你來我往的火烈碰撞,都轉為暗地裡默默經營。

  但這個平衡,將在天啟三年,由東林黨三老之一的吏部尚書趙南星一手打破。

  而此時,失去了廟堂支持的聞香會,正自暗中接納勳貴,調動人手,企圖在天啟二年的上元節之際,給予大明皇朝沉重一擊。

  ……

  天啟二年,正月。

  經過了半年的辛苦奔波,孫越陵終於在關心堂過了一個祥和熱鬧的新年。

  正月的十幾天之內,他不是在關心堂和眾人共聚聊天,就是回到庭叔的蜀錦老店和山城的夥計們吃吃鬧鬧,

日子過的從未有之的輕松。  庭叔知道他加入了關心堂,更是高興不已,表示大力讚成,畢竟他也算是山城中人,和關心堂搭上了關系,更是有利於老店的諸多經營。

  厲若冰並沒有讓他下派到外面的堂口中去,而是讓他留在了關心堂總堂內任事。

  在關心堂的這段日子裡,孫越陵也大概了解了關心堂的一些主要情況。

  這個關心堂似乎不僅僅是政治上的組織,在經濟上的經營也不落人後。在整個北京西城,幾乎都是關心堂勢力經營范圍,有書局、木場、綢莊等等不一而足,而城西金城坊都城隍廟一帶的古玩市場,更是基本上被關心堂所把控。

  同時,他也知道了關心堂除了設在石駙馬街的總堂之外,還按照北京城的布局,分別在北城、東城、南城設立了三堂,是為三個外分堂。外堂的三個分堂主,除了死在南海子的秦風之外,其他的二個分別是東堂堂主劉子孝,南堂堂主方逸塵。

  東堂主劉子孝這些日子以來也接觸不少,感覺上是個不大好相處之人,對他也總是忽冷忽熱難以捉摸;而南堂堂主方逸塵,便是當日他和戚遼在寧遠城衙門內見過的和“叛徒”孫得功一起的那個中年儒生,此刻,他正被賦予任務,在關外任事。

  想起當日刺殺孫得功的情況,孫越陵就一陣惱悶,當日如果不是這個方逸塵阻攔,他就要大功告成了。那個方逸塵似乎十分厲害,幾劍之內就逼得他招架不住,從他一路所見,起碼袁宏道、格魯道齊都不一定是他的對手。

  後來,他從關心堂兄弟的口中得知,方逸塵是整個關心堂中武功不下於厲若冰的第二大高手,手中一套遊俠劍法更是傲視京師,鮮有匹敵。

  他才心中釋然,心想原來方逸塵如此厲害,能從他手中逃脫還真是虧了戚遼,不然早就可能被拿下治罪了。

  雖然孫越陵在關心堂也過的倒也自在,但是有一件事讓他感到鬱悶:堂中的兄弟們知道他是厲若冰一手提攜,都對他客氣尊敬,卻有一個人,總是對他指手畫腳,讓他做這個乾那個,把他當成一個下人使喚,讓他大為頭痛。

  而他面對這個對他戟指使喚之人,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因為,這個人,正是關心堂總堂主厲若冰的女兒——厲烈梅。

  厲烈梅,人如其名,烈如驕陽,豔若初梅。

  這個熱情活潑的大小姐,前幾日剛吩咐完他去京師南城果園摘采新鮮的凍梨、冬棗,今天又命令他陪著她去城東的燈市街看花燈。

  雖然很無奈,他是他也不得不英雄陪美。

  此時還是正月十四,明天就是上元節,所以城東的燈市街仍是熱鬧非凡,人群接踵。

  孫越陵和一名堂中兄弟,還有一個丫鬟跟在厲烈梅的身後,緩緩而行。

  四人過了正陽門前面的棋盤街,又轉入了十王府街,往燈市街而去。

  那名堂中兄弟和他一樣,也是一臉愁悶,顯然也極不願意被逼著前去逛街。只有那個丫鬟和厲烈梅高興異常,一路走來指指點點,有說有笑。

  “嗎的,逛街也要這麽多人陪著。”孫越陵心中暗自咒罵,臉上卻是對著厲烈梅堆起了一臉的笑容,道,“哎呀,小姐,街上好多人,好熱鬧啊!”

  厲烈梅瞅了他一眼,道:“當然了,元宵快到了,燈市那邊更是熱鬧好玩,你們走快點!”

  孫越陵連忙小跑幾步,聳著肩膀道:“大小姐,如果不是你,我還不知道京師還有這麽好玩的地方呢。”心中暗歎,他如此脅肩諂笑,真是節操碎了一地啊。

  幾人走走停停,說說笑笑,已經來到燈市街。

  此時已是暮色臨近,整個街道之上無比熱鬧,人群川流不息,摩肩擦踵。

  由於上元節燈會是京師著名的一個節日,所以不僅是京畿之內、順天府外的客商雲集於此,就連南方各省的能人巧匠也都趕赴而來,將製作的各式花燈拿到街上售賣,形成了一副喧嘩熱鬧,又無比燦爛奪目的畫面。

  只見夜幕之下,街道之上一片燈火輝煌,各式彩燈鑲嵌其間,流光溢彩,絢爛奪目。

  孫越陵看到此種情形之後,也是一陣驚訝,心中不快一掃而空,沒有想到北京燈會居然搞得如此有聲有色,景致可觀。

  厲烈梅和丫鬟小雲更是無比雀躍,無比高興。

  只見街道之上,一路懸掛著各式各樣的彩燈,有宮燈、花燈、扛燈、琉璃燈等各種品類,還有按照動物、人物、花卉、瓜果製成的彩燈,更有用木架製成的高達十多丈、寬三丈的鼇燈,璀璨奪目、蔚為壯觀。

  “快來猜燈謎。”厲烈梅突然發現前面擁圍著一群人,正在猜燈謎,便高喊著跑過去湊熱鬧。

  孫越陵他們也圍了過去,只見一群來自四川燈販攤位前,懸掛著各式彩燈,有用瓷器做成的瓷燈,也有竹篾製成的竹編燈等,也有用絲綢製成的絹燈,並在許多燈具上面貼著小紙條,上面寫著一些小謎語,如果猜中的話,就可以免費將燈拿走。

  厲烈梅站在一個鳳凰竹燈面前,徘徊不去,看了半天上面的燈謎之後,仍是不得其解,喝道:“你們都過來看看。 ”

  孫越陵無法,隻得擠過去一看,只見那盞燈的紙面上寫滿了小字,他也看不清楚,隻得問厲烈梅道:“那上面寫的是什麽?”

  厲烈梅念道:“堂下女童仰面時,春來妝點最堪宜。遊絲若斷渾無力,莫向西風問別離。”

  孫越陵啞然失笑,這麽簡單的東西居然還猜不到,難道明朝女子平時不用讀書嗎?

  當下笑道:“這個謎語的謎底最簡單不過,便是風箏。”

  此言一落,四川的燈販登時大吃一驚,萬不料他居然能猜中謎底。可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又不能言而無信,於是隻得將這個竹燈給予了厲烈梅。

  厲烈梅得到竹燈之後,高興異常,對著孫越陵說道:“聽爹爹說過你原是江南有名的秀才,果然是聰明。”

  孫越陵淡淡一笑,心想老子是穿過來的,要是連一個謎語也猜不準那就不用混了。可惜哥不屑於用後世的知識來取悅當朝眾人,否則早就封官許願也說不定。

  心中胡思亂想,回頭突然看見前方燈火闌珊處,一輛華麗的馬車之上,一名女子正緩緩而下。

  他不由渾身一震。

  這名女子臉上罩著輕紗,遮住了臉面,正往邊上一條胡同內走去,背影曼妙玲瓏。

  也許別人看不出來這是何人,可是他一看之下,登時震驚,這名女子分明就是曾經對他款款情深的頭牌花魁沐宛。

  想不到夜入燈市,居然也會看到她?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