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這個天國不太平》第六百八十六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
聖京的帝國皇宮內,原本的金龍殿,如今已經成為馮雲山朝會面臣議事的太平聖殿。

這天,是帝國朝會的日子。馮雲山一早起來,便端坐金龍寶座上,而堂下,中華帝國的文武官員,除了出征的將領外,在聖京城內的,悉數到場,大禮參拜。

馮雲山不想像滿清一朝的皇帝一樣,事必躬親,他一個現代人的思想,可不想將自己捆綁在一個皇宮大院內。那樣的皇帝,不是他的理想,倒不是他想像後世的一周五天工作製一樣,至少不能每日上朝,那不得累死去?

於是,他規定,太平聖殿平時每旬逢五一朝,算是他“禦門聽政”,朝見群臣,各省巡撫布政使監察使、帝國內閣副部長以上級別的帝國官員才能參加朝會。其余的地方官員與京官等,知府以上,便可以參加由帝國內閣組成的閣會,每周一會,將各類信息收集匯總在內閣,再由內閣在每旬逢五的朝會上提出。這樣一來,至少能將大半的政務都解決掉了,最後剩下真正的老大難問題,才道朝會上交由他來拍板解決。而且,真正上了朝會的,也早就已經經過內閣處理批複了基本解決方案,最後只是交他這個帝國的皇帝過目裁決而已。

這其實是套用後世的公司制度。

馮雲山想的是自己來當中華帝國的皇帝,相當於後世公司的董事長,而從手下之人當中,挑幾位既忠心自己,又有才乾之人,來當這個總經理,也就是如今成立的帝國內閣的總理副總理之類的,剩下的,內閣個部長之流的,也就是日後這集團公司總部的部門經理,而各省巡撫、地方知府,也就是個子、孫公司的經理,總體來說,這個管理思路就是這樣。

對於馮雲山來說,還真別說,他並不制度如何管理好一個國家。他的優勢,也僅僅是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一百六十年的時代眼光和多些未來的發展走向而已,其他的,智商、謀略、管理能力,他很清楚,自己並沒比誰厲害多少,甚至還不如這個時代的牛人。因此,從一開始,他就沒想過要當事必躬親的勤政皇帝,而是想要當一個甩手掌櫃。

他只能將一個國家當成一個大公司來經營,因為他原本只是個公司的小職員而已,其他的,都只能仿照歷史上的,順眼下去。索性,便交給那個帝國內閣,讓別人來操心這些事情。說到底,一方面是他懶,另一方面,也是他想效仿劉邦這樣的君主,知人善用,放手讓手下的人去做,說不定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這個內閣總理的位置,也就是相當於以前的丞相,最為關鍵。因此,這個位置,必須要馮雲山信得過才行,而且,這個位置的人,還必須才能出眾,是位乾臣,如今,說實話,也只有左宗棠勉強能勝任。但如今總參謀部還離不開他,馮雲山可不想將政務這塊交給他,然後軍務這塊又要自己操心。因此,除了左宗棠,還真沒人能有這個能力挑起這份重擔,因此,馮雲山只能將就著,將忠心的曾觀瀾暫時任命為內閣副總理,主持帝國各事務。

但馮雲山心中清楚,曾觀瀾的能力,尚且不是很足。以他的學識和後面自己對他的鍛煉和培養,他最多只能做到一省巡撫的地步,日後再鍛煉幾年,馮雲山相信他能當個內閣副總理,而不是現在。但馮雲山手頭上實在是沒人了,加上如今帝國剛剛成立,一切都沒走上正軌,只能先讓曾觀瀾擔任著內閣副總理,主持帝國的政事大局。

這幾個月過去,雖然很多事情已經開始慢慢地推動了,但馮雲山還是覺得太慢,

且沒什麽條理。他明白,這不能怪曾觀瀾,他本就沒那個經歷與先天本事。他開始想起後世的那幾名出名的晚清重臣了。是時候,將那些重臣苗子找出來,再重點培一個得力的內閣班子。

正當馮雲山思索的時候,曾觀瀾稟報:“陛下,一個多月前,梁立泰率領的甲四師和羅瓊樹率領的甲六師,在佔領緟慶府後,又北進川蜀大地,其中,在蜀中遂寧張家等地方官吏鄉紳和商賈的協助下,一舉將四川全境都攻佔下來。成都將軍樂斌率眾歸降,四川總督裕瑞被俘虜斬殺,整個四川已經歸於帝國治下!梁師長和羅師長兩位請求帝國速速派遣地方駐軍和地方官員前去四川,治理各州府。在帝國所派官員抵川之前,他二人暫時保舉原成都將軍樂斌為四川巡撫,暫帶領原來的滿清降官治理四川。”

“四川之事,朕早已經知曉。蜀地乃魚米之鄉,民風彪悍,要確保地方穩定,既然暫時無人前去治理,便依二位師長所奏,由清妖官員暫時繼續治理。內務部早些派人前去,人員不足的話,內閣想個法子,在當地選拔一些,但萬萬不能全由原本的滿清官員擔任。滿清官員即便要留任,也要重新評定,由帝國進行統一的培訓和訓話之後,再換個地方為官!”馮雲山回復道。

曾觀瀾又啟奏道:“陛下,另外半個月前,經過貴州興義府知府張鍈等人的勸降,貴州巡撫蔣蔚遠宣布歸順帝國。此事前些天,內閣已向陛下奏報過。如今,立功之人張鍈等人,以及降臣蔣蔚遠等,都已經趕赴聖京,等待陛下的召見。”

“哦,他們都已經來了?”馮雲山一聽大喜。

兩個月前,當他得知那個叫張鍈的興義府知府竟然有個兒子叫張之洞後,他樂壞了。連忙表示要當面召見此次貴州歸順的功臣張鍈,讓他帶了一家老少全部趕來聖京,好像是要留他在聖京為官,重用的意思。

實際上,他是想見一下這名後世清末赫赫有名的洋務重臣張之洞而已。

當即他便下令,將新歸降聖國的一批滿清官員,全部送入聖京,由內務部進行一次統一的培訓。為何要這樣安排,一是馮雲山套用後世的組織部門的培訓洗腦方法,準備成立一個類似中央黨校一樣的高級官員培訓學校,所有的帝國官員,只要上了一定級別,都必須進行這項培訓,開個任免官職前的培訓班,由他馮雲山這個皇帝親自出任校長,這樣一來,所有的帝國官員便都成了他名義上的學生,自然對他忠心無比。二來,經過系統的培訓,將這些讀死書,或是隻知迂腐做官之人,培養成一名精乾高效的合格官員,還可以與其他官員交流,對帝國有利。三來,這才是馮雲山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將他們都集中起來,將他知道的日後會成為晚清重臣或是名臣的有才華之人,提前挑選出來,刻意假意培養,為帝國官員做儲備。

“是的,陛下!那些投靠的清妖官員,還有些地方推薦的有才華之人,都已經趕到聖京,在驛館中安頓下來。”曾觀瀾示意了一下,內務部副部長謝享才將幾張紙拿給了他,“陛下,這是一份清單,上面有他們詳細的名字和籍貫等信息。”

不得不說,曾觀瀾做事很是很仔細的。馮雲山接過清單,也沒什麽心思上朝了,反正說的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倒是自己布置的幾件大事,卻一直難以開展下去。

必須得盡快發掘人才才行。

雖然已經將黃河決口改道的災難,還算圓滿地處理掉,但克裡米亞戰爭之後的洋人,會不會如歷史上那樣,前來侵略中華,馮雲山還真的很是擔心。也許,通過在歐洲的郭嵩燾與洋人多談判,多開放些通商口岸,或許,一時間可以緩和下與洋人的關系,但最終還是難以滿足洋人的胃口。

說到底,就是個利益關系。若是自己想要帝國強大,就必須在與洋人的貿易中,獲得順差,同他們的貿易要獲取利潤,而不能將本國創造的財富源源不斷地通過貿易被他們攫取。而這樣的話,就如同歷史上一樣,最終會引起這些列強的不滿,從而通過戰爭手段,強行改變貿易格局,比如鴉片,工業布匹等傾銷給中華,成為他們的殖民市場,搶奪中華百姓創造的財富。

因此,在馮雲山聽說曾國藩的一應手下歸降,還有羅澤南的弟子等回鄉,他便立即下令讓人將他們都請來聖京,若是請不來,便直接綁來。這回,這些名臣自己可都要將他們一網打盡了。

“那便這樣。今日有事快議,無事便先退朝吧。”馮雲山心急散了朝會,去著看名單,都有哪些知名的名臣投靠了自己,來到聖京了?

“啟奏陛下。英國公使包令和法國公使布爾布隆、美國駐華專員麥蓮三人聯合向帝國遞交國書,要求擴大原本同聖國的通商范圍,加大合作力度,他們第一個要求便是在聖京和其余四京設立大使館和領事館。”商務部的副部長伍崇曜奏道,商務部與外務部已經脫離為兩個部,但因外務部的副部長吳如孝率領一大幫子人去了美國,尚未回來,因此,外務部的事情暫時他還在負責著。

“此事便由伍愛卿你全權負責吧。”馮雲山應道,對於這幫老外,如今他難得理會了,伍崇曜長期與洋人打交道,自然知道怎麽應付他們,而且,設立大使館和領事館的事情,原本正常,他都同意,不設立租界之事,也早有交代,不用他操心,還是放權的好。

退朝之後,馮雲山不待眾人散去,便掏出到了聖京的名單,看了起來。

劉勝邦和傅善祥在一旁伺候著,而義王石達開、內閣副總理曾觀瀾、內務部副部長謝享才、庶務部副部長王闓運等馮雲山的親信,也都在一旁等待著,並沒有跟其他人一樣離開。

“李鴻章兄弟幾個,也歸順了帝國?”馮雲山一眼便看見了排在最前面的名字,想起自己好像提過李鴻章,難怪謝享才將他的名字放在最前面。對於這位聞名於世的滿清重臣,除了曾國藩,可謂是他是最為知名的了,號稱‘東方俾斯麥’,相當於宰相般的人物,馮雲山是聞名已久。此人才華不消說,必定是一等一的出類拔萃,而且,在歷史上也是深諳洋務,連洋人都評價他是十九世紀末的中國最偉大的人物,別的不說,單論外交,他的確比自己任命的那個吳如孝要強得多。

“王文韶,此人好像有些印象,如今還只是滿清的一個小小的戶部主事,嗯,想起來了,竟然是他!日後的滿清重臣,直隸總督兼充北洋大臣,不過,此人在歷史上對洋人妥協,對戊戌變法表面上支持,暗地裡卻多加破壞,是個兩面三刀的家夥,此人能一步步爬上高位,可見是個有才識和本事的家夥,倒可一用,但不可重用。”馮雲山開始快速地瀏覽起這些已經抵達聖京的滿清降臣。

“張之洞,嗯,果然來了,跟隨他的父親張鍈一道來的聖京?嗯,才十八歲,的確有些太年輕了,還沒考中進士呢,直接讓他為官,好像有些揠苗助長了。還是加以培養吧,直接命其為官,好像有些不妥。自己不能太過心急了。嘿,這是丁寶楨,也算是個人物了。原來竟然也在貴州,給這個貴州巡撫蔣蔚遠當幕僚啊。 嗯,此人可倒是可用。”馮雲山順著看了下去,一邊心中默默地思索著。

咦,還有這麽多人!袁甲三,此人是個可用之人。馬新貽,嗯,好像也聽說過,應該是個人物。張樹聲、董鳳高、潘鼎新、吳長慶,嗯,這幾人原來都是安幑團練頭目,難怪日後成了淮軍之人,如今都歸順帝國,算他們識趣,只是,怎麽沒見了劉銘傳?

馮雲山記得淮軍將領最知名的,應該是劉銘傳才是,對了,還有那個叫丁汝昌的,都沒見了,到時自己要好好問問。

只可惜,自己雖然對晚清的歷史比較熟悉,但這麽多的人名,終歸是記不住,以李鴻章為首的一乾淮軍將領,還是很多給忘記了。

倒不是馮雲山就一定喜歡用這些名人,實在是如今整個中華帝國太欠缺能治理地方的官員和人才了。這些滿清的降臣,說起來,馮雲山使用他們還要被那些討虜軍將士埋怨呢。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那些將士,連識字的都不多,最近一年雖然在軍中開展夜校識字,但畢竟沒有這些降臣有學識,還有地方治理經驗。

治理地方,可不是只有忠心便成的了,而且,這些讀書人出身的官吏,雖說有些貪墨和毛病,但這個時代,不像後世那般毫無原則和底線,他們的心思至少還是想著百姓,即便是為了他身後的名聲,也想好好當官,為民造福。有這份心思,便夠了。

這些未來的天下名臣,屆時,都歸了朕,歸了帝國,就不愁沒人幫自己治理天下了。想到這,馮雲山便有種猶如當初的唐太宗舉行科舉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感慨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