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總參謀部的左宗棠和毛奇前來覲見皇帝,稟報總參謀部最近的些軍事變革。最近,總參謀部對帝國的軍隊進行了系列的改革,對於這些,馮雲山基本上都只是稍微看看便簽署自己的名字,蓋上自己的皇帝玉璽。
對於毛奇牽頭的總參謀部對帝隊的完善,馮雲山很是支持。他雖然知道華夏的實際情況與普魯士不樣,但借鑒下這個西歐將來的第強國的軍事改革,而且是由歷史上的實際操刀手來實施,還是值得試的。因此,前陣子,對於先是在將所有總參謀部的乾處長以下的將領全部免職,納入培訓班學習培訓,等結業考試後再安排職位的做法,馮雲山絲毫沒有阻攔,還親自出面勸服幾名總參謀部的天國老人服從大局,若是他們真不適合總參謀部,便將他們調往基層軍隊。
這樣,總參謀部便先拿自己作為試點,展開軍事培訓。前兩天,培訓的第階段完成,原本的十多人的總參謀部,被淘汰了五十多人,除了那些處長們因為是馮雲山親自任命,否則很有可能連這些處長副處長都要被淘汰。
對於這些被淘汰的五十余名參謀軍官,毛奇給出了兩條路。條是繼續參加培訓,爭取在第二輪培訓達到合格,再讓他們重新加入總參謀部,不過崗位就得根據特長重新安排;第二條路,特別是有十余人連字都不認識的盲將領,毛奇直言不諱地建議將他們下方至討虜軍基層部隊裡,充任連長營長,並且就算是在部隊裡,也要進行原本在太平聖國時期實行的夜校掃盲,否則,難有晉升機會。
總參謀部經過改造,更加的專業高效了。
總參謀部下,除了原本的作戰處,作訓處,情報處,後勤處,軍事科學處以外,總參謀部還增設了鐵道處,平時負責協助工務部開展鐵路的修建和設計,同時又協助情報處進行野外測繪勤務,戰時統協調運輸兵力和後勤戰略物資。
又將最為重要的作戰處分為三:作戰處,作戰二處和作戰三處。作戰處和作戰二處負責陸軍作戰的計劃和指揮,處負責長江以北區域的作戰,主要針對蒙古、滿洲、朝鮮、俄羅斯和亞各國,二處負責長江以南的區域作戰,主要針對東南亞各國、南亞等,而作戰三處負責海軍以及內河水師作戰的計劃和指揮,重點在日本、呂宋等地。
馮雲山看到改造後的總參謀部,就如同架蓄勢待發的戰爭機器,切都是為了戰爭而準備著,很是滿意。
毛奇對於只有30多個人的總參謀部下達各項指令,將原本欠缺的基礎工作都慢慢開始建設起來。
而對於討虜軍的整編,也在同時進行。左宗棠在聽取個多月的毛奇培訓課程後,也同意對討虜軍進行整編。-
這次,左宗棠和毛奇兩人,便是對整個討虜軍和帝國的軍隊進行整編方案,來向馮雲山稟報的。
雖然這次整編,主要是毛奇牽頭,左宗棠只是旁邊把關,但作為毛奇的頂頭上司,左宗棠才是馮雲山最為看重的人,而且,真的論到奇謀怪策,直來直去的毛奇根本不是左宗棠的對手,此次也是由左宗棠來稟報帝隊的改組計劃。
“陛下,微臣和毛將軍對帝國的軍隊進行了仔細分類,除了討虜軍外,另設預備役和民兵,以後這兩樣作為主要的地方守備部隊,而常備的討虜軍和預備役的主力部隊,作為野戰軍。綜合考慮,本次軍隊的改組計劃,圍繞擴兵來進行!”左宗棠開始說起軍隊的改組計劃。
“討虜軍原本的編制,按甲等師和乙等師進行,當初的主要原因是火器不夠,
火器佔比三分之以上的,便編為甲等師,都是刀矛武器的,便編為乙等師,與如今的人手杆新式火槍,連火炮也不少的實際情況已完全不同。因此,已經沒必要再對作戰師以甲乙來區分了。同時,毛將軍提出,帝國的營和團是種全新的架構,與歐洲的營和團編制有所區別,甚至更為合理。整個討虜軍,重新編制,陸軍方面,分為步兵、炮兵以及特種兵,以及工兵、後勤兵等幾類;海軍方面,分為內河水師和外海艦隊。”“哦,新增加了特種兵和後勤兵這二類編制,不錯!對了,擲彈兵沒有設置了?”馮雲山有些汗顏,自己因為懶得製作土製手雷,便忽略了這近代的擲彈兵兵種。事實上,這種介於步兵與炮兵之間的兵種,在早期來說,對於攻城和防守來說,殺傷力驚人,除了對付騎兵之外,對其余步兵都是利器,但如今,已經慢慢沒落了。
“陛下,後勤處和軍事科學處已經開始研製手雷,但根據毛奇將軍所說的,如今普魯士的擲彈兵種雖然還保留,但主要武器已經不是手雷等投擲炸彈,而是與其他的步兵沒多少區別,只是更為精銳而已。而我軍已有特種兵種,事實上已經沒必要設置擲彈兵了。”左宗棠回答道。
“甲等師乙等師等番號全部取消,原甲等師的陸師,分別改為討虜軍步兵第師,步兵第二師,直到步兵第師,甲五師和甲十師為水師,分別改為南洋艦隊和東海艦隊,新組建二師,頂替空余的討虜軍步兵第五師和討虜軍步兵第十師。原乙等師的陸師,分別改為討虜軍步兵第十師至步兵第二十師。原本的甲等旅和乙等旅全部整編為師,野戰軍廢除旅級編制,整編為步兵第三十師至步兵第五十師。步兵前二十師均為原本的甲等師編制不變,全部為萬千兵員;從步兵第三十師開始,道步兵第五十師,全部為原來的乙等師編制,萬兵員。”
“預留的第二十師至第三十師的編制, 已經面向全國征募新兵,準備從第師到第二十師抽取定的士官和老兵,加上新兵輔以黃埔軍校之的學員,重新組建。”
馮雲山點點頭,這樣來,現有的討虜軍步兵,便有四十個師,兵力達到42萬。果然是泱泱大國,稍征兵,短短幾年時間,便能組建支如此規模的步兵。不過,這麽多的步兵,武器方面不知道如何了,按理說,火槍遠遠不夠。他不由問道:“各步兵師武器裝備如何?”
“陛下,武器方面,主要是新式火槍,還是缺配嚴重。”左宗棠恭謹地回稟:“原本的甲等師配齊了半多的新式火槍,還有四分之配以鳥槍鳥銃等,另四分之配以刀矛。乙等師也只有二個師基本配齊火槍,後面的幾個乙等師隻配齊三分之的火槍,其還有較多的鳥槍等,更多的是刀矛弓弩等冷兵器。後因攻佔滿清,繳獲大批鳥槍,集送往帝國第兵工廠改造成遂發滑膛火槍,情況有所好轉。帝國成立以後,最近半年,伍大人利用南洋公司的關系,加大了與普魯士和美國等軍火商人的交易,購買大量的洋槍火炮及彈藥,大多為燧發滑膛槍和擊發滑膛槍,大致有四萬杆,都囤積在廣州和上嗨,因各師都在各處作戰,還未來得及轉運各師手。另外,位於韶州的帝國第兵工廠每月能生產的擊發滑膛槍提高到二千杆,米涅步槍還是五百杆。二年下來,除去已經配給軍將士的,還有萬二千杆存貨未來得及運到軍。而廣州的帝國第二兵工廠也專門生產德萊賽M1841針發槍,已經生產了五千杆。相當於共還有五萬七千杆的庫存未發放,能裝備6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