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鳳朝江山》第13章 園中緣
  “哎呀!那我們該如何是好?”宗欽急的直跳腳。  “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面對一場即將到來的腥風血雨,高允從容自若。

  兩人苦於無計,隻得回去靜觀其變。

  “出了何事?”見高允一臉嚴肅的回來,拓跋晃關心的詢問了起來。

  “事關重大,容後再稟!”高允知道一時半會說不清楚便直截了當的婉回了拓跋晃。

  “高允呢?高允!”拓拔燾渾厚有力的聲音又傳了過來。

  “臣在!”高允連忙應聲。

  拓拔燾見朝中的肱骨大臣都已聚於身前,便一臉為難似的開口說道:“朕呢,有件事情,自己拿不定主意,希望眾位愛卿能幫朕參謀參謀!”

  “陛下言重了!”眾人齊回。

  “朕前不久封了一丫頭為郡主,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拓拔燾語意未盡。

  眾臣皆不住的點頭。

  拓拔燾又接著說:“這丫頭是馮朗的遺孤,馮昭儀現如今唯一的親人。這丫頭生的清麗脫俗,又聰明伶俐,朕非常喜歡!朕現在有心培養她,待她長大成人,指婚給嫡皇孫,做他的皇后。眾位愛卿,你們覺得,如何啊?”

  眾臣面面相覷,暗中揣測拓拔燾更想要哪個答案。

  和馮清如接觸最多的遊雅首先表明了態度:“臣認為,此事可行!郡主年幼,還未經宮中穢氣所染,又與F皇孫相交甚好。如果我們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來培養她,以後F皇孫初登大寶,她亦可以幫助嫡皇孫整肅后宮啊!這確實不是一把利劍啊!”

  高允附言道:“臣亦認為可行!馮朗孤女乃是漢人,而F皇孫為鮮卑血統。倘若兩人真能如陛下所言,結為連理,不僅會對我朝野會有很大的裨益啊,而且還會對於兩族之間的融合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啊!”

  “嗯!兩位愛卿言之有理!那崔愛卿呢,你怎麽看?”拓拔燾聽的心花怒放。

  “臣認為,陛下的想法……好,但也不好!”崔浩話說了一半。

  “此話怎講?哎!你就別賣關子了,直說便是!”拓拔燾知道崔浩老奸巨猾,便先提醒了崔浩。

  “臣認為,培養自己信任的人,這乃是好事!隻是臣怕,怕培養出來之後,這人不是賢後而是呂後了啊!”崔浩一語驚人,氣氛立馬冷起來。

  拓拔燾心中“咯噔”一下,打了個寒顫。他不禁動搖,前後踱了幾步,一臉嚴肅。

  高閭見狀,便添言說道:“崔司徒所慮不無可能。這后宮女眷不得乾政,乃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任誰都不能破。但是……話說回來,倘若這真有女眷乾政,崔大人就能確定會是郡主嗎?就算是郡主,你防得了她,能防遍這后宮的三千佳麗嗎?難道就因為崔大人的一個臆測,F皇孫以後就不能娶妻生子了嗎?”

  “這……”崔浩竟無言以對。

  “晃兒,你怎麽看?”拓拔燾最後想征詢一下太子的意見。

  “回父皇,兒臣以為,這姻緣乃是天注定,是福是禍,都看他們自己的造化。F兒與郡主情投意合,如果能結為伴侶,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兒臣也覺得可行!”

  眾人說完,拓拔燾連連點頭,他心中已有了決斷。

  “咦?F兒呢?”拓跋燾突然想起了此事的主人公。

  眾人左顧右看,發現拓跋F竟已近了賞荷亭。

  “回陛下,F皇孫早就跑去找郡主了!您瞧,那不是嗎?”杞道德滿臉的笑褶,一手還指向滿是荷花的湖中。

  看著拓跋F與小新成正與馮清如玩的盡興,眾人皆笑的合不攏嘴。

  拓拔燾見狀又問了起來:“眾卿覺得可行與否?”

  “可行!”

  “可行!”

  “可行!”

  “可~行~”崔浩拗不住眾人,隻得隨聲附和。

  “好!好!既然眾位愛卿也覺得此事可行,那朕就要提前先準備準備了!……那眾位就先散了吧!朕去陪那群孩子們玩會!”拓拔燾自說自話,欣喜若狂。

  拓跋燾扔下前朝的這群老古董們,便一頭扎進了孩子堆中。他蹦著、跳著,甭提有多開心。

  眾臣看著拓拔燾沉浸在兒孫滿堂的歡樂中,亦是不約而同的笑了笑。

  人生在世,莫過於此刻的幸福。

  東宮。

  高允被拜為太子之師,兩人相處多年,早已推心置腹,無話不談。如今,拓跋晃與高允又在東宮席地而坐。

  “先生,今日宗大人找你究竟所為何事?”拓跋晃一邊詢問,一邊為高允斟茶。

  “謝殿下!”高允恭敬的接過茶。

  拓跋晃雖對高允敬重有加,視為恩師,但高允卻從未敢越了規矩。高允一直恭恭敬敬,怕落了閑雜人等的話柄。

  高允繼而細細的說道:“此事牽連甚廣,不好處理啊!”

  拓跋晃“哦”了一聲,接著洗耳恭聽。

  高允仰天長歎,接著一臉苦楚的說道:“崔司徒聽信閔湛、郗(xi一聲)標建議,意欲修建碑林,篆刻《國史》。隻怕這碑林一修好,便會震驚朝野上下啊!”

  “此事本宮早有耳聞,當時本宮還對這個主意多加讚賞。難道這修建碑林,篆刻《國史》,還有什麽問題不成?”拓跋晃深知高允為人謹慎,看其這般為難,知道此事並不簡單。

  “殿下可知,何為《國史》,又記載了些什麽?”高允反詰問拓跋晃。

  “本宮以為,這《國史》應是歷朝歷代史事成冊,記載的自然也應該是各朝的發展成就。”拓跋晃說的很細致。

  “殿下隻說對了一半!”高允捋了捋自己略有泛白的胡須,輕輕的笑了笑說。

  “難道……也記載那些醜事?”拓跋晃心中臆測推想。

  “正是如此!”高允見拓跋晃反應過來,腦筋還算靈活,心中自是安慰,不枉費自己悉心教導多年。

  拓跋晃聽到這結果,卻再也坐不住了,他沒想到此事竟是南轅北轍。他尋思著,這事真的被揪了出來,那首當其衝追責的,就是這《國史》的執筆-高允。想到這,拓跋晃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這是他的恩師,他哪能不關心。

  拓跋晃焦躁不安,他看了看高允,見高允仍是一臉的平靜,坦然的喝茶,反倒奇怪的問道:“先生,你怎麽還有心思喝茶?如果這事出了問題,除了崔司徒,那第一個遭殃的可是先生啊!”

  “你啊你,還是欠點火候啊!這樹欲靜而風不止,殿下急又有何用?”高允一臉孔孟之相,起身語重心長的說道,“這《國史》續修,本是留給皇室子孫借鑒,而崔司徒聽信小人讒言,急功好利,意欲彰顯自己才華,故而才決定修建碑林。這不僅枉費了陛下對他的一番信任,更讓他自己在朝中埋下了隱患。我作為執筆,未能及早洞察和勸阻,定也會有難以逃脫的罪責。怕隻怕,這不單單是追責崔司徒和我,兩個人而已啊!”

  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