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們的世界大戰》二百三十七人潮
“無論如何要再試一次!就再試一次!”一名軍官滿臉是血,站在草草挖掘出來的戰壕內,揮舞著軍刀對自己的手下們叫囂著。

 剛剛的一次進攻,已經被對方的火力壓製的抬不起頭來,數千騎兵就這麽倒在了戰場之上,現在他原本忠心耿耿的手下們,任憑他如何暴怒都不願意再嘗試著前進一步了。可是他也知道,如果不驅動自己的士兵發起攻擊,那麽等待著他的必定不是什麽好下場。

 一次進攻,就連死帶傷少了足足兩千人,現在被合圍在遼東新賓附近的金國叛軍們,已經徹底明白過來了自己的處境,現在他們已經被數十萬大明帝國的軍隊包圍在了一塊巴掌大的地方,突圍早就已經成了奢望。

 這些天他們不是沒有試過向四面八方突圍,就在剛剛他們還組織了一次規模相當大的衝鋒,可是現在他們嘗到了塹壕戰的苦頭,終於明白了當年大明帝國強攻金國陣地的時候,究竟有多麽的艱苦。

 圍困這些金國的殘余部隊,根本不需要大明帝國的精銳新軍,甚至一些舊部隊就可以完成任務,甚至這些部隊因為太熟悉陣地戰戰法,反而更加適應這種硬碰硬的較量。

 “趕快集結部隊!告訴他們如果這一次進攻再被打回來,那我們就全完了!必須突圍!突圍出去才有活路!”那名金國的軍官手裡拎著指揮刀,歇斯底裡的大聲呵斥自己的手下們。

 他得到了托德爾泰的死命令,要求他用最快的速度,打通繼續東逃的道路來——這個命令是幾個小時之前下達的,可是一連發起了三次突圍,叛軍的精銳部隊依舊還是沒有能夠打穿對面大明帝國的防線。

 “長官!敵人的火炮實在是太猛了!我們的人根本沒辦法接近敵人的陣地啊!機槍對騎兵的威脅實在太大了,如果我們能夠有一些支援的火炮,可能還有機會。”一名手下哭喪著臉抱怨道。

 他們當然沒有足夠的支援炮火了,原本重型火炮在鞍山和遼陽部署了不少,可是這些笨重的武器在逃跑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帶出來不是麽?包括日本運輸到遼東的那些天照大炮在內,所有的大口徑支援火炮都悉數被丟棄在了鞍山等地,成了大明帝國的戰利品。

 僅僅是各種型號的150和200口徑的重炮,大明帝國就繳獲了幾十門之多,幾支參戰的大明帝國軍隊都賺了一個盆滿缽滿,功勞簿上可都是著實記上了一些“大家夥”。

 這些被大明帝國俘獲的裝備可謂是五花八門,有德國的K1型榴彈炮,也有英國生產的過時的7型榴彈炮,還有錫蘭的Z3型……只是看這些火炮,差不多就是一個世界小型火炮博覽會了,而這些火炮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應出了遼東形勢的複雜。

 盡數丟棄了這些火炮,叛軍才能夠一路跑到了新賓,也正因為丟了手裡所有的重型火炮,他們現在拿大明帝國軍隊構築的簡易防禦工事,一點辦法都沒有。即便只是一個平日裡隨便一陣炮擊就能解決的機槍陣地,叛軍就用兩個連的士兵攻打了足足半個小時。

 而在猛攻大明帝國的同時,他們還遭到了大明帝國的炮擊,雖然因為趕著合圍這些叛軍部隊,大明帝國的軍隊也沒有攜帶太多的火炮,可是他們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還有加強。

 從奉天南下的新軍主力部隊,攜帶著很多大口徑火炮,這些火炮部隊雖然行進速度並不快,可有很多已經趕到了前線作戰區域,為大明帝國的部隊提供了可怕的火炮支援。

 這些大炮原本都是為了支援陣地作戰研製和開發的,所以威力相當的可怕。現如今金國部隊依托的防禦陣地可不是堅固的永備防禦工事,而是草草挖設的散兵坑和沒有加強的戰壕。當炮彈落入這些防禦陣地的時候,缺乏保護的金國軍隊立刻就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新賓城內整日大火不斷,郊外落下的炮彈卷起遮天的塵土,金國的部隊在還沒有轉入反擊狀態之前,就已經被大明帝國的火力嚇破了膽子,根本沒有任何一支部隊敢冒著明軍的炮火,試圖突破明軍的防禦陣地。

 “轟!”這邊金國的將領還沒有組織起第二次突圍的攻擊力量,那一邊大明帝國鋪天蓋地的炮擊又一次蔓延開來。一枚接著一枚的炮彈落在了金國叛軍的陣地上,幫金國的守軍們繼續“擴建”著自己的散兵坑和戰壕。彈坑開始一個連著一個,落下來的頻率也越來越密集,每過幾個小時,就會有新的大炮加入到炮擊隊列之中,向金國叛軍發起更加猛烈的攻擊。

 隨著每一枚炮彈的落下,都會有金國士兵殘破的軀體飛到半空中,包圍圈已經非常狹小,以至於包圍圈內的金國部隊太過密集,炮擊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整個新賓城內,死傷也是出人意料的多。

 “我們可沒有能夠頂著對方重機槍前進的坦克,這種時候讓我們衝鋒,和讓我們去送死有什麽分別?”一名軍官靠在戰壕裡邊,抱著自己的鋼盔大聲的抱怨道。他的身邊都是一群猶如驚弓之鳥的普通士兵,灰頭土臉得看著遠處落下的炮彈發呆。

 兩軍的陣地中央,早就已經鋪滿了金國軍人的屍體,一些狂熱的支持金國的士兵,早就用自己的生命,報效給了自己支持的國家。他們戰死得幾乎毫無價值,除了幾個機槍陣地還有幾條戰壕之外,金國軍隊根本沒有取得半點有意義的戰果。

 用盡了陰謀詭計的金國叛軍們,終於在這一時刻期盼著雙方堂堂正正的公平較量一次。現在他們意識到了這種不公平的戰鬥,是多麽讓人憋屈和絕望。這是一場完完全全一邊倒的戰爭,從錦州城下的一戰開始,就已經注定了結局。而不論金國高層英明神武還是睿智果敢,都無非只是將結局拖延一段時間罷了——後果就是,拖延的越是漫長,後果就爆發的越是慘烈。

 大約有7萬名金國士兵被合圍在了一個並不巨大的包圍圈內,這7萬士兵裡有大約1萬人是真正的女真滿族所謂的精銳,剩下的6萬人裡還有托德爾泰麾下的3萬多名精銳的漢人和蒙古騎兵。這些都是多年苦心積攢下來的棺材本,現在也理所當然的隨著金國的高層躺在了棺材裡。

 這些部隊如果單單統計番號的話,有7個師那麽多。包括4個騎兵師和正黃旗直屬部隊以及3個配備了大量戰馬的主力步兵。滿編的情況下,這支被合圍起來的集團軍規模的部隊,至少應該有11萬以上的部隊。

 可是現在這支部隊已經潰逃得只剩下了可憐兮兮的7萬人,大部分軍隊實質上是嚴重缺編的。而且缺編最嚴重的,就是過於笨重累贅的炮兵部隊。建制較為完全的是托德爾泰的3個步兵師,好歹還都保持了八成左右的戰鬥力,算是包圍圈裡的絕對主力。

 現在組織部隊突圍的,也就是這些還算能戰的騎兵部隊。可惜的是他們打陣地戰實在不在行,也沒有炮火支援,所以無法撕開簡單的明軍防線。

 就在十幾分鍾之前,這3個騎兵師之中,建制最完全的一個師對明軍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損失掉了整整一個團的騎兵之後,他們從明軍的陣地上撤退回了自己出發的地方,而明軍差不多隻陣亡了一百人,暫時丟了一條戰壕並且隨後就奪了回來……雙方的損失簡直不成正比,所以金國軍隊只能在自己的戰壕裡, 繼續忍著大明帝國的炮火想別的辦法。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集結直屬師部的親兵和精銳!我親自帶兵衝上去!”那名金國叛軍的將領也是一個驍勇的猛將,他一看眼前的情況,就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他冒著炮火親自督辦,將已經略微混亂的部隊再一次集結了起來。

 “金國危在旦夕,陛下等著我們反敗為勝的消息。我等豈能坐以待斃?所有士兵上刺刀棄馬步行,隨我奪下明軍的防禦陣地!”他揮舞著手裡的指揮刀,高聲為自己的士兵打氣助威,然後不等大明帝國的炮火停歇下來,就率軍躍出了千瘡百孔的戰壕。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的金國士兵們,再一次選擇相信自己的長官。他們為自己的步槍裝好刺刀,然後棄掉的戰馬,小心謹慎的跟著自己的長官爬出了戰壕,向著明軍的防禦陣地緩慢的走去。

 密密麻麻的士兵,立刻成了兩支軍隊陣地當中的一條浪潮,他們翻滾著向前,高喊著金國萬歲的口號。只不過時不時有炮彈在這條人組成的巨浪中間炸開,讓周圍變成一個空曠地帶。不過後面湧上來的人潮,很快就將這些空曠填滿,繼續滾滾向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