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保安》第226章 公審
 保安軍佔領文水縣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文水縣的秩序,大量的士兵走上了街頭,一些乘亂搶劫的流氓被在當街砍了頭。民眾們乖乖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為了生計又不得不提心吊膽的走出家門,開始小心翼翼的走過街上立的筆直的保安軍那裡,後來發現他們只是直直的站在那裡並沒有什麽威脅。還有保安軍的人挨家挨戶的敲商家的門,商家心想這次完了,至少要破一大筆財,又不敢不開門,開門後才知道保安軍只是命令他們開門營業,開門就開門吧,總比被搶了強,逐漸的文水縣城內又恢復了往日的樣子。

 一個大的新聞傳開了,說是保安軍要公審縣令王敬。

 縣城市場裡的一塊空地上搭起了一個高台,周圍的百姓看到這陣勢自然的圍攏過來。國人看熱鬧的天性是什麽也阻止不了的。

 只見高台的右側立著一個寫著黑字的巨大木牌,有識字的人告訴大家那上面寫的是:“保安軍法院”。

 保安軍三個字還能理解,可法院二字卻頭一回聽說,說是要公審知縣肯定要用到法,那法院就應該是有法的院子,可這只是個高台卻沒有院子,看來這賊人是胡亂起了個名字,以為這裡是他們這些泥腿子收拾莊稼的場院。

 高台上正中桌子後邊高坐著幾個穿著黑袍的保安軍,他們每人的面前桌子上還放了個小木牌寫著“法官”二字,看來是告訴大家這幾位是官,是來審案子的。

 高台的右側也有一排桌子,後邊也坐著幾個穿黑袍的保安軍,他們面前桌子上的木牌上寫的是“檢察官”。不知他們是什麽身份,莫不是要效仿戲劇中的三堂會審。

 在高台的左側同樣是放著桌椅板椅,只是這時那裡還沒有坐人,上面放著寫著“證人”二字的木牌。這兩個字大家都還能理解,這應是證人坐的地方。

 手持上了刺刀的保安軍在台下站了一圈維持著秩序。

 台上的法官對台下高喊一聲:“肅靜!”台下的保安軍跟著一起大喊起來。台下紛紛議論的百姓安靜了下來。

 法官高喊:“現在開庭,帶被告。”

 文水縣的知縣王敬被帶到了台上,台下的百姓看到平日裡作威作福威嚴無比的縣大老爺成為了階下囚,一副狼狽的樣子,心中很是舒暢。

 王敬跪在台子中央,已是渾身顫抖,面無人色。

 公審開始了,首先被帶上台的是一個哭的淒淒慘慘的老漢,老漢坐到了證人的位子,台上的檢察官開始宣講老漢的狀子,替老漢控訴知縣王敬與鄉紳相勾結,霸佔了老漢的祖田,還將老漢的兒子投入了縣衙的大牢,幾日後老漢接回的只是兒子的屍體。

 老漢在一邊邊哭邊作證,這些事都是他親身所見的。

 台下的百姓明白了那個檢察官是替原告說話的好官。

 與王敬相勾結的鄉紳也被押上台來,將王敬與之勾結的事都供述了出來。

 面對老人的質問,王敬承認確實收受了鄉紳的賄賂。為了免死他極力為自己辯解,老漢兒子的死確實不是他故意所為,縣衙大牢裡死人這種事,他這知縣是控制不了的。

 檢察官接下來又宣讀了王敬的新罪行,在山西大災之時侵吞救災款物。

 為這件事作證的竟然是縣衙的師爺,師爺他親自指證,知縣王敬將朝庭下發的救災米糧大部分私吞轉賣給了糧商,所得銀子進了他的私囊,王敬還用發霉的陳米替換新米放賑,根本不顧災民的死活。

 多名參與此事的衙役願意和師爺一起指證王敬,並拿出了衙門的帳冊作證據。

 王敬此地已是滿頭大汗,連身子都直不起來了。面對確鑿的證據不得不承認其貪汙的事實。

 台下的百姓聽到這裡群情激憤,想到當時災民的慘狀,不由破口大罵王敬,要不是台下有保安軍的士兵守衛,憤怒的百姓真要衝上台去將王敬痛打一頓。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在法庭的控制之中,所有的這些苦主、證人都是保安軍法庭事前安排好的,王敬的罪行也經過了查證。之所以要在這裡將王敬再審一遍,這是張楚在離開前專門安排下的。張楚的想法就是要讓百姓知道一切冤屈都是可以通過法庭的審判來昭雪的。同時也讓百姓知道保安軍殺掉這些明朝官員並不是因為成王敗寇的歷史輪回,而是這些明朝的貪官汙吏確實該殺。

 隨著審判的進行,台下的百姓也激動起來,他們看到了原先作威作福的知縣大老爺的虛弱,這正是報以前被他欺壓之仇的大好機會,許多人在台下開始喊冤要狀告王敬。

 台上的檢察官立即分出人手在後台逐個接見了要告狀的人。將他們的冤情一一記錄下來,並留下一些人作為證人叫他們等候在後台,隨時準備上台作證。

 百姓們堅定的認為這檢察官就是為百姓說話的好官,爬在地上不斷的向檢察官磕頭稱謝,攔都攔不住。

 台上的審判更加熱鬧起來,調動起了圍觀百姓的更大興趣。古話說:“破家的縣令。”在大明朝縣令是有著絕對的權利的。他掌握著一縣之地的財政、司法、學政,甚至軍事的大權,完全可以決定一個家庭的生死存亡。能與之抗衡的也只有地方上的大的家族和與朝庭有聯系的紳士。這些人一旦勾結在一起,百姓們真是有冤無處申,有狀沒處告。

 隨著審判的進行,王敬的精神完全崩潰了,對於新增加的罪行只有點頭稱是的力量了,這其中的許多事對他來說根本就想不起來了。在他的頭腦中已經對各種巧取豪奪習以為常了,這是他生活中普通的一部分,根本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個審判進行了一天的時間,到傍晚時分才將王敬的罪行梳理完畢,坐在中央的法官這時出來,當庭宣判,王敬犯貪髒枉法,巧取豪奪多種罪行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法院並不是為了給王敬一個公正的審判,而只是要確立這種審判形式的存在。

 保安軍的法院現在許多時候還用著大明的法律,張楚現在沒有時間和足夠的人才制定並推行保安軍自己的法律,因此就出現了這奇異的一幕,一夥流賊按照大明律進行了一場奇怪的審判,判處了一個朝庭官員的死刑。

 法院宣判了王敬死刑之後,請示了前來看審判結果的楊標,楊標當場同意了判決。

 頭腦還處於一片混沌狀態的王敬被拉下台來,當場砍掉了腦袋。

 在場的百姓一片歡騰,好像過了一個重大的節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