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保安》第159章 青儲飼料
 保安軍迅速衝入歸化城,逐條街清理沒逃走的後金士兵。

 勇猛如後金人在大勢已去時投降也是很正常的事,城中的戰鬥很快結束了。

 對於逃出城的後金人,保安軍隻象征性的追了一下,將他們趕遠完事。後金騎兵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把他們逼急了反咬一口很不合算。

 硝煙散盡張楚和大公主帶著大隊人馬進了歸化城。

 大公主心中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當初從歸化城倉皇而逃,自己都上戰場拚殺突圍,不是張楚及時趕到,自己早死於敵手了。在這麽短的時間,這個看著弱弱的男人竟然將歸化城奪了回來。想到這裡,大公主看張楚的眼神多了一絲溫情。高興的對張楚說:“太好了,我馬上派人尋找大汗,一定要將大汗接回歸化城來。”

 “現在要做的是首先穩定蒙古各部,樹立起你在他們中的權威。大汗現在下落不明,蒙古人得有一個主心骨,先由大公主您來領導蒙古人,找到大汗需要時間。”黃金家族的金字招牌還是很有用的,為了減少投靠後金的蒙古人數量,張楚隻好將大公主推向了前台。

 “我能行嗎?”大公主雖然自小就好參與政事,但真的讓她統領全局心中還是有些不安。

 “沒問題的,不要忘了,還有我在後邊支持你,誰讓你是我媳婦呢。”張楚開玩笑道。

 “那我試試吧。”大公主臉一紅,竟然沒有反駁。

 二人來到林丹汗曾經的府弟,大公主邊走邊向張楚介紹裡邊的環境。

 後金人逃得匆忙,沒來得及進行破壞,整個府弟的建築還完好。士兵已清理乾淨幾個房間,張楚大公主進房間商量起對蒙古人的管理問題。

 張楚認為林丹汗統一蒙古多次努力之所以失敗的原因,除外部環境外,對各部族的控制能力弱也是一個原因。後金逐漸強大起來與八旗制度的建立是分不開的。蒙古人被打散是個機會,正好對蒙古進行一下改革。

 張楚使用最熟練的是在延長等地用的保甲制度,所以他決心將保甲制度做一些改良,在蒙古人中推廣。

 制度的推廣是要以實力為保障的,沒有實力任何制度都推廣不下去。為了保衛自己在蒙古的利益張楚決定在草原上進行一次複古,推行朱元璋的衛所制度,朱元璋當初建立的衛所制度無論從組織設計還是實際效果都是不錯的,不過以中國人的聰明勁任何制度都會被找出漏洞,衛所在明末已經爛的不能再爛了,但它的耕戰思想是沒有錯誤的。在後世這個思想又煥發了青春。

 大公主對張楚所說的一切幾乎一竅不通,用迷茫的眼光望著張楚。張楚看後笑笑說:“不要著急,我會派人過來幫助你,慢慢你就能將蒙古治理好。”

 歸化城樹起了張楚和大公主的旗幟,草原上的部落得到消息,大公主兀良哈在駙馬張楚的幫助下收復了歸化城,大公主決定帶領蒙古各部落共同抵抗後金人進攻,各部落必須效忠大公主,對於投靠後金的部落將進行無情的打擊。蒙古人與保安軍是一家人,效忠大公主的部落將通過大公主在府谷與關內進行貿易,平等的用牛羊、馬匹換取糧食等物資,如果願意還可以到關內生活。

 張楚留下五千士兵駐守歸化城,為保證安全,花大力量對歸化城牆進行改造,增設了許多炮台,張楚帶來的火炮安裝到了城牆的炮台之上。誰再想攻下歸化城就等著吃炮彈吧。

 從府谷抽調的官員幾天后到達了歸化城,張楚安排他們輔佐大公主。歸化城的管理機構運轉了起來,開始了保安軍在歸化城的第一次征兵。征兵獲得兵源是次要目的,主要要求效忠大公主的部落有一個實際的行動。仿照後金八旗抽丁制度,按比例征招青壯到府谷接受保安軍訓練,再分批回到歸化保護大公主。效忠的各部落在受到敵人威脅時,歸化城的軍隊將為他們提供保護。

 一切安排妥當,張楚匆忙的返回了府谷,更大規模的征兵還在府谷進行,張楚給這隻新成立的部隊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生產建設兵團。說白了其實就是朱元璋建立的衛所。

 府谷及周邊饑民紛紛過來報名參加。

 征兵處排起了長隊,即有關內的漢人也有草原上的蒙古人。

 保安軍對征兵進行了大力的宣傳,這次征兵最吸引人的是拿著錢糧種地放牧。現在正是青黃不接季節,許多人家吃光了余糧,這次只要參加了生產建設兵團馬上就能拿到糧食,而且不光招收青壯,連女子、老人都可以參加,還可以帶著家屬在一起,天下沒有比這再好的事了。有飯吃活下去就是最大幸福的人們看到了希望,排起長隊日夜等待要求加入。

 建設兵團實行軍事化管理,保安軍抽調部隊中覺悟高的幹部作為骨乾領導新加入的人員。兵團駐地選在了河套地區,在那裡種植莊稼,放牧牲畜。

 兵團內的所有人員按參加工作的多少記工分,然後按工分每月領取錢糧。兵團的管理者享受軍官的待遇,兵團生產出來的產品由保安軍統一收購,統一銷售。

 兵團中的青壯定期進行軍事訓練,分批到保安軍中參加輪戰。平時鎮壓草原上的敵對勢力,保護建設兵團的安全。

 府谷毛紡織廠的發展對羊毛的需求大增,張楚決定生產建設兵團近期以養羊為主。既適應草原的環境,又有銷路。

 這時從中陽傳來一個好消息更堅定了張楚搞養殖的決心。

 中陽的農業研究人員解決了牲畜飼料的冬季儲存問題,青儲飼料試驗成功了。牛羊等牲畜夏秋能在草原上放牧,到了冬天則以食用乾草為主,飼料晾乾後營養價值下降很多。供養的牲畜數量有限,會使大量牲畜在冬季缺少飼料而餓死,阻礙了畜牧業進行大規模的養殖。

 張楚在後世看到過農民在地上挖個坑,鋪上塑料薄膜,青草等飼料不用晾乾直接放進坑裡,埋上土,牲畜就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不但營養損失少,而且許多農作物秸稈都可以作為飼料。

 張楚為了發展農業,早就組織人進行研究,沒有塑料薄膜他們在布匹和硬紙上塗上瀝青同樣能起到防水、隔絕空氣的作用。經過兩個冬天的試用,飼料都保存完好。張楚這才決定大面積進行推廣。

 同時提倡使用煤炭做燃料,將農作物秸稈保留下來作為牲畜冬天的飼料,張楚的大規模養殖計劃現在能夠展開了。

 建設兵團一個個成立起來,帶著物資開進了河套平原。

 張楚出糧出物。一下子他又變成了窮人,口袋空空,他有點兒想念王嘉胤了,現在王嘉胤混的不錯應該很有錢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