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童養媳的春天》第140章 中秋之前
待王菁和文氏將宅子看好,重新粉刷一新,新買好家俱,已經到了處暑,這時候不冷不熱,正適合搬家。[〈 八(一中文 〈 ?)

 王家新買的宅子是個三進的四合院,王衛川夫婦住了第二進院子,王菁住在第三進的後罩房裡。

 因濠州現在把城往興隆這邊挪,許多本地的鄉紳從去年起就開始蓋宅子往外賣,所以王家的宅子買的不僅位置不錯,房子蓋的也寬敞,院子裡還栽了棵三十多年樹齡的桂花樹。

 劉成方夫婦在王家搬進來的時候,帶著劉永安和寶哥兒來過一次,為了讓張氏安心,劉永安特意提出把雙喜留在王家給王菁用。

 “大哥需要苦讀,文姐姐和菁菁想出去逛的時候你就跟著,若是有那不長眼的欺負了她們,不管是誰先給我往死裡揍。”他交待雙喜道。

 張氏聽得哭笑不得,指了指劉成方,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

 劉永安理直氣壯地道:“菁菁的性格,娘肯定比我還清楚,她又不是那愛惹事生非的主,文姐姐就更不用說了,若有人欺負她們豈不是故意想讓咱劉家沒臉?這樣的人不狠狠地揍他們一頓,只怕人家還以為咱們怕事呢。”

 這話劉成方倒是深有體會。

 其實普通的百姓都是很好管理的,有衣穿有飯吃很容易就滿足了。但是那些鄉紳就不一樣了,你稍軟和些他覺得你沒有官威,你稍剛硬一些他又說你刻薄,你若稍松泛一些他就開始無法無天。不說別的,單那李家就是無法無天的極致了,還好是兒子在一旁幫了大忙,不然這件事還不知如何收場。若真有不長眼的地痞流氓來欺負菁菁確實就就該用拳頭,不服打服!

 所以兒子今天這些混帳話,他也沒跟他計較。

 又想著假如王菁今年不跟他們一起過中秋,妻子心裡肯定會有些不習慣,索性道:“今年收成不錯,趙家、袁家、徐家、顧家都找著我說想辦中秋燈會。我上次見到沈侯爺的時候也跟他提了一下,他也比較支持,跟我說到時候由他出面邀請滁州那邊一起參加,定遠、明光、懷遠……那邊也答應要來,地方就選在河上。到時候肯定會很熱鬧,你們近期最好別回滁州,免得兩處跑。”

 王菁一聽這話就明白了,鄉紳們這是在試探劉成方對李家的態度呢。

 畢竟在這之前絕大多數花燈都是李記做出來的,而李記做為劉家的親戚借著劉家的名義作威作福不說,還聯合蘇鎮山來陷害劉知府,而現在大家就想著要借著中秋的機會將以前李家獨掌的花燈生意先搶到手,順便再踩一踩李記討好知府大人。但他們還不清楚這件事劉成方的底線在哪,現在還處於投石問路的階段,如果劉家坐視不管的話,那他們的手就可以伸得更長一些。

 其實劉成方現在已經對那四家抱著聽之任之的心態,不打算伸手拉李記了,畢竟李家的做法太令人失望了。

 他這也是在變相的為王菁報仇。怎麽說也是父母長兄捧在手裡養大的寶貝,李記算個什麽東西!也該讓他們長長記性才行。

 再說,這麽盛大的花燈節也算空前絕後了,只要消息放出去,只怕馬上就會有許多商販聞訊而來,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帶動本地經濟的展。

 王菁道:“不知那四家每家出資多少?”

 劉永安道:“那些都是本地的大財主,少於五百兩只怕不好意思拿出來。”

 又想馬兒好,又想馬兒不吃草,往哪找這麽好的事?

 王菁向文氏道:“姐姐,我們出多少?”

 文氏道:“咱們小本經營,自然不能跟財主比,你我二人一人出四百兩罷。”說著吩咐人拿銀票出來。

 一夕之間,濠州要舉辦大型花燈節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般,到處傳開了。

 劉成方專門在知府衙門外貼了張通告,告知了大家這件事,又將文氏捐的八百兩銀子給記了上去。

 大家都明白,知府老爺只怕是有意要大辦這件事了。最先伸頭的那幾家,一家各拿了一千兩銀子出來。其實之前他們本是打算只出五百兩的,禁不住文氏先出了八百,假如本地大佬出得還沒有滁州那邊多,被人說起來的時候面子上過不去,畢竟他們最終目的是借著這件事瓜分了之前在李記手上的生意來著。

 余下的家族,看他們拿了錢出來,自然也紛紛掏腰包,有多有少,各表心意罷了。

 等過了八月初八之後,就有許多附近縣裡的小販趕了過來。

 好在同梓書院往南那塊地劉家賣出去的並不多,又被踩得種不成莊稼,劉成方跟剛上任不久的同知石奉先商量,“有外地來的商販,一律在書院南邊那塊空地上支攤,免得和本地商家擠在一處,到時候交通堵塞不說,還容易引起爭紛。”

 石奉先忙道:“下官也是這麽想,馬上著人過去安排。”

 自打蘇鎮山落馬之後,原本還有些不服劉成方的鄉紳和下屬,現在也不敢再跟這位知府老爺較勁了。要知道蘇鎮山可是金陵有名的大族出身,本身又是進士,又為官十載,要後台有後台,要資歷有資歷,沒想到會在濠州這小地方失了手,栽在一個舉人手裡。

 石奉先是今年春天才走馬上任的,自打親眼目睹了蘇鎮山的落馬過程,他對劉成方這位頂頭上司恭敬之余又多了幾分畏懼,服服帖帖。說是兩人商量,其實也就是劉成方說出自己的想法,石奉先執行罷了。

 其實石奉先吩咐人去做這件事的時候心裡還一直在嘀咕,還不知道有沒有人來呢,把幾個人趕到那麽大一塊荒地上,別說做生意了,能不能開張還是兩回事,等著餓死還差不多。

 豈料到了初十之後, 居然有許多遠從金陵趕來的商家在那空地上開始扎篷子住了下來,更有些節儉的還從當地住戶手裡租了爐子自己生火做起飯來。

 石奉先沒辦法,隻得又帶著人拿石灰劃了幾條線出來,讓那些商家排成排,賣布匹衣裳鞋帽的在一塊,賣手工製品、小玩藝的在一塊,乾果水果的在一塊,最外沿則是賣小吃的。

 並非這位特別能乾,不過他是打京城裡過來的,從小走馬遊街,就算自己沒親自做過但也看見別人這樣做過。

 他忙完這些,又暗地裡打聽了一下,原來不僅定遠、懷遠、明光、滁州這些近處有商販過來,就是六安、信陽、金陵、揚州、寧波那邊也有商家趕過來。

 這些商家的貨物都是用船運過來的,絲綢、茶葉、好酒、瓷器……更有龍眼、荔枝、香蕉、芒果等一些熱帶水果。

 王菁和文氏特意跑到河邊去看了一次,遠遠近近泊了不少大船,碼頭上人來人往,熱鬧異常。

 激動人心的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