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吐蕃大軍的士氣已經低落得不成樣子,其原因噶爾欽陵也知道,但是噶爾欽陵卻沒有任何辦法,有的時候很多事情就像是多米諾骨牌效應一般,會產生許多連鎖反應,而有時候這種反應的源頭其實只是一件微小的事情。* w.suimeng.lā
吐蕃大軍這一次的戰敗,就是一件小事引起的,而這小事說小其實也不小,就是因為雙方的一場鬥陣,本來噶爾欽陵認為這場鬥陣己方必勝,就算是意外戰敗,也一定會讓唐軍的那五百將士基本喪失戰鬥力,可是沒想到竟然出現了這麽大的變故,最終的結果竟然是一邊倒,己方全軍覆沒,對方卻隻損失了兩成不到的人數,雖然自己看出來其原因主要在於雙方的裝備差距,可這一點卻根本無法向將士們解釋,因為對方的裝備看起來卻是根本沒有任何區別。
而隨著己方的鬥陣勝利,唐軍立刻對吐蕃發起了猛攻,這讓時期瞬間低落的吐蕃將士根本無法抵禦,最終只能無奈退走,而因為擔憂敵軍會銜尾進攻,噶爾欽陵只能忍痛關閉營門,將自己人阻隔在營門之外,這樣一來己方將士自然不免心懷怨言。
好在噶爾欽陵也不是笨人,立刻就通過拉攏和脅迫的方式迫使營門外的將士和唐軍決一死戰,然而他太看重了己方的決心,同時也太看輕了唐軍將領的智慧,因為就在這一瞬間,唐軍即刻打出了降者免死的口號,在生命的威脅面前,吐蕃的不少將士們不顧家庭受到威脅,義無反顧的投降給了唐軍,在他們的示范下,越來越多的吐蕃將士投降,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如果當真殺了這些投降將士們的家眷,將會將這些將士徹底逼到吐蕃的對立面,這對於吐蕃來說絕對是不願看到的。
但現在的噶爾欽陵卻是陷入了兩難之中,為了讓那些投降將士心存顧忌,同時也為了不讓李顯對他們產生信任,噶爾欽陵隻好宣布繼續保護那些投降者的家眷,可這樣一來,為了保命而投降吐蕃的卻越來越多,到了最後那萬余人幾乎有九成都投降了大唐,甚至他可以看得出來,即便是營中的這些將士們,也有不少打算在營門被攻破後投降給大唐的。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恐怕這一次吐蕃大軍才真的危險了,就連他自己,都說不準會在何時被將士們擒住交給李顯。
可是如若這時候再威脅要殺掉投降者的家眷,不僅自己會失信於軍中,更會讓已投降者拋棄最後一份顧慮,對自己充滿了刻骨的仇恨,這樣一來,就相當於讓唐軍憑空多得了萬余精兵!
不過噶爾欽陵經過比較之後,還是決定要失信於人,威脅要殺掉已投降者的家眷,因為這樣雖然憑空送給大唐一萬大軍,卻能夠約束住紀律,避免有更多的人動心思向唐軍投降。
所以,當天晚上,噶爾欽陵突然下令大軍行動起來,將投降將士的兄弟、父子全都抓了起來,然後在第二天白天,當著降兵的面將這些叛徒的親屬全都殺掉,同時宣布待得大軍回轉之後,將叛軍家中的男子全部殺掉,女眷全部降為奴婢。
這個消息一宣布,降軍營中突然傳來了一陣陣的哭喊之聲,將士們全都對噶爾欽陵切齒痛恨,大罵不已:“噶爾欽陵,你這廝說話不講信義,頭兩天還說是要確保我等家眷安全,今日竟然先屠殺我的兄長,言猶在耳,竟然無恥反悔,你,你不得好死!”
卻聽得噶爾欽陵報以冷笑,然後說道:“爾等既然甘願做叛賊,便該有叛賊的覺悟,我吐蕃不養閑人,更不會為敵人豢養家眷,爾等親屬家眷之死,全都由爾等而起,與我何乾?”
降軍將士聞言更怒,再加上李顯煽風點火,已投降給大唐的吐蕃將士盡皆對噶爾欽陵簡直是恨之入骨,主動請求攻打吐蕃的營寨。
而經過噶爾欽陵這麽一番震懾,吐蕃營中投降的念頭確實大都熄滅了,然而由於噶爾欽陵背信棄義的做法令將士們心寒,這導致吐蕃將士們都沒有了絲毫的戰意,士氣已然低落到了谷底。
不過噶爾欽陵畢竟是噶爾欽陵,他用嚴苛的軍法驅使著將士們拚命的防守,若是稍有怠慢,便是軍法處置,輕者軍棍伺候,重者直接斬首,所以,吐蕃營中出現了這樣一個怪現象,軍中士氣雖然低落到了極點,然而卻是擋住了唐軍的進攻。
即便唐軍士氣如虹,群情激昂,戰意高揚,卻依舊無法攻破吐蕃的營寨。
對於這一點,縱使素來智計百出的李顯也不由得束手無策,畢竟噶爾欽陵是吐蕃第一名將, 在歷史上的大唐名將很多都有在他手中落敗的歷史,如果不是李顯佔據了先手,也未必勝得那麽容易,現在對方不求有功,只求無過的堅守,李顯的確是沒有什麽辦法。
“如果是一些無名之輩,我完全可以采用老套路,通過挖掘地道縱火的方式奇襲敵營,借此取勝,可是這噶爾欽陵肯定會防到這一點,我縱然挖掘地道的手段再怎麽厲害,也決計瞞不過此人,所以,此計對於噶爾欽陵來說,根本沒用。”
李顯現在沒有辦法,也只能老老實實的采取傳統手段,與吐蕃對耗,好在他還有其他部署,無論是王孝傑還是王方翼都不是簡單的人物,只要他們的對手不是噶爾欽陵,無論是遇到什麽人都不會有戰敗的可能,所以,李顯相信只要自己拖住吐蕃的主力,尤其是要拖住噶爾欽陵,只要這兩路奇兵完成任務,最後失去希望的噶爾欽陵自然會被迫退兵。
雖然李顯也知道,這是自己唯一一次能夠重創吐蕃大軍,並且還有可能生擒噶爾欽陵的機會,然而這一戰也只能這樣了,想要取得再大的戰果,估計也沒有什麽可能了,這實實在在是噶爾欽陵這人太有能耐了,總是能夠在困境之下想到最佳的處理方式,因此就算是不甘心,卻也真心的沒有任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