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金陵長歌》第186章 石蘭杜衡
:“楊家女郎回城矣?”守城的兵士笑著喊了一聲。

 楊毓略挑開簾幕,衝著那人一笑道:“多謝你予我方便。”

 士兵一看楊毓開懷,憨厚的一笑,不自覺的摸摸後腦杓,咧著嘴道:“無事,無事,女郎是金陵城貴人,小人豈敢邀功。”

 楊毓略一點頭,收回了手。

 馬車行進城內約莫半個時辰,王叟再次將馬車停了下來。

 靜墨攙扶著楊毓下了馬車,太學書局。

 書局正門恢弘,掛著“太學書局”四個大字寫的龍飛鳳舞,入木三分,筆尖起落之間風骨俊逸。聞聽此匾乃是當年的王相,琅琊王導題字。

 隻觀此字,便可知曉此人該是如何的風姿飄逸,見識器量,清越弘遠。

 太學院,乃是適齡士族貴族學習六藝之所。說是太學院,事實上只是各大士族子弟融合在一處的族學罷了,得司馬氏支持,王氏籌辦,這其中自然以皇親貴胄、王氏子弟居多。

 太學書局,相比一般小士族的府邸還要大,書局中收藏的書籍乃是供給學子觀摩的。

 前生,楊秀便是在此被汙偷竊,趕出太學院的。

 楊毓略微沉吟一瞬,壓下心中的酸澀,一提衣袂,踏上了台階。

 庭院正中間種著一棵足有百年的老榕樹,樹根盤根錯節,拱出土地外面。樹圍需三個成年男子手拉手才能抱住,樹上枝丫交錯縱橫,垂下縷縷樹須,枝葉繁茂,陽光的照射下,閃著瑩瑩翠綠的光芒。

 樹下,七八個小童席地而坐,有的靠在樹乾上,有的乾脆躺在陰涼處,他們有的獨自拿著書簡細細研讀,有的與三五好友談天說地。朗朗的讀書聲,順著迎面拂來的微風,鑽進楊毓的耳中,這副情景太過美妙,楊毓呆呆的立在那,自然的和風夾雜著暖陽的氣味,讓她心曠神怡。

 :“咦?”一聲小童的聲音響起。

 楊毓順著聲音看去,阿桐抿著唇,笑著站在樹下。他一身淡金色錦袍,頭戴漆冠,那雙清澈似楊秀的雙眼,閃著驚喜。

 從何時起,阿桐已有了少年之態?她竟未發現。

 :“阿毓!你來太學書局作甚?”阿桐也不理身側的錦衣小童,直衝著楊毓跑了過來。

 楊毓還未反應過來,阿桐一一頭扎進楊毓懷中。

 楊毓身子微微一震,看向了阿桐,輕輕的推開他,低低的道:“阿桐,你已非稚童,再不能如此無狀。”楊毓站在陽光下,笑的溫柔和暖。

 阿桐微微一怔,那雙清澈的似能一眼望到底的雙眼蒙上一層委屈,他本就生的玉雪可愛,此刻又眼圈泛紅,嘟著唇,讓楊毓不禁有些動容。

 阿桐低低的道:“阿毓,你,自到了金陵,你便與我生分。是我做何事令你惱了?”

 楊毓微微一愣,看著阿桐那委屈又哀怨的眼神,配上他故意彎曲的脊背,分明還是個小孩子。

 楊毓粲然一笑道:“是我錯。”她伸出那雙溫暖,瑩白,略顯豐腴的小手,撫上阿桐的頭頂,用力的揉了揉,狡黠的一笑。

 阿桐抬眼看向楊毓,楊毓似被陽光鍍上一層薄薄的光芒,阿桐訥訥的道:“阿毓。”他這一瞬間差一點將王靖之與司馬安的談話衝出口來,楊毓的笑容逾發和暖,阿桐微微垂下眸,緩緩的道:“阿毓,王靖之並非良人。”他的聲音很輕,卻字字落入楊毓耳中。

 楊毓驚了一瞬,接著狐疑的看著阿桐道:“你知曉甚?”

 阿桐心下知曉自己失言,他眸光一轉,笑著道:“阿毓,再等我兩年,你嫁我吧!”

 楊毓一聽此言,不由得“噗呲”一聲,笑了出來,她以袖掩唇道:“阿桐果然狡童!”說了這一句,阿桐卻隻笑笑,並未反駁。

 :“哎?阿毓,你何以來此?”阿桐輕易將話題岔開。

 楊毓這才想起自己的來意,她笑著問道:“向夫子可在?”

 阿桐笑道:“今日並非沐休,自是在的。”

 楊毓一喜,道:“帶我去尋夫子可好?”

 阿桐揚唇而笑,自然而然的牽起楊毓的手往內院走去。

 過了兩個門,轉過長廊,阿桐停在一扇木質長窗前,低低的道:“阿毓自去尋向夫子吧。”說完,他滿臉畏懼的朝窗子裡看了一眼,縮縮脖子。

 楊毓微微一笑,又撫撫阿桐的頭髮,獨自朝門邊走去。

 正值夏日,烈日炎炎中又夾雜著南方獨有的潮濕,令人感覺渾身不爽,房門大開著,楊毓叩叩門,只見正對著門,一士人,身著素袍,下著犢鼻褲,正悠然自得的視書而坐。

 犢鼻褲乃是庶民才會穿著的衣衫,身為士人穿著此褲卻更顯得他灑脫不羈,楊毓暗自點點頭。她再無躊躇,直接進了門。

 :“拜見向夫子。”楊毓微微俯身行禮。

 那夫子抬頭看向楊毓,目光如常,道:“何人?”他眉間不由的蹙起來。

 楊毓直接自靜墨手中接過那五冊《琴讚》放在向夫子榻幾上道:“楊氏阿毓著此《琴讚》,主言樂理琴技,前夜方才完成,已乘夜請陸公批注過,請向夫子過目。”

 向期,竹林七賢之一,名滿天下,超然物外的大名士。

 竹林七賢,風神物外,仙蹤難尋。除卻眼前這一位,只有琅琊王氏王衝有跡可循,但,楊毓不願通過王靖之的關系尋到此人。

 楊毓著《琴讚》,便是希望能得竹林七賢之一的向期指點,若能就此成就傳世之作,不但是為天下學子提供方便,更能真正名揚天下。

 向期歡脫的一笑,道:“原來是楊氏阿毓。”他說了這麽一句,便抬手拿起一冊書簡。

 楊毓的雙手藏在寬大衣袖內,不由的握緊,手心中冒出汗水。

 向期隨意的掃了兩眼,抬頭看向楊毓道:“琴樂之事我不甚通曉,倒是有位兄長善此道,擇日,我將你這書簡遞給他,請他品鑒,你看如何?”

 楊毓微微一怔,難道他口中那善琴之人,是竹林七賢中的嵇夜?

 嵇公所作傳世名曲《長清》、《短清》、《長側》、《短側》、《風入松》,那是都是楊毓最愛的曲子啊!

 她有些震驚,也隻一瞬間,她微微一笑,慢條斯理的道:“難得知音,阿毓恭敬不如從命。”向期似乎很開懷,他捋捋長須道:“孟子曰:仁者如射,發而不中,反求諸身。”

 他說,孟子說,有德行的人就像射手一般,如果射箭沒有射中,會回過頭找自己的原因。

 這是告訴楊毓若是嵇夜不喜歡她的作品,她不要惱怒,要好好想想自己哪裡不足。

 楊毓抿唇笑道:“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楊毓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自己品行高潔,連神人都喜歡她,送給她香花香草;二是暗喻自己懷有忠信等種種美德,把寶貴的心血獻給竹林七賢。

 說完,她踏著清雅的步子,緩緩的退出門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