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高句麗要投降章節序號錯了,改不了。)
葉晨非常享受別人的抗議,你曹操再牛也只能抗議,就是拿我沒辦法。
抗議是弱者的呻吟,雖然曹操不是弱者,但他也只能用抗議來表達不滿。
做了三筆大單,葉晨就沒有繼續去拉生意,因為工坊無法負擔如此多的訂單。
袁紹不動,葉晨也不會動,南方各諸侯的混戰此時還不會波及到葉晨,所以葉晨將目光投向高句麗。
此時開戰已經兩個多月,太史慈他們一直用防守加進攻的策略。
敵人來進攻的時候他們就防守,敵人不來進攻他們就開始進攻。
兩個多月裡面,他們又進攻了幾個城池,向北推進了上百公裡,又遷徙了二十多萬高句麗的百姓。
百姓被遷走,高句麗王都快發瘋了,要不是實在打不過太史慈他們,高句麗王一定全力進攻。
高句麗王也試圖將太史慈他們趕出去,但是派了數萬大軍來攻打,結果被太史慈他們裝備的弓弩給打懵了,丟下一萬多的士兵,灰溜溜的撤兵。
雖然太史慈他們的戰力強橫,但高句麗的地形實在是複雜,所以太史慈並不著急,緩慢推進。
只要不斷壓縮高句麗的活動空間,總可以逼得他們走投無路,只能出來決戰,或者選擇龜縮,然後慢慢滅亡。
“王上,我們不能如此下去了,再這樣下去,我們高句麗就要滅亡了。”
高句麗被逼到這份上,高句麗王自然要負責,很多手下都要求他拿出解決辦法來。
最近高句麗王十分的生氣,自己都快被滅國了,心情能好才怪。
此時許多官員一起來逼宮,要他想辦法,但是他能有什麽辦法。
“拖延時間就是最好的辦法,再有兩個月就要秋天了,到時候天氣轉寒,他們無法攻擊,到時候就是我們的機會。”高句麗王說道。
一個官員又站了出來,然後說道:“王上,如果到了冬天,大雪封山,他們的確無法進攻,但我們就能進攻了嗎?況且敵人早有準備,打到哪裡就在哪裡修建防禦工事,加上他們厲害的弓弩,冬天只能讓他們停止進攻,而無法將他們打退。”
“是啊,冬天他們無法進攻,我們同樣無法進攻。”
“奪不回城池,無法將他們趕出去,我們只能滅亡。”
“就算奪回城池又如何?百姓都沒了。”
......
高句麗王的手下對高句麗王群起而攻之,都將失敗的原因怪罪到他頭上。
四十出頭的高句麗王最近兩個月來一下子老了很多。
就因為他出兵劫掠了一次樂浪郡,結果卻遭到了滅國的厄運。
高句麗王額頭上青筋暴起,他已經非常憤怒,卻無法發泄。
此時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在反對他,他能如何?將他們都殺了?
如果真這樣,不用太史慈來攻打他,他自己都會被憤怒的手下給撕碎了。
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太史慈他們采取了讓高句麗無解的辦法。
此時舉國上下都人心惶惶,大家都看到太史慈他們策略的歹毒。
在南方構建堅固的防禦,然後將你的地盤一點點蠶食,每到一處就將百姓遷徙一空。
高句麗王也想過帶著所有百姓一起逃,且不說是否所有的百姓都願意跟他走,就算往北逃,哪裡能養活如此多的百姓?
要知道,高句麗有很多是靠打獵為生的,一個地方人太多,他們吃什麽。
而且北方更加酷寒,生活艱難。
所有帶著百姓走根本不現實。
不帶著百姓走,高句麗王本想帶著軍隊走,等冬天他們打不下去撤退了,自己再帶著軍隊回來,結果太史慈他們乾脆將百姓都給遷走,不給他留一點。
失去百姓的國家就算有再多軍隊又有何用。
高句麗的官員吵做一團,他們害怕,害怕失去一切。
而高句麗王此時非常無力,沒有能力將太史慈他們趕走,也沒有能力讓自己的官員和百姓平靜下來。
這種狀態持續數天,一點進展都沒有。
高句麗王一直無法解決問題,眾官員找他吵了幾天就不再找他了,都知道找他也是白找。
“拖拖,不能如此下去,否則到了冬天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餓死。”
“那又如何?我們還能打贏南面的漢軍嗎?”
“打不贏,但我們可以投降。”
“虛,王上是不會同意的。”
“不同意就廢了他。”
“......”
對太史慈的作戰,一直沒有怎麽進展,生存空間一再被壓縮,很多人已經忍不下去,底下很多人思變。
已經有許多官員忍受不了這種狀態,開始私下串聯,準備逼宮。
有人開頭,事情就愈演愈烈,甚至已經有人偷偷聯系了太史慈他們。
太史慈一面答應他們的要求,只要投降,可以給與高官厚祿,一面急忙派人通知葉晨。
葉晨收到消息,立刻同意他們投降,不打仗也能達到目的當然好了。
不過葉晨心中可沒有想過就此放過他們,雖然不會滅了他們,但是將來一定會將他們給肢解,然後用數年的時間將他們變成大漢的子民。
不管高句麗投降不投降都會被葉晨給滅掉,不同的是時間早晚而已。
不投降,葉晨會短時間內將他們給滅了,投降的話用上十幾二十年也會讓整個高句麗消失,只是消失的方式不同而已。
或許是高句麗王感受到了危機,隱約知道有人要反叛,開始寢食難安,尋找破局的辦法。
“立刻派人向葉晨稱臣,只要能夠保留我的王位,條件讓他們開,不過他們必須退兵。”高句麗王感受到威脅之後,立刻派出使者求和。
“子義,高句麗王要求和了,你怎麽看?”收到消息,黃忠問道。
“大哥,要接受高句麗王求和,還是接受高句麗那些官員的投降?”趙雲問道。
此事他們有決定權,不可能事事都讓葉晨拿主意。
太史慈思考了一會兒說道:“首先在沒有肢解高句麗之前,撤兵是不可能的,估計這高句麗王也不會同意我們肢解高句麗,所以要嘛他們換個王,要嘛我們就接受高句麗官員的投降。”
太史慈也不確定要接受誰,所以他乾脆悄悄將消息傳到高句麗哪裡,讓他們知道高句麗王和官員都想投降,讓他們先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