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巨浪》第11卷 戰略轉折 第13章 敗將言勇
在“前衛”號上坐鎮指揮的正是英國海軍上將坎寧安。

 “巴拿馬灣海戰”,坎寧安僥幸逃脫一劫,狼狽的回到了英國。雖然從根本上講,他沒有犯指揮上的錯誤,敗在第一艦隊的手裡,多半是因為實力不濟,以及歐洲聯合艦隊的協作不到位,還有美國艦隊提前離開。但是失敗總有原因,而且關系到了協約國內部的團結問題,就得有人出來背黑鍋。

 自由法國艦隊的指揮官,還有西班牙艦隊的指揮官都已在戰鬥陣亡,能夠出來背黑鍋的只有坎寧安了。

 離開英國海軍之後,坎寧安回到了家鄉愛爾蘭,並且在此期間寫了他的第一本傳記。

 在這本書,坎寧安著重闡述了現代海戰的各種新式戰術,特別是在雷達對海戰戰術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並且強調了雷達,以及遠距離交戰的觀點。可以說,坎寧安是第一個改變觀點,認為遠距離交戰已經取代近戰,成為了主要海戰方式的英國海軍高級將領之一。只是,當時坎寧安已經不是現役海軍將領,其言論沒有得到多少人的重視。

 按照英國海軍的傳統,年近十的坎寧安在卸職之後,再也沒有機會回到海軍了。

 可以說,終結坎寧安海軍生涯的正是帝國海軍“小將”白佑彬。如果沒有“巴拿馬灣海戰”的慘敗,坎寧安肯定會成為英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司令官。再次改變坎寧安命運的仍然是白佑彬。

 就在同盟國第二次首腦會議之後,英國海軍收到了確切情報:白佑彬到了第四艦隊。

 此時,別說英國海軍的將領,就連英國首相都不敢小看這個還不到三十歲的帝國海軍少將。英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遭到攔截,“聲望”號與“虎”號戰列巡洋艦戰沉,更讓英國海軍將白佑彬當作了“頭號對手”。

 可問題是,當時與白佑彬交過手,還活著的將領只有二個。

 一個是正在惠靈頓指揮太平洋艦隊的雷金納德蒂裡特上將。此人可以說是英國海軍最有名的戰術專家,在上次世界大戰。就指揮哈裡奇艦隊打了幾次漂亮的海戰,挫敗了德國海軍地幾次戰略突圍行動。只是,因為要掩護英吉利海峽,使其指揮的哈裡奇艦隊錯過了“日德蘭海戰”。

 另外一個就是在愛爾蘭賦閑地坎寧安。

 顯然。調蒂裡特回來並不現實。別說太平洋艦隊需要一名經驗豐富。且具有戰略眼光地指揮官。就算有人可以頂替蒂裡特。也沒有充足地時間讓其返回英國。

 此時。能夠擔起重任地就只有安德魯坎寧安了。

 收到命令之後。坎寧安立即趕赴撲茨茅斯。接管了機動艦隊。

 因為四艘“獅”級戰列艦要到月份才能建成服役。形成戰鬥力至少要到十月份。所以龐德爵士(英國海軍部部長)能夠派給坎寧安地就只有二艘“前衛”級戰列艦。以及艘輕巡洋艦。八艘驅逐艦。

 可以說。這已經是當時英國海軍能夠調動地全部機動兵力了。

 隨著白佑彬到達直布羅陀,正式成為第四艦隊司令官。英國情報部門斷定,帝國海軍會在近期采取一次大規模的戰略行動,主要目的是阻止協約國反攻歐洲大陸,破壞協約國在北大西洋上的製海權。

 英國情報部門的判斷非常準確,而且其諜報人員還從德國獲得了相關的證據。

 針對這一情況,坎寧安提出了“避敵鋒芒”的策略。雖然“約翰牛”對此非常不滿,但是龐德爵士卻堅決支持坎寧安,並且幫坎寧安頂住了來自唐寧街十號的壓力,讓坎寧安可以按照自己地判斷來策劃作戰行動。

 即便在沒有足夠情報的情況下。坎寧安也做出了相對正確的推斷。

 帝國海軍增強第四艦隊,並且派遣其最有才華地艦隊指揮官來指揮第四艦隊,除了要在大西洋上大乾一場之外,肯定會設法乾掉薩摩維爾指揮的大西洋艦隊,為第四艦隊打通自由進出大西洋的航道,並且迫使英國海軍從本土艦隊抽調兵力去加強大西洋艦隊,從而讓德國海軍能夠自由活動。

 另外,白佑彬來到第四艦隊的時間也說明了問題。

 只要四艘“獅”級戰列艦服役,英國海軍就有足夠的能力加強大西洋艦隊的兵力。到時候甚至有可能在大西洋艦隊部署艘快速戰列艦,再加上艘老式戰列艦,第四艦隊要想突破大西洋艦隊的封鎖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據此,坎寧安斷定,對手會在月份之前采取行動。

 隨後,英國情報部門證實了坎寧安的判斷。

 只是,在判斷第四艦隊會采取什麽樣地戰術來打破大西洋上的戰略局面時,坎寧安與前搭檔薩摩維爾有著不同的看法。

 在薩摩維爾看來。即便第四艦隊獲得了四艘快速戰列艦。在沒有得到更多增援的情況下,仍然難以突破英國海軍的封鎖。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奪取北大西洋的製海權。如此一來,敵人只會繼續加強北大西洋上的破交行動,從戰略上打擊英國的戰爭實力,從而迫使英國放棄反攻歐洲大陸地計劃。

 按照薩摩維爾的推斷,至少要到年底,帝國海軍才會在北大西洋上發動戰略進攻。

 坎寧安則不這麽看,因為他很清楚白佑彬的指揮風格,更清楚白佑彬不是那種只有在獲得了絕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才會發動戰略進攻的艦隊司令官。當初,第一艦隊長途奔襲,伏擊歐洲聯合艦隊,就沒有任何兵力優勢可言。

 按照坎寧安的判斷,白佑彬首先要打掉的就是大西洋艦隊。

 如果在以往,坎寧安的觀點肯定會佔上風,可是在他賦閑的這段時間內,薩摩維爾在大西洋艦隊乾得並不錯,除了證明自己有實力之外,也得到了英國海軍。乃至英國政府高層地賞識。

 正因為兩人地意見不和,結果英國海軍遲遲沒有定下基本策略。

 直到四月下旬,英國情報部門才獲得了一份極為關鍵的情報:第43艦隊地四艘快速戰列艦還沒有完全適應北大西洋的環境,且直布羅陀要塞的基礎設施並不完善,第43艦隊難以立即投入大規模海戰,很有可能在此之前執行破交任務。

 毫無疑問。這條情報最終讓英國海軍下定了決心。

 薩摩維爾的觀點得到了采納,英國海軍也迅速做出決定:務必攔截第43艦隊,阻止其進入北大西洋海域,確保海上生命線的安全。

 相關的準備工作也隨即展開,只是坎寧安仍然不相信白佑彬會去執行破交任務。

 戰爭打到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地海軍用快速戰列艦執行破交任務。即便明帝國海軍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快速戰列艦,可是其兵力仍然不足以滿足兩個方向上的大規模作戰行動,甚至難以確保在太平洋上的絕對戰略優勢。在此情況下,明帝國會派遣四艘強大的快速戰列艦到大西洋上執行破交任務嗎?

 坎寧安不相信。可別人卻相信。

 當時,英國能夠堅持下來,幾乎全靠美國的戰略援助。按照英國政府的估計。如果每年從美國獲得的戰略援助少於三千萬噸,英國則難以堅持下去。因此,只要四艘快速戰列艦出現在北大西洋航線上,致使美英航線被阻斷半年,英國就將因為缺乏戰略物質而失去威脅,甚至有可能戰敗。

 在率領機動艦隊離開撲茨茅斯之前,坎寧安專門找到了龐德,說了他的擔憂。

 在英國高層,最信任坎寧安地就是龐德。結果。在坎寧安的要求下,龐德給予了其相當大的戰術自主權,讓他在必要地時候可以不接受大西洋艦隊的指揮,按照實際情況完成作戰行動。

 這就相當於解除了坎寧安身上的枷鎖。

 作為一名自主性極強的海軍將領,在得到了龐德的授權之後,坎寧安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按照薩摩維爾製訂的計劃行動。

 這裡面,不得不提到坎寧安與薩摩維爾的個人關系。

 在艦隊之前,坎寧安是大西洋艦隊的司令官,薩摩維爾是大西洋艦隊的參謀長。也就是他地副手。 可以說,如果坎寧安不被調走,薩摩維爾現在都只是大西洋艦隊的參謀長。長期共事,讓坎寧安很清楚薩摩維爾的為人,以及指揮上的特點。即便英國海軍的大部分軍官都認為薩摩維爾除了脾氣大一點之外,其他方面都比較優秀,可坎寧安卻知道,薩摩維爾是那種擅長打順手仗的將領,而不是善於在逆境獲勝的將領。

 艦隊離開撲茨茅斯之後。坎寧安就沒有與薩摩維爾聯系。

 他知道。薩摩維爾肯定會殺向第41艦隊。按照計劃,在大西洋艦隊對付第41艦隊的時候。機動艦隊必須纏住第43艦隊,然後與大西洋艦隊聯手乾掉第43艦隊,或者迫使第43艦隊返回直布羅陀港。

 只是,坎寧安更相信,第4艦隊不會離開戰場。

 因此,在到達加的斯灣之前,坎寧安就決定埋伏在大西洋艦隊附近,等待第43艦隊送上門來,而不是主動去尋找第43艦隊。

 由此可見,坎寧安確實很了解白佑彬,比薩摩維爾理智得多。

 繼續求票求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