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巨浪》第14卷 雙管齊下 第27章 英國戰敗
當初俄羅斯戰敗相比,西班牙戰敗對英國產生的影響T[

 大戰爆發之後,為了能夠在短期內擊敗德國,英法俄三國對歐洲戰爭(包括東歐與西歐二場戰爭)進行了全面的戰略規劃,其俄羅斯主導東歐戰場,法國主導西歐戰場,英國則負責全面封鎖德國,並且派遣遠征軍參加西歐的作戰行動,同時派遣運輸船隊,為俄羅斯提供戰略援助。

 可以說,當時協約國集團的算盤是很精明的。

 同盟國集團,實力最強大的是明帝國,而明帝國也是英法俄等國家的死敵。除了明帝國之外,真正具有威脅的只有德國。土耳其內患不斷,且國內民族成分過於複雜,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敵人。

 明帝國吸取了上次世界大戰的經驗,英法俄也吸取了上次世界大戰的經驗。

 站在英法俄的立場上,上次世界大戰之所以沒有打贏,最終與明帝國簽訂了一個臨時停戰協議,是因為歐洲戰場上的戰爭拖得太久了,消耗了協約國集團的大量國力,並且給了明帝國進行戰略調整的機會,讓明帝國海軍在“馬羅基海戰”之後有足夠的時間建造足夠多的戰艦,從而在“爪哇海戰”擊敗了強大的協約國聯合艦隊,為最終與協約國進行停戰談判奠定了基礎。

 由此可見,要想擊敗明帝國,就得迅速擊敗德國。

 以明帝國的綜合國力,以及戰爭潛力,只要明帝國順利完成了戰爭動員,並且發動了國內的戰爭機器,就算美國參戰,也很難真正擊敗明帝國。更重要的是,歷史上,就沒有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國家集團真正擊敗過明帝國。

 當時,協約國的戰略規劃很簡單。

 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拖住明帝國,同時利用美國,讓明帝國不得不將海軍主力留在太平洋上。而英法則通過扼守蘇伊士運河,切斷德國與明帝國的聯系,俄羅斯則在大陸戰場上牽製住明帝國的主要地面部隊,從而集力量打擊德國。

 這個計劃本身沒有錯,可問題是,實施起來並不容易。

 首先是日本難以真正牽製住明帝國。甚至沒有能夠牽製住明帝國海軍地主力。不說別地。戰爭爆發之後。南洋艦隊就一直在印度洋上活動。並且很快就發動了攻打蘇伊士運河地作戰行動。而真正用來對付日本地只有東洋艦隊。也就是後來地第一艦隊與第三艦隊。

 因此。明帝國才能在戰爭初期。在英法還沒有調整好兵力地時候就打下了蘇伊士運河。打通了前往德國地海上航線。

 其次是俄羅斯根本不敢與明帝國陸軍決戰。或者說。俄羅斯地國力不足以支撐其兩條戰線(實際上是二條半。南方戰線只能算是半條戰線)上地大規模作戰行動。因此。在協約國需要集力量擊敗德國地時候。俄羅斯自然降低了在其東線戰場上地投入。從而讓明帝國可以集力量擴大海軍地規模。而不是在陸軍上耗費太大地國力。

 最後就是美國沒有能夠像英法俄設想地那樣。迅速參戰。

 當然。另外一些因素也對協約國地戰略規劃產生了很大地影響。

 比如意大利倒戈。使明帝國海軍地大西洋艦隊可以放手對付法國海軍地地海艦隊(因為英國負責北大西洋地製海權。所以法國海軍地主力都集在地海艦隊裡面)。並且有足夠地實力封鎖直布羅陀海峽。讓英國海軍無法進入地海。也就無法威脅到德國到明帝國地海上航線。

 另外,明帝國與德國、土耳其、意大利等同盟國成員國迅速達成了戰略協議,加強了對德國與土耳其的戰略援助,使德國渡過了戰爭初期最艱難的二年。

 這些,最終都讓英法俄的如意算盤落空。

 德國不但沒有迅速被擊敗,反而越打越強,並且最終擊敗了其歐洲夙敵:法國。

 法國戰敗之後,原本位於後方的西班牙成為了前線,並且擔負起了原本應該由法國負責的重擔。為了能夠讓西班牙堅持下去,英國在百般無奈之下,還不得不向西班牙提供大批戰略援助,甚至將原先投入到西歐戰場上的遠征軍派往西班牙。

 只是,西班牙根本沒有資格頂替法國的位置。

 首先是西班牙的國家實力遠不如法國,特別是其工業實力,更是不到法國的一半。其次是西班牙軍隊,特別是西班牙陸軍的素質是西歐各國最差的,戰鬥力不值一提。最後就是西班牙的國內情況也不太穩定,根本不可能像法國一樣全力對抗德國。

 問題是,西班牙不得不肩負起重擔。

 從整個歐洲(包括俄羅斯)戰場上的局勢來看,俄羅斯起到的最主要的作用是迫使明帝國不得不向陸軍投入大批資源,從而削弱了明帝國海軍的實力。另外,俄

 存在也讓德國不能提前向海軍轉移資源,必須繼續擴]T而消除了英國受到的直接威脅。相對而言,西班牙對英國的意義就更加重要了。

 不管俄羅斯是否會戰敗,只要德國向進攻英國,就得首先擊敗西班牙。

 可以說,只要西班牙還在作戰,英國本土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威脅,德軍不可能在側翼不穩固的情況下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渡海戰役。

 也就是說,守住西班牙,就守住了英國本土。

 也正是如此,在法國戰敗之後,英國將從敦刻爾克撤出來的三十多萬遠征軍的一半部署到了西班牙,並且在與美國協調戰略援助的時候,向西班牙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將更多的戰略援助給了西班牙。

 最初的一兩年,西班牙還算爭氣。

 在得到了大批戰略援助之後,西班牙不但穩定了國內局勢,還守住了比利牛斯山防線,沒有讓德軍進入西班牙境內。

 在七十五年43年)的時候,西班牙陸軍還發動了一場規模不是太大的反擊行動。

 當然,結果好不到哪裡去,配備了美國援助的重型裝備的西班牙軍團在進入法國之後,被幾支德國的二流部隊打得落花流水。反擊行動最終成了潰退,如果不是英國與美國的遠征軍及時趕到,恐怕德軍會一口氣越過比利牛斯山,將戰火燒到西班牙國內。

 在這個時候,就有人提出,西班牙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盟友。

 只是,迫於形勢,英國仍然得繼續向西班牙提供援助。

 現在,西班牙戰敗了,英國成為了歐洲地區最後一個協約國成員國,而同盟國集團的下一個目標肯定是英國。

 三月二日的時候,白佑彬就收到了消息,讓他暫時留在亞速爾群島。

 同一天,陸少豐也收到了命令,讓他立即組織五個陸戰師的兵力,並且讓這五個陸戰師全部上船(不管是運輸船,還是登陸艦)。

 雖然帶年報沒有提到具體的行動內容,但是白佑彬與陸少豐都猜了出來。

 英國肯定準備投降了,至少英國與帝國的秘密談判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只要談判結束,英國就會宣布投降,而帝國海軍陸戰隊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英國,控制英國的主要港口與兵營,並且佔領主要的城市,阻止德軍登陸英國。

 三月五日,白佑彬收到了命令,率領第四艦隊北上前往英國。

 同日,運載著三個陸戰師的船隊離開了直布羅陀,在外海與趕來的破交艦隊會合之後,一同踏上了前往英國的航程。

 因為陸少豐調動的是原本計劃投入西班牙的預備隊,而第四艦隊並沒有返回港口,所以此次行動並沒有泄露。據戰後獲得的資料,德國根本就不知道英國已經準備投降了,所以部署在法國的德軍,以及正在威廉港集結的德國船隊都沒有做好出發的準備工作。

 三月八日,白佑彬收到了確切的命令。

 英國已經做出了最佳的選擇,計劃在三月十日投降,因此第四艦隊必須在日夜間進入英吉利海峽,並且阻止其他所有船隻前往英國。陸戰隊則要在十日上午到達撲茨茅斯,接管這座最為重要的港口。

 工作做得很充分,行動也很隱秘。

 日傍晚,第四艦隊到達英吉利海峽東北海域的時候,一艘英國海軍的驅逐艦靠了過來,送來了海峽通航航道的詳細資料。

 與直布羅陀海峽一樣,為了阻止德軍渡過海峽,英國海軍在海峽內布設了大批水雷。

 十日凌晨,第四艦隊進入了英吉利海峽。

 同時,運載著三個陸戰師的船隊也到達了撲茨茅斯港外海。

 天還沒亮,白佑彬就通過國際公共廣播電台收聽到了英國國王的投降聲明,以及英國戰時內閣首相的辭職聲明。

 此時,船隊正好進入撲茨茅斯港。

 按照計劃,在英國戰時內閣集體辭職之後,將由前外交大臣組建臨時看守政府,隨後將由帝國佔領軍司令部組建一個軍管過渡政府。在戰爭結束之前,由軍管過渡政府負責管理英國的大小事務。至於組建新政府的事情,則要等到戰爭結束之後。

 直到這個時候,德國才知道,英國投降了。

 當然,此時德國采取任何行動都已經來不及了。在第四艦隊控制了英吉利海峽,破交艦隊封鎖了英國的海岸線,並且密切監視德國港口的情況下,德國的船隻根本別想靠近英國,更不可能把部隊送到英國去。

 當然,選擇投降,不但是英國的最佳結局,對帝國海軍與陸戰隊的將士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