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化工大唐》第2卷 發家之路 第20章 絕世好刀
騎在青花背上,平穩異常,那種平穩勁比起駕著轎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一點不差,這種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是一種享受。陳晚榮不由得有幾分欣喜,自己一時心軟救青花一命也值了。只是,陳晚榮的念頭還沒有轉完,只聽青花一聲長嘶,調頭狂奔而去。

 陳晚榮原本打算騎到鎮上,去賀三那裡拿了東西回家,沒想到青花居然調頭而馳,忙拉韁繩,喝道:“回頭,回頭!”任憑陳晚榮吼得山響,青花根本不聽,整得急了還來幾下飛躍,差點把陳晚榮從馬背上顛下來了。

 馬術,陳晚榮只能說會騎,保證不會從馬背上摔下來而已,青花不聽招呼,陳晚榮不由得慌了,手忙腳亂之下,雙腿死命夾住馬肚,雙手抓住馬鬃。

 青花奔得性發,越跑越快,陳晚榮隻覺耳旁生風,呼呼作響。在這種情況下,陳晚榮馬術不精,除了“粘”在馬背上,什麽也做不了,隻得任由青花狂奔。

 也不知道奔行了多久,陳晚榮隻覺四肢無力,雙腿發軟,要是再奔下去,說不定一個力竭就會摔下來,就在這時青花一聲嘶鳴,放緩了步子,小跑起來。陳晚榮抓住機會,一勒馬韁,喝聲:“停!”青花應聲停了下來,很聽話。

 陳晚榮累得精疲力竭,汗透重衣,很沒好氣,右手重重在馬頭上一拍,斥道:“發的哪門子瘋?”隻覺右手濕滑,提起一瞧,只見手掌上沾了不少汗水,驚奇之下仔細打量起來,只見青花身上正滲出汗水,敢情是青花過足了奔馳的癮這才停了下來。

 勿庸置疑。青花是一匹難得的良駒,只是給圈養在馬廄中,難得有機會出來奔跑,有了這機會自然會狂奔一氣,陳晚榮也就心下釋然了,一拉馬頭,青花調頭,朝羅家甸駛去。

 雖是急著往羅家甸趕。陳晚榮疲累之下也不敢趕得太快,任由青花不緊不慢的小跑著。陳晚榮控韁而行,時不時打量起來,也不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很是荒涼,路上行人稀少不說,就是這道路也沒有官道那般平整。坑坑窪窪,偶爾還有泥濘。

 來到唐朝這些天,陳晚榮除了羅家甸,就去過寧縣和長安。其他的地方沒去過,要是有時間的話陳晚榮肯定會騎著青花好好查看一番,現在時候不早了,還要趕回去。隻得打消這念頭。沒有機會查看,總不能一點印象也沒有,要是那樣地話太也失敗了,陳晚榮仔細打量起來,前面一座山,樹木林立,看樣子不小。

 很快就來到山腳下,陳晚榮縱馬而馳,眼睛不時打量四周。離路邊三五丈處有幾塊拳頭大小的白色石頭,陳晚榮眉頭一軒。忙一勒馬韁,青花停住,陳晚榮跳下來,小跑著朝石頭衝去。青花小跑著跟在陳晚榮身後。

 陳晚榮把石頭撿起來一瞧,說是白色石頭不對,略帶灰色。右手食指石頭上摳了幾下,放到嘴裡一嘗。苦的。沒錯,是硝石。

 別人不知道硝石的用處。陳晚榮還不知道麽?那是火藥的三大成份之一。這硝石的質地不怎麽樣,經過處理之後才能得到純品硝石,唐朝有硫磺,木炭就不說了,三種成份按一定比例配在一起,就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

 火藥最早出現在公元682年,唐高宗永淳元年,叫硫磺伏火法,用硝石、硫磺還有皂角子製成。陳晚榮所處地時代是公元711年,離這一偉大發明相距二十九年,唐人對火藥的認識還極其有限,連在煙火上使用都沒有做到,這要到宋代才在煙火中使用,然後才是軍事。

 之所以使用皂角子,是因為皂角子含有炭素,以後才使用木炭,正式確立了火藥的三大成份:硝石、硫磺、木炭。

 要造出火藥一點也不難,三種成份裡面相對來說硝石是比較難的,只需要通過熬製也能得到適用的硝石,這事陳晚榮能解決。有了硝石就可以製造火藥,有了火藥可以用來做煙火,還可以用來製造武器,這前途無限廣闊。

 陳晚榮隻覺自己腦袋暈乎乎的,哪裡還顧得其他,把硝石往懷裡一揣,撒腿就朝山上跑去,想找到更多的硝石。然而,世事往往不如人意,陳晚榮地打算落空了,跑了一大片地方,再也沒有發現第二塊硝石。

 現在就放棄了,那就不是陳晚榮了,又在山中找了一陣,想找戶人家問問,山上居然沒有人家,隻得下到山腳。山腳倒有幾戶人家,陳晚榮牽著青花趕過去,只見一個老頭倚在門框上打瞌睡,陳晚榮清咳一聲,輕聲道:“老人家,請醒醒。”

 老頭睜開眼,很是迷糊,問道:“請問小哥,你可是叫我?”

 “是呀,老人家。”陳晚榮點頭,道:“老人家,我迷路了,請問這裡是什麽地方?”

 老頭打量著陳晚榮,過了一會這才道:“這是西山,往東走就是羅家甸。”

 陳晚榮記得張德銘說西山這邊有無煙煤,原來是這裡。笑道:“謝謝老人家。老人家,我剛剛在路邊撿到一塊石頭,您幫我認認,是什麽地方出的?”取出硝石遞給老頭。他是本地人,應該知道硝石產於何處。

 老頭把硝石打量老一陣,搖頭道:“小哥,這石頭有甚用呢?”

 陳晚榮當然不會說這可以造火藥:“老人家,我看這石頭和別的石頭不太一樣,想多找些,看看究竟有些什麽區別。”

 “小哥呀,你也真是,有事沒事整這做甚呢。”老頭輕輕數落一句,這才道:“這石頭很苦,可以治病,有個頭疼腦熱的喝上一點也就好了。”

 硝石地功能陳晚榮比他清楚,除了造火藥還可以治病,不需要他多嘴。盡說些不著邊際的事情,陳晚榮隻得提醒他:“老人家,什麽地方可以找到?”

 “山上呀!只要你去山上找,偶爾就會找到呢。”老頭的回答等於沒說,陳晚榮要問的是集中在哪裡,而不是零星地。

 火藥地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陳晚榮太急於找到硝石礦了,隻得忍住不悅:“老人家。我是說在哪裡可以找到更多?不是一塊兩塊,也不是一百塊,而是成千上萬塊。”

 “這麽多,你找這麽多做甚呢?又不能當飯吃。”老頭太碎嘴,嘮叨完了這才道:“這石頭隻偶爾會在山上撿到,至於哪裡最多,我活了這把年紀也沒撿到幾塊。”

 陳晚榮是滿懷希望而來。聽了這話心都涼了半截。這山不小,要找到硝石礦的位子,談何容易,陳晚榮懷念起地質隊了。要是有個地質隊多好。怨歸怨,不得不面對現實,這事只能押後了,等以後有機會再說。別了老頭,騎馬而去。

 來到賀氏印字坊,賀三已經印好了,陳晚榮付了錢,帶著東西離開印字坊。青花這一折騰,時間已經不早了,陳晚榮急著回家,打馬急行。隻一會兒功夫就快出鎮子了,只聽有人急喊道:“晚榮師傅,晚榮師傅。您請等一下,請等一下!”

 聲音很熟悉,陳晚榮不由得扭頭一瞧,不是別人,正是張德銘屁顛顛的趕了過來。自從上次別後,陳晚榮不知道來過羅家甸多少回,張德銘的鐵匠鋪回回都是鐵將軍把門。陳晚榮一次次失望。也就沒有去看他有沒有開門。

 陳晚榮對鋼材的事特別上心,一見是他。忙跳下馬來,迎上去:“張師傅,您怎麽才回來呀!我一直在等您呢。”

 張德銘笑呵呵的拉住陳晚榮:“晚榮師傅,別來話長,別來話長,我們去裡面說。”

 陳晚榮把馬拴了,跟著張德進了鐵匠鋪。一進屋,陳晚榮不由得大奇,問道:“張師傅,您這是做什麽?收拾東西乾嗎?”

 張德銘喜滋滋給陳晚榮倒杯茶,未語先笑:“您有所不知,以後我不用再打鐵了,我去兵器監做兵器去了。”

 陳晚榮聽得莫明其妙,張德銘忙解釋:“晚榮師傅,這都是拜您所賜呢,要不是您,我哪能去兵器監呢。晚榮師傅,自從聽了您的高論之後,我去給師傅他老人家一說,您猜師傅怎麽說?師傅他老人家擊掌讚歎用鐵水做鋼材不是不可以,我們以前研究過,就是太難,沒法子呀。

 “我就把您教給我地那些法子全部說了,師傅他老人家眼睛都亮起來了,比天上地星星還要明亮。師傅他老人家說兵器監曾經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在鐵水製鋼材這事上,幾年下來沒有進展,這才放棄。您這法子,讓師傅又看到了希望。師傅當即收拾行裝,和我趕去兵器監。”

 唐人竟然曾經研究過,陳晚榮心驚不已,雖然沒有成功,至少他們努力過。努力也是創新的一部分,陳晚榮打從心裡佩服唐人的智慧與勇氣。

 “後來呢?”陳晚榮也想知道結果,忙問起來。

 張德銘倒不急,慢條斯理的道:“您別急,我這就給您說。我們到了兵器監,我師傅和舊日同僚,還有兵器監的大師傅們一商量,一致認為您的辦法可行。於是,兵器監出人出錢,照著您地辦法試製了一些鋼材,花了十來天功夫,摸到一些門道,做了幾十斤上等鋼材。

 “這些鋼材可不得了呢,比起镔鐵還要好,敲起來當當響,很好聽。用起來,也好用,打出來地刀鋒利得緊。晚榮師傅,您等著,我給您看一樣東西。”

 葉天衡地同僚必然是大科學家,至少也是經驗極其豐富的兵器大師,葉天衡居然能調動他們,在兵器監地人望、威信還真不是蓋的。

 張德銘也不等陳晚榮說話,站起身進了裡間,等他出來時手裡多了一把細長刀身的馬刀,上等的鯊魚皮刀鞘,鮮紅地絲格外顯眼。

 馬刀是陳晚榮的主意,沒想到他們竟然真的打造出來了,對他們這高效率。陳晚榮很是佩服。

 在馬刀上拍拍,張德銘很是得意的道:“這刀就是用這批鋼材做出來地。這把馬刀是師傅專門為您打造的,他老人家坐陣,我掄大錘,我幾個師兄弟幫忙,花了三天時間打造的,鋒利無比。師傅他老人家說了,您出了這麽好的主意。無以為敬,為您打一把好刀聊表敬意。”

 能得葉天衡這樣的刀匠大師親自上陣打造一把刀,那是何等的榮幸,陳晚榮心氣陡高:“真得謝謝葉大師!”

 “晚榮師傅,您千萬別這麽說。這馬刀,其形製非常好,我師傅很滿意。為了給軍隊打造出一種更加方便地武器。師傅他老人家沒少花心思,一直沒有成功。有了您這主意,師傅他老人家了卻了一樁願望。”張德銘拔刀出鞘,刀身雪亮。閃著森森寒光。

 陳晚榮接過,張德銘叮囑道:“摸不得。千萬別用手摸,太鋒利,會割傷。”只要不是眼神有問題。都能看出這刀很鋒利,只有傻子才會去摸。

 “您把刀平放,刃口朝上,不要動。”張德銘吩咐起來,陳晚榮雖不明他為何要如此做,還是照做。張德銘拿起一塊布片,舉到離刃口一尺的距離上,把布片展開,一松手,布片緩緩飄下。落在刃口上,一下分成兩塊,飄落地上。

 陳晚榮脫口叫好:“真是好刀!”這刀集葉天衡師徒心血之所成,要不好都不行。

 張德銘甚是受用這句話,笑呵呵地道:“這是大唐第一把馬刀,還請您收下。”

 陳晚榮雖不習武,不象陳再榮那般對兵器特別迷戀。對這刀也是份外喜愛。笑道:“那我就不客氣了。”還刀入鞘,打量起刀柄。上面刻著“葉天衡”三字,還鑲了一顆寶石。能得葉天衡這樣的刀匠大師贈刀,那是何等的美事,陳晚榮美滋滋的把馬刀挎在腰間。

 張德銘幫著陳晚榮,把刀挎好了,張德銘這才道:“我去兵器監做了幾天兵器,也還過得去,我師傅把我推薦去了兵器監,這次回來是收拾東西,把老婆孩子接到長安去。這都是拜晚榮師傅之所賜呢,請受我一拜。”

 就要叩頭,陳晚榮忙拉住:“張師傅,您對再榮那麽好,說起來我還要感謝您呢。這都是您的福氣大,有葉大師這樣地好師傅。”

 葉天衡對張德銘不錯,張德銘一臉感恩地笑道:“師傅他老人家對我是恩重如山。本來,這次師傅是想親自來拜訪您,只是偶感風寒,需要靜養,這才要我把刀給您帶來。我幫本想明天去您家,沒想到遇上您,倒省了不少事。”他這次回來是為了搬家,事兒不少,能省最好省了,言來很是輕松。

 “葉大師為了做這刀,累病地吧?”陳晚榮地心思靈敏,立即想到葉天衡病倒的原因。

 張德銘沒有否認,笑道:“晚榮師傅別往心裡去。師傅他老人家年歲大了,身子骨已經大不如前了,染上風寒也是情理中事。 ”

 為了這把刀把葉天衡這位自己敬重的大科學家給累病了,陳晚榮還真過意不去:“都是我讓葉大師受累。”

 張德銘知道陳晚榮誠懇,心腸好,這是真心話,忙安慰道:“晚榮師傅,師傅他老人家雖然累了些,心裡挺高興呢。鋼材初步試製成功,兵器監已經準備再投入更多地人力物力財力來研究後面的。”

 兵器監如此興師動眾,鋼材大有希望,陳晚榮很是振奮,自己通過葉天衡推動鋼材研究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長舒一口氣:“太好了!”

 “晚榮師傅,師傅他老人家還有一樣禮物送給您呢。”張德說著把桌上地箱子挪過來。

 葉天衡是位讓人敬重的科學家,能得他贈東西是莫大榮幸,想必又是寶刀名劍之類的利器,陳晚榮欣然道:“那我就多謝葉大師,卻之不恭了!”

 張德銘呵呵一笑,打開箱子,只見金光燦燦,原來是一箱子黃金:“兩百兩黃金,敬請晚榮師傅笑納!”陳晚榮萬未想到葉天衡居然以黃金相贈,不由得愣住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