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146 睿宗的喜悅
  第一四六章 睿宗的喜悅

  鸞翔閣,睿宗正埋頭處理公務,非常專注。自從發現自己有建立歷史功業的機會後,睿宗整個人都變了,一是更加勤於公務,好多以前扔給李隆基處理的事情現在睿宗親自處理了。二是決斷時不再本著一太公平主,二是太子的老規矩,大多數時候睿宗乾綱獨斷了,這可是睿宗兩次當皇帝以來最大的變化。

  段輝腳步輕快,臉上泛著光輝,張著嘴巴,喜滋滋的小跑到睿宗面前,聲調扯得有點高:“皇上,皇上,多瑪大捷了!”

  只要知道多瑪重要性的人都知道多瑪大捷的意義,拿下多瑪,唐軍的利劍無異於對準了邏些城,段輝發覺血管裡的血液是滾燙的。

  睿宗沉浸在公務中,還沒有反應過來,有些疑惑的道:“多瑪大捷?”

  段輝埋怨一句:“皇上,是多瑪大捷!是多瑪給我們拿下了!”

  “多瑪?真的?”睿宗反應過來,猛的跳起來,眼睛鼓得比牛眼睛還要大,仍是有些難以置信。

  “哎呀!皇上,這當然是真的!這麽大的事情,臣哪敢亂說呀!”段輝有點沒好氣。

  “真的?”睿宗兀自有些難以置信。

  “真的!”段輝肯定一次。

  睿宗風風火火從禦案後面跑了出來:“快,給朕看軍報!”

  段輝提醒一句:“皇上,送軍報的校尉就在門外。皇上,這可是大事,這軍報您去接,那才叫好!”

  “對對對!朕親自去接!這可是大事呀!”睿宗一溜風般跑了出去,看見跪在地上,雙手高舉軍報的校尉,一個箭步躥上去,一把奪過軍報,手忙腳亂的打開,略一瀏覽,臉上的笑容堆了一層又一層:“真的是多瑪大捷!真的是多瑪大捷!段輝,你瞧瞧,你瞧瞧!”也不管段輝的反應,把軍報直接塞在他手裡。

  段輝略一瀏覽,向睿宗道喜:“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成此千秋功業!”

  為了把青藏高原並入版圖,我們的祖先已經奮戰了七百多年,睿宗若是把吐蕃拿下來了,那可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是千秋功業!

  這話說到睿宗心裡去了,不住點頭:“是千秋功業!是千秋功業!段輝,朕當初就沒有想到朕居然有此等良機,建立如此偉業!若吐蕃給滅掉,朕死何憾!”

  段輝嚇了一大跳,忙提醒道:“皇上,當此喜慶的時節,不應該說這種不吉利的話。”

  睿宗倒沒放在心上,擺手道:“段輝,若是晚榮他們拿下邏些城,你說後人會如何評價朕呢?”

  這時節,當然是說點好話,讓他高興高興:“皇上,臣以為後人一定會說皇上是一代聖君,開拓了吐蕃這片土地!”

  “聖君?”睿宗一愣,接著就是一長串的笑聲,扳著手指頭給段輝算歷史帳了:“段輝,你說能與開拓吐蕃相比者,在歷史上有哪些?朕看有四件大事比開拓吐蕃更重要:第一件是秦始皇掃滅六國,一統華夏。第二件是漢武帝擊破匈奴,安定邊境。第三是太宗皇上滅掉東突厥。第四件就是父皇滅西突厥。要是朕滅了吐蕃,把這片土地並入版圖,那麽就是歷史上的第五件大功業。五件大功業,我大唐有三,何其幸也!”

  秦始皇統一中國,成了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假若沒有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會是什麽樣呢?誰也說不清。盡管秦始皇給儒家罵得一文不值,不過睿宗這點評還是公道的。

  漢武帝破擊匈奴,開創了“漢武盛世”,又是一件讓無數後人自豪的大事。不過,後人對漢武帝多有詬病,罵他窮兵黷武,窮奢極欲。睿宗能把漢武帝列出來,不乏公正之心。

  唐太宗滅東突厥,唐高宗滅西突厥,自是不用說了,肯定排在他前面。

  睿宗這話明裡聽起來是在議論歷史,真正的意思是說“我是歷史上第
第五個最有作為的皇帝”,只是沒有明說罷了。

  如此高看自己固然有些不對,不過,這是因為睿宗喜悅不禁!此時此刻,睿宗的喜悅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只見他飛快的踱著步,雙手不時高舉,不時握成拳,極富激情的低喝一聲:“太好了!太好了!”

  段輝和他相交數十年,深知他的為人,很少有高興的時候,如此這般高興是段輝數十年來第一遭見到,很為他高興:“天佑大唐!”

  睿宗點點頭,猛的停下來,劈頭蓋腦的問了一句讓段輝想不到的話:“段輝,你猜猜看,朕現在想的是什麽?”

  段輝和睿宗的關系非同尋常,也是不敢猜測聖意,忙道:“皇上,臣愚鈍,實不知皇上想法。”

  睿宗也不管他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直接說出來:“朕在想:當皇帝的感覺真的好!朕今天才發現,當皇帝實是太好了!這感覺太美妙了!好象在雲端一般,飄飄然!”

  睿宗第一次當皇帝,不過是武則天手裡的一枚棋子,雖有皇帝之名,卻無皇帝之實,不過是坐在皇位上的一個活人罷了,何來美妙感覺?

  一年前複位,弊政太多,他雖不是雄主,也能看出來,讓他很不滿意。最讓他不滿意的就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爭鬥,這是骨肉相殘,弄得他很惱火,一點也沒有覺得當皇帝有多美妙。

  直到今天,多瑪大捷的喜訊傳來,睿宗這才感想當皇帝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怪不得那麽多人削尖了腦袋想當皇帝!

  “大唐萬歲!破滅吐蕃!”一聲驚天動地的響聲傳來,把睿宗嚇了一大跳,忙問道:“怎麽回事?”

  段輝也不清楚,推測道:“皇上,應該是多瑪大捷的消息走漏了,老百姓高興唄!”

  “走!看看去!”睿宗有了上次的經驗,還以為老百姓會湧到大明宮前來見他,還不如他先去見老百姓的好,因為他的心情實在是太好了,樂於成人之美。

  然而,讓睿宗意外的是,老百姓並沒有擁到大明宮來,更沒有嚷著要見他。站在宮城上的睿宗放眼望去,只見老百姓擁上街頭,飲酒狂歡,載歌載舞。

  也不知道是有人組織,還是老百姓自發,時不時就會大吼一聲:“大唐萬歲!破滅吐蕃!”

  在睿宗的記憶中,公元657年,蘇定方統兵西征,滅掉西突厥,當勝利的消息傳來時,長安的百姓自發的擁上街頭狂歡。在這之前,還有唐太宗滅了東突厥,老百姓也是這般高興。沒想到,這一幕居然出現在他當皇帝時,這是何等的幸事?

  一聲接一聲“大唐萬歲!破滅吐蕃!”的歡呼聲響徹長安。

  睿宗隻覺這吼聲是美妙的樂章,是他這輩子聽過最美妙的樂聲了,很是享受的站在城頭上觀看起了老百姓的狂歡。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睿宗扭頭一瞧,只見蕭至忠、竇懷貞這些重臣肅立,正向他施禮,個個臉上帶著喜色。

  “你們怎麽來了?”睿宗笑呵呵的問一句。

  蕭至忠回答:“皇上,百姓如此高興,鬧出這麽大的動靜來,我們哪裡還有心思公乾,不得不來瞧瞧。皇上,多瑪大捷實是大唐數十年來未有之大勝呀!”

  竇懷貞接過話頭道:“皇上,多瑪大捷不單單是一場勝利,其意義重大。其一,華夏自從七百年前趙充國兵臨積石山以後,再無一支大軍到達積石山,更沒有一支軍隊越過積石山,大唐做到了,這是華夏歷史上從未有過之盛事!”

  睿宗也精通歷史,點頭道:“是呀!七百年了,整整七百年過去了,大唐終於重返積石山,並越過積石山,打下了多瑪城,將士們了不得呀!”

  “皇上聖明!”群臣齊聲道賀。

  “竇卿,你接著說。”睿宗的心情格外好,鐵了心要把這些
好話聽完。

  竇懷貞應一聲,接著道:“其二

  ,自從吐蕃崛起,與華夏為敵,不僅僅是我大唐,還有前朝,至今已經一百多年了。百年來,大唐與吐蕃大小數十仗,雖是勝仗不斷,卻不能越過積石山一步。如今,大唐的大軍把多瑪城拿下來,這恥辱早已雪卻!”

  “對!這是雪恥之戰!”群臣附和一句。

  唐朝拿石堡城沒辦法,一直是他們的心病,如今不僅拿下石堡城,還攻下吐蕃的重鎮多瑪,那是何等的讓人意氣風發?

  竇懷貞再道:“其三,多瑪是吐蕃的北大門,多瑪一失,吐蕃的都城邏些城已經暴露在我大軍的打擊之下,不日之間,我大唐的大軍就要兵臨邏些城。滅亡吐蕃的決戰將會展開!”

  頓了頓,竇懷貞很富激情的道:“皇上,吐蕃一滅,大唐在西北將無戰事,就可以騰出手來處理契丹、突厥人了。等到這兩地平靜下來,到那時,大唐就可以集中兵力與大食爭雄於西域!

  “大食與吐蕃相互勾結,狼狽為奸,與我大唐為敵數十年。打了幾十年,各有勝負。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大唐無力與之爭鋒,是因為大唐不能把兵力集中。等到這些邊患處理掉,大唐把兵力集中於西域,到那時,皇上,您不會是想滅了大食吧?”

  最後一句是趣話,卻有很好的效果,話音一落點,群臣爆發出一陣會心的笑聲。

  睿宗卟哧一聲笑出來,指點著竇懷貞:“你這個竇懷貞,居然說笑起來了!”

  笑過之後,睿宗的興致更高:“吳兢,你是史官,你來說說,若是朕把吐蕃給滅了,不知道朕之功業如何?後人會如何評價朕?”

  任何一個皇帝都很關心後人的評論,史官的記載,睿宗一雙眼睛神光炯炯的盯著吳兢,極是盼望他的說詞。

  吳兢並沒有馬上說話,而是皺著眉頭沉思起來,過了一陣,這才開口:“皇上,臣以為若皇上真把吐蕃並入版圖的話,皇上必是古往今來的一代聖君!”

  “呵呵!”睿宗舒心的笑了,問道:“具體說說!”

  吳兢接著道:“要論功業之偉者,首推始祖黃帝,若無黃帝,則於今日之華夏。”

  黃帝是始祖,把他排在第一,誰也沒有話說,無不是點頭認同。

  “三代之中,雖有商湯之賢明,文武之仁德,可是在開疆拓這方面,他們卻有不及。”吳兢一邊思索,一邊點評歷史:“接下來就要數秦始皇了。秦始皇雖給後人罵為暴君,不過,開疆拓土,秦始皇功業最大!掃滅六國,一統華夏,不過是秦始皇功業中的一部分罷了。融化嶺南,把華夏的領土推廣到南海之濱,秦始皇之功也!打敗匈奴,收復河套之地,固然是秦始皇的功勞,不過,這之前趙武靈王就曾打敗胡人、匈奴,趙國擁有河套之地,不算開邊。”

  史家就是史家,點評的歷史格外公正,讓人不得不服氣。就是給儒家罵了千百年的秦始皇,他也能說出其功績,群臣之中盡管有人對秦始皇不滿,還是沒法反駁。

  吳兢接著點評:“接下來就要數漢武帝了。在漢武帝之前,擊胡有成的帝王有趙武靈王,秦始皇,不過,比起漢武帝大破匈奴,攻佔匈奴的祭祖聖地龍城、狼居胥山,端掉匈奴王庭這些事,趙武靈王和秦始皇的擊胡功業太小。在這之外,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鑿空和番,是華夏開拓西域之始,這是漢武帝的另一功。至於重收嶺南之地一事,不過是秦始皇遺惠,不足道。”

  漢武帝和秦始皇一樣,倍受後人詬病,不過,他的功業是實實在在的。群臣中同樣有對漢武帝不爽的人,也是沒法反駁。

  “接下來,就要數我朝的太宗皇上滅東突厥,高宗皇上滅西突厥了。”吳兢的評論和睿宗出奇的相似。

  睿宗大笑,指著吳兢道:“吳兢,朕
自認為並吐蕃一事該是華夏歷史上第五件大事,沒想到經你這麽一說,卻變成了第六。”

  吳兢臉色一變,忙道:“皇上,臣是據實而言!”

  睿宗知道他的想法,笑道:“行了,行了,你別擔心。你是史官,你能如此評價朕,朕已經很滿足了。朕只是沒有把始祖黃帝算在裡面,其余的,我們君臣的看法相同。第六就第六吧,總不能不要老祖宗吧?”

  這話說得很是輕松愜意,群臣大笑不已。

  李隆基大步而來,睿宗衝他一招手:“三郎,今天這事我們固然是高興,不過,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請父皇吩咐!”

  睿宗眉頭一皺,臉上的喜悅驟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臉的嚴肅:“戰事已經進入到緊要關頭,這時候,一定不能出錯,哪怕是一點點。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給大軍解決好後顧之憂,糧草一定不能缺少。”

  吐蕃山勢雄峻,道路崎嶇難行,糧草的運輸非常困難,這的確是頭等大事,李隆基點頭應承:“父皇請放心,兒臣明白。兒臣自會處理好這事。”

  睿宗深信李隆基之能,不過,仍是叮囑一句:“三郎,這件事你最好親自過問。你是知道的,自從七百年前漢宣帝對這裡大舉用兵以來,就沒有一支軍隊如此深入。我大唐的軍隊是華夏歷史上第一次越過積石山,第一次兵臨邏些城。若有挫折,朕將飲恨終生!”

  青藏高原的土著人已經接受了華夏文明,向往華夏,把這片土地並入版圖的所有條件都準備好了,只等著一支大軍到來,把那些阻礙摧毀。

  唐軍這次的行動若是功虧一簣,不僅僅是睿宗飲恨終生,還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憾事。正如天寶年間的唐朝受挫於西域,讓後人扼腕一般。

  李隆基深知此事的關系有多重大,道:“兒臣一定親自署理!”

  睿宗臉沉似水:“朕擔心有人在這時節亂來,這時節,朝廷一定得穩住,不能出任何問題。只要朝廷穩住,前方的將士們才能安安心心打仗。因此,朕決定,從現在起,長安、洛陽、鄭州、應天、幽州、益州加強戒備。還有,要給各地官員下旨,凡有可能起亂的事,一律嚴辦。”

  這是深謀遠慮,前方已經到了關鍵時期,決戰即將到來, 內部更不能出問題,群臣第一次感受睿宗的英明,齊道:“皇上聖明!”

  “另外嘛,就是參戰將士的家屬要加強保護,決不能出任何意外。”睿宗接著安排事務:“尤其是晚榮的家人,更得保護好。梅玄成不知所蹤,朕擔心他若是趁這時節對付晚榮的家人。若是晚榮的家人出了事,將如何面對晚榮?”

  要不是陳晚榮造出了火炮,睿宗也不可能建立如此大的功業,也不可能成為他自認的中國歷史上在開疆拓土一事上最有成就的第六大君王。對陳晚榮的家人,自然是要嚴加保護。

  對於此點,群臣沒有異議。當然,妒忌陳晚榮在睿宗心目中地位如此之高的人還是有的。

  “皇上,還應該下一道嚴旨,要前方把吐蕃給滅了!”蕭至忠忙出主意。

  滅吐蕃這事,睿宗想想就激動,不過,現在的睿宗卻格外冷靜:“不!越是這時節,朕越是不能掣將士們的肘!朕什麽都不說,得讓前方的將士們放開了手腳去打!馬上就要決戰了,朕絕對不能給將士們增添任何負擔。”

  睿宗不算英明,可他這種氣度還是讓人服氣,群臣齊道:“皇上英明!臣等感佩!”

  而此時,唐軍拿下多瑪以後,略事修整,就向邏些城推進。前鋒已經通過了柏海,若是從空中望去,只見唐軍象潮水一樣向邏些城湧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