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52章 解決問題
  在唐朝,由於火藥處於萌芽期,在人們的印象中硝石除了具有藥用價值以外,沒有別的用處,是以不太重視。葉天衡他們不知道哪裡大量出產硝石也很正常,陳晚榮想了想,隻好去把西山的硝石礦開采出來。

  要開采西山的硝石礦,就需要人力,這要給太子說才行。主意一定,陳晚榮站起身來道:“我知道一個地方有硝石,只是這事非要太子同意不可,我這就去見太子。”

  劉懷德和寇義兵齊道:“有勞陳大人了。”

  陳晚榮暫別眾人,眾人把他送到門口,由王少華帶著龍武軍護送,直朝東宮而去。很快就到了東宮,一通稟進去,高力士迎了出來,遠遠就笑呵呵的道:“見過陳大人。”

  高力士雖是給後人詬病,陳晚榮和他接觸這麽久,不僅沒發現他的毛病,反倒發現不少優點,為人親切隨和,沒有架子,更重要的是對李隆基忠心耿耿,對他有不少好感,笑道:“見過高公公。”

  “陳大人,快請,太子等著呢。”高力士側身相讓。

  陳晚榮禮節性的應承一句,跟著高力士進去了。高力士把陳晚榮帶到屋裡,陳晚榮一瞧還是以前來的那間屋子,屋裡除了李隆基還有沈榷。兩人正在議事,一見陳晚榮到來,立即停下話頭。陳晚榮見過李隆基,再和沈榷施禮相見。

  “說吧,是不是遇到難處了?”李隆基一如既往,直叩來意,沒有任何閑話。

  陳晚榮了解他的為人,也不繞圈子:“太子英明!現在的問題缺乏硝石,沒有硝石就沒法造火藥。我知道羅家甸的西山有硝石,只是聽當地的老人說,很多年前因地裂而給埋了。要是開采的話,需要很多人力,這才來請太子幫忙。”

  李隆基眉頭一皺道:“地裂給埋了。就算要開采,也不是那麽容易。”

  這問題,陳晚榮也想到了,只是除了這裡也不知道哪裡有,只能試試了。

  沈榷接過話頭:“太子。臣知道有一個地方地硝石特別多。”

  就目前來說。硝石是製約火炮地唯一因素。陳晚榮眼睛特別明亮。忙問道:“沈大人。在哪裡?快說。”

  這話正是李隆基要說地。也是死盯著沈榷。沈榷笑道:“臣聞綿州地青蓮附近硝石特多。可以從那裡運到長安來。”

  綿州就是現在地四川地綿陽市。江油地青蓮是詩仙李白地家鄉。綿陽市管轄地江油在宋代大量出產硝石。宋王朝曾在這裡大量熬硝。沈榷說地就是這地方。只不過因為火藥還處在萌芽期。不為人重視罷了。李隆基二話沒說。道:“那好。我馬上下令。要綿州把硝石運來。”

  陳晚榮想了想。問道:“這得多長時間?”

  李隆基略一估算:“少則二十天。多則一個月。你放心。數十年我們都等下去了。這個把月我們還等得起。”

  唐朝地交通特別發達,從四川運送東西不需要翻越險難的秦嶺,可以通過水運出三峽,進入長江,轉入漢水。再經過幾條水系,輾轉運到華陰,然後通過陸路到達長安。之所以不能通過水運直接運到長安,在於渭水多沙,隋文帝開鑿的通渠泥沙過多,不便航運。

  陳晚榮不知道這些,略一沉吟道:“既然如此,就不必運硝石來長安,可以叫綿州熬好再送過來。”

  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李隆基雖不明熬硝為何物,也能明白其好處,點頭道:“如此甚好。要綿州熬硝自是沒問題,只是這方法得去人指點。這事,你要安排好。”

  熬硝又不難,將作府和軍器監的大師傅們找一兩個教教就會了,陳晚榮笑道:“太子放心,不會出錯。”

  “那你先去忙,把這事安排好了。我就安排人去綿州。”李隆基送客了。

  陳晚榮作別而去。離了太子府。直接回軍器監,劉懷德和寇義兵他們等著。陳晚
榮把經過一說。二人長籲一口氣,大是放心。

  至於去綿州的人選,陳晚榮沒有譜,征詢二的意見:“我對這裡不太熟,不知派何人去合適?”

  二人對望一眼,寇義兵略一沉吟道:“請問陳大人,這熬硝難嗎?要是難的話,可以先在這裡熬熬,你指點他們,等他們會了,再去綿州也成。”

  劉懷德接過話頭道:“是呀!長安的硝石不算多,藥鋪裡好歹總能買些,能把他們教會就行了。”

  即使陳晚榮把藥鋪地硝石買空了,藥鋪也會馬上從別處調集,很快就補充上去。他們的提議不錯,只不過熬硝這事一點難處也沒有,陳晚榮笑道:“二位的建議甚好,只是這事不難,說說就好。”

  “那好,那就好!”寇義兵想了想道:“既然這樣,還請陳大人指點一下。依我之見,派三個人去好些。多派點人,一是可以提高效率,人總有累地時候嘛。二是防止出錯,有問題,他們也好商量一下。”

  出不出錯倒不重要,即使熬出來的硝酸鉀純度不夠,運回來再熬一次就是了,總比直接把硝石礦送到長安省事得多。當然,這提議很不錯,陳晚榮沒有理由拒絕,點頭道:“我沒說的,劉大人呢?”

  “當然沒問題。就派孫南虎,歐陽複,李曉義三人去。”劉懷德開始點人了:“他們正當壯年,年富力強,而且精明,技藝不錯,多有創新。他們去,很合適。”

  寇義兵想了想道:“行,我是沒說的。陳大人,你以為呢?”

  這三人陳晚榮記得,在校場時葉天衡給介紹過,點頭道:“那好,有請二位把他們叫來,我把需要注意的事情說說。”

  劉懷德去叫人,隻一會兒功夫,他回轉。身後跟著三個中年人。略一見禮,寇義兵這才說明:“三位,有一件大事要你們去做,不知道三位願不願意?”

  “寇大人,有事你就吩咐,我們沒二話。”歐陽複想都不想。脫口而答。

  劉懷德接過話頭道:“造火炮要用到硝石,這硝石關中沒有,綿州青蓮才有。你們三位趕到綿州去,主持熬硝一事,把硝熬好了,再送到長安來,有問題嗎?”

  孫南虎有些不解:“劉大人,我們去沒問題。可是,綿州有硝石。叫當地官員送到長安來不就行了麽?”

  這問題有必要解釋一下,陳晚榮接過話頭:“孫師傅說的不無道理。只是,這硝石的雜質很多。至少需要十斤礦石才能熬出一斤硝,要是直接送礦石過來的話,這人力物力很不劃算。所以,我想在綿州先熬好了,再送來,比較好。這是我的看法,不二諸位是否認同?”

  十斤礦石熬一斤硝酸鉀,還是以最好品位礦來計算地。要是只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品位的礦,就要好幾十斤才能熬一斤。這人力物力的浪費就很嚴重了。

  孫南虎恍然大悟,有點不好意思:“原來是這樣。陳大人,請恕孫某無知之罪。”

  “陳師傅說哪去了。”陳晚榮禮節性地寬慰一句。

  劉懷德掃視三人道:“三位,有問題嗎?”

  “沒問題。”孫南虎三人脫口而答。

  寇義兵站起身道:“那就好。就請陳大人指點一下。”陳晚榮也不客氣,給三人講解熬的要點,以及檢測方法。

  這都是成熟的技術,他們理解起來自然沒有問題。要是他們自己去摸索的話,必然是難上千百倍。等到陳晚榮講完,孫南虎三人。以及劉懷德和寇義兵都有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連聲讚歎。

  孫南虎三人商議一陣,又問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陳晚榮一一作答,直到他們沒有問題了,這才作罷。五人商義一陣,決定先去東宮,回復李隆基。於是,五人趕到東宮求見李隆基。李隆基立即召見。問明清楚,問孫南虎他們什麽時間出發。孫南虎三人說立即出
發。還是李隆基阻止他們,要他們先回家去和家人說一聲,明天動身。

  這是對他們好,三人無異議,回家告別親朋去了。陳晚榮和劉寇二人告別李隆基,回到軍器監。寇義兵年歲大了,一回到軍器監就有些氣喘,先半靠在椅子上,喝了一盞茶,這才氣勻。

  氣一均勻,寇義兵站起身道:“走,我們去看看葉哥哥進展如何了。”

  在唐朝造炮只能靠鑄造,葉天衡負責地鑄造非常重要,陳晚榮也想看看,自是沒有異議,和寇劉二人前去。隨著二人來到東面屋子裡,只見葉天衡坐在椅子上,右手裡握著拐杖,時不時的舉起拐杖指點起來。

  這是一個木工房,幾個木匠在葉天衡的指點下忙得團團轉,額頭上滲出汗珠。鑄造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鑄型準備階段,二是澆鑄階段,三是鑄件處理階段。

  準備階段主要是模范的製作。模范並不是直接製作,而是要通過一系列的準備方可製作。首先肯定要確立鑄件的尺寸、形狀,相當於現在的設計畫圖之類的準備工作。有了圖紙也不能直接做模范,而是把圖紙轉變成實物。

  這一轉變是通過木匠來實現的。木匠根據圖紙做出實物,這些實物不一定和鑄件大小相同,尺寸也不一定相同,是技術上地一些處理。比如要鑄造空心地,那麽就要做一個大小一樣的實心體模范。

  有了這些東西才能做模范,模范做好了才能澆鑄。

  陳晚榮隻說了火炮地樣式和一些注意問題,葉天衡和陳晚榮寇義兵他們討論之後,確立了尺寸,畫成圖,要木匠做實物。

  看見陳晚榮他們進來,葉天衡站起身道:“呵呵,沒想到,你們也來了。”

  “葉哥哥,進展如何?”劉懷德一笑。

  葉天衡點頭道:“還不錯,還不錯。等到這些做完了,就可以做模范了。大概要一兩天時間吧。來。我給你們看看。”拄著拐杖走在頭裡,陳晚榮他們跟上去,葉天衡一邊走一邊解釋。

  聽著他的解釋,陳晚榮很是驚疑,唐朝的鑄造技術和現代鑄造非常接近,只不過沒有現代先進罷了。特別是那些基本的東西。絕對一樣。

  葉天衡之所以給尊為大師,不是幸致,講解起來細致獨到,其見解讓陳晚榮欽佩。陳晚榮對現代鑄造有所了解,心想就是現代大學的教授恐怕不見得比他強。

  講解完,眾人聚在一起商議一些問題。當然,最關心的是葉天衡什麽時間能夠做好的問題。葉天衡胸有成竹,保證在十天之內做好。只是做一件樣品,而且“一路綠燈”。優先其他武器,應該不會有問題。

  忙完了這頭,寇義兵站起身道:“葉哥哥。你忙著。我呀,還要請陳大人指點一下刀具的事情。陳大人,可否現在就去指點一下?”

  刀具這事陳晚榮也很熱心,現在沒甚事,去見識一下我們祖先的傑出智慧再好不過了,欣然應允:“那好!我早就想見識了呢。”

  葉天衡揶揄一句:“寇師傅,你還真是,這種好事居然不要我去。”

  刀具問題,他們歷時百年沒有解決。現在希望就在眼前,誰不心動呢?寇義兵大笑道:“葉哥哥,你不是忙嗎?你就在這裡看著,我們先去試試,做好了給你用。”

  這是玩笑話,葉天衡舉起拐杖:“你找打。”

  寇義兵在這一刻特別快活:“劉大人,快救命。”笑呵呵地跑出去,仿佛年輕了十歲似地,原先那副老朽模樣一下子不見了。

  四人說說笑。朝南邊屋子走去。這間屋子與別的屋子不同,門上有兩把大鎖,寇義兵取出一把鑰匙開了一把鎖,劉懷德開了另一把,推開門,四人進去。

  葉天衡給陳晚榮解釋道:“小友,你別笑話我們。這寶貝可是珍貴得緊呢,要想動用,就得劉大人和寇師傅同意去了
。”

  如此工具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比珍寶還要珍貴。保管得很嚴實屬正常。陳晚榮笑道:“我還真是榮幸,給我做的鐵殼居然動用了寶貝。”

  “陳大人。說實話,動用這寶貝,我還真是後悔。要不是當時聽葉哥哥說火藥多厲害,我們拖了幾天,前方將士死傷不少,心中有愧,絕對不會給你用。”寇義兵有些不好意思。

  當然,還有葉天衡吹法螺的作用,陳晚榮一笑道:“我還真是受寵若驚。”

  劉懷德哈哈一笑,在陳晚榮肩頭一拍道:“陳大人,你別聽寇師傅瞎說,給你用是對的。不過,你用了之後,得多還我們刀具就行了。你要是不還的話……”

  後面地話沒說,陳晚榮也想得到,笑道:“我知道一些方法,沒有用做過, 不一定成。”

  葉天衡很是高興道:“那太好了。這刀具我們研究了一百年,都沒有找到法子。你說出來,我們好好合計,說不定真做出來了。”

  屋子正中有一物豎立,用乾淨的麻布蓋著。劉懷德揭起麻布,笑道:“陳大人,這就是那寶貝。”

  陳晚榮一瞧,油光閃亮一鐵疙瘩,歷時百年卻保持得如此完好,和新地一樣,軍器監還真是下了一番功夫。這也好理解,如此貴重的東西,他們必然是時時擦拭保養。

  仔細一打量,這東西和現代的車床有些類似,只不過沒有水平方向的伸縮,有固定刀具的夾具,也有固定物件的夾具,這兩處與現代車床非常接近。當然在製造技術上遠遠不及,其樣式不夠合理,使用起來還很麻煩,估計用這東西來加工的話,一天也做不了多少東西。當然,加工螺紋例外,畢竟螺紋只需要一會兒功夫。

  一塊刀具固定在上面,陳晚榮打量起來,刀尖明晃晃地,不用說肯定鋒利。陳晚榮用手一摸刀身,入手有一種柔和的質感,從感覺上應該比現代刀具還要好。現代機加工地刀具陳晚榮用過不知道多少回,就是沒有這種舒暢地感覺,右手不自然的摸到刀尖上。

  只聽葉天衡急急忙忙地提醒:“小心!”然而,已經晚了,陳晚榮的指尖已經給劃破了,鮮血流出來,滴在地上,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