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化工大唐》第2卷 發家之路 第118章 做官了
“哥,這都是沈大人到了長安,去東宮說的。太子一聽說你遇到麻煩了,就趕了來。我們昨天就到了,只是要看看情況再說。”陳再榮興奮不已,一個勁的誇陳晚榮:“哥,你在牢裡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哥,你真行,人緣這麽好。”

 昨天主要是修理花三缺,雖然陳晚榮沒有親自動手,也是脫不了乾系。既然太子知道了,吳孝民他們可就難逃其責了,陳晚榮很是擔心的道:“那些囚犯不是要加罪了?”

 “哥,你放心吧,這沒事的。哪個牢房裡沒有這種事?打人,很尋常的事情。再說了,那個花三缺也是咎由自取。”陳再榮安慰起來。

 話是這麽說,也許沈榷正是知道這種惡習,所以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是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而不乾預此事。不過,既然鬧出來了,就不得不追究了,陳晚榮仍是不放心,卻不願再牽扯這事,很是感激道:“沈大人真是熱心腸!太子要救我,只需要派一個人就行了,用不著跑一趟。”

 陳再榮笑得更加開心了:“哥,你知道麽?這事連皇上都驚動了,是皇上要太子來的。”

 就這麽一點事,居然驚動睿宗了,陳晚榮真是想不到,脫口問道:“真的?”

 這事頗有些曲折,不說清楚,陳晚榮肯定糊塗,陳再榮隻得再次解釋:“哥。這都是金仙公主說地。沈大人稟報太子時,金仙公主正好在,回到宮裡給皇上一說,皇上才要太子來的。哥,你知道金仙公主是誰麽?”

 金枝玉葉的事情,陳晚榮當然是不清楚了。搖頭道:“我哪知道。”

 “哥,我先不說,到時你就明白了。”陳再榮少有的賣起關子,驚喜之情不減:“你知道麽?自從你開出方子之後。皇上一隻按照你說的法子飲食,現在龍體康健了許多,比起我們初見時。精神好多了。皇上這次叫太子來,不僅僅是為了這事,還有其他的事。”

 睿宗親自交待地事情,必然是大事。陳晚榮好奇心大起,忙問道:“什麽事情?”

 “哥。現在不能說,等會就知道了。”陳再榮賣關子。

 說得好好的,居然吊胃口,陳晚榮沒好氣:“愛說不說。”

 陳再榮不以為意:“哥,這是規矩,我不能提前說。”

 陳老實夫婦見兩兄弟一見面說個沒完沒了,實在是忍不住了,走上來,陳老實拉著陳再榮的手道:“再榮。我們回家。”

 好多天沒有回家了。陳再榮很想回去看看,不過。他現在是太子身邊的人,應該隨侍在側,解釋道:“爹,娘,哥,你們先回去。等這裡地事情處理完了,我再回來看你們。”

 陳老實臉一沉,很是不高興:“這孩子,怎麽說話的?都到家門口了,還不回去看看,這說得通麽?”

 陳晚榮理解陳再榮的難處,笑著為他開脫:“爹,您不要怪再榮。他這是先公後私,他得在太子身邊聽候差遣。”

 陳王氏明白過了,雖是不舍,但兒子地前程更形重要,一拉陳老實:“老頭子,公事要緊呐。再榮,忙完了,回來看看,娘給你做好吃的。”

 她做的飯菜肯定不如東宮的吃食味道好,不過慈母做地飯菜最香,陳再榮歡喜無限:“娘,我知道了。”

 陳老實夫婦這才依依惜別,陳晚榮拉著著晴,一眾人離開縣衙,回家去了。

 剛進家門,就聽一片驚喜之聲響起:“東家回來了!東家回來了!”雇工們呼啦啦圍過來,把陳晚榮圍在中間,用他們樸實的話語祝賀起來。言詞雖然樸實,卻有著真摯地感情,更有幾個不住抹眼淚。

 望著真情露流的雇工,陳晚榮很是感動,抱拳團團一揖道:“各位大叔、大哥、姐妹:陳晚榮謝謝你們!”

 “東家,不要!”雇工們哪裡敢受,忙婉拒。

 陳晚榮提高調門:“我沒事,很好!你們都去忙吧。”雇工們這才去重拾活計。

 一進到屋裡,陳老實拉著陳晚榮:“晚榮,你吃苦了,快坐下歇歇。”

 陳晚榮這牢坐得挺舒服,不僅好吃好喝不缺不說,還可以洗漱,這是那些囚犯沒有的待遇,哪裡吃苦了。笑道:“爹,你們操心了,你們坐。”

 鄭晴和青萼自告奮勇:“我們去煮茶!”不等陳晚榮說話,先後出屋而去了。

 都坐下來,鄭建秋這才道:“晚榮,把牢裡的事說說,免得大家擔心。”陳老實夫婦一臉的急切,早就想了解經過了。對於他們來說,陳晚榮是心頭肉,哪怕一絲一毫的委屈也會心疼,鄭建秋這話很得眾人讚同,不住附和。

 陳晚榮擇要把這段經歷說了。一說完,陳老實歡喜得跟個孩子似的:“晚榮哪裡是坐牢,是歇假呢!”

 “老頭子,你胡說甚呢?要不是歐捕頭他們幫忙,晚榮還不知道吃多少苦呢。”陳王氏就明事理多了:“晚榮,有空的話請歐捕頭他們到家裡來坐坐。”

 她的意思是要感謝歐勝,這是應該地,要不是他幫著,陳晚榮絕對不會那麽舒坦,點頭道:“娘,我知道了。”

 有人幫忙是好事,眾人都是高興,七嘴八舌地誇讚陳晚榮人緣好。正說間,只聽陳再榮的聲音傳來:“太子駕到!”

 “太子來了?”除了陳晚榮以外,誰都沒有想到太子會來,不由得驚奇萬分。張大了嘴都不知道說話了。

 鄭建秋第一個反應過來,手在大腿上重重一拍,張嘴直樂:“呵呵,太子來了,祖上積德呢!”飛也似地衝了出去。

 太子駕臨是何等的榮幸,還是李隆基這樣光芒四射的人物。能夠到來,自然是祖上積德修來的福氣。雖然太子要來的是陳府,可現在的陳府是鄭家老宅,鄭建秋能不有此想法?

 鄭周氏明白他話裡地意思。也是興奮莫銘,跟著出去。

 陳老實夫婦還沒有搞明白鄭建秋為何越俎代皰,愣愣的。跟了上去。

 陳晚榮來到院裡一瞧,只見李隆基腰懸佩劍,手拿折扇,大步流星而來。衣袂飄飛,氣度豁如。神威凜然,宛如下凡天神一般,讓人從心裡讚歎其不凡。

 雇工們從工房裡出來,站在當地,大氣也不敢出。李隆基雖然隻帶了四人,但其聲勢懾人,雇工哪敢吭一聲。

 “散了,散了!”李隆基手一揮,雇工們應一聲是。散了開去。等到走開了。這才明白過來,這有失禮數。只是在當時怎麽沒有想到?隻覺得聽他的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根本連這念頭都沒有動過,李隆基地人格魅力不小。

 李隆基不等陳晚榮說話,大步進屋:“屋裡說話。”

 陳晚榮他們隻得跟著他進屋。李隆基往正中一站,陳再榮四人站到他身後,眼觀鼻,鼻觀心,一動不動,好象深入地下的木樁一般。

 李隆基掃視一眼,從懷裡掏出一卷黃綾:“陳晚榮接旨!”

 接旨就得下跪,這是陳晚榮最不願做的事情。要是人多,混混還可以,現在指名道姓了,陳晚榮是躲不掉,不由得犯難了。正難以措置之際,只聽李隆基道:“皇上口諭,陳先生站著就是了。”

 巴喜不得,陳晚榮忙應一聲:“草民遵旨!”

 李隆基展開黃綾,只見上面有“聖旨”二字,和影視劇裡地聖旨沒兩樣。抑揚頓挫的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陳晚榮巧思藝精,品性端正,鄰裡慕化,向以成風,誠可嘉也!褒善抑惡,國運長遠,民間陋巷亦不遺漏,特擢陳晚榮承奉郎,賜青衫、魚袋。欽此!”

 把聖旨遞給陳晚榮,道:“恭喜陳先生。”

 我做官了?陳晚榮想破腦袋也是想不到,愣在當地,直到李隆基把聖旨遞到手上,這才明白過來,高聲道:“謝皇上厚恩!”

 李隆基右手伸出,一個隨從忙遞上一套衣衫,李隆基接在手裡,道:“陳先生,這是青衫官袍,收下了。”

 唐朝官服有著嚴格的規定,不能逾越,三品以上服紫衫,四品服深緋,五品服淺緋,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色。緋是紅的意思,遊思平是五品只能穿淡紅官服,沈榷是六品是以穿深綠官服。

 官服都是以散官品秩為標準,而不是以職事為準。白居易以八品散官任江州司馬,司馬是五品,但他是八品,只能穿青衫,才有“江州司馬青衫濕”地名句。

 承奉郎是從八品上,陳晚榮只能穿深青衫了。屬於文散官,一般不任職事,主要是授予那些初入仕途的人。陳晚榮雖妙手解毒,救了睿宗一命,睿宗不可能公開說陳晚榮救了我,之所以救我是因為我服丹藥中毒了,那是在給自己找罪受。

 是以,聖旨裡面給陳晚榮另外加了一些功勞,“品性端正,鄰裡慕化,向以成風”,不過是睿宗找地借口,好給陳晚榮授官。這些口實聽起來讓人讚歎,只是沒有多大的作用,只能授初級官職了。

 要想授得大些的話,就得找其他的借口。陳晚榮救了睿宗一命,這事可大可小,授五品六品都沒問題,只是睿宗臉上不好看,只能委屈陳晚榮了。不過,這有兩個與眾不同之處,一是這是睿宗親自授予的官員,一般這種初級官員哪會驚動皇帝,一個大臣就處理了。二是太子親自宣讀聖旨,還是到陳晚榮府上,算是給陳晚榮的回報了。就憑這兩點,陳晚榮這八品從官也沒幾個人敢惹了。

 陳晚榮不知道承奉郎是幾品幾階。反正做官是好事,至少以後做買賣多了一道護身符。皇上下旨授予地,太子親自登門宣諭的,有此兩點要是再遇到遊思平這種官員也不用象這次這樣,費了這麽多曲折,耍耍橫也沒問題。

 “謝皇上。謝太子!”陳晚榮高高興興的接了過來。

 李隆基從袖裡取出一個銅魚袋,放在青衫上,這事就算完成了。魚袋是唐朝官員佩帶地飾品,內裝魚符。魚符是刻有官員職務地身份證明。要隨身攜帶。最初,隻授予職事官,退休之後要交回。到了武則天時期因犯諱問題改稱佩龜,並且依據官員不同有金、銀、銅三種級別。

 到了中宗時,又恢復舊製叫魚袋。中宗時期,朝政。安樂公主賣官成風,這品秩也就管得不嚴了。官服魚袋緊密相連,不再區分職事官與散官,只要是官都有份。睿宗時更進一步規定,紫袍官員用金魚袋,緋袍官員用銀魚袋。陳晚榮這個從八品官員,只能用銅魚袋了。管他那些,有總比無強,陳晚榮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最高興的是陳老實夫婦。在他們地心目中。只要陳再榮能做官就滿足了。陳晚榮雖然精明,畢竟沒有讀過書。不能做官,能把家裡照看好,多賺點錢,娶個好媳婦,養幾個兒女就心滿意足了。

 然而,讓他們想不到的是,陳晚榮也做了官,雖是初級官員,還是官。再小的官,總比平頭百姓高上幾等,要他們不興奮都不行。陳老實不住摸發燙的臉蛋,一張嘴哪裡合得攏,輕聲嘀咕:“晚榮出息了,做官了!光宗耀祖了!”

 陳王氏臉上泛起特有地光輝,無比自豪:“晚榮當然了得了!”

 鄭晴鳳目放光,全是美妙的星星。鄭建秋感憮無已,他這個曾經的國子監生員,費了那麽多功夫都沒有弄到一官半職,沒想到陳晚榮卻不費吹灰之力就做官了,這女婿真能耐!

 正事辦完,李隆基退到一邊去,道:“你們見過。”

 陳再榮等地就是這話,衝上來,抓住陳晚榮的肩,不住搖晃:“哥,恭喜你!哥,你也做官了!”

 “輕點,骨頭都散架了。”陳再榮用力過猛,陳晚榮實在吃不消,隻得提醒他。

 陳再榮有點不好意思:“哥,你也是,老不禁事,我才使了多大一點力氣。”

 他還打一耙,陳晚榮很沒好氣,陳再榮笑呵呵的道:“哥,我高興。哥,我給你引介,這位是王大人。”指著一個腰間佩劍的中年人介紹起來。

 這人在敬賢亭見過,一步跨上來,衝陳晚榮抱拳作揖道:“王毛仲見過陳先生。陳先生對犬子地援手之德,毛仲沒齒不忘。”

 他和王少華的關系,陳晚榮早就從王少華嘴裡知道了,把手裡地官袍魚袋交給陳王氏,這才抱拳還禮:“王大人說哪去了,區區之事不要放在心上。”

 “陳大人好品格!”王毛仲讚一句,退到一邊。

 陳再榮指著一個個頭高大,肌肉虯結,頦下無須的漢子介紹道:“哥,這位是楊大人。哥,楊大人的武功很高,快見過。”

 光看他的架勢就知道他身懷上乘武學,陳再榮歷來很少誇人,能得他提一句,其人藝業定然不凡。陳晚榮抱拳行禮道:“見過楊大人。”

 楊大人的聲音尖細刺耳:“楊思勖見過陳先生。 ”

 陳晚榮心裡一驚,心想原來是太監。如此一條漢子,居然是太監,實在是讓人想不到。陳晚榮歷史知識不行,不知道楊思勖不僅是太監,還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太監,其人武藝高強自是不用說,還是精通兵法的名將,一生打了很多仗。他最大的貢獻就是沿著東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的舊道進入安南,平定安南叛亂,為統一大業做出了貢獻。安南就是現在越南地北部,唐時是中國地領土。

 楊思勖敘禮畢,自行退開。陳再榮指著最後一個年青人介紹道:“哥,這位是高公公。”

 這年青人和陳晚榮在敬賢亭照過面,當時他只是靜靜的站著,沒引陳晚榮地注意,抱拳道:“見過高公公。”

 高公公大步上來:“高力士見過陳先生!”

 李隆基身為太子,帶一個太監照顧飲食起居很正常的事情。萬萬沒有想到他就是為後人詬病、中傷李白的太監高力士,陳晚榮隻覺腦袋充血,頭腦發昏,嗡嗡直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