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化工大唐》第2卷 發家之路 第94章 大快人心
“陳兄,你又做了一件好事。”王少華坐起身來,衝陳晚榮開玩笑道:“陳兄總能做好事,真是善心之人!”

 縫合傷口這事雖不是陳晚榮的專業,畢竟是現代社會的一大技術手段,有所了解。在唐朝稍加應用,唐人震驚這很正常。不要說陳晚榮這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就是換個大字不識的現代人,也知道有這麽一項醫術,有什麽好奇怪的。

 他還如此讚歎,陳晚榮真不敢接受,忙道:“王兄,過獎了。王兄,你歇著。”

 王少華已經下床了,道:“陳兄,傷口雖然有點疼,不過已經不礙事了。”

 他想走走就走走,活動一下對他有好處,陳晚榮也不多說,出屋而去。

 鄭晴回家了,這二人世界沒法過了,無事可做,還是來做硫酸吧。膽礬剩下不多了,再做幾次能做完了,也算了卻一樁事情。

 打定主意,陳晚榮先去屋裡把膽礬砸細,這才準備做硫酸。抱來柴禾,扔到灶前,只聽孫正平的聲音在背後響起:“見過東家!”

 陳晚榮回頭一瞧,只見孫正平一家三口,站在身後。卟嗵一聲,三人一齊跪在地上,衝陳晚榮叩頭道:“東家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來到唐朝,陳晚榮是什麽都不怕,就怕有人給叩頭,忙閃到一邊,拉住孫正平:“孫掌櫃,快起來,快起來。”

 孫正平一把鼻濞一把淚,語含哽咽的道:“東家,您是我們一家子的再生父母,給您叩頭是應該的。”

 陳晚榮臉一板,語氣轉嚴峻:“孫掌櫃。快起來,再不起來,我可生氣了。”使了好大的勁,這才把孫正平拉起來。

 拉起孫正平,又把孫夫人拉起來,最後把孫冬泉扯起來。陳晚榮問道:“孫掌櫃,家裡的事都安排好了?”

 孫正平喜滋滋的道:“謝東家掛念。都安排好了。”

 “那就好。屋裡說話。”陳晚榮把孫正平一家三口請進屋,要他們坐下。提起茶壺,給他們斟茶。

 孫正平地心情不錯,不等陳晚榮相詢,主動說起事來:“東家。您有所不知,沈大人把劉騙子砍頭了。”

 沈榷下手也太快了,這才幾天就砍了腦袋。不過,象劉思賢這種匪人,殺了最好,大快人心的事情。陳晚榮笑道:“沈大人嫉惡如仇,這劉騙子落到他手裡。自然是討不了好去。”

 “東家,這都是您的功勞,要不是您出手,劉騙子也沒那麽容易落網。”孫正平站起身,又要施禮相謝。

 陳晚榮對這麽多的禮節實在是受不了,忙拉住:“孫掌櫃。你就能不施禮嗎?這一個禮來。一個禮去,我都受不了啦。”

 孫正平呵呵一笑道:“東家,謝您不是我應該做的麽?”

 陳晚榮搖手道:“這事過去就算了,別老記在心上。你一見了我就禮來禮去,弄得我是渾身不舒坦,以後都不好見你面了。銀子拿回來了嗎?”

 “哎,東家,這銀子事小。我倒不怎麽看重。只要冬泉好就成。”孫正平並沒有直接回答,先來一通感想。然後才說:“沈大人斷案神速,已經追到髒銀,退還給我了。”

 為了救孫冬泉,孫正平不惜變賣酒坊,甚至用他的命來換,他也樂意,陳晚榮不敢不信他這話,笑道:“孫掌櫃,現在事情也解決了,酒坊還是原樣。要是你要贖回的話,我也沒意見。”

 買下這酒坊,陳晚榮還真是撿了大便宜。若孫正平堅持要贖回地話,陳晚榮不會不肯,這是真心話。憑著良心辦事是陳晚榮的品德,他要是堅持贖回的話,陳晚榮若是不肯,這一輩子都會不安心。

 孫正平幾乎從椅子上跳起來,雙手亂搖,一個勁的道:“東家,您千萬別這麽說!千萬別這麽說!”

 孫夫人也急了,站起身道:“東家,要不是您,我們家還不知道成甚樣呢?酒坊歸您,我們心裡也踏實。”

 孫冬泉急急忙忙的道:“東家,您對我有救命之恩,孫冬泉願做牛做馬侍候您。”

 “好了,好了,都坐下。”陳晚榮招呼一家三口重新坐下,這才道:“孫掌櫃,嬸,這事你們還是再考慮一下。我盤下酒坊,說實話,真地是太便宜了。能撿便宜當然好,可有些便宜不能撿。你們家裡出了事,我盤下這酒坊,心裡真的過意不去。”

 這是大實話,並不是說說玩的。孫正平家裡遭逢大難,陳晚榮卻撿到一個大便宜,陳晚榮一直過意不去。正兒八經的討價還價,那是各憑本事,沒什麽好說的,這事不一樣,陳晚榮耿戒於懷。

 孫正平笑呵呵的道:“東家,您過慮了。當時,我找了那麽多的大戶,他們都想著撿便宜,就沒有一個象東家這般,真心為我們家著想。既給我們解了難題,還給我們留了活路。今天事情雖然解決了,可我們也不能昧了良心。人嘛,活著就要讓心裡舒坦,要是我們再贖回來,那就是豬狗不如了。”

 要是換個人,肯定巴不得陳晚榮提起這事。即使陳晚榮不提,他也會說“東家,你瞧我們家上當受騙,日子過得可苦呢,是不是讓我們把酒坊贖回來?”好一點地,會補償一筆錢,壞一點的一拍兩清。

 孫正平在陳晚榮主動提出之後,一點這樣的想法都沒有,還如此惶急,他的心真不錯,陳晚榮打從心裡喜歡,笑道:“孫掌櫃,你可要想好了?”

 孫夫人代答道:“東家,您不要擔心,我們一家都給您做牛做馬,還要酒坊做甚呢?”

 孫正平更是高興道:“東家的為人,我們服氣。以後跟著東家。指不定過上什麽好日子呢?勝過自己做酒。”這話說得信心十足,絕對沒有虛言。

 象陳晚榮這種人,幫他們解決家裡的事情不說,還主動提出要把酒坊還給他們,這種人不是沒有,是太少了。孫正平活了一把年紀,就遇到陳晚榮這麽一個人。不服氣都不行。

 “是呀,是呀!”孫夫人忙附和。

 在這一刻,陳晚榮特別高興!雖然陳晚榮幫他們是出於人情,出於他是孫正平東家地考慮,並沒有要他們回報地想法。他們如此真心的讚歎,任誰都會高興。

 “既然這樣,那我就小見了。孫掌櫃,你還是回酒坊。嬸要是家裡有空的話,也跟你去酒坊,幫著打打雜,做做飯甚地。”陳晚榮安排起來。

 孫正平夫婦沒口子的答應:“謝東家。謝東家。”

 “冬泉就在這裡做帳吧。”陳晚榮打量著孫冬泉,將養了幾日,精神頭好多了。

 孫冬泉站起身,施禮道:“謝東家!”

 “東家,這帳是不是把酒坊那邊也劃撥過來。我可以管日常開支,可這帳目還得東家派人來做才行。”孫正平提議。

 這想法不錯!對孫正平。陳晚榮信得過。只是這帳目得清楚。沒有帳目,賺了賠了都不清楚,兩眼一抹黑,陳晚榮點頭道:“行,我叫花花過來做一下就是。”

 孫正平急於回報陳晚榮,心念酒坊,急著去忙活,站起身辭行道:“東家。我就告辭了。幾天沒回酒坊。心裡念著呢。”

 “今天不急,休息一天。把該安排的安排一下。”陳晚榮倒不急。

 孫正平忙道:“東家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我真的是呆不住了。”

 瞧他那副急迫模樣,陳晚榮隻得道:“那也好,你和嬸先過去。”送走孫正平夫婦,這才帶著孫冬泉來到帳房,要韓花花教孫冬泉做帳。

 孫冬泉以前學過做帳,只是陳晚榮用地記帳法與他學地不同,要從頭學,非教不可了。

 把這事安排妥當了,陳晚榮這才來做硫酸,剛坐到椅子上,只見王少華走了過來:“陳兄,你又要做硫酸了?”

 “是呀!”做硫酸多次,他見得多了,自然是一看便知,陳晚榮回答。

 王少華笑道:“陳兄,我幫你做。”

 陳晚榮忙道:“王兄,你歇著。你身上有傷,不方便。”一個人做硫酸,冷清無趣得緊,有個人陪著說說話,倒不也錯,只是王少華身上有傷。

 王少華不在乎道:“陳兄勿庸多慮,我別地不能做,幫你升升火還是成地。”

 升火只要加加柴禾就成了,不會牽動傷口,陳晚榮見他說得認真,隻得允了道:“那就有勞王兄了。王兄朝廷官員,做這等事,實在是不好。”

 “陳兄言重了。在王某看來,世間事無分貴賤高低,只要有益,都可以做。”王少華的觀點足以讓陳晚榮驚訝。

 官,不論大小,總是比平頭百姓高上一等。好多芝麻綠豆大的官,自認為了不起,不願做這種廝役之事。這話陳晚榮打從心裡讚歎:“王大人高見!”扔了幾把禾進去,站起來,讓王少華坐下。

 王少華坐在椅子上,看著灶洞裡的火焰,有點小,拿起一根柴禾在灶洞裡一陣撥弄,火焰立時上騰,發出呼呼地聲響。

 沒想到他升火的本事很熟練,陳晚榮讚道:“王兄,有你的。”

 “陳兄過獎了,這都是在戰場上學到的。行軍打仗,要是不會升火,就只有吃生飯了。”王少華很是謙遜。

 真沒想到,他還上過戰場,陳晚榮一下子來了興趣,問道:“王兄,你何時上的戰場?”

 “都好幾年了,當時我十七歲,年輕氣盛,整日裡想著打突厥,正好安北都護府招募材勇之士,我就去了。”王少華看著灶洞裡的火焰,很是感歎道:“當時我就象這火焰一樣,熱情奔放,以為只要有一股子熱情,就能殺敵報國了。”

 陳再榮也是這般想。要不是去了東宮,現在肯定在吵著要去殺突厥,陳晚榮一點不奇怪,笑道:“王兄志在報國,讓人佩服。”

 王少華卻是一聲長歎,道:“若真要打,突厥雖處大漠深處。又哪裡是大唐的對手,這些年來北方地戰爭不斷,突厥雖是屢挫於我大唐之手,卻是敗而不弱,屢敗屢犯。無休無止了。自從太宗皇上以來,我大唐就沒有如此嚴重的邊患。”

 陳晚榮的歷史知識不行,只知道唐朝是一個非常強盛的王朝,創造了讓人目眩地武功,為後人樂道。至於北方為何邊患不斷,卻不知道。王少華的話裡透出一股子感歎,似乎對這些事很了解。問道:“以王兄之見,該當如何處置?”王少華機警地四下裡一望,見周圍沒有人,這才壓低聲音道:“這也是陳兄問起,要是換個人,我肯定是不說地。說來說去。是朝廷出了問題。光靠將士們在邊關拚殺,要想靖邊安民,那不太可能。”

 戰爭是必要的手段,但是光憑戰爭也不可能達到目的。要是沒有政治手段與之相輔,戰爭不過是一種破壞行為,不可能達到安定邊關的目地。北方的戰爭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後突厥雖是一敗再敗,卻是一戰再戰。永無休止。這話。陳晚榮打從心裡讚賞,問道:“王兄。這話從何說起?”

 王少華歎息一聲道:“想當年,衛國公提兵北上,夜襲陰山,一舉端掉頡利可汗老巢,最終滅了突厥。這威一立,太宗皇上馬上施之以恩,厚遇突厥人,突厥人感恩戴德,願為大唐北蕃,北方邊患數十年沒有戰爭,老百姓安居樂業。可現在,邊關上的百姓苦不堪言。一是苦於突厥人地騷擾,二是苦於大唐軍隊地征戰與掠奪。別看長安的軍隊軍紀嚴明,可到了邊關之上,時不時就要騷擾百姓,搶掠一通。”

 長安是天子腳下,將領們不敢亂來。到了邊關上,天高皇帝遠,老子沒人管,武將們就放肆了,亂來胡整,很正常。陳晚榮也不意外,笑道:“這也沒什麽,都是這樣。”

 “理是這理,只是這問題關鍵在於朝廷。”王不華感歎道:“自從漢武帝擊破匈奴開始,華夏對北方地邊患歷來采取兩手策略,一是大軍北征,狠狠的打。打得這些遊牧之人沒有了力量,只能回過頭來向我華夏稱臣。在這時候,華夏就采取第二手策略,進行安撫,厚遇之,邊關可以清平。

 “太宗皇上實行這一策略,萬國歸心,天可汗旨意所至,莫敢不從!再配以驅狼並虎之策,突厥為我大唐兵鋒,為我大唐征戰西域,開拓了很多疆域。”

 遙想唐太宗當年的豐功偉績,王少華一臉的神往,胸口起伏加劇,瞧他那模樣,真恨不得提槍縱馬,馳騁於疆場之上,雖死無憾!

 唐朝采取驅狼並虎之策,非常成功。東突厥歸降之後,在唐朝的支援之下,一路西進,掃滅西域,最終唐朝出動以“漢軍”為核心地大軍,於公元657年滅了西突厥,把大唐聲威播於異域萬裡之外。

 西突厥的活動范圍主要在現在的中亞一帶,突騎施曾經做為唐朝的屬國,抵擋大食帝國的東進,有力的遏製了大食對西域地進犯。

 對這些史實,陳晚榮頭一回聽說,仍是禁不住熱血澎湃,要是可以地話,陳晚榮也願意上戰場, 雖然沒有練過武功,也樂於效死於沙場。

 感歎一陣,王少華接著往下說:“大將軍程務挺跟隨裴行儉大總管北征,一路北上,直入單於,活捉突厥可汗阿史伏念那。當時,裴大總管答應那史伏念那,不殺他。可是高宗皇上卻下旨殺了阿史伏念那。自此以後,突厥寧死不降,這仗一直打到現在,都沒有結果。”

 陳晚榮安慰王少華道:“王兄不必著惱。阿史伏念那不過是一俘虜,高宗皇上要殺他,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事。”

 王少華頓足歎道:“陳兄,這話就不對了。以前,大唐就沒有殺降的先例。陳兄請想,高宗皇上下旨殺降,這先例一開,那些武將們為了貪功,還有不大殺特殺的?降了是死,不降也是死,還不如拚死一戰,和突厥的戰爭將是沒完沒了!”

 恩威並濟,是中國處理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策略,大軍攻於前,安撫繼於後,是以北方可獲安寧。殺掉阿史伏念那時,唐高宗已到晚年,武則天把持了朝政,這是她的一大失誤,造成北方數十年不得安寧。

 這話太有說服力了,陳晚榮一下子愣住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