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92章 炮兵將領
  不等睿宗說話,太平公主就笑吟吟的迎上來,笑道:“五哥,小妹的事兒辦完了。五哥,今天難得這麽高興,小妹就叨擾你一杯水酒了。”

  這圓謊的本事夠高明的,陳晚榮對她這份機心不得不服氣。

  睿宗笑呵呵的道:“五哥正要好好慶賀一番,原本打算派人去看看你,你的事兒有沒有辦完?你辦完了就好,省得五哥操

  這也是個說謊不臉紅的人!這兩兄妹,一個說謊,另一個也不甘其後,陳晚榮不由得有點好笑。

  太平公主笑道:“小妹謝五哥了。”盈盈一福,睿宗開懷一笑,大手一揮,眾人直接進宮去了。

  來到含元殿前,只見站著兩個亭亭玉立的美人,不是別人,正是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兩姐妹一齊迎上來:“見過父皇!”

  睿宗對這兩個女兒非常疼愛,從皇輦上跳下來,指著兩個女兒,笑得嘴都合不攏了:“金仙,玉真,你們終於想起父皇了,回來看父皇了?”

  玉真公主略顯調皮,脖子一扭:“父皇,您要是不高興,女兒就走了。”

  睿宗臉一沉,右手一揚,輕輕打在玉真公主的俏臉蛋上,嗔怪起來:“你要是走了,父皇才真的不高興呢。”

  玉真公主摸著光滑的臉蛋,扮著一副吃裝疼模樣:“父皇,您老打我?不來了嘛!”

  “你這小妮子,少來這一套!父皇可不惹得打你,那是疼你!”睿宗知道玉真公主喜歡胡鬧,要從她嘴裡問出實話,不太可能,問金仙公主道:“金仙,你說,你們回來做什麽?”

  金仙公主調笑著回答:“父皇。女兒聽說您今天撿到寶了。就和妹妹回來恭喜父皇呀!”

  “胡說。父皇哪裡撿到寶了?”睿宗一愣。沒有明白她地意思。

  玉真公主撒嬌道:“父皇。您別聽姐姐胡說。女兒聽說今天試炮。父皇一準高興。就回來看看父皇呢。”

  睿宗這才明白過來。開心無已。連聲說好:“還是女兒疼父皇!走。金仙。玉真。父皇等會設宴。你們得陪父皇好好喝幾杯!”

  火炮成功。功業有望。睿宗本來就很高興。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一回來。他是喜上添喜。巴不得好好喝上一番。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見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陳晚榮這才上前相見:“見過公主。”

  玉真公主取笑陳晚榮:“父皇,這是您的大功臣吧?”

  睿宗一愣,這才點頭道:“你這妮子。就知道胡鬧。沒錯,晚榮是大唐的功臣。”

  金仙公主也來湊趣:“大功臣,父皇賞你什麽了?快拿給我看看。”

  陳晚榮對這兩個嬌憨的公主有些頭疼,總是喜歡和我作對,眼珠一轉,回答道:“兩位公主,皇上還沒有賞。不過,我可以向皇上討一樣賞。”

  睿宗很是感興趣:“晚榮,你要什麽。說說看?”

  陳晚榮一本正經的道:“皇上有所不知,兩位公主在臣的府上調配香水,也算和臣有些緣份。臣看兩位公主有做化工的潛質,要是皇上允可的話,就讓臣來教教她們。”

  要是陳晚榮教兩位公主的話,那陳晚榮就是兩位公主地師長了,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以後就不能再和他作對。金仙公主、玉真公主一雙鳳目睜得老大,恨恨的瞪著陳晚榮。陳晚榮仿佛沒有看見似的。

  睿宗哈哈一笑道:“以後再說。”這都是趣話,睿宗才不會當真。

  經此一事。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對陳晚榮多了層戒心,要是陳晚榮真要討這個賞,睿宗不見得不給,那樣的話,就不能和陳晚榮作對了,齊道:“沒勁!”

  睿宗提議道:“喝酒去!喝酒去!”在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的簇擁下,進了鸞翔閣。

  “都坐,都坐!”睿宗的心情好,話也親切多了


  眾人謝一聲。各自就座。內侍奉上茶水。睿宗一邊喝著,一邊道:“今天。朕真地開心,我們就一邊喝酒,一邊說事。”

  吩咐下去,內侍送上禦宴。睿宗居中坐了,左首太平公主,她以下是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右首李隆基,他以下是段輝,陳晚榮最末坐,緊挨著段輝。

  段輝和睿宗的關系非同一般,亦君亦友,還是睿宗的救命恩人。在睿宗的心目中,份量自然比陳晚榮大得多,陳晚榮只能坐末座了。

  睿宗舉杯在手:“今天,火炮成功,朕很高興!來,都端起杯,我們幹了!”

  眾人舉杯,一齊飲乾。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篩滿酒,端起來道:“父皇,女兒敬您一杯!女兒祝父皇萬壽無疆,功業永存,名載史冊!”

  人不可能活一萬歲,萬壽無疆不過說說罷了,睿宗一點也不放在心上。

  “功業永存,名載史冊”卻是實實在在的,是皇帝的追求,而且睿宗現在所謀者正為此也。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的話正說到他心坎裡了,睿宗高興得緊,舉杯在手道:“好!父皇就幹了!”一飲而盡,美滋滋的一亮酒杯。

  睿宗隨和,為人親切,沒想到在女兒面前還有如此玩鬧的一面,陳晚榮倍感親切。

  抹抹嘴角,睿宗很是愜意:“晚榮,說說火炮地事情。尤其是火炮的威力和用法,更得著重說說。”

  陳晚榮應一聲道:“皇上,火炮的威力想必都清楚了。一門火炮就如此威力,要是多些火炮,百門,千門,集中起來轟炸,那會是什麽後果呢?土都會給掀翻一層!”

  火炮被譽為“戰神之神”,自其發明以來,就廣泛用於戰場,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第二世界大戰。這火炮地運用更是讓人驚訝,動輒上千門,數千門火炮集中轟炸。不要說泥土,就是水泥碉堡也是禁受不住。

  上甘嶺戰役,打得泥土都松了好幾尺。諒山戰役,炮火紛飛。中國的火炮把整個山頭給犁了一遍,二十多年過去了,仍是連草都不長。

  當然,唐朝的炮火還達不到這種要求,不過,只要火炮數量足夠,集中起來使用,犁上一遍,讓泥土變松。陳晚榮還是有信心的。

  “真的?”睿宗有些難以置信。

  陳晚榮還沒有回答,李隆基代為回答道:“父皇,這應該是真的。父皇也看見了。就一門火炮打了幾十炮,那一帶的泥土都變得松軟。要是火炮更多,打上一陣的話,泥土給掀翻一層不在話下。要想在如此密集地火炮轟擊下求生,很難!”

  經過他這一解說,睿宗恍然大悟,擊掌讚歎道:“太好了!大唐地敵人不少呢!吐蕃,突厥,還有大食。無不是讓大唐頭疼。有了火炮,大唐就可以對付他們了,到時,看是他們厲害,還是大唐厲害?”

  吐蕃,大食和後突厥是唐朝的宿敵,讓唐朝很是頭疼。現在有了對付他們的利器,睿宗這心氣陡長,眼睛放光。臉上泛起了光輝,恨不得統率千軍萬馬,殺他個落花流水。

  其實,唐軍的裝備比起這些宿敵更加先進,要打敗這些國家根本不需要火炮。只是,這些國家各有特點,唐軍現有的裝備無法克服這些問題。

  吐蕃是高原國家,地勢險要,地形特別複雜。易守難攻。一旦吐蕃人扼險據守。唐軍還真沒奈何,石堡城就是最典型地例子。

  火炮最好的用武之地就是對吐蕃的作戰。吐蕃的關山險阻不少,只要唐軍架起火炮一轟,包準吐蕃守不住,吐蕃即使不亡國,也差不到哪去。

  至於後突厥,根本不需要火炮,唐軍就能輕易戰勝之。突厥地處大漠,大草原廣闊無垠,無遮無攔,利於大兵團作戰,尤其是騎兵合戰,更是有利。

  中國歷史上地幾次大規模反擊遊牧民族的大戰,無不是以騎兵
為主力。戰國時的趙武靈王先是在陰山一帶打敗樓煩白羊等胡人,然後誘使匈奴南下。武靈王在陰山南麓擺開戰場,以不到二十萬的趙軍,一破擊敗三十萬匈奴大軍。

  後來的蒙恬在秦始皇地命令下,發起的河套戰役,三十萬秦軍一舉擊潰匈奴主力,迫使匈奴北遁。到了漢武大帝時,西漢奮起反擊匈奴,漢武帝改變了西漢的軍事戰略,大規模組建騎兵,才有後來地“漠北絕戰”,衛青和霍去病統率十萬精銳騎兵,橫絕大漠,徹底擊破匈奴,從此,匈奴再也沒有恢復過來,最終分裂、滅亡。

  這些大作戰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中國軍隊享有裝備優勢。當然,這和中國擁有先進地科技分不開,武靈王打敗胡人不僅僅是依賴於“胡服騎射”,還有趙國先進地弓弩優勢。當時的匈奴單於根本不了解弓弩對他們地威脅有多大,自恃匈奴嫻熟的騎射向趙軍發起衝鋒。當趙軍的箭雨鋪天蓋地射來的時候,匈奴離趙軍還遠著呢,這時的匈奴才猛然醒悟他們地弓箭根本就夠不著趙軍。

  蒙恬打敗匈奴的戰役就不說了,秦始皇投入了一萬多架大型連弩。秦朝的連弩是中國歷史上威力最大的連弩,兩千多年過去了,沒有哪一個朝代能製造出比秦朝連努更大的弩箭。秦朝連弩的造價極其高昂,當然威力奇大,一支箭杆就有兒臂粗細,近一丈長。通過連努發射出去,可以把身著皮甲的匈奴騎兵串成肉串。

  當打鬥打響之後,一萬多架大型連弩對著匈奴騎兵進行的是一場大屠殺,比起趙武靈王的攻擊猛烈十倍,匈奴不敗都不行了。

  同樣地,唐朝擁有比突厥優良得多的兵器,馬槊、陌刀、橫刀、連弩,這些裝備能很好的克制突厥騎兵。正是因為擁有如此先進的裝備,是以名將程務挺能以三萬唐軍大破突厥十萬之眾。

  當然,突厥也有其優勢,就是草原太過廣闊,打不過可以逃。是以唐軍無數次打敗後突厥,就是不能滅掉後突厥。

  有了火炮,唐軍的優勢更加明顯。滅掉突厥的希望更大,再現唐太宗時的輝煌,指日可期,睿宗能不興奮麽?

  太平公主問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皇兄,這火炮造多少呢?”

  睿宗脫口而答:“造一千門吧。”

  陳晚榮給嚇了一大跳,忙道:“皇上。一千門可是要造好久呢,沒有三兩年,是不太可能造出來。”

  睿宗是一時高興說出來的,君無戲言,他說出來,又不能改口,不由愣住了。

  還是李隆基來解圍道:“依我看,造一千門火炮還不夠,還應該再多造些。不過。依我們現有地情況,這只能做為一個長遠打算。父皇,兒臣以為。先造出二十門,把石堡城打下來再說。”

  陳晚榮暗讚一句李隆基精明,這話既解了睿宗地妄言之失,又規劃好了唐軍的長遠發展。

  睿宗並沒有馬上同意,而是征求陳晚榮地意見:“晚榮,你說,二十門炮能不能打下石堡城?”陳晚榮的話最是權威,他不能不征詢一番。

  二十門炮足夠打下石堡城了,陳晚榮信心十足:“回皇上。臣以為夠了!”二十門火炮不要說打下石堡城,就是攻下所有吐蕃的關隘也沒有問題。

  得到陳晚榮地肯定,睿宗欣然拍板道:“那就好,就先造二十門!晚榮,你在造火炮時,要多教會一些工匠,將來,好大量造火炮。”

  這是必然,即使他不說。陳晚榮也會這麽做:“皇上,臣明白!只是有一樣,臣擔心這人手不夠。”

  李隆基接過話頭道:“這,你不必擔心。火炮是大唐的頭等大事,自然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一句話,你要什麽就給你什麽。”

  “對呀!”睿宗寬慰陳晚榮道:“晚榮,這事你就寬心吧。”

  這話李隆基早就說過了,陳晚榮另有一想法道:“皇上。
臣倒是有一個辦法。不知當不當講?”

  睿宗很感興趣:“哦!快說說看。”

  陳晚榮應一聲道:“皇上,臣以為大唐要造火炮不難。只是這良工還真有些不夠用。皇上還不知道,現在的軍器監已經做出了切削鋼鐵的刀具,正準備做切削鋼鐵的機器。”

  “你說什麽?他們把刀具做出來了?”睿宗、太平公主、李隆基、金仙公主、玉真公主、段輝無不是驚訝不置,齊盯著陳晚榮。

  能切削鋼鐵在古人眼裡很難想象,唐朝擁有這台機器,雖然用得不多,也是珍寶,睿宗他們知道很正常。

  陳晚榮點頭道:“是呀!”

  睿宗雙眼放光:“太好了!這可是大事呀,你們怎麽就不向朕說起呢?”

  對這機器的用處,誰都明白,假以時日,良工們必然會造出很多過去沒有,也不敢想的東西。睿宗做為一國之君,能不關切麽?

  陳晚榮解釋道:“皇上,這刀具是做出來了,只是比以前做的好些,能用了。還不夠好,還在改進當中,是以沒有向皇上稟報,還請皇上恕罪!”

  睿宗興奮得站起身,踱起了步。踱了一陣,這才停下來,一迭連聲道:“做出來就好!做出來就好!晚榮,這消息可是非同小可,不比造火炮差。依朕看,這兩件事都要抓緊了,千萬別誤了!”

  李隆基看著陳晚榮,問道:“你是不是想另外找人手,不擔誤軍器監做這工具?”

  還是李隆基反應夠快,這麽快就明白陳晚榮的用意了:“太子英明!臣正是這意思。”

  太平公主也來興趣了:“晚榮,你說說看,在哪裡找人手?”

  陳晚榮回答道:“公主,臣地意思一是從國子監裡抽人,二是從民間征召那些頭腦靈活,有志於良工的優秀子弟。到時,由軍器監負責,教會他們良工之技。”

  唐朝有雜學,也簡單的教一些技術方面地知識,真正稱得上技術教育的卻沒有。陳晚榮是打算現在就把這事做起來,貯備了人才,以後化工和機械才會更好的發展。

  睿宗微一凝思,立即拍板:“朕看,這事可行!這事,就由三郎去辦吧。”

  李隆基領旨。

  太平公主這才把話題引入最緊要的炮兵問題:“皇兄,現在火炮有了,是不是該著手創建一支使用火炮的軍隊了?”

  睿宗點頭道:“是呀!這事是該著手辦理了。前方十萬大軍在等著呢,不能再拖,要盡快建起來。”

  李隆基胸有成竹:“父皇,這事兒臣以為,可以從龍武軍裡抽調一批頭腦靈活的人來進行訓練。龍武軍是大唐的精銳之師,只要教導得法,兒臣料想不出旬日之期就能上戰場了。”

  火炮不是現代的大炮,沒那麽複雜,只需要教會他們運用之法,絕對可以上戰場了。至於躲避敵人炮火,隱藏自己這些要求,根本就用不著,因為只有唐朝才有火炮,就是擺在那裡,敵人也沒辦法。旬日之期應該是夠了。

  “從龍武軍裡抽人,是不錯,我也讚成。”太平公主立即表態。

  兵並不重要,不管兵從哪裡抽調出來,都無並緊要,重要的是將領,太平公主沒必要在這事上和李隆基擰著。

  “好吧,就這樣!”睿宗表態:“三郎盡快完成。”

  太平公主仍是一副不緊不慢地神情:“皇兄,有兵還不行,要是沒有將軍,即使訓練好了,也沒法打仗。這是我大唐的第一支使用火炮的軍隊,必須要有一個有膽識、有魄力、頭腦靈活、通曉兵略的將領來統領。不知皇兄派誰領此重任?”

  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炮兵必將成為唐朝一支極其重要的軍事力量。如此重要的力量,睿宗肯定會想辦法抓在手裡,不會讓別人掌控,是以太平公主也不敢冒然薦將,得先探探睿宗
的口氣再作道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