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154 震懾敵膽
  第一五四章 震懾敵膽

  哥翰趕到時,第三座浮橋已經丟了。哥舒翰見事明快,知道剩下兩座浮橋沒事,就下令重裝步兵睡一覺,恢復體力。等到睡醒後,再下令戰前進餐,吃個七分飽,便於衝殺。

  戰前七分飽,這是軍隊的通例,為的是保證體力。

  還沒有準備妥當,發現吐蕃軍隊在沙灘上裝沙子,哥舒翰知道程曉天的麻煩來了,派出一部分兵士要他們在馬尾巴上綁上樹枝,激起煙塵,一是告訴程曉天,大批援軍到了,要他堅守。二是在震懾吐蕃。

  一聲令下,重裝步兵穿戴整齊,跟著哥舒翰殺向南岸,攻佔了怒江,打退墀德祖讚的大軍,為大軍到來準備好了條件。

  怒江是邏些城的最後一道天險,現在落於唐軍手裡,邏些城已經到了無險可守的地步,吐蕃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一場大決戰即將展開!

  哥舒翰並沒有滿足於僅僅扎營,還命令軍隊在怒江上重新修建浮橋。經過幾天努力,怒江上又出現五座浮橋,加上從吐蕃人手裡奪過來的兩座,一共是七座浮橋,十萬唐軍可以很快通過怒江,到達南岸。

  唐軍源源不斷的到來,很快的,怒江南岸就是一片兵營。

  費俊行到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哥舒將軍,還我馬來!”

  哥舒翰趕緊撇清:“誰出的主意,你找誰去!他不出主意,我能要馬麽?”

  王忠嗣衝哥舒翰一扮鬼臉:“哥舒將軍,好處你全得了,別得了便宜還賣乖!”

  程曉天頗有點幸災樂禍,在費俊行肩頭拍拍:“費小子,騎兵變步兵,這滋味如何?良機難再,下次再來過!”

  費俊行氣得直吹胡子,掄起拳頭就追了上去,程曉天跳腳就跑。望著二人嬉戲,眾人一陣大笑。

  唐軍日夜不停的通過浮橋,直到半個月後都沒有過完,還在源源不絕的到達,這讓吐蕃人大為驚慌,真不知道唐軍有多少。更讓他們驚訝的是,唐軍的營寨一天比一天大,怒江南岸的百裡方圓,至少有六七十裡駐扎著唐軍,瞧這陣勢,唐軍沒有五十萬,相信也差不到哪裡去。

  最讓吐蕃人意外的是,唐軍並沒有進攻的打算,而是扎下營壘操練,整日裡人歡馬騰,熱鬧非凡。

  按道理,唐軍宜速戰速決,而不是安營扎寨,做些無關痛癢的事情。這讓吐蕃君臣猜測不透,此時正聚在墀德祖讚的帳篷裡商議。

  “你們都說說,唐軍這是在做什麽?”墀德祖讚掃視著群臣:“唐軍自從過了怒江,再也沒有作為。我原本以為,他們一到,會立即進攻,沒成想,唐軍毫無動靜。”

  由於青藏高原地勢險要,糧草運輸困難,唐軍最明智的決定就是早到早戰,打完了就撤。要不然,一到大雪封山,冰雪漫道時節,糧草運不上來,而吐蕃又很窮,根本供應不了幾十萬大軍,後果不堪設想。

  郭虔瓘是一員名將,不會不懂這道理,可是,唐軍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整日只是操練,其他的事情又不做,這讓精明的墀德祖讚迷惑不解。

  百思不得其解,墀德祖讚隻好把一眾將領,還有一乾大臣從邏些城召來商議。

  戰爭中,了解敵人的意圖非常重要,眾將立即發表看法,一個禁軍千戶回答:“讚普,唐軍應該是在等後面的軍隊到達。唐軍渡過怒江,整整用了半個月還沒有過完不說,他們的營寨越來越大,唐軍這次投入了四十萬以上的兵力。”

  其實,唐軍早就全部到達怒江了,之所以半月不絕,是因為郭虔瓘命令一部分唐軍三更半夜之際重返北岸。等到白天,再大張旗鼓的過江,吐蕃斥候把這一消息報告給墀德祖讚就成了“唐軍日夜不停的過江,半個月都沒有過完”。

  七座浮橋,唐軍日夜不停的開進,半月下來,那會是多少人?想想就頭
頭暈,能不把吐蕃嚇倒麽?

  至於營寨擴大一事,不過是配合措施罷了。唐軍的營寨最中間那部分是空的,只有邊緣部分才住有人。

  小論不讚同這一說法:“讚普,臣以為唐軍不會派這麽多人前來,很可能是疑兵之計。吐蕃地勢險要,糧草難以為繼,若是四十萬以上的軍隊到達的話,唐人不可能獲得補給。”

  這話很有道理,立時得到一片附和聲。不過,反對之聲也不小:“唐人一貫使用資糧於敵,他們敢把四十萬大軍放到大吐蕃,就有萬全準備。即使不能全部從國內運糧來,還可以從我們大吐蕃得到給養。

  “自從唐人到了以後,奴仆們跟翻天似的,無不是盼著投到唐人懷裡去。他們不是空手而去,而是趕著牛羊、帶著肉干、青稞,這些還不夠唐人用上一陣子麽?”

  張說已經放開手腳,開始廢除奴仆了。在張說派出大量人手宣揚之下,奴仆得到消息,無不是興奮莫銘,能跑的全跑到唐軍那裡去了。他們往往是成群結隊,趕著牛羊,帶上糧草、肉干,送給唐軍。

  這些東西都是唐軍目前迫切需要的,張說自然是二話不說,全部收下。作為回報,張說立即宣布他們是自由人,和所有人一樣,擁有人身自由,可以擁有草地、牧場,再分些牛羊給他們,奴仆這感激之情就非筆墨所能形容了,死心蹋地的跟定了唐軍。

  一提起這事,在座的大臣和將領們無不是恨得牙癢癢的,一片格格的咬牙聲響起。他們是奴仆主,還是吐蕃最大的奴仆主,唐軍挖他們的牆角,他們能不恨麽?

  “你們都恨唐軍,是麽?我倒是覺得唐軍不錯,做了一件好事!”墀德祖讚語意不定。

  此言一出,一眾人驚詫不已,盯著墀德祖讚。大論清咳一聲,問道:“敢請讚普訓誨。”

  墀德祖讚站起身,緩緩踱步道:“你們能坐在這裡與我商議軍機,不是因為你們有功,是因為你們的祖上有功。你們的封地、奴仆、草地、牧場是你們世襲得來,唐人現在要廢除奴仆,我們禁又禁不住,長此以往,必然生變,我們也來廢除奴仆!”

  這是語驚四座,群臣在經過短暫的震驚之後,馬上就齊聲反對:“讚普,這事萬萬不行,絕對不行!”

  這是群臣,還有一眾將領第一次如此一致,聲音同起同落,整齊劃一,好象一個人在說話似的。

  他們不僅是奴仆主,還是吐蕃最大的一群奴仆主,墀德祖讚要廢奴,他們還有好日子過嗎?他們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同意。

  大論和小論,還有幾個宰相迅速的交換眼色,這才道:“讚普有此仁心,實為大吐蕃之福。不過,臣以為,此事緩慢不宜早。讚普是知道的,大吐蕃的兵士也有奴仆,他們打仗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奴仆,若是讚普現在廢除奴仆,兵士們無心打仗,唐人再趁機殺來,後果不堪設想!”

  這話太有道理了,吐蕃的兵士就是小奴仆主,若是墀德祖讚要廢除奴仆,無異於點燃火藥桶,會鬧出兵變。馬上就要和唐軍決戰,還是以穩定為重,墀德祖讚暗歎一聲,點頭道:“我也只是感慨一下!這奴仆本來就是我們大吐蕃貴人的財產、物件,永遠都是!”

  此言一出,無異於在宣告奴仆制度將在吐蕃永遠流傳,那麽這些大奴仆主將再無後顧之憂,無不是大喜過望,齊聲頌揚:“讚普萬歲!讚普萬歲!”

  聲音富有激情,發自肺腑,一聽就不一樣,這是墀德祖讚這輩子聽過最真誠的頌揚聲了。在心裡感歎一句:“私利會讓人發瘋!”

  要說吐蕃窮,不完全對。那些大奴仆主可是富得流油,墀德祖讚聽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大奴仆主家裡的肉干一年存一年,就是三十年前的肉干都有好幾萬斤。

  說不窮,國庫裡的錢不多,得省著花才勉強夠用。並非吐蕃沒錢,
是因為吐蕃的錢落入了奴仆主的腰包裡。若是把奴仆廢除,奴仆主們沒有特權,吐蕃會是另一番模樣,陡然之間增強許多。

  一是墀德祖讚可以直接向百姓收稅,這稅源一廣,國庫裡的錢自然就多了。二是奴仆可以入軍,兵員就更多了,可以建立更加強大的軍隊。三是,若給奴仆自由、財產,他們必然忠心耿耿,唐軍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明證。

  廢奴這件事,墀德祖讚以前沒有想到過,現在看到唐軍做得風風火火,真的是心動了。這好處實在是太大了,由不得他不動心。

  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此戰的結果如何,這些獲得自由的奴仆已非吐蕃所有了。即使唐軍戰敗,這些奴仆也會追隨唐軍去中原,去唐人的土地上生活,一輩子做唐人。

  這可是幾十萬人人口,一旦沒了這幾十萬人口,吐蕃會是什麽樣?活兒沒人做,牛羊沒人牧放,吐蕃的實力會下降很多。若是現在推行廢奴策略的話,說不定還能挽救一些東西,只是現在時機不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奴仆投入唐軍的懷抱。

  為了不讓墀德祖讚重提這事,大論馬上轉移話題:“讚普,臣以為不管唐人的意圖何在,他們遲遲不進攻,這對我們大吐蕃有百利而無一害!這給大吐蕃以足夠的時間調集軍隊,我們分散在山高密林裡的軍隊,在西域的軍隊不都趕來了?”

  唐軍過了怒江就沒有作為,就是在執行張說“宜緩”的策略。怒江是吐蕃的最後一道天險,現今落在唐軍手裡,對吐蕃造成的心理壓力非筆墨所能形容,為了保證邏些城,墀德祖讚下達了一道又一道調兵命令。

  不僅在西域的軍隊趕了來,就是那些奴仆主的私家軍隊也趕了來。到現在為止,集結在怒江以南平原地帶的吐蕃軍隊已經超過二十萬了。

  這二十萬軍隊,說起來數目龐大,是唐軍的兩倍,其真正的實力很弱,有五萬唐軍就可以把他們碾成碎片。真正有資格作唐軍對手的,只有幾萬禁軍。因為他們訓練有素,裝備精良,身著鐵甲,敢打敢拚。

  至於一般的吐蕃軍隊,身著皮甲,防護力差,遇到鐵甲護身的唐軍,他們只有給殺戮的份。更別說,這些軍隊有很大一部分還在使用青銅兵器。

  青銅兵器,中國早在戰國時候就在廢除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青銅兵器就給終結了。當然,秦始皇那支無敵的軍隊就是靠著青銅兵器掃滅了六國,鑄就了中華文明。統一全國之後,秦始皇就開始廢除青銅兵器,到了西漢,鐵兵器時代全面確立。

  這歷史整整差了一千年,吐蕃軍隊遇到唐軍,能有多大的戰鬥力呢?

  那些私家軍隊就更別提了,只能嚇唬老百姓,沒有組織、沒有訓練,根本就濟不得事,只不過是趕來壯聲威罷了。

  墀德祖讚也知道私家軍隊沒有多少用處,畢竟他們是人,總會有些益處吧?是以墀德祖讚仍是下令他們上戰場。

  這道命令,奴仆主們非常讚同,因為一旦打勝了,他們出兵了,立了大功,又可以伸手要好處。接到命令後,無不是帶著人趕到軍營,向墀德祖讚表示忠心。墀德祖讚一天不接見百八十個這樣的奴仆主天不會黑。

  當得到這消息時,郭虔瓘很是興奮,陳晚榮也是高興,笑著引用了費俊行的一句話“這一仗打下來,吐蕃真的連下崽的種子都沒有了”。

  現在,唐軍等待的不是時機,而是吐蕃在西域的軍隊。吐蕃和唐朝進行爭奪主要在兩個方向,一個是隴西之地,吐蕃想搶佔河西走廊。另一個就是西域,曾經一度,吐蕃奪取了安西四鎮,武則天調集軍隊奪回來,使得吐蕃的鋒芒稍挫。

  唐朝在西域的爭奪中很吃力,原因主要兩個,一是吐蕃和大食帝國勾結,二是唐軍在西域的兵力有限。全盛時期,也就是高仙芝主理西域事務時,在西域的唐軍不到三萬
。怛羅斯一戰,唐軍只有兩萬多參戰,其余的都是附屬國的軍隊,這是怛羅斯之戰,唐朝折戟西域的重要原因。

  若是把吐蕃在西域的軍隊吸引到邏些城附近,那好處就不用說了。此戰一結束,西域都護府立即下手,唐朝在西域的聲威將會大漲。

  吐蕃在西域的軍隊戰力不錯,只是他們急趕千多兩千裡路,人困馬乏,能有多少戰力呢?郭虔瓘早就準備好了,只要這支吐蕃軍隊一到,立即開戰。

  墀德祖讚不遺余力的搜兵簡卒,正中唐軍下懷,墀德祖讚卻懵然不知。

  “說的也有道理!”墀德祖讚一想到大軍陸續趕到,不由得心頭一松,輕松的坐回寶座。

  大論接著道:“讚普,臣以為,此次唐軍集結之多,超過了任何一次,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他們必以破滅大吐蕃為目的。是以,臣有一言,卻不敢講。”

  “說吧!”墀德祖讚有些好奇的打量著大論。

  大論搖頭道:“若要臣說話,必得讚普赦臣無罪,臣方敢言。”

  墀德祖讚更加奇怪了,眼睛一翻,緊盯著大論,濃眉一挑:“好!不論你說出什麽樣的話來,我都赦你無罪!”

  “謝讚普!”大論謝一聲,這才道:“讚普,請恕臣直言。臣以為,唐軍人數眾多,不可攖其鋒芒,我大吐蕃應該避其鋒銳,待其士氣低落、糧草難以為繼之時,再與之決戰,方為上上之策!”

  墀德祖讚不動聲色:“這也是一種說法!”

  大論接著道:“讚普,臣以為大吐蕃軍隊的裝備不如唐軍精良,訓練不如唐軍有素,正面交鋒,實非其對手。現下最緊要的就是保存實力,應該撤軍,撤到山高水遠的地方去駐扎。”

  他並非無能之輩,他之所言正是唐軍最怕的事情。一旦吐蕃軍隊不與唐軍正面交鋒,而是采取保存實力的辦法, 借助險要的地形掩護,與唐軍周旋,唐軍真的是無能為力,不得不早早撤軍。

  大論的想法很好,只是墀德祖讚的性格雄毅不屈,哪會輕易言輸,冷笑道:“大論,你是不是害怕了?大軍未合,先言敗者,於軍不利!若不是我赦你無罪,必拿你祭旗!”

  大論額頭上的冷汗涔涔而下,暗自慶幸要墀德祖讚赦他無罪:“讚普,臣句句實言,還請讚普三思!”

  “照你這麽說,我們撤走,邏些城怎麽辦?棄宗弄讚的墳墓怎麽辦?任由唐人肆虐?”墀德祖讚越說越氣憤,在案上拍得山響:“我們是棄宗弄讚的子孫,絕不做縮頭烏龜!凡有敢言撤軍者,斬!”

  張說才高八鬥,把墀德祖讚的反應算得很準!

  怒火上騰,極是威猛,嚇得一乾大臣,一眾將軍大氣也不敢出,唯有乾瞪眼的份。

  過了老一陣,還是大論率先說話:“讚普既然不納臣之策,臣也無話可說。不過,臣以為還有一件事應該做,那就是請唐人派一介之使前來與讚普商議罷兵之事。不認此戰的結局如何,大吐蕃與大唐罷兵是勢在必行,既可以為將來罷兵做些準備,還可以趁機窺探一下唐軍的虛實。”

  墀德祖讚想了想,道:“這話倒是有理,應該做做!不過,不能這麽做,得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做!”一抹冷笑出現在墀德祖的嘴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