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131 艱難的進軍
  第一三一章 艱難的進軍

  天快黑時,前面出現一座巍峨的大山,山勢高峻,絕岩千峰,格外險要。

  哥舒翰指著前面的大山,給陳晚榮解釋道:“陳兄,這就是積石山,華夏向這片土地進軍最遠的地方就是這裡。西漢名將趙充國奉命鎮守西陲,曾經一度兵臨積石山。七百多年過去了,再無一次如他那般規模的進軍。我們是繼趙充國之後,第二支如此規模到達這裡的大軍,應該自豪了。”

  趙充國西漢名將,曾隨貳師將軍李廣利遠程貳師城,力戰陷軍,身被數十創,從他身上取出來的箭簇有數十枚之多。李廣利很是器重,把他引薦給漢武帝,趙充國由是知名。

  他最大的成就是和當時盤踞在青藏高原上的西羌作戰,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他開始議兵時,別人不以為然,到後來,他的見解為人接受,每當他論兵,無不是稱善,漢宣帝很是器重他,把鎮守西錘的重任交付於他。

  漢宣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對青藏高原大舉用兵的帝王,而趙充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對這裡大進軍的名將,而且他還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對後世影響非常大。

  先輩英風,讓陳晚榮很是向往,慨然而歎:“此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道路崎嶇,行軍很難,趙充國能在七百年前就兵臨此山,何其不易也!”

  “趙充國到達這裡固然不易,不過,先輩事跡,俱往矣!我們今天能到達這裡,雖屬不易,但我相信我們會進軍得更遠!”哥舒翰信心十足的道:“多瑪雖然擋住了程曉天,卻擋不住我們。”

  “我也是這麽想!”王少華打量一下天色,已經不晚了,提議道:“陳兄,我們今晚就在這裡扎營。明天一大早,就過積石山。積山道路絕險,不易通行,對我們炮兵是一個不小的考驗,歇息一晚上,弟兄們才有精神過山!”

  陳晚榮點頭讚同道:“如此甚好!就扎營吧。”

  號令傳下,炮兵立時扎營,把火炮集中看守起來。炮兵出身於龍武軍,有著良好的軍事素養,在得到哥舒翰的訓練後,其行動更加迅速。營盤一扎,氣象森嚴,陳晚榮很是滿意。

  “哥舒兄,離天黑還有一陣子,我們去積石山看看,了解一下情況。”陳晚榮提議。

  哥舒翰正有此意,笑道:“陳兄,你不說,我也要去。走,我們去看看。久聞積石山的山道險絕,正想見識一番呢。”

  王忠嗣提議:“既然要去,就應該把校尉旅帥帶上,也讓他們了解一番,好心裡有數。”

  對這提議,沒有人會不同意,陳晚榮點頭道:“王忠嗣說得不錯。”

  命令一下,校尉、旅帥馬上趕來,和陳晚榮他們一道進了積石山。

  積石山的險峻真是超乎想象,山勢高聳,道路狹窄,隨處可見巨石。要是在這裡設伏,就是神仙也不可能逃得出去。

  “真是用兵的好地方!”哥舒翰眼睛放光。

  王少華感慨一句:“怪不得當年趙充國兵臨積石山後再也不向前進軍,光憑這山勢就夠唬人的了!”

  哥舒翰對這段歷史很是了解,笑道:“王兄,趙充國當年進兵至此,而不再前進,並不是他沒那膽,而是即使他通過積石山,佔領更多的土地都沒有用。這片土地和別的地方不一樣,與中原的交往因山高林密,很不方便,是以這裡的土著對中原了解不多。”

  漢武帝當了五十四年皇帝,卻打了三十多年的仗,建立了豐功偉業,開創了“漢武盛世”。他最大的成就是擊破匈奴,使得匈奴分裂,那些死硬派往北遷移到伏爾加河流域,居住了四個世紀,再大舉西進,最後滅了西羅馬帝國。

  另一部分於漢宣帝年間投降了漢朝,漢宣帝下令匈奴內徙,成了漢朝的屏藩。為了禮遇匈奴貴族,特賜姓劉,以示尊榮,歷史上很
很有名的劉淵就是匈奴人。現在的劉姓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匈奴人的後裔。

  匈奴一破,北方的威脅也就解除了,西漢終於可以騰出手處理西陲之事,才有漢宣帝啟用名將趙充國鎮守西陲一事。也正是從漢宣帝開始,我們的祖先開始了征服青藏的戰爭。歷史變遷,王朝更迭,我們祖先開拓這一片領土的努力始終沒有放棄。

  東漢的張煥、段炯就是在對西羌的戰爭中崛起,這兩人是繼趙充國之後對青藏高原作戰取得巨大成功的名將。

  起初,青藏高原的民族受古印度的影響比起接受中原文明更加深遠,就連吐蕃的文字都是以梵文為基礎創製的,而不象契丹、女真文那般以漢字為基礎。

  在長達幾百年的戰爭中,這裡的土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有效的接受著中原文明,不斷的漢化,印度文明的影響逐漸淡出。正是我們祖先的不懈努力,為這片土地並入版圖準備好了一切條件,忽必烈才順理成章的把邊藏統一了。

  哥舒翰這話切中了要害,趙充國當年不過是初次開拓這片領土,在當地土著接受中原文明不深的情況下,即使佔領,也不可能長久,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

  陳晚榮笑著打趣:“哥舒兄,你的意思是說,經過這麽多年的戰爭,這裡的百姓對中原文明很是向往,我們這次進軍必然成功?”

  “可以這麽說!”哥舒翰點頭道:“這裡的老百姓不僅對中原文明很是向往,他們中就有不少漢人。他們是給擄掠來的,是奴仆,日子過得很艱辛,若是他們知道王師到了,肯定興高采烈,夾道而迎王師。只要我們約束三軍,不過多殺擄,不侵擾百姓,大唐得吐蕃必矣!”

  到了唐朝,青藏高原對中原文明的接受程度已經相當高了,只是這裡山高路遠,地勢險要,中原要向這裡進軍很不容易。再者,恰逢松讚乾布統一全藏,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奴仆製國家。若不是松讚乾布在唐朝手裡吃了虧,也不會向唐朝低頭,更不會有文成公主進藏了。

  哥舒翰這見解非常獨到,幾百年的戰爭下來,中原文明在這裡生根,所有的條件都準備好了,就等著一支大軍到來。大軍要到來,就需要一種能摧毀所有險關的利器,火炮的橫空出世,正好肩負起了這一重任。

  這段時間,陳晚榮也在揣摩吐蕃的局勢,聽了哥舒翰這話,眼前豁然開朗,信心百倍的道:“無論如何,我們都要通過積石山,把火炮運到多瑪,運到邏些城下!不論吐蕃擁有多少險關要隘,火炮都要叩開!”

  王少華他們大是振奮,齊道:“陳兄所言極是,無論如何,火炮一定按時趕到!”

  “一定按時趕到!”一眾校尉、旅帥也是振奮異常。

  哥舒翰相當於是給他們上了一堂歷史課,他們知道先輩們的英雄事跡,熱血如沸,恨不得肋生雙翼,飛過積石山。

  查看一番,眾人這才回營。最讓陳晚榮放心的是,他們要走的路線並不是深入積石山,而是在積石山的西北部,是積石山的余脈,道路雖險,還難不住炮兵。

  然而,意外的事情發生了,一場始料未及的暴雨降臨,打亂了陳晚榮的計劃,阻礙了唐軍向邏些城的推進。

  睡至中夜,陳晚榮給一陣淅淅瀝瀝的雨聲驚醒。最擔心的就是下雨,聽這聲音,下得還不小,陳晚榮猛的跳起來,抓起及衫,胡亂穿在身上,趿著鞋子跑了出來,密集的雨點落在身上,喘口氣的功夫,身上就濕了一大片。

  雨下得好大!

  積石山的道路本來就難通行,要是再一下雨,泥濘不堪,無異於雪上加霜,陳晚榮心頭一下子沉重起來。

  火炮要是不能及時趕到的話,不僅僅是多瑪城推後攻下的問題,還關系到程曉天之支先頭部隊的存亡。程曉天這支軍隊是輕裝簡從,機動性強,來去如風。
可是,他們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所帶給養不多,只能維持幾天。

  自從通過石堡城之後,程曉天就沒有獲得過補給,所有給養都是在行軍途中解決。為了獲得初給,程曉天不得不對那些大奴仆主下手,把他們的糧食、肉干全部帶走。

  多瑪是一座堅固的要塞,不是錯諾城所能比,這裡駐扎的吐蕃軍隊不少。程曉天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攻下多瑪,在這裡獲得補給。他們是輕裝,沒有重裝備,打野戰沒問題,攻城根本就不可能。

  若是火炮趕不到,程曉天的給養再一耗光,駐扎在多瑪的吐蕃軍隊趁機進攻,程曉天弄不好會全軍覆沒。

  “快,查看火炮和炮彈,一定不能進水,不能給打潮了!”陳晚榮大聲下令。

  哥舒翰快步過來:“陳兄,你不用擔心,我已經檢查過了,沒有問題。現在,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通過積石山。”

  王少華和王忠嗣也趕了來,四人進到帳篷裡,席地而坐。陳晚榮皺著眉頭:“道路本來就不好走,雨一下,問題會更加麻煩。要是遇到山洪爆發,後果不堪設想。哥舒兄,我看火炮得分成兩批,第一批二十五門,明天上路。不論有多大的困難,明天都要如期出發!第二批,十門,留在這裡。”

  哥舒翰點頭讚同:“也好!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防止意外!若是前面路途不好走,火炮損毀了,也不至於全部壞了,還有十門可以用,這是一個萬全的法子。只是,陳兄,誰留下來守這火炮呢?”

  陳晚榮臉一肅道:“我和哥舒兄明天出發,王兄和王忠嗣留下來守護。”

  話音一落,王少華和王忠嗣齊聲反對:“不行,我們得去前面。”

  陳晚榮知道他們想殺敵,笑道:“王忠嗣,你是很聰明,若論才智,我自歎不如。不過,有些東西不是憑智慧就能解決的,你還太小,不能冒這個險。若是出了意外,我如何向太子交待?所以,你必須留下來,這事不得多說!我是監軍,這裡我說了算!”

  這是陳晚榮第一次拿出監軍的派頭說話,王忠嗣和王少華極不情願,最終還是同意了。

  事情定下來之後,陳晚榮心念軍情,哪有心思再睡了。哥舒翰他們也是焦慮起來,一點睡意也沒有,陪著陳晚榮說了一陣話,這才出去檢視軍隊。

  這雨來得真不是時候,不僅陳晚榮和哥舒翰他們大為惱火,就是劉福清他們這些炮兵,也是焦慮異常。

  石堡城一戰,對於炮兵來說連牛刀小試都算不上,根本沒怎麽打,吐蕃兵就頂不住了。個個憋足了勁,滿以為過了石堡城就有仗可打,沒成想程曉天的動作夠快,炮兵只能欣賞沿路的風景了。

  程曉天受挫於多瑪城,終於有了炮兵大顯身手的機會了,天公又不作美,居然下雨了,而且一下就是這麽大的暴雨。隻下了一陣,積水漫過腳背,道路肯定泥濘不堪了。

  炮兵雖然怨恨,倒也沒有氣沮,見到陳晚榮到來,無不是紛紛上前:“將軍,您千萬不要讓我們停下來,我們應該冒雨趕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通過積石山!”

  他們能保持如此熾烈的戰意,陳晚榮非常滿意,笑道:“兄弟們放心,明天不要說下雨,就是下刀子,我們也要趕路!不過,我要提醒你們一句,這路非常不好走,你們要做好最困難的準備!”

  劉福清代表大家:“將軍請放心,哥舒將軍訓練我們要應付最困難的時刻,現在,這一挑戰已經來了,該是我們用哥舒將軍訓練我們的法子的時候了!”

  “對,我們能抬著木頭跑幾十裡,抬著火炮一樣能跑!”炮兵紛紛附和。

  陳晚榮滿意的點點頭,開句玩笑:“兄弟們:你們還記得當初,哥舒將軍要你們抬著木頭跑步,你們不情願的事情麽?”

  “將軍,您怎麽提這
陳年舊事呢?”炮兵有些不好意思,紅著臉說一句。

  陳晚榮取笑道:“你們做得,我就說不得?”

  引來一片哄笑聲。當晚,炮兵毫無睡意,戰心高熾,陳晚榮和他們坐在一起,談談說說就到天亮了。

  天一亮,炮兵匆匆吃過早點,就開始收拾起來。不用陳晚榮下令,炮兵就把杠子、繩子準備好了,只等陳晚榮一聲令下,就要抬著火炮趕路。

  陳晚榮在哥舒翰他們的陪同下,大步來到,見到這番景象,很是高興:“哥舒兄,要不是你當初思慮周全,每天要弟兄們抬著火炮跑步,今天這事還真不知道如何應付呢。”

  不得不承認,哥舒翰真的有先見之明,特別是在對最困難情況的應對方面,他總是看得比別人更遠。

  哥舒翰呵呵一笑:“陳兄,這是行軍的必備之事,都會這麽想,無可稱道。”

  面前就有一道給雨水衝出的小溪,半尺深淺,積水流過,發出嘩嘩的響聲。陳晚榮右腳在小溪上踩踩,大聲道:“弟兄們:你們看見了嗎?這是老天給我們出的難題!天公雖然不作美,但是

  ,我們一定能戰勝眼前的困難,讓老天的無情對我們無用!因為,我們是大唐的好男兒!因為我們是炮兵!”

  “我們是大唐的好男兒!我們是炮兵!”炮兵齊聲高呼。

  一道雷電閃過,照亮了炮兵堅毅的臉龐!

  陳晚榮右臂重重揮下:“現在,我命令你們,杠子上肩,出發!”

  “出發!出發!”炮兵們呐喊著,抬起火炮,冒著如注的雨幕,踏上了進軍以來最為艱苦的征程。

  這次進軍最難的是火炮,要拆下來,六個人抬著炮身前進,兩個人抬著炮架。一門炮,就需要八個人,二十五門炮需要兩百人。

  陳晚榮給王少華他們留了兩百人看守留下的十門火炮,一共帶了八百人出發。這八百人,陳晚榮把他們分成三撥,一撥負責抬火炮,一撥負責警戒,一撥歇息。當然,三撥人要輪換。

  至於炮彈,很好辦,唐軍的馬匹多,正好派上用場。炮彈的包裝,陳晚榮還真是下了一番功夫,考慮行軍的問題,每十發炮彈包在一起,嚴嚴實實的包好, 再刷上防潮劑,就不怕回潮。

  陳晚榮做過試驗,包裝好後,把炮彈放到水裡浸泡了半天,打開一瞧,仍是很乾燥,這雨再大也不用怕。只需要放到馬背上,就可以運走。

  在青花背上放了百十斤炮彈,陳晚榮牽著韁繩,和王少華、王忠嗣二人別過,跟著隊伍前進。

  大雨如注,連眼睛都睜不開,地上的積水漫過了腳背,原本就不太平整的路上更是溝壑縱橫,行走起來,深一腳的淺一腳,走得並不快。

  就是如此惡劣的環境,炮兵卻是氣勢如虹,一邊喊著號子,一邊相互鼓勁打氣,行進雖然緩慢,倒也順利。一個時辰後,就進了積石山。

  半天之後,來到一處險絕之地,要非常小心才能讓火炮勉強通過。下面是懸崖,若是稍有不慎,一個失足,摔將下去,必將是粉身碎骨。

  劉福清帶了五十人走在最前面開路,剛到這裡,只見上面滾下不計其數的巨石,挾著勁風,呼嘯著墜下崖去。

  “山崩?”劉福清臉色大變。

  要是在這裡發生山崩的話,炮兵通過這裡不過是一個夢而已。正在劉福清驚訝之時,山頭上出現百來個人影,指著劉福清他們喝道:“兀那過路漢子,快把錢財留下,饒你們不死!”

  又是一陣巨石朝劉福清他們砸了下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